1. 改革開放60年來歷史賦予青少年怎樣的歷史責任
改革開放新時期青年需應對的挑戰
黨的十七大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進一步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任務需要青年們奮勇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們奮力開創。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里,要完成黨和人民交付的艱巨任務,青年們需要正確應對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
一是需應對政治立場的重大考驗。改革開放和網路信息全球化時代使得各種各樣的西方社會思潮不斷湧入國內,人們思想日益多元化,這對我國當代青年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和沖擊。然而,由於西方社會思潮的良莠不齊,在傳播過程中的泥沙俱下以及一些西方反華勢力的惡意滲透,使西方社會思潮對我國青年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青年是社會最敏感的群體之一,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速度快,同時也容易出現問題。因此,在不良的思想觀念、意識形態面前,能否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是當代青年面臨的最大挑戰。
二是需應對國際競爭的復雜變化。改革開放推動中國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中國市場與世界市場的接軌已經成為現實,我國正置身於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未來的國際競爭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最終表現為各國青年一代綜合素質的競爭。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青年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優秀青年人才大量涌現。但是,我們在教育投入、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仍與西方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因此,能否完善知識結構,樹立世界眼光,開拓國際視野,學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是當代青年需要認真解決的重大問題。
三是需應對知識經濟的持續沖擊。改革開放促進科學技術革命,知識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各種新知識、新情況、新事物、新問題層出不窮。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全球生產總值的高速增長中,知識份額已經由20世紀初的5%上升到今天的80%—90%。在農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管用一輩子。在工業經濟時代,讀十幾年的書,才能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只有經常不斷地抓緊學習、堅持不懈地終身學習,才能夠使用一輩子。因此,在知識經濟的持續沖擊下,青年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越來越多,成就事業的壓力和難度越來越大,面臨的考驗和挑戰也更加嚴峻。
改革開放新時期青年的奮斗方向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面對新時期的新挑戰,青年唯有迎難而上、奮勇拼搏,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才能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上創造新的青春業績。改革開放新時期,當代青年應努力爭當四個方面的先鋒:
廣大青年應爭當堅定信念的先鋒。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青年成就事業、創造價值的基礎和動力。堅定理想信念,從長遠講,是要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從現實講,就是要努力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年們應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自己,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引領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激勵自己,用社會主義榮辱觀規范自己,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把個人的抱負與國家民族的前途緊密結合起來;要善於從促進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高度來看問題,時刻牢記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用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的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同心同德地把我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強大。
廣大青年應爭當解放思想的先鋒。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也是當代青年運動的鮮明特質。青年思想解放,則社會思想解放;青年活力迸發,則社會活力迸發。青年應以敢為人先的志氣、超越前人的勇氣、革故鼎新的銳氣,立足本職,大膽創新。要勇於打破陳規陋習,條條框框,善於從思維定勢和舊的發展路徑中解放出來;要培養改革意識,發揚創新精神,帶頭參與改革,勇於進行創新,積極投身經濟、政治和文化體制改革的實踐,在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要弘揚務實進取精神,把追求理想與腳踏實地有機結合起來,善於把握機遇,勇於應對挑戰,不斷提升創新能力;要樹立世界眼光,以放眼全球的寬闊視野,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以趕超國際一流的雄心壯志,闊步走向世界,不斷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創新和活力源泉。
廣大青年應爭當深化改革的先鋒。當代青年是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深深打下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烙印。廣大青年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見證者,更是改革開放堅定的擁護者和積極的參與者、推動者。青年們應深入了解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深刻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光輝成就和寶貴經驗,不斷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要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實踐;要發揚識大體、顧大局的優良傳統,自覺站在改革開放的最前列,擁護和支持黨和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措施,正確對待改革發展中利益格局變化和利益關系的調整,主動支持改革、參與改革、推進改革;要積極增強法制意識,弘揚法治精神,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自覺維護國家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廣大青年應爭當科學發展的先鋒。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青年一代適應時代要求、促進自身發展、推動社會進步開辟了廣闊的道路。青年們應全面准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立足本職崗位,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埋頭苦幹、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建功立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和諧社會建設,主動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深入開展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為維護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貢獻。
2. 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少年應怎樣擔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
青少年是民族未來的希望,一個民族有高素質的青少年,這個民族才有未來,所謂「少年強則國強」。我也是21世紀的中國青少年,對目前青少年的現狀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和理解,也對這個群體充滿擔憂。我覺得現在的青少年缺乏一種責任感,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這是很危險的,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怎麼能肩負起一種責任?怎麼能擔負所謂的歷史使命?所以,我覺得新時期的青少年貴在有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對社會要有一種感恩的心,時懷責任之心,時念責任之感,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負責,這樣才能肩負歷史的使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3. 新時代青少年肩負著哪些歷史重任
新時代青年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切實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時代青年必須敢於擔當,勇擔時代重任。時代將歷史使命交給了青年,時代把責任擔當壓給了青年,這是黨對青年無比的信任和重託,也是黨對青年極力的鞭策,無論哪個社會、哪個年代,青年都將是最具有創新活力和富有責任擔當的群體。新時代青年必須加強學習,積極進取。科教興國、人才振興,是新時代強國富民的重要堡壘。求真學問、練真本領,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青年一代的基本要求。
4.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如何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
是全國各族人民的
也是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
要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要肩負起
。一要勤於學習,二要善於創造,三是甘於奉獻,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
,永恆的青春
5. 你認為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是什麼當代青年怎樣才能肩負起歷史使命
1.黨的十六大提出,要緊緊抓住並充分利用本世紀頭20年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決定著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和當代青年運動的主題。當代青年是肩負重任的一代,大有作為的一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力軍。偉大的時代召喚著當代青年,宏偉目標激勵著當代青年。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建功立業,是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神聖責任。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事業需要當代青年去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青年去奮斗,當代青年要承擔起這個歷史責任,就必須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我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繼續艱苦奮斗的統一,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成長為對黨和國家、對人民有所貢獻的人。
2.當代青年是肩負重任的一代,大有作為的一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力軍。偉大的時代召喚著當代青年,宏偉目標激勵著當代青年。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建功立業,是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神聖責任。當代青年要擔負起歷史重任,就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當代青年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自覺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化作健康成長、建功立業的強大精神力量,努力為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做貢獻,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當代青年要擔負起歷史重任,就要按照黨的要求健康成長。當代青年要擔負起歷史重任,就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中建功立業。新世紀新階段,共青團肩負著團結帶領青年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建功立業的重要責任
6. 改革開放的形勢,說說青少年應肩負怎樣的歷史使命
1、當代青少年要立鴻鵠之志,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
信仰、信念、信心,對於青少年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前進道路上,廣大青少年唯有堅定信仰,堅執信念,堅持信心,方能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
2、當代青少年要勇於擔當,做中華文化的堅實弘揚者。
近代中國雖歷經「國土淪喪、水深火熱」的屈辱和苦難,也經歷了「人間正道是滄桑」革命建設的困頓,但中華民族的文明之光從未間斷,正是因為無數仁人志士一直在穿梭荊棘叢林,越過高山險峰,探索著適合中國發展的特色道路。
(6)歷史賦予青年人什麼擴展閱讀:
新時代青少年要肩負起光榮的歷史使命
1、首先必須樹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青少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為黨的事業而奮斗,走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就是我們的崇高理想;堅信黨,堅信社會主義,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就是我們的崇高信念。
2、要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就要練就過硬本領。
青少年時期精力充沛,記憶力好,正是長知識、長才乾的時候,是一個人的黃金時代。許多革命老前輩和世界上一些有作為的人,都是在青少年時代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或者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應當以他們為榜樣,樹雄心,立壯志,抓緊青少年時期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奮發向上。
7. 青年的歷史使命共有幾項是如何確定的
看當前國際形勢,談青年的歷史使命感
在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新世紀,當代大學生將用青春年華連接祖國和中華民族的今天、明天、及未來。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過去20世紀的百年中,中華民族和我們黨的波瀾壯闊的歷史,是與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不斷探索,英勇奮斗緊密相連的,他們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譜寫了壯麗的青春之歌。當代中國青年作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力軍,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著承前啟後的歷史責任。所以,當代大學生需要認真的思考以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和人生追求。
一、看當前國際形勢
黨的十八大之後,尤其是今年「兩會」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外交領域的大手筆一處接著一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贊譽。這一處處大手筆,凝聚著我們黨對中國外交新環境的科學判斷,展示了我們黨關於中國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布局、新風格,也昭示著中國外交更加恢宏的新未來。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認為,面對十分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央政治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現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開局。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謀和平、求合作、促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提倡多邊主義和發展模式多樣化。大國關系總體保持穩定。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合作深入發展,給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和更大空間。
但是,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嚴重威脅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地區熱點問題錯綜復雜,局部沖突時起時伏。恐怖主義活動、毒品走私、跨國犯罪、環境污染、嚴重傳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災害等是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威脅。南北差距繼續擴大,貿易糾紛和摩擦上升,資源能源問題突出。面對機遇和挑戰,世界各國應順應歷史潮流,加強協調合作,共同應對挑戰,讓世界少一些戰火,多一些安寧;少一些貧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對立,多一些合作。
二、談青年的歷史使命感
觀世界之風雲,探宇宙之真理,謀人類之幸福,是每一代人應遵守的准則。當下求知的青年一代不要只為一己謀福利,應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我是一名當代大學生,深知大學生們的心理,大部分讀書都是只為將來謀一份好工作,提高個人的生活水平,孝順父母,教育子女。不僅學生這樣想,老師也這樣教育,父母更是支持,彷彿成了一種模式,「讀書——工作——「營」得金錢、地位和榮譽」,我不但不否定這種模式,而且肯定這種模式會給社會帶來穩定,給經濟帶來發展。我只是想表達另一種力量,以排山倒海之勢,扭轉這種模式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種力量不是神賜的,而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是這種人才是我想做的。這種使命是歷史賦予的,站起來承擔這個光榮的使命是當代青年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許還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也許有些人一輩子都不能理解,這是覺悟問題。《平凡的世界》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感到,人的一生總應有個覺悟時期。但這個覺悟時期的早晚,對我們的一生將起決定性的作用。實際上就是說我們應該做什麼人,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我們出身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作為當代青年人,我們要徹底打破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局限性,要跳出圈外或是站的更高一點。
歷史把重大責任賦予我們黨,人民對我們黨寄予厚望。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和人生追求的正確選擇。熱愛祖國的年輕的大學生應當思考與領悟:在充滿挑戰和大有希望的新世紀,堅頂信仰,執著追求,努力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在黨的統一領導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民族復興的偉業而不懈奮斗,是我們人生中的正確選擇。早日到黨旗下集合,爭取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經過認真的學習和思考,把加入黨的組織作為自己在大學期間的政治選擇和前進目標。這樣的選擇和目標是正確的,也是崇高的。加入黨組織會為我們平凡的生活帶來了庄嚴與神聖,使我們年輕的生命征程有了旗幟和明燈。讓我們執著於這樣的選擇追求,堅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努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磨練意志,增強黨性鍛煉,爭取早日加入了黨組織中來。實現我們的歷史使命和人生追求。
8.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如何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寫作思路: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
正文:
18年前,當世紀的聖火還在熊熊燃燒時,我們帶著一個世紀的企盼呱呱墜地;18年後,當中國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接過長輩肩上的責任,成為了新時代的新青年。
何為新時代?新時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個全新時代;何為新青年?新青年是在新時代中極具個性卻又不乏拼搏與創新精神的年輕一代。
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的我們,也要在成長中報效祖國。
青年是民族的脊樑。新時代新青年定當有頑強拼搏之精神。賽場上頑強拼搏的女排隊員用她們的堅持與勇氣,為祖國帶來了榮譽;職場上頑強拼搏的「香港羅拉」朱芊佩,用她的堅持,贏得了世人的尊重與內心的滿足。
生活中頑強拼搏的95後人大代表徐萍,用自己前汗水換來藝術知識的普及,被你我熟知。
青年強,則中國強。在物質生活充足的時代中成長的我們,對精神上的自立自強則更加渴求,一個擁有頑強拼搏精神的民族,是不會落後於他人的。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新時代新青年必需要有銳意創新的探索精神。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潘建偉和他的團隊開發量子通信,為國家信息安全築起了屏障;美女科學家顏寧攻破膜蛋白課題,以智慧定義美麗。
90後青年龔華超讓筆記本觸摸板變成了九宮格數字小鍵盤,連扎克伯格都在使用,創造了完完全全由中國人創造的產品。
正如法拉第所說,沒有誰能預估一個嬰兒的將來。而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沒有人能預估我們的將來,富於想像的我們,敢於實踐的我們,定將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愈加強大。
吾輩青年定將成為祖國的驕傲,亞運會賽場上捷報一個個傳來,無不振奮人心:孫楊、徐嘉余、蘇炳添……他們的成功,成為了中國的驕傲。
當世人都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是在乎快樂多於在乎榮譽的時代時,我們用實際證明,我們為國而奮斗的決心從未弱化。
習主席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時代的大旗早已傳入你我手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成為現實。
宋代大儒張載曾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告別幼稚與青澀的我們已經做好了難備,18歲後的青春,定是一段不甘於平凡、拼搏向上的歲月。
9. 談談青年大學生如何在學習百年黨史中汲取自強不息、永續奮斗的精神力量
摘要 一、 青年人要學習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