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為什麼沒用

歷史為什麼沒用

發布時間:2022-05-15 23:45:48

① 學習高中歷史有什麼用啊我覺得真沒有像其他學科有用/

鄙視1樓 4樓,我說實際到底有什麼用!
實際點啊,你以後讀完大學以後,所學的理工專業基本用不上,除非從事專業工作,但是就業面很小! 而歷史呢,你隨便聊天,別人說一個典故什麼的,你不知道,丟人啊!而當別人說什麼時,你告訴他相關的歷史事件,別人都會高看你,覺得你有修養!你寫報告也可以借古諷今!
從歷史的功能來看,主要有兩點:1.以史為鑒,指導未來,2.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歷史的受益者來看,可以分為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一個是歷史對於個人和企業的作用,一個是歷史對於國家的作用。

先說以史為鑒,指導未來。先揀最功利的來說,MBA教學應該當之無愧,MBA的學生學習為的就是將來掙更多的錢,這應該是最務實的了,那麼他們學的是什麼呢?福特、泰勒、本田宗一郎、戴爾這些或遠或近的人物們的發家史,不就是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中的經典案例么?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夠加以保存、整理和提煉,然後將精華傳播於世人,那效果將會大大的提高。歷史其實就是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善加處理,為我所用,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必將受益無窮。當然,這里很多朋友提到了歷史研究的人為性。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從個人使用歷史的層面來看,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特別是對於主觀的東西更要注重分析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說曾國藩,你說是壞人,他說是好人,有什麼意義么?他又不是我的鄰居,既不會給我錢,也不會剃我的頭,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看他的言行好在哪裡,壞在哪裡。為什麼說好,為什麼說壞?這其中有什麼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

再說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個人認為,我們不應該單純的為自己生在中國而感到驕傲。因為人與人其實是平等的,中國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那是我們的先人創造的,不代表我們這一代是中國人,我們就比別人更優越,更不代表我們比別人聰明,比別人能幹。學習我們的歷史,決不是讓我們拿去向別人炫耀的。但我們也有值得驕傲的東西,我們應該為我們有勤勞智慧的祖先感到驕傲,對於自己創造更輝煌燦爛的明天充滿信心;為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發自內心的熱愛我們的國家。從國家使用歷史作為工具的角度看,國家有必要向全體國民灌輸歷史,從而增強人們的歸屬感、榮譽感和整體的凝聚力,只有這樣,國家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東西對於我們未來的生活已經沒有什麼指導意義,我們仍要保護和發掘它們的原因,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所共同的歷史淵源,是維系我們之間關系,增強彼此認同感的堅實的根基。此外,站在整個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高度,我們學習歷史也是為了了解我們周圍的鄰居,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

如果你再深入一些,你會懂得「讀史可以明興衰」的內涵,你不再像世人一樣,把興衰成敗歸結為某一個卑劣或是偉大的人身上,你也會明白諸如「紅顏禍水」之類更是謬談。當你學會用歷史的觀點看問題,你會比別人看得更真,更深。

學習歷史,就是為讓我們了解自己的過去,人類的過去,從中總結出經驗教訓,要知道,忘記過去的人必定會重蹈覆轍。學習歷史,學習歷史里的人們,能幫我們少走許多彎路,也許,那困惑以久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總之,學習歷史,就是讓你更聰明,更睿智!

② 如何反駁歷史無用論

讀書有無用處,這個問題每次被人提起必有一個背景, 一個讓人深覺經濟上的投入與所得的效益極大的不平衡的背景下。這個問題正如在現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的環境下提出「金融無用論」一樣的可笑。讀書有無用處,歷史的發展早已告訴給我們確鑿的答案。同樣歷史也在告知人們:人們從來沒有尊重歷史。因為人們很容易忘記歷史告誡人們的教訓,同樣的事情在人類的身上復制。
提出「讀書無用論」的人根本就站不住腳,因為他在用經濟理論中的短期效益來衡量大學教育。(本次的話題中數次提到「考大學」,無疑讀書之意所指的就是大學教育。)雖然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是並不是所有東西都用經濟來衡量的。正如對待身患絕症的病人,決不能因得知對其救治無望,就從經濟效益上來判斷,斷絕對其治療。大學教育同樣也無法用經濟上的規律來衡量有無用處,因為精神方面的所得是無法立刻用經濟理論來衡量出精確的價值的。
回顧近幾年來「讀書無用論」的幾次抬頭,所引起的爭議指向大都是大學教育高收費的弊端。高收費自然就會有人無力接受大學教育,同樣也會讓心神嚮往大學教育的人,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負出沉重的代價。被報道出來的此類的例子已經有很多,但未被人知的事情恐怕更是多不可數。正如幾年前有人所說的「大學教育是一種富人消費,有錢上得起大學就去上大學。」。雖然這句話招來無數人的臭罵,但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讀書無用論」只不過是一個幌子,一個指向大學高收費的折中提問。而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在就業壓力如此巨大的情況下,「讀書無用論」的再次亮相,只不過是人們內心中對現實的消極妥協的一種外在表現。
「讀書無用論」的前提條件是大學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在新的歷史潮流下,瞬息萬變,早有人提出終身教育的教育方向。試問如果先找工作,找到工作之後不讀書不繼續接受教育的話,是否能夠適應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呢?是否會有一個好的人生發展呢?答案無需多說,這無異於殺雞取蛋。
同樣我們會發現所謂的「讀書無用論」還有一個隱含著的問題,即對當下大學教育的全盤否定。固然中國的大學存在很多問題,只要翻一下熊丙奇的那本大學教育批評論著《大學有問題》,便會感覺到中國大學所存在的種種病症。大學有問題並不是否定大學教育作用的合理理由。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問題,要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聯系。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說「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太偉大了,面對著古今中外從未遇到過的教育難題,把超過8000萬的獨生子女,從幼兒園培養到大學畢業,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太了不起了。」。大學教育承受著這么大的壓力,自然免不了會出現問題。同樣,在這樣的大學教育下,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優秀的學生走向社會,也應看到大學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只因一葉障目,便道天下烏黑,決不是可取的。
「讀書無用論」這個概念也是很有問題的。「讀書」這個詞在《現代漢語大字典》裡面有三種解釋:一是看著書本,出聲地或不出聲地讀;二是指學習功課;三是指上學。中國有句話「名正言順」,就講的是要師出有名。而在嚴格的概念意義上來講,「讀書無用論」已經把「讀書」這個詞所包含的三個意義都包括了,同時這個話題也把這三個意義混淆了。因為在這個話題上「讀書」所指的只不過是上大學,在概念確立範疇上來說是可以用所指的精確概念來替換的。錢鍾書在解釋「易」這個概念,用了上千字,從而讓人們清楚的把握「易」的含義;康德曾用好幾頁來解釋一個概念,都是為了把概念講的清晰精確,為隨之的討論奠定基礎。只要對「讀書無用論」這個概念稍加思考,便會發現它大而不當,邏輯混亂,漏洞百出。「讀書無用論」並沒有在根本上否認讀書的作用,只不過是極為巧妙的轉換了指向上的概念,利用了大學教育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人們對大學教育愛恨交織的心理,從而迷惑了一些人,誤導了人們的觀念而已。

③ 讀歷史為什麼會有沒用的感覺

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代社會,歷史就像一個沒落的學科,越來越不受重視。當工業生產規模化,製造業延伸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口號得到了普遍的認可,技能成了生存之道,歷史似乎可有可無。

我們為什麼會有歷史學沒用的感覺,是和我們所處的時代有關的,教育是順應時代的,工業革命以後的人工需要,強調的是生產效率,培養的是專業的工匠,如果需要的是工匠的話歷史就可有可無,所以歷史就演變成了短期的、大量的灌輸式教育,而非思辨式教育,結果就是大量的青年對歷史學失去興趣,也不知道歷史的作用何在。

④ 那就是說學習歷史是沒有用處的那為什麼要我們學習歷史我特喜歡歷史,可是沒有多大的前途。讀歷史,...

我認為歷史最有用的規律是歷史周期律,知古就可以鑒今,你既然熟讀歷史那你就應該知道,通曉歷史的人不一定成大事,但成大事者都善於從歷史中找尋答案(毛澤東、朱元璋都是熟讀史書的人),所以不管你今後干什麼,學點歷史沒有壞處,歷史上很多人和事都可以指導和幫助你處理現實中的實際問題。
至於有沒有前途?一個人的成功是努力+機遇的結果,前者是需要你付出的,後者是需要你把握的,一個人一生中總會有那麼一兩次機遇,關鍵是你能不能意識到,能不能把握住。有沒有前途首先要拷問一下你自己的志向是什麼?如果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謀一份工作、得一份飯碗,自己也願意平庸下去,那確實應該迎合著社會的需要和潮流去學,哪怕那是自己毫無興趣的東西;但如果你立志在歷史學的領域里作出成就無論什麼困難都打不倒你,那你按著自己的喜好學下去、鑽研下去那麼你前途則不可限量。

⑤ 為什麼有人說學歷史基本沒什麼用呢

看到這個問題想要說說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觀點,有一句話叫做“活到老,學到老”,可見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已經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了,當然很多技能型的知識能夠讓大家很快掌握某些技能,比如以前的木匠、手藝人等,或者現在的編程、繪圖等等,這些能夠立刻能夠轉換成金錢的技能知識,往往才是人們認為的有用的知識了。

來到現在社會,學習歷史都是在看別人的故事,能夠讓人們從歷史的角度去總結前人的一些經驗和教訓,這些東西不一定能夠有用,或者說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用得上,甚至一輩子都沒有使用它的機會,可是等到一個人上升到一個地位或者境界的時候,歷史可能就有重大的作用了,因為學習歷史能夠讓人們開拓視野、開拓心胸和豐富學問,說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一些動盪的年代,學習理工科的人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承受不住壓力,這與他們的研究要變出真偽有著關系,而學習歷史的人,能夠從歷史上這些文人們的遭遇中領域到生活的真諦,往往能夠讓他們看淡生活的磨難。

⑥ 是不是學傳統歷史沒用啊

有用,生活很多方面都跟歷史有關,主要是文化方面,出去旅遊或是談論政治或是生活某些方面只要你了解歷史,就會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知道其中的緣由,歷史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的東西。

⑦ 為什麼有人覺得學歷史沒什麼用

對於一般人來說,學習歷史的確沒太大意義,但是我們一出生就在學習歷史常識,比如我們都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不過一個人不學歷史,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影響,但是假如整個國家都不學習歷史,就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
假如水利專家不懂歷史,那他就沒辦法直接應用「堵不如疏」的辦法治理洪水,他需要重新想辦法,哪怕他依靠自己的才智想到辦法,也會浪費更多時間,付出更大代價。在這個時候,歷史起到的就是經驗作用。就好比普通人昨天遇到了某個處理不了的問題,下次再遇到就明白怎麼處理了一樣。
假如軍人不懂歷史,HK在去年發生問題時,兵哥哥們就不會用到史書中記載的光武帝平定赤眉綠林軍的相同策略來解決問題啦
而對於文言文,它存在於歷史,也是現代漢語的母親,看不懂文言文,我剛剛所說的那些歷史經驗也許就只能靠心口相傳或者失傳。政治界對於文言文的應用在於外交辭令,如「小康」、「勿謂言之不預也」等,軍事界對於文言文的應用在於查閱資料研究戰術,天文界對於文言文的應用在於研究古代的天文歷法以指導現代天氣預報、航海航天、以及指導農業生產。科技界對於文言研究較少,但是化學領域和醫學領域是需要研究古籍的

⑧ 歷史到底有什麼用如果沒有用,為什麼我們從小就要學歷史呢

了解歷史文化知識,銘記歷史。學習一些歷史文化知識,能夠提升我們自身的文化素養,其次我們都要銘記歷史。

⑨ 為什麼有人覺得學歷史沒什麼用

對於具體工作作用不大。
雖然樓上幾個都說的好聽一套一套d
但是真擺到面前讓你選你是學土木工程還是歷史。肯定是學土木工程呀起碼有個工作吧。不至於大學畢業等於失業吧(只是形容一下不是說歷史專業就就業不了多多包涵)。
管仲說倉廩實而知禮節,現實這么不容易你敢兒戲的選歷史嗎?
不是說歷史真沒用但是你一旦選了歷史而又沒有就業,面對現在這種現實,難道你不是從心底感到歷史沒用嗎

⑩ 學習歷史受益匪淺嗎為什麼總有人覺得沒有用

我是一名工科生,但每每與人聊起天來,就真的很感慨學習歷史受益匪淺,大部分覺得學習歷史無用的人可能是帶著功利主義的思想去看待它的。

閱讀全文

與歷史為什麼沒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