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春秋記錄什麼歷史

春秋記錄什麼歷史

發布時間:2022-05-16 00:12:34

㈠ 孔子所著《春秋》記錄的是哪一國的歷史

魯國的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1] 之一。第一部漢民族編年史兼歷史散文集。作為魯國的編年史,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成為經書比《詩》《書》《禮》《樂》這四經為晚。李學勤先生強調:「我們不說《易》《春秋》的進入經的時間一定和《詩》《書》《禮》《樂》一樣早,可是不會像很多人說的那麼晚。因為他們認為《易》《春秋》之所以進入『經』,是因為孔子晚年好《易》,他修《春秋》,後來《易》《春秋》才成為經。[1]
《春秋》經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
由於《春秋》的記事過於簡略,因而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詳細記錄的「傳」,較為有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㈡ 春秋記載的是哪國的歷史

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稱春秋時代,簡稱春秋。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㈢ 《春秋》的歷史是什麼

《春秋》本是當時各國史書的通稱,《墨子·明鬼》下篇就曾提到「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春秋》是一部魯國的編年史,書中按年代順序記載了春秋時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史事。

㈣ 《春秋》裡面是講的什麼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述了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魯國的國史。

《春秋》是由魯國史官記錄大量當時本國諸侯,大夫,國人等失禮非禮之事;魯國史官也會收集其他諸侯國公侯大夫等失禮非禮之事,會記錄諸侯國公侯間大夫等間書信內容,比如晉叔向與鄭國子產關於鑄刑書的書信,其中記錄了齊國史官因為保持真實記錄而被殺掉的事件等等;

在每一季的開始,一般要寫「春」到「冬」四季的季節。古時歷法先有春秋,後分冬夏二時。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可能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罷。現存《春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傳》和《穀梁傳》載至哀公十四年止,為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4)春秋記錄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胡適認為:「《春秋》那部書,只可當作孔門正名主義的參考書看,卻不可當作一部模範的史書看。後來的史家把《春秋》當作作史的模範,便大錯了。為什麼呢?因為歷史的宗旨在於『說真話,記實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記實事,只在寫個人心中對實事的評判。」徐復觀先生也說:「可以斷定孔子修《春秋》的動機、目的,不在今日所謂『史學』,而是發揮古代良史,以史的審判代替神的審判的庄嚴使命。可以說,這是史學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經而不是史。」

然而史料記載中並沒有對《春秋》的歷史記載產生懷疑。杜預在《春秋左傳集解·序》中說:「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偽,而志其典禮,上以遵周公之遺制,下以明將來之法。」朱熹說:「聖人作《春秋》,不過直書其事,善惡自見。」

《春秋》記史的筆法與《史記》不同。司馬遷明確指出:」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於春秋,謬矣。」但《春秋》的「微言大義」並不意味著其「言」是失實的。張京華有這樣的評價:「如果說『良史』、『實錄』代表了古代史學的基本原則,『微言大義』則是代表了古代史學的最高境界。」也許正因如此,《左傳》才會說:」《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

㈤ 現在的《春秋》是記錄西周和東周的歷史嗎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記載的就是春秋這段時期的歷史,也就是說
《春秋》記載的是東周前一段的歷史。

春秋是中國歷史階段之一。關於這一時期的起訖,一般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氏;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㈥ 孔子的《春秋》講的是什麼內容【越詳越好】

《春秋》,又稱《麟經》(《麟史》)。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石甚至說《春秋》是「斷爛朝報」。亦是儒家經典之一。 史書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簡練,事件的記載很簡略,但242年間諸侯攻伐、盟會、篡弒及祭祀、災異禮俗等,都有記載。它所記魯國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確,所載日食與西方學者所著《蝕經》比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證《春秋》並非古人憑空虛撰,可以定為信史。然而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它在文字上難免有論脫增竄之類的問題。
《春秋》最初原文僅18000多字,現存版本則只有16000多字。在語言上極為精練,遣詞井然有序。就因文字過於簡質,後人不易理解,所以詮釋之作相繼出現,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公羊高《春秋公羊傳》,榖梁赤《春秋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列入儒家經典。現《春秋》原文一般合編入《左傳》作為「經」,《左傳》新增內容作為「傳」。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為春秋作傳者共5家:
《左氏傳》30卷;
《公羊傳》11卷;
《榖梁傳》11篇;
《鄒氏傳》11卷;
《夾氏傳》11卷。
其中後兩種已經不存。公羊傳和穀梁傳成書於西漢初年,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所寫,稱為今文。左傳有兩種,一種出於孔子舊居的牆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體寫的,稱為古文;一種是從戰國時期的荀卿流傳下來的。
公羊傳和榖梁傳與左傳有很大的不同。公羊傳和榖梁傳講「微言大義」,希望試圖闡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認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認為有些內容有牽強附會的嫌疑。左傳以史實為主,補充了《春秋》中沒有記錄的大事,一些紀錄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認為左傳的史料價值大於公羊傳和榖梁傳。
至遲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記載國家大事;在每一季的開始,一般要寫「春」到「秋」四季的季節。但古人重視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可能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罷。現存《春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傳》和《榖梁傳》載至哀公十四年止,為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相傳《春秋》之書出於孔子之手,舊時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說。但後世亦有不同說法,清人袁谷芳《春秋書法論》說:《春秋》者,魯史也。魯史氏書之,孔子錄而藏之,以傳信於後世者也。石韞玉《獨學廬初稿·春秋論》也說:《春秋》者,魯史之舊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歷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筆而書者必更數十人。此數十人者,家自為師,人自為學,則其書法,豈能盡同?雖然春秋之作者有爭議,但其經過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則無大異。事實上,春秋作為一魯國的史書,其作用早已超出史書范圍,春秋用詞遣句「字字針貶」成為獨特的文風,被稱為春秋筆法,為歷代文代史家奉為經典。《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目前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但據曹魏時的張晏和晚唐時人徐彥引《春秋說》,都說是一萬八千字(張說見《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說見《公羊傳·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見《春秋》原文,從三國以後脫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記。
因為《春秋》是粗線條的筆墨。為補這一遺缺,後來又出現以春秋為主本的《傳》,即現今流傳下來的《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和《春秋左氏傳》三種,並稱春秋三傳。《傳》的《春秋經》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異,傳文按年合並,先經後傳。本欄春秋為單行本,其他三傳請到本書館十三經欄目閱讀或下載。

㈦ 《春秋》記錄的是什麼時間的歷史

歷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貶而不直言,這種寫法稱為「春秋筆法」。「春秋筆法」也叫「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是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法和技巧。

孔子首創了這種文章寫法,即在文章的記敘之中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不是通過議論性文辭表達出來。春秋筆法以合乎禮法作為標准,既包括不隱晦事實真相、據事直書的一面,也包括「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曲筆的一面。

《春秋》有明確的時間順序的特點,這對後世編年體史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北宋時由司馬光主編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鑒》,就是按年、月、日順序寫的編年體史書。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簡稱《左傳》,是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共35卷,記述的歷史起自公元前722年,止於公元前468年,是我國第一部敘事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

閱讀全文

與春秋記錄什麼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