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孫中山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孫中山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6 05:37:08

⑴ 孫中山的主要歷史功績

孫中山一生的功績可以總結為三方面:

一、發動和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二、維護民主共和制度,反對北洋軍閥復辟帝制和獨裁的斗爭;

三、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推動國民大革命的開展。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民國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於孫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認識西方世界較深,通曉外語,有醫生學歷,在中國內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數外國人視為革命領袖。

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孫中山在武昌起義後順利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1)孫中山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擴展閱讀:

孫中山早期曾努力爭取日、英、法、美等國援助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但均無所獲。他在斗爭中認識到,要爭取中國獨立富強就必須努力推翻帝國主義。晚年,他同帝國主義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1924年(民國十三年)10月,奉系軍閥的張作霖和直系將領馮玉祥聯合推翻曹錕為總統的直系軍閥政權。

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孫中山接受邀請,並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召開國民會議作為解決時局的辦法。11月,離廣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繞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達北京。

1925年(民國十四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

⑵ 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1: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光輝旗幟。他系統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綱領——三民主義,並為之奮鬥了終生。先生剛強不屈,連遺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衛共和制度。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推翻了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創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這是先生最大的歷史功績。為了維護之後的共和,從護法到北伐,孫中山先生時刻都沒有停歇。

3、孫中山先生晚年更加進步,促進了革命統一戰線的成立,直接推動了國內第一次革命高潮的來臨。他對三民主義作新的解釋,成為了國共合作的基礎。在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農運動蓬勃發展,孫中山與工農日益接近,他參加工農群眾的集會,稱贊工農是革命的先鋒和基礎,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號。

分析孫中山個人的時候(分析別的歷史人物也一樣),要注意:
1: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受當時的時代束縛。我們不能用現代的標准去要求人家,也不能用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標准去衡量他。
2、孫中山先生推翻的封建專制制度,並不是封建制度整體。封建制度是隨著封建土地制度的消失而徹底消失的。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封建專制制度滅亡了,但是中國的封建勢力仍然在阻礙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1952年,中國才完全了土地改革。

1)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偉大的愛國者,他全心全意地為改造中國耗費了畢生的精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並在1905年成立了同盟會,它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3)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發表了同盟會綱領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4)發動武裝起義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並制定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
5)為了維護民主共和,孫中山積極斗爭,他相繼領導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第二次護法運動等並發表了《討袁宣言》、《第二次討袁宣言》和《討逆宣言》。
6)積極與共產黨合作,並在1924年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張,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新三民主義,實現了一生中最偉大的轉變。
7)創辦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事人才。
8)扶病北上,領導國民會議運動。
但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後由於和袁世凱妥協,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社會性質並沒有改變。又由於資產階級的局限性孫中山在五四運動中沒有看到無產階級工人的力量。而把五四的成功歸功與資產階級。
總之孫中山他推進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是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⑶ 孫中山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孫中山先生誕生於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廣東香山翠亨村一個農民家庭。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偉大的愛國者,是二十世紀站在時代前列的一位偉大人物。為中國民主革命建立了偉大的歷史功勛,奉獻了偉大的思想,具有強烈的愛國、愛民精神、愈挫愈奮的革命精神、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天下為公的理想精神和博愛精神。他的三民主義學說和經濟建設思想在今天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參考作用,顯示出孫中山思想的強大生命力。 一、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功績 孫中山先生把「改良祖國、拯救同群」作為畢生奮斗的理想。在他光輝的一生中,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革命政黨,提倡並實行以武力推翻清朝統治,創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在他一生中經歷了兩次重大轉變,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在康有為變法思想的影響下,孫中山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綱領,但遭到了李鴻章的冷遇,從此,孫中山放棄了改良思想和行醫職業,認清了「和平手段」不可復施,堅定地轉向民主革命,實現了一生中的第一次轉變。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先生進行革命的政治綱領,在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指導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中國的民主進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統治壽終正寢,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這是孫中山先生推行三民主義取得的最大成果。但是,由於三民主義自身存在著局限性,由孫中山舊三民主義指導的一系列資產階級斗爭都無法取得徹底的勝利,不能指導中國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這些方面,被歷次的革命和運動的結局所證實。 由於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強大壓力,加之革命黨本身的渙散無力,孫中山既定的目標未能實現,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和1919年的「五四」運動,給孫中山以很大的鼓舞和啟發,他接受共產國際、中國共產黨的建議和幫助,中國共產黨向孫中山提出了國共兩黨建立民主的聯合戰線的建議,被孫中山接受和採納。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孫中山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充實了反帝、反封建的內容,形成了新三民主義。 新三民主義不僅是國民黨改組的基本指針,在國民黨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而且是三民主義同共產主義建立統一戰線,國共兩黨進行合作的共同綱領,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礎,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具有開拓性和指導性意義。它的提出是孫中山先生一生中的第二次轉變,也是最偉大的轉變。毛澤東稱之為「對於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 二、孫中山思想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影響 孫中山是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同時也是偉大的思想家,在1918-1920年間,孫中山先生完成了著手撰寫的《建國方略》,提出了改造和建設中國的宏偉計劃。在孫中山經濟建設思想和方案中,大致包括區域建設、交通、農業、工業、錢幣革命、開放主義等六個方面。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的主要內容包括:修建10萬英里的鐵路,以五大鐵路系統把中國的沿海、內地和邊疆連接起來;修建100萬英里的公路,修建遍布全國的公路網;開鑿、整修全國的水道和運河,大力發展內河交通和水力、電力事業等。提出要在上海一帶建設東方大港的計劃。 但是,孫中山先生完成他的《建國方略》時,提出了一系列氣魄宏偉的計劃,在當時的舊中國,經濟基礎極其薄弱,積貧積弱的中國人只能將其視為無法實現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發奮圖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孫中山先生傾心規劃的宏偉設想正在逐步地變為現實,並在不斷地造福於中國人民。 《建國方略》中曾提出在上海一帶建設中國東方大港的計劃。從2005年開始運行的上海洋山港,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將達到1500萬標准箱,相當於新建一個上海港。 《建國方略》中最早提出在三峽建壩的設想,「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資其水力」。這是中國人首次提出三峽水力開發的構想。這座跨世紀的龐大的水利工程,於2006年9月20日,三峽工程開始進行156米水位蓄水,全面發揮防洪、發電和航運效益。三峽工程使長江名副其實地變成了「黃金水道」。 《建國方略》中提出了「火車進西藏」的設想。辛亥革命後,孫中山極力倡辦鐵路,並進行具體籌劃,2006年7月1日,孫中山「火車進西藏」的計劃變為現實。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自己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繼承者。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為了實現孫中山先生率先提出的「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孫中山先生近百年的理想正在變成或逐步變成現實。 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42周年之際,我們緬懷孫中山歷史偉績,繼承其偉大的愛國精神和先進思想,繼續完成孫中山未盡的革命事業,致力振興中華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繼承和發揚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的精神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⑷ 如何評價孫中山的歷史功績

1: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光輝旗幟。他系統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綱領——三民主義,並為之奮鬥了終生。先生剛強不屈,連遺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衛共和制度。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推翻了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創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這是先生最大的歷史功績。為了維護之後的共和,從護法到北伐,孫中山先生時刻都沒有停歇。
3、孫中山先生晚年更加進步,促進了革命統一戰線的成立,直接推動了國內第一次革命高潮的來臨。他對三民主義作新的解釋,成為了國共合作的基礎。在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農運動蓬勃發展,孫中山與工農日益接近,他參加工農群眾的集會,稱贊工農是革命的先鋒和基礎,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號。
分析孫中山個人的時候(分析別的歷史人物也一樣),要注意:
1: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受當時的時代束縛。我們不能用現代的標准去要求人家,也不能用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標准去衡量他。
2、孫中山先生推翻的封建專制制度,並不是封建制度整體。封建制度是隨著封建土地制度的消失而徹底消失的。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封建專制制度滅亡了,但是中國的封建勢力仍然在阻礙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1952年,中國才完全了土地改革。

⑸ 簡述孫中山一生的重大貢獻

孫中山作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驅,他「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為實現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富強,付出了畢生的奮斗和追求,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

一、發動和領導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終結了中國封建專制統治,推開了中國躋身現代化國家的藩蘺

二、提出和倡行「三民主義」主張,關注民族、民權、民生問題,開鑿了實現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先河

三、堅持實業救國,致力於變封建農業國為「社會主義」工業強國,構築了中國未來經濟現代化的藍圖

四、傳承先進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盪滌封建主義思想意識污穢,推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進程

⑹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1.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 2.建立了中華民國3.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4.改變了近代中國的社會性

⑺ 你認為孫中山對中國歷史作出的最大貢獻是什麼

孫中山最偉大的貢獻是辛亥革命。他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先驅,也是中國近代化的光輝先驅。辛亥革命是一次偉大的政治變革,用共和國取代了中國的封建帝制。

⑻ 孫中山先生的主要功績

孫中山先生的主要功績就是傳播了民主共和思想,為辛亥革命的出現奠定了思想方面的基礎,並且他為了中國的命運奮鬥了一生,這個是值得尊敬的,他也是近代中國人,為了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一個代表。

⑼ 孫中山一生中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頒布了《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因此可以知道,孫中山先生一生最突出的歷史功績是領導了辛亥革命.
故選C.

⑽ 孫中山主要的成就和功績是什麼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

閱讀全文

與孫中山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