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衛鞅是誰他的歷史貢獻是什麼

衛鞅是誰他的歷史貢獻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4 00:50:50

A. 衛鞅是誰 它的歷史貢獻是什麼

當年看史記,衛鞅就是傳說中的商鞅,binggo!商鞅他老家是衛國~
商鞅變法你知道不?反正對秦國日後的強盛統一奠定了基礎~他支持中央集權制度
不過呀,他的下場可是很慘的~畢竟變法得罪人多嘛~

B. 衛鞅是誰文中反映了他什麼處張,這次變法的諸侯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1)文中的「衛鞅」指的是誰?孝公是哪國國君?他是什麼時期的人?
(2)文中的「變法」指的是什麼?主要內容有哪些?
(3)這次變法有什麼作用?

(1)商鞅;秦孝公;戰國
(2)商鞅變法;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C. 「衛鞅」是誰這位衛鞅在秦國變法內容有哪些

衛鞅原名公孫鞅,他生在衛國,長在魏國。後來,因為贏渠梁( 秦國國君)向山東六國發出求賢令,他稱贏渠梁的求賢令是:五百年一雄卷也。因為衛鞅在魏國得不到發展的餘地,魏王不重用他,所以他便到秦國去了。
到了秦國,衛鞅首先要徙木立信,這個信便是官府之信,以前老百姓不信任官府,變法就沒法兒成功。他搬了一根木頭在南門,下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我就賞他50金」。老百姓都不相信。一個大漢出來說:「我來試試!」他把木頭扛到北門,衛鞅立刻派人送去50兩金(這是很大的數)。老百姓一看,官府言必信,行必果,從此就開始相信官府了。
衛鞅變法的內容是:統一度量衡、廢隸籍、開阡陌、廢井田、賞軍功、郡縣制、連坐法。通過變法,僅用19年時間秦國就迅速崛起成為七國中最強的。可這就得罪了許多老貴族(因為他們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公元前338年,秦孝公贏渠梁死,秦惠文王贏駟繼位。同年,年僅52歲的衛鞅被車裂而死(車裂是一個很殘忍的刑法,這里就不必說了)。
我覺得,那些貴族不對。因為,天下沒有貴賤之分,沒有貧富之分。有的皇帝出身貧窮。譬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還不是推翻元朝統治,建立了明朝。在這里,我只想問一句:「貴族和平民有什麼區別?!」
我覺得衛鞅有自我犧牲的精神,他為變法獻出生命,為了秦國強大獻出生命。他自我犧牲的精神留名於史冊。如果我是衛鞅,我將死而無憾!希望你們記住這個偉大的政治家、變法家——商鞅。(衛鞅,又名商鞅、公孫鞅。)
我覺得可以與商鞅變法相媲美的只有中國的30年改革開放(1978年至今)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商鞅變法為秦國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基礎。也建立了公元前221年大秦帝國的雛形。歷史已顯示了一個定律:處在巨變的時代,有能力改變徹底的國家強,改變不徹底的國家亂,拒絕改變的國家則繼續沒落,直至滅亡。

鞅變法是分兩次進行的。第一次開始於公元前359年,第二次開始於公元前350年。變法涉及內容很多,今歸納如下:

1. 政治方面棗商鞅對政治的改革是以徹底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建立斬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為重點。他在這方面的貢獻遠遠超過李悝和吳起。主要內容有如下三點:

(1)制定二十級爵棗制定二十級爵的作法,意味著廢除舊世卿世祿制,今後根據人們的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從有軍功爵的人中選用。二十級爵:一級曰公士,二級曰上造,第十九級曰關內侯,二十級曰徹侯。各級爵位均規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數量標准和衣服等次。又制定了「獎勵軍功,嚴懲私鬥」的辦法。獎勵軍功的作法是:將卒在戰爭中斬敵首一個,授爵一級,可為五十石之官:斬敵首二個,授爵二級,可為百石之官。宗室貴族無軍功的,不得授爵位。有功勞的,可享受榮華富貴;無功勞的,雖家富,不得鋪張。嚴懲私鬥的作法是:為私鬥的,各以情節輕重,處以刑罰。

(2)實行縣制棗廢除分封制,以縣為地方政區單位。分全國為四十一縣,縣設今以主縣政,設丞以副縣令,設尉以掌軍事。縣下轄若干都鄉邑聚。後來秦在新佔地區設郡,郡的范圍較大,又有邊防軍管性質,因之郡的長官稱守。後來郡內形勢穩定,轉向以民政管理為主,於是郡下設若干縣,形成秦的郡縣 制度。

(3)實行什伍制度棗秦之都鄉邑聚原來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點。至此時,均作為基層行政單位。居民登記於戶籍,分五家為一伍,兩伍為什,同於後代的保甲制度。為了加強管理和統治廣大居民,規定什伍之內各家互相糾察,「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2.經濟方面棗商鞅對經濟的改革是以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為重點。這是戰國時期各國中唯一用國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國范圍內改變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內容有如下三點: (1)廢井田,開阡陌棗在全國范圍廢除井田制度,實行土地私有制度。廢止「田裡不粥(鬻)」的原則,准許民間賣買田地。此後秦政府雖仍擁有一些國有土地,如無主荒田、山林川澤及新占他國土地等,但後來又陸續轉向私有。

3. 廢井田,開阡陌圖

(2)重農抑商政策棗獎勵耕織,凡努力耕織、生產多的,免除徭役。凡從事末業(工商)及因懶惰而貧窮的,全家沒入官府,罰為官奴婢。

(3)統一度量衡棗統一斗、桶、權、衡、丈、尺,並頒行了標準度量衡器,全國都要嚴格執行,不得違犯。如今傳世之「商鞅量」,上有銘文記有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鞅」監造,「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為升」。知此量為「升」。由這件量器及其銘文可知,當時統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嚴肅認真的。

4.社會方面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

商鞅變法是分兩次進行的。第一次開始於公元前359年,第二次開始於公元前350年。變法涉及內容很多,今歸納如下:

1. 政治方面棗商鞅對政治的改革是以徹底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建立斬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為重點。他在這方面的貢獻遠遠超過李悝和吳起。主要內容有如下三點:

(1)制定二十級爵棗制定二十級爵的作法,意味著廢除舊世卿世祿制,今後根據人們的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從有軍功爵的人中選用。二十級爵:一級曰公士,二級曰上造,第十九級曰關內侯,二十級曰徹侯。各級爵位均規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數量標准和衣服等次。又制定了「獎勵軍功,嚴懲私鬥」的辦法。獎勵軍功的作法是:將卒在戰爭中斬敵首一個,授爵一級,可為五十石之官:斬敵首二個,授爵二級,可為百石之官。宗室貴族無軍功的,不得授爵位。有功勞的,可享受榮華富貴;無功勞的,雖家富,不得鋪張。嚴懲私鬥的作法是:為私鬥的,各以情節輕重,處以刑罰。

(2)實行縣制棗廢除分封制,以縣為地方政區單位。分全國為四十一縣,縣設今以主縣政,設丞以副縣令,設尉以掌軍事。縣下轄若干都鄉邑聚。後來秦在新佔地區設郡,郡的范圍較大,又有邊防軍管性質,因之郡的長官稱守。後來郡內形勢穩定,轉向以民政管理為主,於是郡下設若干縣,形成秦的郡縣 制度。

(3)實行什伍制度棗秦之都鄉邑聚原來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點。至此時,均作為基層行政單位。居民登記於戶籍,分五家為一伍,兩伍為什,同於後代的保甲制度。為了加強管理和統治廣大居民,規定什伍之內各家互相糾察,「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2.經濟方面棗商鞅對經濟的改革是以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為重點。這是戰國時期各國中唯一用國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國范圍內改變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內容有如下三點: (1)廢井田,開阡陌棗在全國范圍廢除井田制度,實行土地私有制度。廢止「田裡不粥(鬻)」的原則,准許民間賣買田地。此後秦政府雖仍擁有一些國有土地,如無主荒田、山林川澤及新占他國土地等,但後來又陸續轉向私有。

3. 廢井田,開阡陌圖

(2)重農抑商政策棗獎勵耕織,凡努力耕織、生產多的,免除徭役。凡從事末業(工商)及因懶惰而貧窮的,全家沒入官府,罰為官奴婢。

(3)統一度量衡棗統一斗、桶、權、衡、丈、尺,並頒行了標準度量衡器,全國都要嚴格執行,不得違犯。如今傳世之「商鞅量」,上有銘文記有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鞅」監造,「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為升」。知此量為「升」。由這件量器及其銘文可知,當時統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嚴肅認真的。

4.社會方面棗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於增殖人口、征發徭役和戶口稅等。具體規定:凡一戶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徵收戶口稅。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
棗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於增殖人口、征發徭役和戶口稅等。具體規定:凡一戶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徵收戶口稅。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

D. 衛鞅是誰 他的歷史貢獻是什麼

衛鞅是商鞅。

衛鞅的歷史貢獻是:商鞅通過變法使大秦國變成了富裕強大的國家,在歷史上稱之為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為左庶長。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商鞅變法影響:

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記為新發,他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並且為以後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且確定了法治的思想。

商鞅吸取了李悝、吳起等法家人物在魏、楚等國實行變法的經驗,結合秦國的具體情況,對法家政策作了進一步發展,後來居上,變法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商鞅進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擴大了畝制,重農抑商,獎勵一家一戶男耕女織的生產,鼓勵墾荒,這就促進了秦國小農經濟的發展。

E. 衛鞅的歷史貢獻是什麼

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他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軍事上,他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商鞅獨立的思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商鞅主張全農的經濟政策,為此他頒布了《墾草令》,制定出二十種重農和開墾荒地的辦法。一方面直接或間接的刺激農業發展,一方面打壓工商業。

其次,商鞅主張重刑厚賞。商鞅認為人的本性是趨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賞,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國家安定。為此商鞅一方面制定嚴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賞立信。

第三,商鞅主張重戰尚武,具有軍國主義思想。最後,商鞅主張國家應統一民眾的心智,制定統一的制度,實現統一的目標。

(5)衛鞅是誰他的歷史貢獻是什麼擴展閱讀

商鞅變法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獎勵耕戰,實行軍功爵制」為平民進入上層打通了通道,使秦國欣欣向榮,日益強大。但卻打破了延續幾百年的貴族的世襲制,因此得罪了貴族勢力。商鞅在秦孝公病重期間,獨攬軍政大權,使秦國內部權力斗爭激化。

因此,在秦孝公死後,公子虔等貴族勢力便羅織罪名,誣其謀反。秦惠文王下令追捕。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見他未帶憑證,告以商君之法,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國去,但魏國因他曾騙擒公子卬,拒絕他入境。

F. 衛鞅是誰,他的歷史貢獻是什麼 他推崇哪家學派的學說

衛鞅就是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歷史上稱為 商鞅變法,為秦後來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推崇法家學派的學說。

G. 衛鞅是誰

衛鞅就是公孫鞅,也就是商鞅。他是衛國比較靠邊的公子,即是王室分支,所以叫衛鞅。在公叔痤那裡做門客,庶子官爵,所以叫公孫鞅。後來在秦國變法,取得相當大的成功,所以被封在商地,才稱為商鞅。

H. 商鞅是誰,他的歷史貢獻是什麼,他推崇哪家學派的學說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庄鎮)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

I. 衛鞅是誰

衛鞅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商鞅,他主持的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強大做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歷史上關於商鞅的老師卻爭論不休,不過最為准確的說法有三種:第一種說法是公叔痤;第二種說法是鬼穀子;第三種說法是屍佼。
商鞅是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出身於衛國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又稱衛鞅,之後商鞅來到秦國後,被封於商而得名。
可是變法之後的商鞅被人誣陷想要謀反,於是開始了逃難的生活,但是沒有人願意收留商鞅,沒有辦法下,商鞅回到秦過後,被迫潛回封邑商,發動邑兵攻打鄭縣,於是秦惠文王派兵攻打,結果商鞅失敗戰亡,商鞅全家也被誅滅。
被稱為商鞅老師的第一位公叔痤,是魏國的宰相,很多人說商鞅早年的時候曾經在公叔痤門下學習,公叔痤很是欣賞商鞅的才幹,交給了他很多的東西,之後商鞅學有所成,聽聞秦孝公廣納賢才,於是帶著《法經》前往秦國。
被稱為商鞅老師的第二位屍佼,尊稱為屍子,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也是先秦三晉思想文化傑出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對於對於社會改革、對於哲學思想都有重大的貢獻,曾經在在商鞅執行變法期間,為商鞅出謀劃策。
被稱為商鞅老師的第三位鬼穀子,是中國歷史上極富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他在智謀方面的才能非同一般,相傳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得到大家的推崇,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非常大的成就,再加上鬼穀子的很多徒弟成就非常的高,所以不少的人就認為商鞅的老師是鬼穀子。

閱讀全文

與衛鞅是誰他的歷史貢獻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