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於商朝.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於公元前841年,早於司馬遷誕辰(公元前145年)
2.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戰
B
試題分析:甲骨文記錄和反映的是商朝的歷史,所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商朝,故選B。
點評:關於甲骨文,學生還要知道,其出土地點是河南安陽小屯村,甲骨文屬於象形文字,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與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有著淵源關系。
3.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C
A. 黃帝時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因為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故答案選C。
4.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什麼時期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有3600年的歷史了,因為這個時期的甲骨文字已經成熟,可以推斷漢字的產生一定遠在3600年以前。
文字的定義及屬性:
文字在語言學中指書面語的視覺形式,古代把獨體字叫做「文」,把合體字叫做「字」,如今聯合起來叫做「文字」,文字的基本個體叫做「字」。在日常生活中,「文字」還可以指書面語、語言、文章、字等。視覺符號形式,突破口語的時間和空間限制。
5.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於哪個朝代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經有3600年的歷史。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3600年以前。——常識文學篇。
6.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2、一般認為中國的朝代從夏朝就開始了,夏商周是中國的奴隸社會時期。但是夏朝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至今尚未考證出有力的文字記載。
但是商朝已有明確的文字記載,那就是甲骨文。
1936年6月12日,在小屯村發掘出一個甲骨坑,保存著帶字甲骨17096片,記錄著商王武丁時期的許多活動,看來這是武丁王室的甲骨文檔案庫,這批甲骨片的出土,對考證武丁時期的社會政治、文化、生活有極寶貴的價值。
之後又多次考古挖掘出記載商朝活動的大量甲骨文。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使用了一段時期,是研究商周時期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
3、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
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 。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7.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哪個朝代開始()A.夏朝
甲骨文記錄的是商朝的歷史,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最早在龍骨上發現,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使用了一段時期,是研究商周時期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甲骨文其形體結構已有獨立體趨向合體,而且出現了大量的形聲字,已經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被稱為"最早的漢字"。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8.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或者記事在龜甲或是獸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今天的漢字也與甲骨文有淵源關系。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9.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什麼開始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或者記事在龜甲或是獸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今天的漢字也與甲骨文有淵源關系。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文字的研究
按照國際史學界對於中國歷史階段的認定,他們認為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大約有四千年左右。開始時間大致是在夏代滅亡、商代建立之後,最有力的說明證據就是大量出土,成體系存在的甲骨文文字。
最近中國政府花費很大精力在中原地區、夏商文化興起的核心地區開展「夏商周斷代工程」,試圖能夠發現一些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以便印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說法。
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了出土了一些文物之外,還沒有發現最具有說服力的成系統的文字體系。出土器物上雖有大量刻畫符號,但是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是一種完整的書寫體系。
10.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什麼朝
商朝。
商朝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從約公元前1600年至約前1046年,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
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商朝是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
(10)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擴展閱讀:
司馬遷在《史記》中有一篇《殷本紀》,詳細記載了商王朝的世系和歷史。過去史學界許多人對這些記載將信將疑,因為沒有當時的文字記載和留存的實物資料可作印證。
本世紀初,羅振玉在他搜集的甲骨中,發現了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證實了這些甲骨的出土地小屯就是《史記》中所說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
此後,學者王國維對甲骨卜辭中所見的商代諸先王、先公,對照《史記》記載作了詳細的考證,證實了《史記》中《殷本紀》的可信性。
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盤庚於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從奄(今山東曲阜附近)遷到殷(小屯村一帶),從此歷經至8代12王,在此建都達273年之久。這些研究成果,把中國有考據可信的歷史提早了一千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