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南昌歷史多少年

南昌歷史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1-27 06:15:37

⑴ 江西南昌的歷史

6000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個原始居民點。至3000年前,南起青雲譜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命潁陰侯灌嬰駐守南昌一帶,史稱「灌嬰築城」。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嬰率部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黃安)寺附近修建了一個方圓10里84步、辟有6門的土城,時人稱之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開始。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並設南昌縣為附郭縣,屬揚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為九江郡。東漢復故。晉屬江州。南朝梁稱豫章王國,陳復為豫章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罷郡置洪州,大業三年(607年)復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洪州,貞觀初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洪州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稱洪州。

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開寶八年(975年)復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屬江南西路,隆興元年(1163年)為隆興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興路,二十一年更名龍興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縣同城而治。

1914年為豫章道。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後開始設市。撤道,析南昌、新建縣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轄。

1949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南昌政權,成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江西省轄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駐地。1955年南昌市設東湖、西湖、勝利、撫河4區。1958年增設青雲譜區,南昌專區南昌(駐蓮塘鎮)、新建(駐生米鎮)2縣交由南昌市領導。1961年增設郊區,南昌、新建2縣劃歸宜春專區。1971年南昌、新建(駐長堎鎮)2縣再次劃入。1980年撤銷勝利、撫河2區。1981年增設灣里區。1983年宜春地區安義縣、撫州地區進賢縣來屬。

⑵ 南昌有多少年歷史

六千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個原始居民點。至三千年前,南起青雲譜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命穎陰侯灌嬰駐守南昌一帶。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嬰率部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黃安)寺附近修建了一個方圓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門的土城,時人稱之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開始。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並設南昌縣為附郭縣,屬揚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為九江郡。東漢復故。晉屬江州。南朝梁稱豫章王國,陳復為豫章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罷郡置洪州,大業三年(607年)復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洪州,貞觀初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洪州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稱洪州。
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開寶八年(975年)復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屬江南西路,隆興元年(1163年)為隆興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興路,二十一年更名龍興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縣同城而治。
1914年為豫章道。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後開始設市。�撤道,析南昌、新建縣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轄。
1949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南昌政權,成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江西省轄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駐地。1955年南昌市設東湖、西湖、勝利、撫河4區。1958年增設青雲譜區,南昌專區南昌(駐蓮塘鎮)、新建(駐生米鎮)2縣交由南昌市領導。1961年增設郊區,南昌、新建2縣劃歸宜春專區。1971年南昌、新建(駐長堎鎮)2縣再次劃入。1980年撤銷勝利、撫河2區。1981年增設灣里區。1983年宜春地區安義縣、撫州地區進賢縣來屬。

⑶ 江西有多少年的歷史

翻開歷史,明清以前,江西從來都是全國最繁華的地方。首先,南昌之名就是「南方昌盛之地的意思」。
江西最昌盛的時候應該是唐宋: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寫到「豫章(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住。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可見當時南昌確實昌盛。
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人是江西人: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宋朝時江西出了兩位著名的宰相:一是變法的王安石,二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明朝時江西人在科舉考試中更是了得:以吉安來說,吉安歷史上共出了18個科舉狀元。建文二年,吉安府包攬了那一屆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分別是胡廣、王艮和李貫。科舉前三名同出一地,這在中國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此時候,吉安府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永樂二年科舉,又一次破天荒,吉安府包攬全國前七名!從此,天下讀書人聞吉安府色變,當真個是威震天下!明朝可以說是吉安的教育界,思想界成就最高的朝代。那時「隔河兩帝相,十里五狀元」,甚至「一門五進士」都並不少見。明朝的吉安,共出過12名狀元、11名榜眼、10探花,並且有10位帝輔、22位尚書。明成祖朱棣創設的內閣中,七個內閣成員(和現在的中央常委一樣),解縉、胡廣、楊士奇、金幼孜四人同屬吉安。其中解縉是《永樂大典》主編。楊士奇更是為四朝帝輔,稱他為仁宣盛世的第一功臣一點都不為過。而正德年間的的江西吉安府廬陵縣知縣,正是大名鼎鼎的心學創始人王陽明!
所以江西自古便很繁華的。(自己是吉安人,所以拿吉安說了點)
另外說點題外的,江西既然自古繁華,為什麼現在不見得怎麼樣了?
江西一省為全國貢獻了多少文人,為中國的社會科學作出的貢獻恐怕連山東都要退避的,沒有江西就沒有古典文學,哲學的高度繁榮,長征路上三個亡靈中就有一個興國人,而興國只是江西的一個縣。
「 京廣線的一次選擇就讓湖南湖北繁榮了上百年,直到最近十年,南昌才找回了南方昌盛之地的浮華舊夢。這不僅僅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包容。江西沒有錯,但是江西卻當作後娘的孩子養了將近50年。翻開歷史,明清以前,江西從來都是全國最繁華的地方,說明江西人缺乏的不是人和,而是一種環境。 」

⑷ 南昌的歷史有人知道嗎

南昌城市宣傳片
史文化名城,簡稱「洪」,古稱:豫章、洪州,鍾陵
南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著名文化古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產生活。至三千年前,北至艾溪湖,南至青雲譜,這一弧形地帶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據《漢書》記載,漢高祖5年(前202年),漢將灌嬰奉命駐軍當地,修築「灌城」,次年修築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4公里的黃城寺,城周長十里八十四步,稱為「灌嬰城」,開創南昌建城史。,開創了南昌的建城歷史,並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南昌地處江南,水陸交通發達,形勢險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南昌先後有豫章(漢)、洪都(隋唐)等稱謂,是歷代縣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來繁榮昌盛。
公元前

六千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個原始居民點。至三千年前,南起青雲譜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命穎陰侯灌嬰駐守南昌一帶。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嬰率部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黃安)寺附近修建了一個方圓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門的土城,時人稱之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開始。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並設南昌縣為附郭縣,屬揚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為九江郡。東漢復故。晉屬江州。南朝梁稱豫章王國,陳復為豫章郡。
公元後至共和國成立
隋開皇九年(589年)罷郡置洪州,大業三年(607年)復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洪州,貞觀初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洪州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稱洪州。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開寶八年(975年)復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屬江南西路,隆興元年(1163年)為隆興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興路,二十一年更名龍興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縣同城而治。1914年為豫章道。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後開始設市。撤道,析南昌、新建縣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轄。
共和國成立至今

1949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南昌中華民國政府政權,成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江西省轄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駐地。1955年,南昌市設東湖、西湖、勝利、撫河4區。1958年增設青雲譜區,南昌專區南昌(駐蓮塘鎮)、新建(駐生米鎮)2縣交由南昌市領導。1961年增設郊區,南昌、新建2縣劃歸宜春專區。1971年南昌、新建(駐長堎鎮)2縣再次劃入。1980年撤銷勝利、撫河2區。1981年增設灣里區。1983年宜春地區安義縣、撫州地區進賢縣來屬。

⑸ 南昌的歷史沿革

南昌地處長江以南,水陸交通發達,形勢險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南昌先後有豫章(漢)、洪都(隋唐)等稱謂,是歷代縣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來繁榮昌盛。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產生活。至三千年前,北至艾溪湖,南至青雲譜,這一弧形地帶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
《禹貢》屬揚州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南昌地處吳、楚交界,吳楚相爭多在於此。《左傳》記載: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盪伐吳師於豫章。
秦屬九江郡,潯陽,郡治設在壽春(今安徽壽縣)
據《漢書》記載,前202年(漢高祖5年),穎陰侯灌嬰奉命駐軍當地,修築「灌城」,次年修築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4公里的黃城寺,城周長十里八十四步,稱為「灌嬰城」,開創南昌建城史。 開創了南昌的建城歷史,並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
三國時為東吳豫章郡。291年(晉元康初年),置江州(今江西九江),後移治潯陽(今江西九江)。兩晉及南朝時為豫章郡、豫章國。這一時期,伴隨著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版圖上的重要城市。
589年(隋開皇九年)罷郡置洪州,607年(大業三年)復為豫章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平定地方割據勢力林士弘,復為洪州,設總管府。625年(武德八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初屬江南道,733年(開元二十一年)屬江南西道,742年(天寶元年)改洪州為豫章郡,756年(至德元年)避唐代宗名諱,豫章郡更名為章郡,758年(乾元元年)再稱洪州。建中年間(780-783),置江南西道觀察使。865年(咸通六年),升為鎮南軍節度使。
五代十國時期,南昌的經濟與戰略地位愈加凸顯,南唐中主李璟於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為南昌府,並於961年(宋建隆二年)將都城從江寧遷往南昌,號「南都」。
975年(宋開寶八年)復名洪州,1020年(天禧四年)屬江南西路。1030年(天聖八年),江南西路的治所設在南昌。1163年(隆興元年),宋孝宗繼位前曾封建王於此地,故升隆興府。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置隆興路,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更名龍興路,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改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元稱隆興路,後又改為龍興路。是含今天江西、廣東在內的江西行省治所,為全國最重要的十路之一。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南昌、新建2縣同城而治,直到清末。
1914年(民國二年)為豫章道。1926年(民國二十四年)北伐(蔣中正)軍攻克南昌後開始設市。撤道,析南昌、新建縣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轄。 南昌成為了中華民國軍事首都、民國第二首都。1939年南昌會戰失敗後日本佔領南昌,由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管轄。設立南昌、新建(西山)縣屬南昌市。(註:今天在當時南昌縣屬新建縣管轄)
1949年5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昌,南昌成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江西省直轄市、江西省人民政府所駐地。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區成立,轄南昌、豐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進賢(8月從貴溪分區劃入)、奉新、安義、靖安(9月從九江分區劃入)10縣。 1955年,南昌市設東湖、西湖、勝利、撫河4區。1958年增設青雲譜區,南昌專區南昌(駐蓮塘鎮)、新建(駐生米鎮)2縣交由南昌市領導。1961年增設郊區,南昌、新建2縣劃歸宜春專區。1971年南昌、新建(駐長堎鎮)2縣再次劃入。1980年撤銷勝利、撫河2區。1981年增設灣里區。1983年宜春地區安義縣、撫州地區進賢縣歸南昌來屬。
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郊區改名青山湖區,並正式掛牌。
2004年,南昌市區劃調整,桃花鎮、湖坊鎮同盟水產場劃入西湖區,塘山鎮永和村、公園村、賢湖村、永溪村、長巷村、七里村六個村劃入東湖區,湖坊鎮楞上村、太和村、熱心村劃入青雲譜區,東湖區青山路街辦潘坊等七個居委會、西湖區上海路街辦洪鋼等二十八個居委會劃入青山湖區。
2015年8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南昌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同意撤銷新建縣,設立南昌市新建區,以原新建縣的行政區域為新建區的行政區域,新建區人民政府駐長堎鎮新建大道239號。調整後,南昌市轄3縣6區,其中城區由東湖、西湖、青雲譜、青山湖、新建、灣里6個區組成。 名稱由來 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名數易,別名諸多,漢稱豫章,唐稱洪州,宋稱隆興,明代定名為南昌。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後設市。

⑹ 南昌有多少年歷史了以前的名字叫什麼

南昌,始建於西漢,意為「南方昌盛」之地,已有2200多年歷史
以前有洪都,洪州,豫章之稱

⑺ 南昌這個城市的歷史

歷史沿革

六千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個原始居民點。至三千年前,南起青雲譜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命穎陰侯灌嬰駐守南昌一帶。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嬰率部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黃安)寺附近修建了一個方圓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門的土城,時人稱之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開始。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並設南昌縣為附郭縣,屬揚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為九江郡。東漢復故。晉屬江州。南朝梁稱豫章王國,陳復為豫章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罷郡置洪州,大業三年(607年)復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洪州,貞觀初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洪州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稱洪州。
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開寶八年(975年)復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屬江南西路,隆興元年(1163年)為隆興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興路,二十一年更名龍興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縣同城而治。
1914年為豫章道。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後開始設市。�撤道,析南昌、新建縣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轄。
昌鍾靈毓秀。春秋戰國時期,孔聖人的弟子澹臺滅明 (字子羽)「南遊至江」,中原文化開始傳入。西漢至清代,南昌孕育了西漢高士徐稚(徐孺子),晉代治水專家許遜,五代南唐的丹青家董源,宋代詞宗晏殊,元代散曲作家劉時中,航海家汪大淵,明代天文學家歐陽斌元,明末清初「四大畫僧」之一的八大山人(朱耷)和「三大醫家」之一的喻嘉言,清代《四庫全書》編輯彭元瑞、裘曰修和曹秀先等傑出人物。歷代許多名士文人,如澹臺滅明、梅福、王勃、張九齡、孟浩然、白居易、杜牧、韓愈、歐陽修、蘇轍、朱熹、辛棄疾、陸游、楊萬里、文天祥、唐寅、湯顯祖、宋應星等,都在南昌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佳話軼事和不朽詩文,豐富了我國的文化寶庫。
1949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南昌政權,成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江西省轄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駐地。1955年南昌市設東湖、西湖、勝利、撫河4區。1958年增設青區,南昌專區南昌(駐蓮塘鎮)、新建(駐生米鎮)2縣交由南昌市領導。1961年增設郊區,南昌、新建2縣劃歸宜春專區。1971年南昌、新建(駐長堎鎮)2縣再次劃入。1980年撤銷勝利、撫河2區。1981年增設灣里區。1983年宜春地區安義縣、撫州地區進賢縣來屬。

⑻ 南昌市的歷史

距今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先民在南昌繁衍生息。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南昌,人類活動更加頻繁,人口增加,生產得到發展。約在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王國——夏朝,南昌當時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稱,三苗為炎帝神農氏後裔,即後來的古越族。在唐、虞、夏、商、周時期,南昌地域屬古揚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南昌地域先後為吳、越、楚勢力范圍。戰國時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鐵、鑄鐵技術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進工藝。秦代南昌地屬九江郡。秦代廣修馳道,南征北越時,修築從京師咸陽經南昌直達嶺南的馳道,溝通中國南北的聯系。 漢興,高祖劉邦在南昌地置豫章郡,郡地面積相當於今江西全境,約16萬平方公里,人口為3519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人。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垓下打敗項羽之後,派大將灌嬰率兵平定江南「吳、豫章、會稽郡」。灌嬰平定豫章後,立即設官置縣,首立南昌縣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為縣名,從西漢至三國歸晉,前後歷500餘年,南昌一直為豫章郡治。三國時,南昌屬吳,吳主孫策、孫權等先後在豫章郡內分立廬陵、鄱陽、安成、臨川等郡。漢代以來,南昌地區經濟繁榮,水陸交通發達。東晉時,南昌既是江州州治,又是豫章郡治,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築新城(即今舊城區)。隋唐時期將豫章郡改為洪州,設總管府,唐朝中後期又先後改為都督府、江南西道。唐代洪州已成為江南一大都會,尤以造船、造紙、印刷、紡織、兵器、金、銀、銅器製造較突出。洪州窯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所燒制的青瓷遠銷海內外,質地優良,也是皇家貢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六大名窯之一。 五代南唐中主李璟於交泰元年(959)升洪州為南昌府,並於宋建隆二年(961)將都城從建康遷往南昌,號「南都」,李璟死後又遷回建康。北宋時南昌仍為洪州,洪州已成為全國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區面積達14~16平方公里,設16個城門,是歷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時期。宋徽宗時期,南昌行政區轄地2.5萬平方公里,人口561730人,每平方公里達21人。南宋孝宗將洪州改為隆興府。元代稱南昌為隆興路,後改龍興路,是江西行中書省和布Politics所。明代先後稱南昌為洪都府、南昌府。民國初年立豫章道,1926年設南昌市,古城牆因修築環城馬路於1928年拆毀。

⑼ 誰知道南昌的八一廣場有多少年的歷史,和他的高度

1977年八一起義五十周年時破土興建,1979年1月8日落成。塔為長方體,總高45.5米。正北面是葉劍英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九個銅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義簡介」花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大型花崗石浮雕。塔身兩側各有一片翼牆,嵌有青松和萬年青環抱的中國工農紅軍旗徽浮雕。塔頂由直立的花崗石雕「漢陽造」步槍和用紅色花崗石拼貼的八一軍旗組成。

資料
http://ke..com/view/555503.htm

⑽ 南昌歷史

南昌,又名豫章、洪城,為江西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南昌地處江西省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濱臨鄱陽湖。南昌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總面積7402平方公里,人口497萬(2009年)。全市通行贛語。
6000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個原始居民點。至3000年前,南起青雲譜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命潁陰侯灌嬰駐守南昌一帶,史稱「灌嬰築城」。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嬰率部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黃安)寺附近修建了一個方圓10里84步、辟有6門的土城,時人稱之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開始。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並設南昌縣為附郭縣,屬揚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為九江郡。東漢復故。晉屬江州。南朝梁稱豫章王國,陳復為豫章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罷郡置洪州,大業三年(607年)復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洪州,貞觀初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江南西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洪州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稱洪州。 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開寶八年(975年)復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屬江南西路,隆興元年(1163年)為隆興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興路,二十一年更名龍興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二縣同城而治。
編輯本段民國近代
1914年民國2年,為豫章道。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後開始設市,撤道,析南昌、新建縣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轄。1926年北伐後,蔣介石曾定位中華民國首都在南昌,南昌一度成為當時全國的軍政中心,並在此設立南昌國民政府和南昌行營,之後蔣介石在南昌推出新一輪國民教育運動號召全國,這就是著名的新生活運動。 1949年5月22日,內戰使中華民國政府敗守於南昌這座城市,因此南昌的政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的省轄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駐地,一度轉其為省會。 1955年,南昌市設東湖、西湖、勝利、撫河4區。1958年增設青雲譜區,南昌專區南昌(駐蓮塘鎮)、新建(駐生米鎮)二縣交由南昌市領導。1961年增設郊區,南昌、新建二縣劃歸宜春專區。1971年南昌、新建(駐長堎鎮)二縣再次劃入。1980年撤銷勝利、撫河二區。1981年增設灣里區。1983年宜春地區安義縣、撫州地區進賢縣來屬。

閱讀全文

與南昌歷史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