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電視劇中的十個歷史常識錯誤
作者:浪客秦歌 發表日期:2010-3-21 17:11:00
《美人心計》現在熱播,我也去湊了這個熱鬧,可裡面出現很多歷史常識性的錯誤,是在讓人受不了,而且聽說這個劇集的版權已經賣到韓國日本,我真的是被震了一下,丟臉快要丟到國外去了。
1.煙花
原因不累述,真的絕倒,竟然全民放煙花~~還從漢宮放到了代國~~
也不知道煙花是哪個年代發明的?
竟然可以早出生1000多年~~
2.呂祿教慎兒吹笛子,笛子竟然是橫的?
記得之前看央視有關於上古「骨笛」的紀錄片時裡面有提到,在漢初時我國的笛子還是豎的,要等到張騫出使西域回來以後才出現橫吹的笛子。可是《美人心計》裡面竟然硬生生地把中國的橫笛提前了幾十年~~
3.小皇帝劉恭竟然在漢朝就背《三字經》???
作為中國古代的普及教育讀物《三字經》被明清兩代學者認為是宋代產物,可是《美人心計》里竟然又給提前了1000多年~~實在是不靠譜~~
4.呂魚的初戀情人竟然說要去考秀才???
我不太懂歷史,可是我還是知道「科舉」是從隋代實行的,不是嗎?怎麼又跑到漢朝去了?那時要有秀才,那也是學校生員的稱呼吧?而不需要考取吧?
二廣啊,偶真為你感到不值,你說你被人罵了千百年,唯一大家還念點你好的東西還被人給剽走了,以後除了大運河你還有什麼呀~~
5.劉嫖出生後,竟然有人說要她將來嫁回漢宮做皇後娘娘???
這點我是真的不太明白了,我只聽說古代後有「同姓不通婚」的條例,怎麼到了這里就反而沒有了呢?這點真的需要請教...
其實這一點對古人我真的感到很雷...
因為他們只防止父系血緣,卻並不杜絕母系血緣的近親結婚,還美其名曰「親上加親」...
6、罰抄佛經
代王劉恆罰竇美人去經堂抄佛經...
佛教是啥時候才傳進中國的?您老穿越了嗎?還是想害我們『被穿越』?!
7、堂兄妹之間的稱謂
呂馨(害趙王劉友自刎那個女人)叫呂後姑母,呂祿也叫呂後姑母,但呂馨居然叫呂祿表哥?
有人不知道中國親戚之間的稱呼該怎麼叫嗎?同宗之間不叫堂哥叫表哥,I服了U
您老《紅樓夢》看多了是吧?被裡面的『姑表』、『姨表』洗腦了?
8、立嫡還是立長
美人墨玉對代國王後子冉說祖宗家法規定立儲要立長,要是竇美人比你先生下兒子你的兒子就沒機會了!所以子冉竟然想辦法催生...
雷點1.您老知道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嗎?通俗地來說就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只要子冉的兒子在世,竇美人的兒子再怎麼樣也沒機會立為世子,人是元後嫡子。知道劉肥嗎?他比劉盈年長,是劉邦的長子,但人劉盈是嫡長子,佔了個嫡子,太子之位就非他莫屬,除非他媽媽呂後被廢。還有句話叫「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有人知曉否?
雷點2.王後子冉有孕在先,竇美人有孕在後,子冉卻一直在擔心對方先生下孩子,是何緣故?若是第1點不成立,該急的該是竇美人吧?http://bbs.tiexue.net/post2_4391215_1.html
⑵ 一模語文作文中出現歷史性錯誤,怎麼辦
宣紙是漢朝發明的...唐朝肯定存在。
再說一模犯錯誤也沒多大關系,下次注意就好,心理負擔不要太重,高考考的也很大部分是心理。
希望採納
⑶ 美媒自稱遭遇「歷史性失敗」是什麼情況為什麼這么說
近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宣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帶領之下,美國對抗新冠疫情的應對是歷史性失敗!
華盛頓郵報之所以這么說,無非就是要煽動民眾反對特朗普,原因很簡單,特朗普是一個自媒體總統,他搶了傳統媒體的飯碗,這使得這些媒體對特朗普極為不滿,於是乎,他們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各種各樣的花式黑特朗普,所以現在的華盛頓郵報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一點也不足為奇。
⑷ 《青花瓷》歌詞中有哪兩處歷史性的錯誤
著名收藏家、鑒定家馬未都說,《青花瓷》歌詞中有兩處歷史性錯誤:
1、第一處錯誤:「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此,馬未都的解釋是:青花自誕生之時迅速成為中國瓷器的霸主,700年來無人撼動。可瓶底從未書寫過漢隸,僅在明崇禎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寫過隸書。
2、第二處錯誤:「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馬未都說,這句歌詞的錯誤之處在於「宋體落款僅見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見過。」馬未都還指出,在周傑倫前面唱歌時,後邊背景中出現了幾件瓷器,其中一件是晚清仿品,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贗品」。
⑸ 作為一個合格的古裝劇迷,有哪些歷史性的錯誤是你必須
如果你真的穿越了,那恭喜你很可能還沒出新手村,就因為電視劇的錯誤引導,因不夠了解NPC直接就落地成盒了。
在清宮劇里,我們總能看到一個太監拿著黃色的聖旨出現,其實聖旨不都是黃色的,它的顏色因為品級不同各不相同。官越大的顏色越多,據說最多的有六種顏色。
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不管什麼古裝電視劇都是大人大人的叫,但是對當官職人員的稱為「大人」,是清朝時才出現的。最可怕的是,電視劇里和珅被稱呼為和大人,張國立版的紀曉嵐,三部曲都是稱呼和大人。人家是滿人好嗎,鈕鈷祿氏才是姓。
還有「老公」這個稱呼,在明清時期指的的太監。而公公則是對年紀大的長輩的尊稱,像現在的老爺爺。諸如此類的錯誤還有很多,例如:太醫給嬪妃看診,不可能和電視里似的直接肌膚接觸的,最少也要隔個屏風,拉個絲線,然後太醫再通過描述,自己總結、推測是什麼病症。甄嬛傳太醫和嬪妃的姦情,不存在的。
不管在什麼年代沒錢都寸步難行,在古代十兩以上用的都是銀票,並不是電視劇里那樣,隨手丟個50兩,100兩的銀錠。真要那樣的話,你直接就得被官府抓起來吃牢飯。因為這個價值的銀錠,都是官銀~
⑹ 你看過的古裝劇裡面都有哪些爆笑的歷史錯誤
現在的古裝劇根本就不會考慮歷史的發展是怎麼樣的,也不會根據真正的歷史去重現這個場景,只是根據編劇寫的這個劇本來演出。有的古裝劇很荒繆,甚至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個情景,都是自己加戲加上的。
有一部戲叫做《多情江山》,是由高雲翔,袁詠儀,候夢瑤聯合主演的。講的是順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順治和董鄂妃相遇在江南,隨後把她納入宮中。因為董鄂妃在這部戲中是漢人所以就遇到了重重的阻礙,但是她的溫婉賢惠是眾人都去相信她,支持她和順治帝的愛情。
這部戲講了她和順治帝的愛情,是很讓人羨慕的。但是最後大結局的時候,卻是出現了很讓人爆笑的歷史錯誤。我們都知道歷史上董鄂妃去世是因為她的兒子死了,自己傷心過度而去世。但是在這部劇中,卻是因為順治帝得了天花,要去陪他,一起和順治帝而死。
這么大的歷史錯誤就出現了,而且這部劇中也沒有出現順治帝落發出家,一直是在宮中。可能這部劇是寫的董小宛和順治帝的愛情,沒有寫出順治帝的一聲,但是和歷史的差別太大了。一點都沒有依據,完全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其中還有一點就是,董小宛這個人的身份來歷也不明。董鄂妃有兩個說法;第一就是江南名妓董小宛,第二是鄂碩的女兒。第一種說法很快被歷史學家否定,只剩下第二種說法。董鄂妃其實是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是被順治帝強行看上眼了。這一點電視上也沒有,只是寫的第一種說法。
現在的電視劇越來越沒有營養,歷史錯誤出現的越來越多,經常會引的我們爆笑。
⑺ 電視劇中,有哪些普遍存在的歷史錯誤
現在的古裝劇,真是一部接一部,讓人應接不暇,不知道觀看哪一部,但是,如果你仔細看一部古裝劇的時候,總是會發現裡面存在著一些歷史性的錯誤;當然,我們都知道一般古裝劇的故事基本都是虛構,特別是裡面的人物,很多都是為了故事情節的發展進行設計的,但是有一點是沒法變的,就是你拍這個電視劇,所發生的的歷史背景是完全不可以虛構的。
這就要求編劇和導演在創作劇本的時候,要查閱相關的資料,了解一下當時歷史背景下的人文風俗習慣,言行禮節等等,不能隨你心所欲的胡來的,這個要尊重歷史,對歷史懷有一顆敬畏之心。
下面我就說幾個一般電視劇中汆子的一些錯誤,比如說這個:太監宣讀皇帝聖旨時,一般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就是錯誤的,先不說八個字是什麼時候有的,就說這個語法錯誤,開頭「奉天承運皇帝」六字應該是連續說的,後面的「詔曰」兩字單獨說,還有就是這個八個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是到明清時期才有的,現在的電視劇很多都是不分朝代了,這就有點過了…………
其實,像這樣大路邊的錯誤,我們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多參閱一下的史學著作,在拍攝的時候稍加註意,就完全可以讓這些歷史性的錯誤,完全的避免,這其實就是要我們的一種態度,一種尊重歷史的態度。
⑻ 抗戰劇中有哪些常見的歷史性錯誤
我感覺這些抗戰劇最大的錯誤就是讓人感覺到,鬼子14年裡不是入侵中國,而是在中國被戲弄了14年才逃走。雖然說電視劇只是電視劇,不是歷史是還原劇而已。但是總的來說,也要尊重一下歷史。因此,抗戰劇給你一種武俠電影的感覺。各種輕功水上飄浮、手撕鬼子、褲襠藏手榴彈、包子手榴彈、八百里外殺鬼子等,感覺殺鬼子這么容易。
20世紀50、60年代高度還原的抗日戰爭題材劇也隨之消失。還真的讓人覺得生活越來越好,但是為什麼那麼狠命的弱智對手,也好像弱智自己?難道我們不能現實地拍攝對手,以表明我們能在面對強大對手時毫不妥協的都能獲勝嗎?大家對這個問題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請到留言區里探討探討。
⑼ 電視劇中的錯誤有哪些(歷史性或常識性錯誤)
就拿清朝來說,清朝初期的辮子都是後腦很小的一部分,俗稱金錢鼠尾,只是到19世紀才逐漸增多,而電視劇里都是半邊頭發
⑽ 有沒有出現歷史性錯誤
歷史上是有些平常人不知道的錯誤,比如陳世美,陳世美在古代是一個清官,因為仇家的憎恨就編出了他拋棄妻子的謠言,比如李鴻章並不是歷史上人們所說的賣國,比如隋煬帝,其實隋煬帝是歷史上很厲害的一個人,結果被後人罵成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