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解放戰爭勝利的意義
現在說到國內革命戰爭,經常被人津津樂道的是解放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意義非凡,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標志著中國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的結束,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
2、使中國開始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代,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新生的歷史轉折點。
3、它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同時是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4、對中國來說,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人們期盼已久的獨立統一的新中國即將誕生;對國際社會而言,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士氣。
『貳』 三大戰役勝利的最重要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三大戰役勝利的歷史意義:
1、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為後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淮海戰役: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嚴重動搖了國民黨上下的獨裁夢想。同時,我軍的力量大增,士氣高漲,大大增強了解放全中國的信心。此次戰役的勝利結束,標志著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統治的瓦解。為渡江戰役的勝利展開打好了基礎。
3、平津戰役:平津戰役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地區基本獲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進一步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對加速解放戰爭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2)解放戰爭的勝利有什麼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淮海戰役創造了人間軍事奇跡,其勝利不是偶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毛澤東的雄才大略和高超戰略戰術是獲勝的根本依據。
毛主席十分重視了解下情和發揚集體智慧,善於集中下級的正確意見,充分發揮前線指揮員的主觀能動性,並給他們以臨機處置的權力,使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得到更好的貫徹,這更證明了毛主席的偉大英明。
2、是集體謀略的勝利。
毛澤東十分重視淮海戰役第一線指揮員們的意見,經常同他們反復商議戰役方針,並能認真聽取和考慮他們的判斷和建議。淮海戰役的戰略構想,就是在毛澤東同前線各將領根據實際情況經過反復磋商後確定的。
3、是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
淮海戰役能獲得勝利,一個基本原因是民眾的支持,廣大人民群眾不斷以人力物力支援前線。淮海戰役開始後不久,周恩來為中央軍委起草致中原局、華北局、華東局電報,說明前線參戰部隊和民工近百萬人,每月需糧約1億斤,要求各地立即動手籌集並速調糧食供應前線。
那時供應解放軍前線的物資運送,幾乎全靠肩挑背負、小車推送。整個淮海戰役中,共動員民工543萬人次,運送彈葯1460多萬斤,糧食9億6千萬斤。
為此陳毅曾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這同國民黨軍隊恰成鮮明的對照,他們屢屢彈盡糧絕,陷入絕境,這也成為國軍多次覆沒的重要原因。
『叄』 解放戰爭有什麼重大意義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
解放戰爭的重大意義:解放戰爭的勝利,在中國大陸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發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
『肆』 解放戰爭的勝利有什麼歷史意義(回答兩點)
1.標志著中國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的結束,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
2.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從而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3.是佔世界人口1/4的中國人民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統治,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從而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4.使中國開始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代,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新生的歷史轉折點
『伍』 解放戰爭的勝利有什麼歷史意義
1、標志著中國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的結束,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
2、.使中國開始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代,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新生的歷史轉折點
對中國來說,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人們期盼已久的獨立統一的新中國即將誕生;對國際社會而言,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被壓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士氣;最後,它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同時是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第一,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
由於中國人民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嚴重壓迫,在中國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群眾基礎是十分廣泛的。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是堅持和發展革命的政治基礎。
第二,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
由於中國沒有資產階級民主,反動統治階級憑借武裝力量對人民實行獨裁恐怖統治,革命只能以長時間的武裝斗爭作為主要形式。離開了武裝斗爭,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務。
第三,加強共產黨自身的建設。
在工人階級人數很少而戰鬥力很強,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中國,建設一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黨,是極其艱巨的任務。
『陸』 解放戰爭的勝利有什麼歷史意義
解放戰爭的勝利,在中國大陸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發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
『柒』 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勝利的歷史意義
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中學課本說的是:
國民黨方面:
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2、軍隊厭戰,士氣低落。
3、統治腐敗,貪官橫行。
4、美援斷絕,蔣桂分裂。
共產黨方面:
1、中共的正確領導。
2、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
3、走經過新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發展的道路。
4、掌握了革命武裝,並堅持武裝斗爭。
5、組成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6、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重大歷史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一場全民族抗禦外來侵略者的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最大的變化,是百多年來一盤散沙的中國人開始團結起來,為全民族的利益共同奮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