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3 23:29:14

①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及其關系是什麼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的關系:

1.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主體、內容不一樣,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要改變民族受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變 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後的地位和狀態,是要充分發展近代民族工商業,解決生產力問題。

2.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相互關系,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

拓展資料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開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使中國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進入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廢除了帝國主義列強同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② 我國近代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兩個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兩個任務是相互區別又相互緊密聯系的。由於腐敗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因為不經過反帝發封建的斗爭,爭得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反動統治,改變他們控制中國經濟政治命脈,利用特權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資本輸出,壓迫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專制政治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擴大民族工商業的國內市場;就不可能達到民族的團結,社會的穩定,從而集中力量進行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現代化建設,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③ 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如下: 推翻帝國主義,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歷史,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研究和詮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文學家們如何書寫歷史,歷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變。

其含義有三: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2.沿革,來歷;3.過去的事實。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學指的是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人類史、鳥類歷史等等。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

④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分別是什麼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既承擔著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又承擔著當代中國的使命,也承擔著未來中國發展走向的使命。中國夢的孕育昭示近代中國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兩大歷史任務作出的不懈努力。

意義:

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代以來,我們的民族歷經磨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抗爭,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

黨成立後,團結帶領人民前仆後繼、頑強奮斗,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⑤ 近代以來中國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如下:

推翻帝國主義,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推翻封建主義的壓迫,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富裕。

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外無民族獨立,內無民主制度,經濟落後,政治腐敗,國力衰微,社會混亂,人民貧困。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壓迫和剝削。

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以及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5)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兩大歷史任務中,首先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因此,如何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改變國家貧窮落後的面貌,解決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問題,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這個歷史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與民主革命的統一。

⑥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以及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兩大歷史任務中,首先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這個歷史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變民族壓迫和人民受剝削的狀況,必須首先進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決上層建築和生產關系問題,才能為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創造前提與基礎,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開辟道路,才能使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成為可能。 歷史表明,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2兩個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兩個任務是相互區別又相互緊密聯系的。由於腐敗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因為不經過反帝發封建的斗爭,爭得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反動統治,改變他們控制中國經濟政治命脈,利用特權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資本輸出,壓迫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專制政治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擴大民族工商業的國內市場;就不可能達到民族的團結,社會的穩定,從而集中力量進行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現代化建設,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⑦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1、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背景:

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外無民族獨立,內無民主制度,經濟落後,政治腐敗,國力衰微,社會混亂,人民貧困。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壓迫和剝削。

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以及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⑧ 中國近代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十五大文件指出,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其實,在這兩大任務之間,既存在質的區別,又彼此緊密聯系著。

前一個任務是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條件,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

(8)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1840—1911),即清王朝在其統治的最後幾十年中試圖挽救其衰亡命運而從事的現代化努力,大體經歷了三個基本階段,即洋務運動、百日維新和清末「新政」,屬封建主義現代化類型;

第二個時期是從辛亥革命到新中國誕生(1912—1949),1911年的辛亥革命標志著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民國時期資本主義模式的現代化發展階段。

第三個時期(1949年至今),共產黨在取得了現代化主導權之後,開始領導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之路,從此開始了中國共產黨動員全體中國人民進行現代化運動的新時期。

⑨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近代中國社會(1840—1949)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毛澤東指出:「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依據。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9)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特點:

(1)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是被破壞了;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階級對於農民的剝削,不但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著顯然的優勢。

(2)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並在中國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頗大的作用;但是,它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軟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的封建主義有或多或少的聯系。

(3)皇帝和貴族的專制政權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階級的軍閥統治,接著是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的聯合專政;在淪陷區,則是日本帝國主義及其傀儡的統治。

⑩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一、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二、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第一,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閱讀全文

與中國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