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乾縣節目習俗的來歷和過程
乾縣在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置乾州。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乾縣亦是陝西省歷史文化名城,「乾州四寶」-鍋盔、掛面、豆腐腦、餷酥風味獨特,並有醬辣子、豆麵糊等多種中華名小吃。
乾縣習俗和過程:
鍋盔像鍋蓋: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景區詳情)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面條像腰帶「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扯麵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辣子是道菜:至於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
泡饃大碗賣
碗盆難分開: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
帕帕頭上戴
房子半邊蓋:無論是在西安(景區詳情)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
姑娘不對外: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
不坐蹲起來: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開「老碗會」
唱戲吼起來: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
Ⅱ 歷史話題:乾縣位於哪個省
乾縣屬陝西省咸陽市管轄縣,轄16個鎮,總面積1002.71平方公里。
Ⅲ 乾縣縣城的歷史
有過輝煌
Ⅳ 陝西歷史
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其歷史演變可大致分為史前文明時期、西周時期、秦時期、西漢時期、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陝西的發展進入新的時期。
Ⅳ 乾縣的歷史誰有
乾縣不在么有名!可是乾州四寶很著名的,武則天的墓就在乾陵,而乾陵屬於乾縣管,你可以網路上面去搜。很容易的.
Ⅵ 乾縣在那呢
乾 縣 簡 介
乾縣位於陝西省關中盆地中段北側。地處東經108°00』-108°24』。北緯34°19』-34°45』之間。縣域南北長48公里,東西寬37公里,全縣總面積1002.71平方公里。
乾縣地勢北高南低,差異明顯,平均海拔712米。3條河流,均系黃河水系,總長102.75公里,徑流總量3.15立方米/秒,境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
乾縣總人口527696人。鄉村人口492062 人,與城鎮人口比例為13.8:1。
1996年,乾縣國民生產總值10.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9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1億元,工業總產值4.9億元;財政總收入6001.1萬元,城鎮、農村人民純收入分別2065.3元和1145.2元。
乾縣境內主要工業資源為石灰石。貯量大,品位高,現已探明儲量3千億立方米,乾陵腳下的地熱水和礦泉水資源豐富,全縣工業門類比較齊全,有市屬中型企業4戶,縣辦工業企業24戶。鄉鎮企業8301個,從業人員47280人。形成化工、輕紡、建材「三大龍頭」和機械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兩大群體」。硅鐵、電石、碳黑、輕鈣、棉紗、棉布、印花布、針織、服裝、橡膠、果汁等產品已成為鄉鎮企業的拳頭產品和出口創匯產品。
乾縣是農業大縣,1995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產糧大縣」,被陝西省確定為「優質蘋果基地縣」。陝西省重點水利工程「引馮濟羊」工程已全線貫通,交付使用後,將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0萬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油菜、蘋果、酥梨、烤煙等6科22種。1996年,全縣糧食總產26.5萬噸,果品總產12.7萬噸。
乾縣有林地44萬畝,森林覆蓋率24%。果品總面積32萬畝,佔全縣林地面積的72.7%。
乾縣交通發達。縣城距省會西安74公里,距隴海線27公里。咸陽國際空港30公里,312國道穿境而過,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公路總里程765.57公里,其中縣及縣以上道路136.47公里,鄉道48.1公里,村道544公里,鄉鄉油路化,村村砂石路。
乾縣名優土特產品眾多。主要野生葯材有柴胡、防風、遠志、荊芥、地骨皮等。蘋果、柿子、酥梨為乾縣3大名果。
乾縣為陝西省18個文物大縣之首,全縣共有重點陵墓19個,具有開發保護價值的古陵墓20多個,有先民遺址88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勝跡景點135處,館藏文物3905件,其中帝王陵墓有乾陵、靖陵、庄陵,尤為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墓-乾陵聞名中外。乾陵位於縣城北3公里的梁山之上,是陝西關中地區十八座唐陵中唯一保存比較完好的皇家陵園,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兩朝皇帝,一對夫妻的合葬墓。屬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另外,被成為乾縣八景的唐陵戴帽、五峰疊翠、雙乳凌煙、石馬開道、金龍鎖關、龍岩古寺、響馬名潭,歷史底蘊深厚,自然景觀別致,是旅遊、休閑的佳境。
乾縣共有科技人員6706人,其中獲高級職稱的65人1995年以來,向國家\省\市申報科技試驗項目24項.和西北農業大學協作的」渭北旱塬小麥綜合試驗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蘋果根瓜綿蚜和梨九棉蚜屬國際首例發展;歷屆中國楊陵農業科技博覽會上,共榮獲」後稷金像獎」42個.
全縣有各類文化團體80多個,廣播電視台、電影院、劇院、圖書館各1座,文化中心25處,1996年投資350萬元,建成了乾縣電視台,乾縣電視差轉台和淺顯教育電視台。
過去境內北部群眾因長期飲用窖水,導致大骨節流行。近年來,縣政府投資4200萬元,新打機井18眼,解決群眾飲水困難,改善了群眾生活條件,杜絕了地方病源。
今年來,乾縣立足縣情,發揮優勢,擴大開放,確立了餓「以乾縣為龍頭,以城鎮為依託,以資源為優勢,以商貿為紐帶,大開放,大開發,促進大發展」的開放興乾思路。制定了《乾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快招商引資進程。
乾縣骨幹企業有:
乾縣乳品廠,年產奶粉900噸。主導產品「乾陵牌」全脂牛奶粉,榮獲』96中國食品行業名優產品獎和』97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乾縣造紙廠,1984年籌建,總投資1000萬元,年生產能力6000噸。1996年創產值近千萬元,實現稅金114萬元。
Ⅶ 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的近現代史歷史古跡
乾縣的乾陵,唐高祖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兩個皇帝合葬墓。
禮泉的昭陵及周圍墓葬群,昭陵博物館等,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墓葬地。
漢茂陵墓葬群,漢武帝劉徹的墓冢。
旬邑泰塔
長武昭仁寺塔,建於唐代,為唐代四大名塔之一,另有昭慧寺塔,在西安,高陵縣境內。
西渭橋遺址,在涇陽縣境內,即為唐初太宗與吉利可汗對戰之處。
1 乾陵
乾陵,位於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四面有城牆,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但如今陵園的地面建築,已經基本盪然無存了。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裡面埋葬著唐高宗李治和他的妻子——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2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是唐高宗李治及武則天之孫,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後長子李重潤之墓。它是距乾陵最近的一座土陪葬墓,也是迄今為止所發掘唐代墓葬中規模大、規格高、屬帝王級的陵墓。
3 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十七座陪葬墓之一,位於乾陵東南2.5公里處。墓的主人李仙惠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她死時年僅17歲,與丈夫武延基合葬在一起,陪葬乾陵。
4 章懷太子墓
章懷太子墓是武則天乾陵的陪葬墓之一,位於乾陵東南約3公里處。墓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次子李賢。
Ⅷ 乾縣的來歷
乾縣在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周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畤縣。秦始皇統─六國,建都咸陽,好畤屬京畿輔地.北魏時改好畤為漠西縣,隋改為上宜縣,唐又置好畤.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縣北之梁山,謂「乾陵」,遂更縣名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因朱濉之亂,避難奉天,叛平,於興元元年(784)升奉天為赤縣,由京都直轄。唐昭宗乾寧二年(895)以奉天縣置乾州。爾後屢有更迭,到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
乾縣屬陝西省咸陽市管轄縣,轄16個鎮,總面積1002.71平方公里。轄區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關中-天水經濟區副核心地帶,毗鄰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工業重鎮寶雞。東距省會西安60公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35公里,南距隴海線30公里,312國道、福銀高速和西平鐵路穿境而過。
Ⅸ 關於乾陵的歷史
乾陵
位於西安以西80公里的乾縣,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陵園,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後武則天的陵墓,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兩個皇帝的合葬墓。
乾陵以山為陵,依梁山而建,座北朝南,由內外兩城組成,佔地頗廣。外城遺跡已消失,內城遺跡至今完善,面積2.4平方公里,四面有門,門外均有石刻。陵前石刻全長575米,寬11米,由3200塊陝西墨玉石砌成526級台階和18座平台。乾陵地面文物主要是石刻,共計114件。石刻多用整塊巨石雕成。陵東南有17座陪葬墓,永泰公主、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墓先已發掘復原,並在永泰公主墓園內建有乾陵博物館。
交通:在西安火車站西廣場乘西安至乾陵的專線旅遊車,車程約2小時,票價12元。景區內除有仿古馬車可到各景點外,還可以騎馬游覽
Ⅹ 咸陽的歷史和傳說
咸陽,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咸陽身處華夏歷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咸陽的的歷史和傳說詳細如下:
1.咸陽名稱的由來故事。
關於咸陽名稱的由來,一種說法是:古代有:水之北為「陽」,山之南為「陽」,咸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咸」字意為「皆」、「都是」等。
另外,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鞅在此置 「咸亨」、「陽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2.咸陽的建制歷史:
咸陽市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前21世紀,市境西部為有邰氏封地,東南部為有扈氏管轄地,北部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殷商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國,市區在市境東南部。西周時為畢國,後改岐周,為豐、鎬二京近郊。
東周時封於秦,春秋時稱渭陽,至戰國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都城經九次遷徙後,定都咸陽。
3.咸陽定都歷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秦末項羽入關,廢郡縣,恢復分封制,將秦內史和上郡一部分劃為雍、翟、塞3國,是為"三秦"的由來。
漢高祖初年,劉邦恢復被項羽焚毀的咸陽,取名新城。武帝年間,因咸陽臨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4.咸陽的現代史:
1984年,撤銷咸陽地區,咸陽市改為省轄市,高陵、周至、戶縣劃歸西安市,原寶雞地區的武功縣、楊陵區劃歸咸陽市,原縣級咸陽市改為秦都區,咸陽市轄秦都、楊陵2區及武功、興平、涇陽、三原、禮泉、乾縣、永壽、彬縣、長武、旬邑、淳化11縣。
5.咸陽古跡歷史:
乾陵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遊區,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中國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仿唐長安城格局構築,分為宮城、皇城和外城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