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一」國際兒童節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紀念意義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乎每個節日來歷和命名都有一段精彩的歷史故事,比如說端午節,有人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或者屈原而設立的,而清明節則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設立的。和諸多節日一樣,在“六一”國際兒童節設立的背後也有著一個讓人很痛心的故事,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利迪策慘案”。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後,同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通令,廢除舊的兒童節(舊的兒童節是4月4日,起初是為了紀念抗日兒童團的建立),統一將6月1日作為兒童節,從此以後,我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變成了同一天。
⑵ 六一兒童節的意義是什麼
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權益。
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
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它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
國際兒童節節日由來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和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屠殺——利迪策慘案有關。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
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
⑶ 六一是兒童的節日,那麼六一兒童節的歷史來歷是什麼
是為悼念1942年6月10日利迪策慘案死難的兒童。在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⑷ 兒童節有什麼意義
兒童節的意義在於保障兒童權利、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兒童節」的概念,號召各國設立自己的兒童紀念日。
世界上一些國家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稱為「國際兒童節」。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
來源背景
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
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它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
⑸ 六一兒童節慶祝的意義
六一兒童節設立的意義在於,為了反法西斯,反他們的血腥暴行。
節日來源:六一國際兒童節不是中華傳統節日,而是來自西方,其起源是二戰期間的利迪策慘案。
1942年6月,希特勒因其一位上將被暗殺,一口咬定是捷克的利迪策村所為,於是槍殺了村中所有173名15歲以上的男子,而婦女和兒童被押送集中營,而後全村104名兒童大多數被毒氣害死,生還者僅有17人。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⑹ 六一兒童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意義有多大
六一兒童節是一個國際節日,每個國家過兒童節的方式和次數都不一樣。在中國,兒童節時學校會舉行一些活動,父母也會給孩子禮物或者滿足孩子一個願望。我國對於兒童的年齡設定是14周歲以下,他們可以過14個兒童節,兒童節在他們心中有很深的影響和意義。而孩子的心目中對於兒童節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這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兒童節所帶給他們的歡樂和開心會幫他抵抗,他成長以後所遇到的困難。並且還能使這種關愛傳承下去,當他們以後面對自己的孩子時也能在兒童節時給予同樣或者更多得關愛。而當他們不再過兒童節時,也意味著一種成長和蛻變,在他們心中會留下不一樣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象徵,他們會意識到已經成長了。
⑺ 兒童節有什麼意義
首次提出「國際兒童節」的概念是1925年8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這次大會有54個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會議通過了《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此次大會,一方面藉以鼓舞兒童,讓兒童感到幸福、快樂,另一方面也引起社會重視與愛護兒童,各國政府都先後規定「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並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