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元江歷史多久

元江歷史多久

發布時間:2022-01-27 05:41:45

㈠ 請問誰知道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的老元江大橋的通車時間

元江穿越元江縣城而過,長年在谷底奔流不息。江上不同類型、不同年代的橋記錄著元江的變化,連結著元江的古今時空,承載著元江的百年歷史。
元江上的橋,有的已煙消雲散,有的卻風貌猶存。但在元江人的記憶里,每一座橋都還清晰地存在著,每個人都能講出橋的歷史。橋在他們的心目中已經不再是純粹的交通工具了,而是他們對歷史、對生活的理解,對美好的嚮往。三條公路六座橋,把元江人的生活、元江人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普濟鐵索橋:元江上最早的一座橋

普濟鐵索橋如今已經不復存在,惟一留下來的只有西岸用於固定橋的凹槽、東岸的石墩以及當時守橋房屋的殘牆斷壁。但在元江人的心中,普濟鐵索橋承載的歷史讓他們永遠記住了這座橋。李永進在元江縣政協工作,為了收集資料,他對元江的橋進行過研究,采訪過一些相關的歷史人物。對於普濟鐵索橋,他的記憶最深。他告訴我們,普濟鐵索橋建於1904年,是清政府出資修建的。那時普濟鐵索橋的主要功能是方便人畜通行,橋的結構很簡單,在幾根鐵索上鋪上木板,走上去搖搖晃晃的,但卻是連結元江兩岸的主要通道。當時政府對這座橋很重視,在橋兩邊設有看守房,橋頭還有門,平常都鎖著,有人通過時要看守人打開橋門才能通行。
普濟鐵索橋的消失源於戰爭。1950年,國民黨在大陸的殘留部隊在昆明戰敗後,倉皇逃至元江東岸。國民黨170師師長孫進賢帶領部隊首先佔領鐵索橋,孫進賢等3000多人從橋上渡過元江。由於害怕解放軍的追擊,孫進賢不顧眾人的反對,下令炸毀鐵索橋。橋毀了,但國民黨部隊卻難逃覆滅的命運。1月25日,解放軍殲滅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最後主力部隊,中國大陸最後一戰在元江勝利結束。李永進采訪過當晚看守橋的民兵刀永亮。據刀永亮介紹,炸橋時,橋上擠滿了潰逃的國民黨兵及運送彈葯物資的騾馬,一聲炮響,很多生命就連同鐵索橋一起灰飛煙滅了。
元江人對鐵索橋的記憶漸漸淡去,但中國大陸最後一戰的歷史卻永遠留了下來。許多年後,電視劇《盧漢起義》就在鐵索橋遺址拍攝,鐵索橋和它的歷史又被人們重新拾起來,就連剛剛記事的孩童也能流暢地講述它的故事。

元江吊橋:元江第一條通車的公路橋

普濟鐵索橋被炸毀後,人們恢復了用船擺渡,往日守橋人開橋門讓行人通過的情景已成了歷史。就在人們快忘記橋的方便之處時,另一座橋走進了元江的歷史。
楊光明是原元江縣旅遊局局長,他曾提議把元江的橋建成旅遊區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時,他也是元江橋的見證人。他告訴我們,1953年昆洛公路修到了元江,由於修路的需要,元江吊橋應時而生。元江吊橋在普濟鐵索橋上游約1公里處,橋長143米,建成於1957年,是在前蘇聯的援助下修建的。元江吊橋是斜拉式鋼架大橋,橋面鋪設木板,古老而有氣勢,它在援越抗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個時候,楊光明還是一個孩子,正在上小學,援越的部隊還在他們學校住過。雖然時間相隔很長,但他仍清晰地記得裝有援助物資的車輛從橋上通過的情景,當時大橋有部隊駐守,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交給地方民兵看守。
我們到元江吊橋時看見橋仍然橫跨江上,氣勢不減當年,掩映在綠樹叢中的3層碉堡依然守護在橋邊。只是橋兩頭的崗亭已被毀壞,橋面上的木板已被抽走。李永進告訴我們每年都有人對橋進行維護,由於橋的承載量太小,已經不再使用,只留作特殊情況時備用。

元江大橋:元江第一條水泥公路橋

元江大橋給人很普通的感覺,沒有護欄,沒有裝飾。惟一不同的是橋的兩邊都建有崗亭,雖然比起元江吊橋邊那3層碉堡來說小多了,但卻有時代特色。
由於元江吊橋不能滿足過往車輛的需要,文革期間,元江大橋開始動工興建。楊光明還記得當時修橋的情景,他說那時全是人工修築,短短150多米的橋用了整整一個營的兵力。遠遠看去,整座大橋上都是人頭,很是壯觀。1969年,橋修好後,各種車輛都可以上去自由地跑,不再像在吊橋上那樣小心翼翼。元江大橋也經歷過嚴峻的考驗。1979年,元江發大水,元江縣城被淹掉三分之一,元江大橋也被洪水淹沒,但並沒有被沖垮,洪水過後,大橋依舊。
像元江吊橋一樣,元江大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也曾在保衛祖國疆土完整的戰役中,功不可沒。

金江大橋:將退出歷史舞台的橋

當車輛在金江大橋上飛馳而過時,只能看到元江如一條黃色的帶子從眼前流過,對橋沒有任何印象,也感受不到大橋的風采。可站在橋上,看著奔騰的江水在腳下咆哮而過,感受汽車通過時迎面而來的陣陣熱風,對金江大橋的理解就不同了。其實這座橋一直沒有自己的名字,金江大橋也是附近老百姓叫出來的。
修建金江大橋是公路改道的需要。李永進介紹,原來的213國道沿山盤旋而行,彎多路繞。上世紀70年代還是土路,從元江到玉溪一天時間仍到不了,要到新平縣揚武鎮住上一晚。鋪上柏油後,彎彎繞繞的路仍很危險。於是,一條新的公路修建而成,那就是修高速路前的213國道,1994年,金江大橋就修建在這條公路上。
經過幾年的運行,金江大橋風采依舊,但由於新公路新橋的修建,尚還年輕的大橋將退出歷史舞台。

澧江大橋:元江老百姓自己的橋

貫穿元江東西的澧江大橋把元江縣的生活區與工業區連在了一起,也把兩岸老百姓的生活連在了一起。
對於元江的老百姓來說,澧江大橋才真正是他們自己的橋。李永進說,在建澧江大橋前,江上只有元江吊橋和元江大橋,離縣城都比較遠,兩岸的老百姓都是靠船來渡江的。
長400多米的澧江大橋建成後,不但解決了老百姓的生活難題,也成為了元江老百姓休閑乘涼的好地方。每天吃過晚飯後,城裡的人們就陸陸續續地來橋上乘涼,沐浴著習習江風,坐在涼絲絲的水管上,和街坊鄰居拉拉家常,一天的酷熱統統散去。而對於到元江的遊客來說,這種乘涼的場面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元江特大橋:亞洲第一高橋

在元江幾座各有特點的橋梁中,最令元江人自豪的恐怕就是元江特大橋了。橋橫跨在元江紅河熱谷之上,高168米,長近1000米,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高橋,雄偉壯觀,引得各地的遊客都來觀看,也吸引著元江人關注的目光,那汝新就是他們中的一個。
那汝新是亞洲第一高橋風景區的老闆,早在多年前,他就看到了這座高橋帶來的商機,他比其他人更為關注特大橋的建設,從高橋開始建設起,每個月28號,他都會用照相機拍下大橋的變化。從1999年開始建設到去年底大橋合龍,3年來他已為這座橋拍攝了上萬張照片,整整裝了一大箱。有人想花10萬元來買這些照片,他都不賣,他說他要保留著,要在他的風景區設置一個展區,把這些照片展出,讓更多的遊客知道高橋的歷史,明白特大橋的變化。
元江特大橋與元磨公路同步修建,還沒有正式通車時,很多人已經領略過它雄偉的氣勢。李永進說,每天晚上,都有許多元江人騎著摩托車去看橋,拍照、欣賞風景,元江特大橋變成了他們油然而生的自豪。

你說的1957年的橋應該是元江吊橋,這個要准確到月日看來你只有去查詢一下元江歷史了,查詢後麻煩來跟大家說一下,互聯網就是互相信息的共享!元江吊橋和元江大橋分別建於1957年10月和1969年9月

㈡ 關於從玉溪到元江的問題

高速公路的話一百多公里(路線起於玉溪高倉,止於元江二塘橋,全長112.09千米),坐車的話兩小時左右,發車時間十多二十分鍾,反正每天都有很多次車!坐車地址在玉溪中心客運站(珊瑚路和鳳凰路交叉口,市內可坐1,2.4.5路車都可到達)

㈢ 昆明到元江坐大巴要多久

我前天才從那邊回來。
昆明到元江路況很好,一路都是高速。
到元江的大巴每天有四趟都在南部客運站。車票77元。
下午3:30和4:30會好一點,早上太早了,我一般都趕不上,呵~~~
如果師傅開車中速的話,大概三個半小時就到了。
如果路上堵車之類,大概就會久一點。
大巴路上很不停車,所以少喝水,開車前解決好。

㈣ 請問明末清初元江的佛教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元江歷史上曾經有沒有傳入過上座部佛教

傣族佛教是南傳佛教和傣族當地文化相融合的佛教,傣族稱其為「沙煞納帕召戈達麻」。 傣族佛教依戒律、僧階劃分等的不同可分為屬潤、擺庄、多列和左抵等派,其中,屬潤派又分「擺壩」與「擺孫」兩支,主要處在西雙版納地區;其餘各派分布於德宏與臨滄一帶。傣族的僧侶統一被稱作「都帕桑卡」。都帕桑卡須守「十戒」,其誦經、議事的場所被稱為「布蘇」(戒堂)。

傣族信仰的「南傳上座部佛教」。亦稱「小乘佛教」一說自唐代傳入,說晚至明朝傳入

在元江哈尼族 ,傣族 皆信奉小乘佛教

㈤ 元江屬於哪個市

元江,全稱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隸屬於玉溪市。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市,地處元江中上游,具有五個氣候類型的特點,即熱帶、亞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寒帶。形成了「山頂穿棉衣,山腰穿夾衣,山腳穿單衣」獨特現象。礦產有金、銀、銅、鈷、鎳、石膏、蛇紋石等,其中鎳礦蘊藏量位居全國前列。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面積2858平方公里,下轄3街道2鎮5鄉,2014年人口21萬,2014年全縣GDP達55億元。

(5)元江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歷史沿革:

1、在公元前109年以前,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為傣族古國「勐達光」(漢譯「哀牢國」)屬地。

2、在隋、唐時名步頭,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隸屬黎州地。

3、1949年8月成立元江縣臨時人民政府,屬蒙自專區。

4、1954年7月元江縣改屬玉溪專區。

5、1980年11月22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正式掛牌成立。


㈥ 元江名人有哪些

元江籍少數民族愛國人士李和才

晚清 民國初文化名人劉達武

李和才(1893—1985),哈尼族,元江縣咪哩人,是我省一位頗有名望和傳奇色彩的少數民族無黨派愛國傑出人才,是哈尼族人民的優秀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忠誠老朋友。解放後,他先後任石屏縣長、蒙自專區副專員、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長、雲南省政協副主席、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李和才故居始建於1932年,佔地2919平方米,由石牌坊、家廟、一號院住房、二號上下兩院住房、廚房小院、學校、祖墳等多個建築群所組成。

㈦ 雲南元江有什麼好玩的

1、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室外紫外線照射較強,注意防曬,帶好防曬用品;
2、每天早晚溫差較大(5-18攝氏度),請注意著裝,預防感冒;
3、中甸海拔較高,注意休息,以防出現高山反應;
4、版納地區地處亞熱帶,氣候比較悶熱潮濕,多雨,請注意攜帶雨具;

雲南旅遊景點門票價格

昆明旅遊景點門票價格:

石林風景名勝區:170元 世博園:100元 雲南民族村:70元 雲南省博物館:10元 雲南鐵路博物館:10元

雲南民族博物館:10 元 九鄉風景區:90 元 [3] 西山森林公園:30元 金殿名勝區:20元 昆明動物園:10元

昆明動物園 10 元 大觀公園 10 元 黑龍潭公園 10元 昆明植物園 8 元 海埂公園 8 元

昆明西山-海埂索道單程:40 元 轎子山風景名勝區:30元 昆明野生動物園:35元

大理旅遊景點門票價格:

賓川雞足山風景區:60元 賓川雞足山索道:50元 蒼山景區門票:30元 大理三塔公園:121元 大理蝴蝶泉公園:32元

天龍八部影視城:60元 南詔風情島:22元 大理蒼山縈道:30元 崇聖寺景區:69 元 大理喜洲白族民居群:25元

洱源地熱國:100元 大理洱海公園:5 元

麗江旅遊景點門票價格:

麗江古城維護費:80元 玉龍雪山進山費:80元 玉龍雪山大索道:162元 雲杉坪索道:42元 氂牛坪索道:62元

東巴王國:35元 木府:35元 萬古樓:15元 黑龍潭:30元 玉峰寺:25元 白沙壁畫:30元

東巴博物館:30元 玉柱擎天:25元 東巴神園:15元 玉水寨:50元 老君山:80元 束河古鎮:60元

東巴谷:25元 瀘沽湖景區:78元 摩梭家訪:20元 觀音峽:40元 虎跳峽:50元

香格里拉旅遊景點門票價格:

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190元 明永冰川:60元 白水台景區:30元 虎跳峽景區:50元 碧塔海景區:30元

松贊林寺:10元 屬都湖:30元 碧融峽谷:20元 納帕海:30元 東竹林寺:30元 飛來寺:10元 藏民家訪:60元

梅里雪山:20元

西雙版納旅遊景點門票價格:

勐倫植物園:60元 傣族園:50元 原始森林公園 :50元 野象谷景區:50元 熱帶花卉園:40元 勐泐園:30元

曼聽公園:30元 野象谷索道 單程:40元,往返:60元 勐臘縣望天樹景區:35元 雨林谷:20元 勐海縣景真八角亭:10元

勐海縣勐景來:50元 勐海縣打洛獨樹成林:10元 貝葉文化村:10元

騰沖旅遊景點門票價格:

和順僑鄉:40元 瑞麗淘寶谷:50元 獨樹成林:5元 莫里熱帶雨林:15元 樹包塔:5元 勐巴娜西珍奇園:15元

太保公園:10元 市博物館:4元 熱海:25元 火山公園:20元 北海濕地:25元 國殤墓園:10元 疊水河:15元.

㈧ 歷史上雲南元江出過什麼名人么

元江,古屬西南夷地,稱「西南荒裔」;

夏商周時名惠籠甸,屬梁州地;

蜀漢、西晉時名羅盤甸,屬興古郡地;

隋、唐時名步頭,屬黎州地;

宋大理時名因遠部、羅必甸,屬威遠瞼治地;

元至元元年(1264年)名羅盤部,屬元江路治地,至元二年(1265年)改為元江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設元江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設元江府;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設元江直隸州;

民國2年(1913年)改設元江縣,屬普洱道;

1949年8月成立元江縣臨時人民政府,屬蒙自專區;1954年7月改屬玉溪專區;1979年12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1980年11月22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正式掛牌成立。

㈨ 元江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那諾梯田
推薦理由:反映了哈尼族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這里的每一個季節都很美
2、元江世界第一高橋
3、那諾鄉
4、那諾鄉梯田
5、紅河大橋
6、江東公園

還有159條相關問答,更多元江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㈩ 哈尼族的歷史

對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①東來說;②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③紅河兩岸土著說;④「氏羌系統」南遷說。東來說以滇南地區部分哈尼族採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並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復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史軍超《哈尼族與「氏羌系統」》,載雲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紅河兩岸土著說以出土文物為證據,認為哈尼族系紅河地區的土著,與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關。(孫官生《論紅河流域是早期人類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載《紅河文物》1986年第3期。)「氏羌系統」南遷說是比較流行的觀點。它認為哈尼族同今天雲南省境內十幾個彝語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於古代氏羌部落族群。據《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籍記載,氏羌族群原游牧於青、甘、藏高原。秦獻公時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勢力迅速擴大,大肆進行征服鄰近部落侵擾的活動,氏羌族群被迫流遷各地。在遷徙中,南遷的羌人不斷繁衍,形成耗牛種和越嶲羌、白馬種、廣漢羌等若幹部落,活動於今川西南、滇西北、滇東北的廣大地區。史學家將這些南遷的羌人遺裔統稱為「和夷」。和夷名稱雖不單指一個民族,但無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內。這一記載,與哀牢山區哈尼族的民間傳說基本一致。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廣大地區,與「昆明種人」相互交錯雜居。後因遭異族侵擾,分兩條路線往南遷徙:一條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遷經滇池昆明一帶,再經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湖濱平壩,然後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

隋唐時期,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同被稱為「烏蠻」。唐初,哈尼族開始從烏蠻中逐漸分化,散布於哀牢山、無量山廣大地區的哈尼族被稱為「和泥」。滇東南六詔山出現的「和蠻」部落,曾多次向唐朝貢方物,開始了與中原政治經濟的聯系。南詔崛起後,各地哈尼族直接隸屬於南詔,與滇東北、滇南彝族一起,被統稱為37部蠻。其中的因遠(元江)、思陀(紅河)、溪處(元陽、金平)、落恐(綠春)、維摩(丘北、瀘西、廣南)、強現(文山、硯山、西疇)等7部均大部分為哈尼族,處於南詔奴隸制政權的統治下。10世紀中葉,南詔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率37部蠻,會盟於石城(曲靖),直驅洱海,於937年摧毀了楊氏的「大義寧國」奴隸制政權,在雲南建立了大理段氏封建領主政權。哈尼族各部落,因得到大理國段氏的分封,開始建立領主制度。六詔山區各部哈尼族,以強現部最為強盛。其領主龍海基「素為諸夷所服」(見《新纂雲南通志》卷一七四,《土司考·開化府》。),統一了各部大小領主。宋皇祐時,因向導宋將楊文廣過境有功,受宋王朝令世領六詔山區,世代為滇東南最高領主。滇東南哈尼族便與中原有了密切的聯系。

13世紀中葉,元朝滅大理段氏政權,統一諸部,設雲南行省。元憲宗六年(1256年)立阿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臨安府),轄今紅河州大部、文山州一部。龍海基九世龍健能曾一度被授為阿萬戶府總管,加強了與內地的聯系。哀牢山區各部哈尼族,從10世紀中葉進入封建領主社會。1256年後,元朝設置元江萬戶府,思陀設置和泥路,落恐、溪處分別設置正副萬戶府等統治機構,以哈尼族首領為土官分別直隸於雲南行省。後又將元江萬戶府改為元江軍民管府和元江路,統轄哀牢山地區哈尼族各部,加強了直接統治。

明初,明軍征雲南,龍海基16世孫龍者寧迎明反元,使得明軍直搗梁王府,迅速摧毀了元朝在雲南的最後統治,改雲南行中書省為雲南布政使司。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區,成立各部長官司,多由哈尼族土官充任。各地哈尼族土官與中原皇朝的關系更為親近。思陀遮比、溪處自恩、落恐他有、瓦渣阿英等土官,分別接受明皇朝所賜李、趙、陳、錢等漢姓。明初,在雲南實行軍屯、民屯、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不少漢族進入哈尼族地區,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促進了哈尼族社會的經濟發展,使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當時的六詔山「土田多美,稼穡易豐」(乾隆《開化府志》卷九,「風俗種人」條)。14世紀中葉以後,新平、元江、墨江、普洱、鎮沅一帶的哈尼族逐步向封建地主制經濟過渡。

明末農民起義軍殘部李定國,在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在雲南建立了抗清根據地。清兵進逼雲南以後,哈尼族頭人龍韜等聯合六詔山、哀牢山區哈尼族等各族人民,推舉寧州(華寧)土官祿昌賢為首領,於1665年舉行了席捲整個滇中南的反清大起義。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就此廢除六詔山區各土官領地,實行改土歸流,分屬開化、廣西兩府,從此結束了哈尼族龍氏在滇東南近500年的統治。哈尼族居民逐漸與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則遷至紅河南岸哀牢山區。至此,滇東南六詔山區哈尼族基本絕跡。與此同時,清政府在哀牢山區也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廢除因遠羅必甸長官司,屬元江州管轄;改馬龍他郎甸長官司、鈕兀長官司為他郎廳(墨江),隸屬普洱府。思陀、溪處、落恐等各土司仍舊不變,繼續實行土司制度。(雲南省歷史研究所編著:《雲南少數民族》,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6頁。)1817年,紅河南岸宗哈(今元陽縣攀枝花鄉)新興地主高羅衣聚眾700多人起義,自封「窩泥王」。起義軍曾一度攻克麻栗寨、新街、芭蕉嶺、逢春嶺、溪處、瓦渣等土司領地,給土司領主以沉重打擊。起義失敗後,高羅衣被俘身亡。1853年秋,哀牢山中段鎮沅、墨江、新平等地各民族在田四浪(本名田以政,墨江哈尼族卡多人)領導下,聚眾3000多人起義,一度攻佔鎮沅縣全境和西南部哀牢山區。

1856年,起義軍與李文學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結盟,田四浪被推舉為「夷家兵馬副元帥」,分領哀牢山中、下段農民起義軍。起義軍一度攻佔了許多地方,有力地打擊了封建領主和清王朝的黑暗統治。1870年12月,田四浪被俘,於次年被清兵殺害。

1917年,金平猛丁土司區管轄下芭蕉河的苗族人民在女「苗王」馬勃邁的帶領下發動起義。元陽縣多沙寨女青年盧梅貝一馬當先,率領當地哈尼族義軍英勇作戰,被「苗王」封為大將。年底,義軍匯集於茅山,推舉盧梅貝為聯軍統帥,分路掃盪各地土司勢力,多次給官軍以沉重打擊。1920年春,義軍戰敗於馬鹿塘——茅山一帶,盧梅貝在群眾的掩護下倖免於難。哈尼人民贊揚她為各族人民英勇斗爭的精神,尊稱她為「多沙阿波」(意為多沙寨的「阿爺」)。

近百年來,哈尼族人民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局限,都歸於失敗。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革命斗爭才逐漸走向勝利。早在大革命時期,今開遠、蒙自、個舊等縣、市就已經有了共產黨的地下組織,繼而擴大到滇東、滇西各縣。1930年左右,哈尼族主要聚居的墨江縣,是當時雲南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黨組織了讀書會、"窮人相幫會"等活動,教育和培養了廣大貧苦農民及許多優秀的哈尼族知識分子,在哈尼族地區撒下了革命的火種。1947年底,中共滇南臨時工委在個舊秘密建立。次年,在元江彭澤正式建立紅河地區的游擊武裝。這支隊伍東征西戰,不斷壯大,1948年正式編組成「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自衛軍第三縱隊」,得到了哈尼族人民的極大的響應和支持,黨領導下的哈尼族地區的人民游擊武裝,迅速燃起了革命斗爭的燎原烈火,迎來了全國解放的偉大勝利。

閱讀全文

與元江歷史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