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5-17 08:53:05

① 歷史論文要怎麼寫

歷史論文的寫作要求、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② 如何寫高中歷史小論文

歷史小論文,集論述、論證和評析於一體,作為一種訓練題型,能較全面地考查《考試說明》中規定的各項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幫助學生加強思維訓練的重要作用。

(一)如何寫好歷史小論文?

1、具備歷史小論文的三要素

(1)論點(觀點):觀點應明確、清楚

(2)論據(證明觀點的證據):證據要准確求真。要選擇能證明論點的典型史實。

(3)論證(用證據證明觀點的過程):

A.論證過程邏輯要清楚、嚴密,經得住推敲,做到證據與觀點之間的無縫連接。

B.論證過程應有「歷史味」,用學科語言,做到言必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切忌大白話和空發議論,或簡單的羅列史實。

2.表述成文: 不能像問答題一樣,應以文章的形式來呈現

3.語言精煉:

歷史小論文一般都有字數限制,應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題意圖的基礎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動筆,以保證語言精煉,切中要害。

(二) 解題技巧

1、瀏覽材料,找關鍵詞,明確觀點。很多學生,在提煉觀點時沒有根據題意,導致跑題而失分,十分可惜。由於題干中的觀點並不全面,我們不能完全獲悉,因此,就必須要閱讀材料,找出關鍵詞。何為「關鍵詞」?那就是材料中的主體或者是圍繞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

一般而言,要把題干中的問題帶到材料中去閱讀,如2010年中的「歷史前提」其實就是講資本主義有萌芽到發展的條件或者是原因,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講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發展的結果還是受外部影響或者是內外相組合的產物。當然,如果材料太長,我們還要學會分層處理,關鍵詞一般應該是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的字眼。找出關鍵詞,明確觀點,也就完成了該題的第一步。

2、聯系知識,羅列論據,安排結構。一般來講,高考試題中的小論文題的材料不會是生僻冷門的,應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內容,換言之,是我們學生比較有話寫之類題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義,也不利於高考的選拔。

如2010年的「歷史前提」,我們就要聯繫世界近代史的有關知識,運用我們分析問題的一般方法(唯物史觀),從經濟、政治、思想等角度去尋找史實。比如經濟上,我們就可以想到新航路開辟以來,西歐各國的殖民擴張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或者是英國的圈地運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和資金等。同時,我們還應該深入下去,就是能不能聯系中國的情況,恰好中國就是反面例子,正反結合就可以加深對這個問題的論述。

3、下筆成文,講究格式,史論結合。所謂「萬事開頭難」,寫論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決心,寫好開頭。有些學生寫的開頭很長,但觀點始終沒有明確,有點含含糊糊的味道,這是不行的。其實開頭不要寫得太多,就是開門見山,觀點是什麼就寫什麼。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寫「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發展和外來文明共同作用的結果。」

同時,一定要講究格式。在高考評分中對論文的結構是要計分的,這就要求考生應該在論文中分段,突出結構。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觀點,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內因,最好還有個總結。如果單列政治、經濟、思想原因的話,最好也將它分開寫,這樣顯得有層次結構。

另外,史論結合要求學生史中有論,論從史出。一定要使用歷史學科語言,切忌口頭語。單純的史實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論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如2010年的「歷史前提」政治方面時,就不能只說資產階級革命,而應該表述為「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等。

論文總體結構為:總——分——總。具體工作就是圍繞(論點),確立分論點,選擇論據和預設的結論。

③ 歷史小論文怎麼寫高中

這個就可以寫一個事件的歷史背景,然後經過之類的,然後可以寫一下它的歷史意義,歷史影響,總之東西很多,一般的話,一件事件的話,寫東西還是不少的,總之就是圍繞著這幾個方面來寫一個事,來寫一個東西,這樣的話,應該能夠寫得比較完善,比較完全。

④ 大學歷史論文怎麼寫

一、歷史論文寫作三要素

1、論點(觀點):觀點應明確、清楚?

2、論據(證明觀點的證據):證據要准確求真。要選擇能證明論點的典型史實。

?3、論證(用證據證明觀點的過程):

A:論證過程邏輯要清楚、嚴密,經得住推敲,做到證據與觀點之間的無縫連接。

B:論證過程應有「歷史味」,用學科語言,做到言必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切忌大白話和空發議論,或簡單的羅列史實。?

C:表述成文,不能像問答題一樣,應以文章的形式來呈現。

D:語言精煉,歷史論文一般都有字數限制,應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題意圖的基礎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動筆,以保證語言精煉,切中要害。?

二、歷史論文寫作技巧。

(一)引言(研究對象和目的)

利用本部分為研究和問題設置背景。某些讀者可能不會很快理解你研究的意義,因此,應使用通俗的語言和清晰的條理將讀者引導到主要問題/研究目的上來。

寫作指南:

1、闡述研究的基本原理;

2、闡述本研究如何為本領域做出重要貢獻或增進知識;

3、清晰地描述研究問題;

4、闡述研究所依據的論文框架;

5、提供研究嘗試探討和解決的問題背景,應引用其它研究支持你的論據;

6、概述相關主題的知識現狀,根據需要引用相應的研究;

7、不要回顧所有相關主題的已發表研究。

(二)研究方法(你做過的工作)

本部分是研究的主幹。完美研究的主要標準是其必須具有可復制性。也就是說,其他研究者按照你論文中詳細介紹的方法可重新獲得相同的結果。

寫作指南:

1、提供關於所有方法、技術和儀器的完整詳細的信息;

2、介紹問卷、調查或其它數據採集方法;

3、提供或引用可支持分析方法和手段有效性及可靠性的研究;

4、介紹分析方法及選擇這些方法的理由;

5、不能為了避免對方法的冗長描述而省略重要的詳細信息。

(三)研究結果(你的發現成果)

本部分應提供研究數據和結果的所有詳細信息。應首先突出最主要的研究成果,然後再過渡到次要成果。應該使讀者在閱讀本部分時可很快地了解你的研究結果。

寫作指南:

1、充分利用圖表直觀清晰地展現你的研究結果;

2、提供實際數據,而不只是概括性說明;

3、在文中闡述主要研究成果;

4、在文中突出非常規或令人吃驚的研究結果;

5、對研究結果進行解釋,而不是簡單地介紹統計數據;

(四)討論(研究成果的意義)

良好的討論部分可將特定結果延伸到更一般性的結論,這些結論與引言中介紹的一般背景相配合,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篇論文的影響。因此,應牢記討論部分與引言部分的「相互呼應」。

寫作指南:

1、開頭闡述你的假定是否得到支持;

2、闡釋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的意義是什麼?

3、將研究結果與以前的研究結果聯系起來,例如:你的研究結果是否支持或違背以前的研究結果;

4、闡述你的研究如何增進原有的知識;

5、必須介紹研究結果的所有其它可能存在的解釋;

6、介紹研究的局限性;

7、不能只是簡單地復述研究結果;

8、不能推導出無數據支持的結論。

(五)結論(你的研究收獲)

在本部分中,將在在讀者閱讀本部分時,應該已經了解了你的工作及研究結果。讀者應該能夠了解你得出結論的過程和理由。

寫作指南:

1、介紹你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

2、確保結論與研究問題和描述的研究問題直接相關;

3、詳細介紹研究的更一般性意義;

4、闡述研究的未來具體前景,以增進從研究中獲得知識或回答研究未解決的問題;

5、不得誇大研究或「以偏概全」,亦即將研究成果擴展到研究實際不支持的建議或結論;

6、不能簡單地總結研究成果。

以上就是「歷史論文怎麼寫」的全部內容,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問題。

⑤ 如何寫歷史小論文

歷史論文的寫作要求、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⑥ 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簡單來說一般歷史小論文分四部分,第一段簡述中心事件,,二三段論述觀點和舉例子佐證觀點,第四段下結論結尾,就像寫議論作文一樣很簡單的。如果你是高中生的話建議字數控制在500百字以內,一般高中老師是不會太在意這種作業的,高考時基本用不上這方面

⑦ 如何寫歷史小論文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現已收為重慶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彭水的竹板橋造紙術通過代代相傳而延續至今,它是蔡倫古法造紙的再現,但這份遺產眼看就將要失傳。本文通過對該技術的實地調查和相關資料的收集,探究了該技術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分析了技術失傳的原因,並對此提出了保護與開發的措施。

關鍵詞:彭水;蔡倫造紙術;保護

彭水是一個位於重慶東南部的小縣城,而在彭水的深山裡的一個叫竹板橋的村落,還保留著一項最原始的民間工藝——蔡倫造紙術。

由於現代的文化正不斷地對古代文化進行猛烈的沖擊,使得不少的文化遺產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彭水的蔡倫造紙術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加緊其保護的步伐,在結合當地的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以找到一個同時具有保護和開發的方法。

一、蔡倫造紙術的歷史淵源

東漢時,農業發達,國力強盛。蔡倫於東漢元年發明了用植物造的纖維紙,起初蔡倫造紙的原料多為樹皮、破布、舊魚網、麻頭等造出的紙既輕便又美觀。105年蔡倫把這一重大發明上報了朝廷,受到嘉獎,並通令全國一律通用[1]P430。從那以後,紙張便以新的姿勢進入了社會文化生活中,並逐步在中國大地上傳播開來。社科論文到公元317年,晉文帝司馬睿遷都金陵(南京),隨即使造紙術從黃河流域傳到了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2]P591。

據竹板橋的造紙術傳承人劉開勝介紹:早在清朝康熙年間,為了避難,他的先祖劉國倫從江西舉家從江西西遷,在途經彭水縣朗溪鄉的竹板橋時,因看到這個大峽谷有山有水,山高竹茂,谷間河水清澈,兩岸竹林青翠,形成一條有長約10公里的綿延的竹海,於是決定紮根下來,世代繁衍,以祖籍相傳的造紙術為生,營造家園。從那以後,彭水竹板橋的蔡倫造紙就成了一個永恆的話題。到如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了。

二、蔡倫造紙術的社會文化價值

1、保留傳統文化的生產工藝

劉氏造紙術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老造紙術的傳統工藝,代代相傳,不斷改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保留了當年蔡倫造紙的傳統72道工序而成紙的工藝。原始的造紙工序大致有打漿、調料、上漿准備、流送布漿、脫水成形、壓榨脫水、烘乾成紙、表面處理[3]P585。在竹板橋主要的工藝工藝流程有:取料(主料竹子,輔料石灰)、制料(浸泡,發酵)、制漿(碾碎,踩料,攪漿,制備樺葉)、成型(舀紙,榨乾,打光上色)、乾燥(揭張,晾曬)、包裝保管六大工序。二是發展了傳統的造紙法,自上世紀70年代起,改變了原始張型,從原來的每張30*50厘米逐漸改進為現在的規格,提高了產品的經濟價值。三是保留了傳統的文化藝術,在每年開始伐竹進廠前,要祭祀蔡倫、山王菩薩、土地菩薩,在春節、月半這樣的傳統節日里也要將他們與自己的祖先一同祭祀;在勞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勞動號子、山歌,現今仍在傳唱;同時還保留著多種禁忌,加重了它的神秘感,增添了更多的魅力。據村中劉開勝介紹:以往蔡倫先師發明造紙時,他造出來的紙張極不均勻,結構性也不強,很容易被扯破,長期以來也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有一個晚上觀音菩薩托夢給劉國倫,讓劉國倫在紙漿中加入樺液(樺葉碾碎)便能使紙張成型。事實果真如此,於是這技術便成了竹板橋人的「專利」。

⑧ 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寫「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我這有一篇「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起點」,你可以參考。

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起點

摘 要

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場內容廣泛而且影響深的社會政治運動。內容包括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它為中國的經濟、軍事近代化創造了條件,開創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先河,客觀上促進了中國人現代民族意識的增長。它雖然沒能救中國, 卻為中國的進步、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鏈條上的第一環。因此,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起點。

關鍵詞:洋務運動、近代化、起點

洋務,最初稱作夷務,「泛指與西方資本主義有關的一切事物,諸如外交、通商、傳教以及輸入西方資本主義的武器、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等等,幾乎是無所不包」。[1](p31)「但是,洋務運動中所興辦的洋務,狹義的說,主要是指清朝政府為強化中國軍事力量和工業力量,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場以引進西方的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為主要內容,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強國運動」。[2](p477)然而,就是這場運動,史學界對其的評價一直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牟安世、祁龍威等認為洋務運動「促進中國社會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3]但以李時岳、孔令仁、胡濱為代表的史家們卻認為洋務運動「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3]也有人認為洋務運動只不過是「清王朝投靠資本主義列強,並與之結合,以謀求穩定其反動統治的產物」,「運動的進程和後果並無積極意義」。[4](p29)但筆者認為,自從19世紀60年代初洋務運動的發軔,一直到90年代結束,持續了30多年。在這期間,洋務派引進了西方的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發展了以機器生產為標志的近代生產力,造就了舊制度的掘墓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因此洋務運動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大門,可視為中國近代化的起點。本文將從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中體西用」的思想、洋務運動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的近代化嘗試等方面來闡述。

一 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

洋務運動發生在19 世紀60 年代決非偶然,是和當時世界近代化運動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的。其時,歐美各國都在進行近代化運動。所謂近代化,就是「在歐美各國就是資產階級通過反對封建勢力的斗爭,使社會擺脫中世紀的封建形態而資本主義化」。[5]近代化的主要標志是發展科學技術,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科技的產生和發展是由生產決定的,同時科學的進步又促進生產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科學的力量也是不費資本家分文的另一種生產力。」[5]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引發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應用到生產中,又推動了各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加速了各國近代化運動的進程。世界近代化運動是隨著各國工業革命的勝利而開始的。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開始,即從手工工場到大機器工廠的飛躍,這也是社會關系的一大變革。在各國當中,英國是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廣泛而深遠。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成為當時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繼英國之後,法國和美國從19 世紀初開始了工業革命,隨之,各國的近代化運動也迅速開展起來。它表明西方近代文明已經產生,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飛躍。它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強力,不僅從整體上改變了世界歷史的格局,而且向人們昭示了近代社會發展的趨向。

面對西方文明的挑戰,東方各國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反應。日本對西方文明的沖擊反應強烈。19世紀中期,在傳統的農業社會和近代工業文明之間作出歷史性的選擇,是日本社會面臨的難題,最終日本選擇了近代工業文明,他們先是推翻幕府統治,廢除幕藩體制。繼之,在1868 年實行明治維新,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最後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實現了近代化,避免了亡國的厄運。日本近代化運動的實踐充分證明馬克思的論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5]

面對這股近代化運動潮流的不斷沖擊,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對西方文明的認識也不斷深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力都開始接受。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林則徐認識到了解西方之重要,同時又深深地刺激了有良心、有見識的士大夫們,他們沉痛地檢討了中國貧弱失敗的原因,並大聲疾呼要睜眼看世界。例如林則徐在廣東主持禁煙過程中,就組織人「采訪夷情」,翻譯外國報紙和書籍。戰後,中國出現了第一次學習西方的熱潮。在這方面,林則徐、魏源、姚瑩、徐繼畲最具建樹,如魏源完成了《海國圖志》一書,初版50卷,後增為100卷。1848年徐繼畲撰成《瀛環志略》10卷,「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世界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

⑨ 怎樣寫好歷史小論文

寫歷文小論文有許多好處,不但能鞏固課堂上學過的歷史知識,加深理解,提高認識,而且還能培養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對提高高語文寫作水平也大有幫助。
怎樣寫歷史小論文呢?
首先要選一個好題目。題目應注意「小」和「新」。既然是小論文,就不能求大求全。題目應該具體一點,如「讀文一得」、「一事一議」、「一人一評」等,只要能說明一個問題就很好。所謂「新」,就是選題有新觀點,不要人雲亦雲,不要墨守定論,對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敢於根據史實提出自己的見解。題目從哪裡來呢?
一是從聽課和讀書中發現。在聽課和讀書的時候,要善於獨立思考,從歷史事實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比較、印證,從而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
二是從參觀訪問和社會調查中尋找。參觀歷史遺跡和博物館,訪問健在的歷史當事人回憶往事,探訪有關歷史事實,這樣可以開拓視野,打開思路,從中得到好題目。
三是從觀察和思考現實社會生恬中想題目。現實社會生活常常會向我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肯動腦子思考,就一定能找到可寫的題目。題目選好後,不要急於動筆寫,必須先准備材料。
材料從哪裡來呢?
一是閱讀有關書籍,摘錄下你需要的材料。
二是實地考察收集材料。
三去向老師和別人請教介紹材料。
四是藉助便利的互聯網進行查找並下載。有材料,還必須對材料進行整理、鑒別、比較、分析、去偽取精、去偽存真。 正式寫作時,可先列個提綱,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有個整篇布局,這樣才能使文章層次清楚、條理分明。
寫歷史小論文最重要的是做到史論結合,也就是觀點與材料的統一。有史無論,文章就失去靈魂;有論無史,文章就沒有血肉。只有史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文章才有生命力。因此寫論文應力求鮮明性、准確性、生動性。

⑩ 高考歷史小論文題怎麼寫

這類題型是一種很難把握好的題型,不僅材料變化多、問題不固定,回答也可以是多元的,主要是要培養你的開放性、發散性思維,如果沒有準備或者恰好考到了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識就會有些捉襟見肘,但也是有一些解題技巧的:
先來一個評分標准,讓大家清楚得分點在哪裡:
得分點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得分點
1.分類
我們先來看一下分類吧,一般是兩類:1.由你來評價分析某一歷史事件、人物的作用、意義、影響;2.由你來論證某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或者是對比幾個事件、觀點進行評價。對於第一類,偏重於結合史實來表明自己對題目的認識,定性評價和定向評價結合進行,對於第二類題目,要注意對於歷史事件和觀點都要緊密結合特定的歷史環境,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
2.答題技巧
首先要速讀材料,認真看題目要求,明確自己要分析論證什麼;
接著精讀材料,要把材料的觀點提煉出來,用恰當的語言來表述出來,做到言簡意賅;
最後進行撰寫答案的時候要分段進行,這樣才是完整的小論文:
第一段表明你的觀點,用詞要確定,比如:我認為……是……的;
第二段結合史論進行論證,這個時候要注意進行多角度分析,不要只抓著某個角度一條道走到黑,常見的角度可以分成這幾種: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社會狀況,內因(如國內因素、組織內部因素)、外因(如國外因素、社會風氣),要注意先整理好思路再書寫,不能想一句寫一句;
第三段要用來進行一些總結或者升華,這部分最好結合歷史發展趨勢、已有史實來進行一波探討升華。
3.結合題目進行一波分析
在分析題目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讀題,避免片面,很多時候可以用求同存異的方法來剖析材料,我們可以來找這些材料的共同點,來論述這些共同點,也可以尋找一些差異,不是固定的,可以按照題目要求來:

閱讀全文

與歷史小論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