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溝通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歷史溝通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5 15:56:53

1. 溝通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雙方認知的差異太大 雞同鴨講

雙方的性格 堅持己見 針尖對麥芒
雙方的談話技巧太挫 直來直去
原因很多 溝通其實就是能使雙方互相明白對方的想法 並使某一方認同 或者雙方能達成折中處理的過程
溝通最忌諱主觀情緒

2. 你有過溝通失敗的經歷嗎,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分享一下

一. 在溝通的兩方中往往有一方是居於主導或引導地位時,這一方應避免先入為主,盡量引導另一方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在這次溝通中,師傅是處於引導地位的,他應提醒我朋友提供更多電熱水壺的准確的故障信息,好讓他准備好相應的工具前去修理(比如叫我朋友先測試一下是不是指示燈真的不亮燈)。而作為非引導的一方--我的朋友當時在師傅了解故障情況時,應明白他是在做維修前的准備工作,就應提供更多的故障信息(比如插上插座後還無法加熱等)。

二. 溝通的中間環節越多,溝通的成本越大,溝通的失敗的可能性越高。比如在這件事中我朋友充當了一個中間者的角色,其實阿姨作為電熱水壺的直接使用者,她最清楚電熱水壺的故障,她應直接和師傅溝通。但很多時候中間環節往往是不可缺少的。還是這件事,由於阿姨的普通話不標准,那麼溝通的工作只好讓我朋友來做。那麼信息的流動如下圖:



我們知道,信息在流動的過程中都很可能得到或多或少的加工,加工後的信息往往減弱了它的客觀性,再加上如果信息的源頭可能是失真的,那麼最後環節得到的信息可能和事實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如果處在這種情況下中間環節如何保證溝通成功?我認為中間環節的重要職責是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確性。比如在這件事中我朋友可以先確認一下指示燈到底是亮還是不亮,除了指示燈問題還有什麼問題等等。

3. 溝通障礙的產生原因

常見的溝通障礙有以下八種
(1)語言障礙,產生理解差異
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區語音差別大,如南方人講話北方人昕不懂。
即使話聽得懂,但語言本身並不是客觀事物本身,思想和語言往往並和是一回事,各人的語言修養和表達能力差異很大,加上有些溝通者事先缺乏必要的准備和思索,或用詞不當或說話意圖不清,聽了半天不知所雲。即使意思清楚,用詞得當,由於語音復雜,一詞多意,理解的可變度較大,個人在譯、收過程中還會加上主觀的綜合推理;因而受個人的世界觀、方法論、經歷、經驗、需要的影響,從而產生不同的理解和推論。
(2)環節過多,引起信息損耗
傳達和匯報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溝通方式,但每經過一次傳達就多層丟失和錯誤,一般每經過一個中間環節就要丟失30%左右的信息。
(3)信譽不高,妨礙溝通
如果溝通者在接收者心目中的形象不好、存有偏見,則後者對其所講述的內容往往不願意聽或專挑毛病,有時雖元成見,但認為所傳達附內容與己無關,從而不予理會,拒絕接受。
(4)條件不清,理解各異
大至一個國家,小至一個企業,往往同一個政策和制度各單位執行起來卻五花八門。這和國家大、企業大、幹部水平不同有關,但很重要的一點是任何一項政策、制度、辦法都有一定的邊界條件。我們在傳達,信息時往往只注意傳達信息本身,而忽略這些邊界條件,邊界條件不講清楚,就會理解不一,行動失調。
(5)利害沖突,有意隱瞞
抗拒改革的辦法是很多的,一是不予理會,二是直接拒絕,三是加以曲解。
(6)溝通要求不明,渠道不暢
有些領導者並不明確:為了完成組織的任務和做出正確的決策需要掌握來自各個崗位的准確信息。在組織設計的同時應當向各個崗位明確:你們應提供哪些信息,你們還應當向誰提供什麼信息,從而構成完整的溝通渠道。如果沒有明確的設計,企業的溝通渠道就必然呈現為無組織狀態,以致別人提供的信息並不需要,而需要的信息效能很低。
(7)地位差異,妨礙交流
一般人在接受信息時不僅判斷信息本身,而且判斷發訊人,信息源的層次越高,便越傾向於接受。所以,一個領導者不容易得到充分而真實的信息,特別是當領導者不願聽取不同意見時,必然堵塞言路,使下級保持沉默。

4. 溝通交流不到位的原因

總算知曉溝通不到位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19-09-17 16:57:12

溝通無處不在,而有效的溝通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工作都至關重要,有效溝通就是雙方信息傳送和理解,並達到共識的過程。了解清楚溝通不到位的原因是實現有效溝通的前提。

溝通不到位的原因

溝通不到位的原因

1、以自我為中心

思維是溝通的基礎,任何一個有目的的溝通皆始於自我。

有效溝通是一種動態的雙向行為,而雙向的溝通應得到充分的反饋,只有溝通的主體、客體雙方都充分表達了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才具備有效溝通的意義。

也只有在增強主客體上下交流的過程中,才能引導人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和偏見。

2、表達不清

思維混亂不可能帶來有效溝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在想什麼都不明白,又怎麼能夠清楚地表達給別人聽?

然而,明確的觀念也並不會自動地保證有效溝通。或許我很清楚自己要說什麼,但是很可能一張口就詞不達意,表述混亂。還想當然地認為他的聽眾會領悟那沒有直接表達的意思。

邏輯中最常見的是說明句,說明句類似於命題。如果我說「狗」、「海龜」、「7月下跌的股票價格」、「那座印第安建築風格的石灰石正面」,你可能會猜測我在試 圖把不同的觀念聯系在一起,但是你不知道它們是如何產生聯系的。這是因為我沒有做出完整的陳述。

我需要用完整的句子,例如「那隻狗攻擊那隻海龜」,「7月下跌的股票價格使小王很喪氣」,「那座印第安建築風格的石灰石正面被那幫流氓嚴重地損壞了」。

3、溝通缺乏真誠之心

有人喜歡將主觀看法當做客觀事實。泰山在山東和山西之間,這是個基於客觀事實的命題,它要麼是真的,要麼是假的。但是如果我說泰山是秀美的,這個命題就糅合了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絕不能對主觀命題的真假做出隨意的判斷,就像我們剛才所做的那樣。客觀命題的真假判斷是沒有爭議的,但主觀命題有。如果我想讓某個主觀命題被大家接受,我就必須為它做論證。很多耍賴的人是不是經常顧左右而言其他?

管理者溝通不順暢的原因

1.說話過於瑣碎

在傳達任務時,管理者盡量重點標明,讓員工一目瞭然地知道做什麼,如何做;而不是在同一時間,碎片化地、片面地或重復羅嗦敘述一件事,即溝通要學會切中要害、少說廢話、語言簡練。

2.溝通目標不明確

與人進行溝通,要明確溝通的目標是什麼,如何向他人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

如管理者要員工做一份最近工作匯報,管理者的本意是了解這個員工這段時間的工作任務及完成的進度,或遇到什麼問題,有哪些改善方法。

所以在傳達這個指令時,明確目標,正確傳達所需內容,而不會出現所言非所要的情況。

3.信息傳遞不及時,失去時效性

每個項目,每個計劃都應該有一個時效性。如果在信息傳達時,不及時通知,造成項目或計劃的延誤,沒有在規定的時效內完成。即使付出了努力再多,也達不到想要的成效,這好比沒有做這件事一樣或者造成巨大的損失。

信息傳達的不及時,說明團隊裡面的溝通是出現了問題,或其中某人的斷層,無法將任務順利進行。作為一個管理者一定要學會自我監督,及時傳遞有用的信息,給予足夠的時間員工安排事項,並進行探討或交流,這樣有助於溝通的順暢,項目的完結。

影響溝通的因素

表達困難

如果你找不到恰當的字眼來表達你的想法,勢必會影響溝通的過程,這時你就得增加自己的詞彙量。如果是缺乏自信所造成的表達困難,則可以通過事前的准備和計劃來克服。

情緒

接收者和溝通者的情緒,也可能成為溝通的障礙。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往往會陷入情緒的漩渦中,無法接受不一樣的信息。因此,應避免在情緒激動的時候跟他人溝通,以免語無倫次或口無遮攔。但反過來說,適當的情緒也不完全是壞事,因為如果你的聲音里沒有一點情緒或熱忱,對方大概也不會想聽你說話。

個性

不只是人的個性不同會引起問題,我們自己的行為也會影響對方的行為,這種「個性不合」是溝通失敗最常見的一種原因。我們也許無法改變他人的個性,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掌握自己的個性,看看改變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能夠使彼此的關系更和諧。

5. 和朋友語言溝通失敗的原因

溝通失敗可能存在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原因1:沒有說明重要性

每說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重要性,在溝通的過程中,東扯一句西扯一句,沒有優先順序,這樣會讓人聽著很煩,感覺你是在說廢話,容易導致語言溝通的失敗。

原因2:不良的情緒

人都是會情緒影響,特別是在語言溝通的過程中,如果說話太沖,或者是情緒不要,都容易影響到語言溝通的效果,因此,在溝通中,最好少情緒化一點。

原因3:答非所問

答非所問總是會出烏龍,因此,在語言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聽清楚對方說什麼?不要完全沒有理解對方說的話,導致詢問不當,那得挺尷尬,甚至會鬧出錯誤。

原因4:差距

無論是職位,還是文化在語言溝通上,多少都會產生差距感,這樣也容易導致很多的溝通失敗,因此,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質,增強自己的口才能力,才能夠減少語言溝通的差距。

原因5:重表達不重傾聽

你能說會道,不是一件壞事,但也不是一件好事,當你只是一味的注重表達,而缺乏的傾聽,這樣也會影響了語言溝通的效果,因此,在語言溝通中,既要注重表達,也要注重傾聽,這樣才能達成良好的溝通。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導致語言溝通失敗的原因,希望這些原因可以幫助到你,讓你做個有魅力的人。

6. 查歷史上因溝通失敗的而造成惡果的案例

1、南京條約

英軍到達南京後,兩江總督牛鑒向英軍求和。8月8日,署乍浦副都統伊裡布首先到達,派其僕人張喜兩度前往英方軍艦,會晤翻譯馬儒翰(JohnR.Morrison)。欽差大臣耆英到達後,璞鼎查曾限期於8月14日議定和約,否則開炮攻城。

雙方共在靜海寺內議約四次,也曾在上江考棚等處議和。8月17日,江寧布政使黃恩彤與馬儒翰商定了條約內容。8月22日,道光帝全部允許。

談判過程中,耆英等人屈從英方要求,沒有進行反駁。關於鴉片問題,璞鼎查曾勸說中方代表,由中國停止禁煙政策,並可對進口鴉片征稅。對此,黃恩彤提出日後再議。這是因為,黃恩彤、耆英等預料到道光帝為了顏面,不會正式弛禁,不如置之不問。

從開始議約到正式簽約前,耆英、伊裡布、牛鑒曾應璞鼎查邀請登艦,而璞鼎查也上岸答拜。而英軍在此期間仍未停止搶劫行為,引發了鴉片戰爭中最後一戰

2、辛丑條約

慈禧為取得各國寬恕,於閏八月初三發布懲處肇禍諸臣的上諭。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等也極力為慈禧開脫,將宣戰責任歸咎載漪。清廷及封疆重臣的這些表現,使列強感到慈禧已經馴服,繼續支持這個馴服政府對他們大為有利。

另外,歐洲各國也擔心拋棄慈禧,將導致清朝廷垮台,喪失訛詐中國的機會和可能。這樣,在挑選代理人的問題上,歐洲列強態度漸趨一致,最終決定「保全」慈禧,開始與清廷議和。

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劻、李鴻章代表清朝廷在北京與英、美、法、德、俄、日、意、奧、西、荷、比11國公使在《最後議定書》(即《辛丑條約》)上簽字,共12款,19個附件。

3、望廈條約

在林則徐領導的廣州禁煙運動中,美國鴉片販子的利益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他們於1839年5月聯合上書美國國會,要求美國政府與英、法、荷等聯合起來對付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美國派加尼率東印度艦隊來中國沿海護僑,保護美國利益。而加尼在得知《南京條約》簽訂的消息後,徑自致函兩廣總督祁貢,要求最惠國待遇,未果。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華盛頓,美國總統約翰·泰勒於1842年12月咨會國會,要求派遣代表來華商談建立新的經濟關系。1843年5月,美國政府派顧盛為特使來華,其使命就是要求中方給予美國與英國同等的通商條件。

1844年2月,顧盛到達澳門。6月18日,清欽差大臣、兩廣總督耆英與顧盛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進行會談。在談判過程中,美方軟硬兼施,採用訛詐的手法,脅迫中方談判者。耆英屈服於壓力,抱著「一視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擬定的條約草案。

7月3日,雙方正式簽訂《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與《海關稅則》,因簽約地在澳門望廈村,所以又稱《望廈條約》。

4、天津條約

在談判過程中,他以戰勝國發言人自居,恃強要挾,態度蠻橫,對桂良、花沙納耍盡了威嚇流氓手段。在談判中最使清朝最高統治者頭痛的是外國公使駐京、增開通商口岸、外國人得入內地游歷傳教等條款。因為這些將會影響到清朝封建君主專制統治。

所以,咸豐帝一再討價還價,不肯讓步。有時甚至想到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勢須與之用武」。桂良、花沙納對咸豐帝的苦衷雖然十分了解,但他們畏敵如虎,向咸豐帝奏稱:「戰之不可」,「戰則必敗」。

由於此時清朝封建統治者最害怕的是太平天國起義,而不是外國侵略者。因此在對外戰爭中所調動的兵力,不是主力,而是邊遠的軍隊。既然如此,那麼在英、法聯軍的脅迫下,最終不得不屈服投降。

5、中英北京條約

1860年8月,英法聯軍17000餘人到達天津附近海面,攻克大沽,佔領天津,大敗清軍主力於通縣一帶。9月22日,咸豐皇帝逃往熱河,任命恭親王奕欣為全權議和大臣,留京求和議約。英法聯軍占據了北京安定門,搶劫和焚毀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

在談判時,清政府毫無抗爭,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條件。10月24日,奕欣與英國代表額爾金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同時交換批准了《中一英天津條約》。

7. 導致溝通失敗的原因有那些

自負,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強調自己的感受,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目中無人。
忌妒是對與自己有聯系的、而強過自己的人的一種不服、不悅、失落、仇視,甚至帶有某種破壞性的危險情感,是通過把自己與他人進行對比,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態。
多疑,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觀上設定他人對自己不滿,然後在生活中尋找證據。
自卑,自卑的淺層感受是別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層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干涉,以刺探別人隱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層次的心理滿足而已。
羞怯,具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際場所或大庭廣眾之下,羞於啟齒或害怕見人。
努力克服這些溝通心理障礙對人際相處非常重要。讓自己的心態更加健康,讓自己更受群體的喜歡,長此以往您不但會感受到生活變得更加有樂趣,做事也會變得更加輕松、容易。不要在苦於不會與人相處,靜下心來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吧!改正先從自己開始!
7.敵視:這是交際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心理障礙。這種人總是以仇視的目光對待別人。

8. 溝通失敗的原因

溝通失敗意指溝通效果未能達到其原始預期。這並不一定是由意外引起,可以是主觀故意的(其意圖不一定明顯甚至不一定被施動者所感知)。人們在這時有時會選擇不進行溝通。

當一段感情或者關系進入到崩解的階段,雙方進常會說「我再也無法和你說話了。」他們通常會認為交流已缺乏溝通,而且說不到一塊去是他們的溝通失敗的問題。然而,不說話也是一種交流,而且是一種負面的帶惡意的信息的過度釋放,從而加速了關系的瓦解。

人際交流中的失敗,往往是從自我交流(內心的)的崩潰開始的。內心裡的憤怒、情緒失調、壓力、錯誤假設都會引起認知盲點和過分的自我防護,從而影響正常的人際交流的進行。當一個人的自我寫照是不切實際的,他就會傾向於過濾溝通的信息以期符合自己的心理寫照。這種情況下,溝通的正常建立也就不太可能了。

溝通失敗的原因

親密vs獨立
對於同一個行為,男性女性之間會產生不同的解讀方式。這與男性女性對於關系的定位是分不開的。男性更傾向於獨立,而女性更傾向於建立親密。就以商量這件事為例,男性更容易認為商量就意味著要求得對方的允許,意味著他的獨立收到了損害,更意味著關系的不對等,而女性則認為這種商量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與兩人的共同生活息息相關的,也反映了兩人的關系的親密。所以當擅作主張行為(常見於男性)發生時,女性往往會生氣。也就會產生以下的對話:

女:你怎麼可以什麼都不說就決定了,那你現在還告訴我幹嘛?

男:這件事本來就和你關系不太大,我只是和你說一聲。

女:那你至少可以先和我商量一下啊。

男:我能和我朋友說「我先和太太商量商量,再給你答復。」嗎?這算什麼,我都做不了自己的主么?

感性vs理性
女性往往會注意更多的情緒上的細節,而男生往往會在意事實。在碰到問題時,女性更多地是給出情感上的安慰,而男性更多地是分析和建議。而這種主動的選擇,也就反映出,在他們遇到相似情形時想要獲得的內容。當女性傾訴其苦惱時,其預期便是情感上的共鳴,也就是共情,而男性則會用理性地分析和邏輯上的思考去給出建議。當這種預期和實際的不匹配發生時,矛盾也就體現了出來。男性,更多的對於苦惱的選擇是,留給自己。即使共享了,也是期望得到一個建議,而不是女性的安慰和共情。

eg1.

F:我好累,昨晚一夜沒睡好。

M:那你怎麼不吃安眠葯?

F:我自己不知道吃安眠葯啊。你就不會安慰一下我?

M:你吃了安眠葯就好了呀,安慰什麼。

eg2.

M:我好累,昨晚一夜沒睡好。

F:我昨晚也沒睡好,我幾乎從來沒有睡好過。

M:你為什麼要忽視我?

F:我沒有!我只是試著讓你知道我了解你的感受。

認同vs尊重
女性更願意平等地對待別人,自然也就希望自己在一段感情中是平等的,是被認同的;而男性更願意去用能力獲取尊重,來滿足自己的自負感。也正是由於這一點,男性往往會拒絕被幫助,以顯示其能力。而女性卻對被幫助持積極的態度。男性拒絕的理由我們一般認為是處於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就以問路為例。男性認為女性提出問路是對自己的不信任和對自己能力的不肯定。而女性常常由於被區別對待而感到生氣。這一點在女權運動中,充分得到了體現。我們就以裸露上身以抗議這一極端情況為例(並不處於認可)。

eg1.

F:怎麼還沒到,你是不是迷路了?

M:迷什麼路。就只是還沒到而已。

F:要不要問一問?

M:問什麼,我認識路的。

eg2.

M:你們怎麼可以這樣有傷風化?

F:這怎麼有傷風化了?你們可以裸上身,我們就不行?

M:但你們是女的呀,怎麼可以裸上身啊?

F:對呀,我們是女的怎麼了,怎麼了?

9. 溝通困局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溝通障礙的原因主要包括3個方面: (一)發送者的障礙 1.目的不明,導致信息內容的不確定性 發送者在信息交流之前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即「我要通過什麼通道,向誰傳遞什麼信息,並達到什麼目的」。 2.表達模糊,導致信息傳遞錯誤 若發送者口齒不清、語無倫次、閃爍其詞或詞不達意等,都會造成傳遞失真,使接收者無法了解對方所要傳遞的真實信息。 3.選擇失誤,導致信息誤解的可能性增大 包括對傳送信息的時機把握不準、缺乏審時度勢的能力,信息溝通通道或對象選擇失誤,這些都會影響信息交流的效果。 4.言行不當,導致信息理解錯誤 當我們使用語言和肢體語言(如手勢、表情、體態等)表達同樣的信息時,一定要相互協調,否則會使人感到困惑不解。 (二)接收者的障礙 1.過度加工,導致信息的模糊或失真 接收者在信息交流過程中,有時會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對信息進行「過濾」和「添加」。現實生活中許多溝通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接收者對信息做了過多的加工,從而導致信息的模糊或失真。 2.知覺偏差,導致對信息理解的偏差 人們在信息交流或人際溝通中,總習慣於以自己為准則,對不利於自己的信息,要麼視而不見,要麼熟視無睹,甚至顛倒黑白,以達到防禦的目的。 3.心理障礙,導致信息的阻隔或中斷 由於接收者在信息交流過程中曾經受到過傷害和不良的情感體驗,因此對信息發送者心存疑惑,就會拒絕接收信息甚至抵制參與信息交流。 4.思想觀念上的差異,導致對信息的誤解 由於接收者認知水平、價值標准和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往往會造成思想隔閡或誤解,引發沖突,導致信息交流的中斷以及人際關系的破裂。 (三)溝通通道的障礙 1.選擇不適當的溝通渠道 例如有些重要的事情用口頭傳達,效果不佳,接收者可能不重視。如重要病情不做詳細記錄,只簡單口頭描述,就會造成病情延誤。 2.幾種媒介互相沖突例如有時口頭傳達的精神與文件不符,造成矛盾。 3.溝通渠道過長 溝通渠道過長,中間環節多,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有了改變,甚至顛倒。 4.不合理的組織結構 當一個組織的結構設置不合理,管理層次過多,信息傳遞程序及通路規定模糊,命令不統一,會導致信息溝通效率低下。

閱讀全文

與歷史溝通失敗的原因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