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手歷史老師講課該怎麼講
新的歷史老師剛剛講課,這個時候呢一定要把第一堂課看的非常重要。一定要精心的備課,而且呢最好了不要拿著書。正因為第一節課會很關鍵,希望你能用脫稿的方式來講課。而且描繪的更加繪聲繪色。相信同學們就一定會有興趣。非常的敬佩你這位老師的。
『貳』 如何上好初中第一節歷史課
上好初中第一節歷史課具體方法如下:
1、在第一節歷史課上就樹立學生正確的歷史學習觀是學習好歷史的基礎
基於對造成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不高的第一個原因是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認知偏差,通過第一節歷史課來糾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歷史教師的我們首先就要擺正對歷史課是所謂的「副科」的心態,只有這樣歷史教師的教學才能夠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其次,在第一節歷史啟蒙課上我們就要明確告知學生學習歷史的意義所在。我在第一節歷史課上就會對學生說:歷史是一門社會學科,它涉及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它是人類對自己過去的總結同樣也是認知現代的途徑。
我們不要把歷史單純的理解為「死記硬背」、「沒有什麼深奧學問的學科」。就這樣我通過告知學生歷史學習的意義,從入門就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歷史學習觀。
2、在第一節歷史課上就捕捉學生興趣點是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方式
衡量一個優質課堂教學的標准就是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一個活躍的課堂。捕捉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是我上歷史課的一大法寶。結合第一節歷史課不易多深入講解知識點的特點,給學生講述一些歷史中的奇聞趣事來引發學生的興趣。
比如說學生普遍對考古非常有興趣,我就會講一些考古發現。秦始皇的暴政之一就是是徭役繁重,他曾經役使七十多萬人,在咸陽修阿房宮,在驪山營造自己的陵墓。結合著多媒體的圖片放映介紹驪山陵的內部結構以及現在一直沒有挖掘的原因。引人入勝的情節加上豐富直觀的圖片自然吸引學生一探究竟。
3、簡潔生動、語言幽默是開啟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之門的關鍵
如果我們在有豐富情節的基礎上加上巧妙的課堂用語,那麼可以說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呆板的語言和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歷史老師在講授歷史知識的時候要結合著教授的內容做語氣上的變化。
比如說在講授二戰恢宏悲壯的歷史場景時,語氣就比較鏗鏘有力。在講授古代四大發明的時候語氣則充滿了自信與驕傲,較為輕快。這樣教師從書本教學轉變為情景教學,寓情於景,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
4、教師引導、個人魅力是開啟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之門的保證
教師處事的態度和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因此一個有豐富歷史知識和高尚素質的教師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講授「孔孟聖賢」的時候,如果教師有正確的禮儀情操就能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展現。這不僅是對中國古代歷史知識的學習同樣也是教師對學生形成禮儀、言行的正確引導。
(2)歷史課怎麼講擴展閱讀
歷史教育的不足,其實已經在社會中有所反映。趙亞夫說,「比如近些年的民國熱,由於各種原因,存在美化民國時期和民國人物的傾向。這種現象就與歷史教育的缺失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的歷史教育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點,學生對一段歷史和人物缺乏縱向和橫向的比較認識,所以很容易被網路上熱炒的觀點左右,不少人成了民國熱的跟風者也就不奇怪了。」
1、激發興趣
如果教師僅僅照本宣科,學生收獲的只是一個個知識點,要跳出課本,引導學生感知鮮活的歷史
廣東省東莞市的歷史教師夏輝輝沒有想到,她在歷史課堂上虛構的一個人物「帕帕迪」會引起這么多的效仿與爭議。
在嶽麓版歷史教材中,《歷史(必修一)政治文明進程》的第六課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主要介紹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變遷。由於所涉歷史年代久遠,概念生疏,這堂課並不好講。
苦思冥想後,夏輝輝大膽虛構了一個叫「帕帕迪」的農民,以他的生活為線索帶學生進入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陶片放逐法、蘇格拉底之死、女性不享有民主權等概念被生活化地呈現,本來生澀的歷史知識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
為了讓這個虛構的人物更加貼近史實,夏輝輝在後續的教研工作中,又查閱了大量史料和研究著作,以確保最大程度地尊重歷史。
2、塑造史觀
學生在建構歷史觀時,面臨的主要問題,不是歷史知識的匱乏,而是在海量信息的沖擊下,難辨是非
2011年新修訂的《高中歷史新課程標准》中規定,掌握歷史知識不是歷史課程學習的唯一和最終目標,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通過歷史學習,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看來,歷史教育僅僅有趣還不夠,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客觀理性地認識歷史,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叄』 如何能夠很好的講好一堂歷史課!
收集當節課的歷史典故歷史事件這樣就不會局限在課本上了,起到開拓視野的作用了。還要根據課本上的東西和你自己收集的歷史從不同角度分析講解。從而與書上的相互印證才能更好的理解。
歷史書上的每每說的都是重點,沒有對細節加以說明,從而使理解起來比較難,往往用的都是死記硬背,這樣花的時間多效果還不好。只有把書上的拆散了,按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來講,才能把一件事說得生動。
『肆』 如何上歷史課
歷史課是一個需要極強代入感的課程,比如給你講唐朝,老師一定要讓學生感知到唐朝時期的氛圍和景象,對唐朝的人物和事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對於老師的語言功底要求是很重要的。
假如你的歷史老師上課平淡無奇,只是對於課堂知識的反復重申和總結,那你就做好筆記,課外多閱讀。如果你老師上課富有感染力,你需要做的就是仔細聽課就好了,多做題。順帶說一句,學校課程,無論哪一科多做題是最主要的。
『伍』 作為一個師范生,怎樣為學生講一堂精彩的歷史課
歷史課是比較容易抓住學生注意力的,第一節課非常關鍵。滿足以下幾點,你就有可能成功。
1、自己是一個有學問、有責任心、肚子里有貨的老師。
2、課前要充分准備,講第一節歷史一定要打破課本的課程次序,挑選有懸念,故事情節強的一段歷史,作為第一節的講授課程,這樣可以把學生拉到你麾下。給學生講課前,以說書形式自己先試講幾次,找人聽。能夠達到吸引聽講人的程度時就可以給學生講了。
3、課堂組織,這是獲得學生尊重,認可的最重要環節。不管你採用什麼招數,讓學生眼球看著你的教鞭轉,注意力跟著你的聲音走。你的精力不能只集中在教本、黑板上,你要練就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
4、在講課前。先提問題、設懸念、讓學生帶著好奇、帶著疑問聽課,讓學生的思路跟著你走。
......
『陸』 自己是一名初中老師,怎樣給學生上一節生動有趣的歷史課
我是理科生,但我十分喜歡歷史。
接下來我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對學這門科目的一些想法。 我覺得對於老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慢慢熱愛這門學科。我記得我們以前上歷史課老師很少給我們講課本上的知識,因為那些說白了只要死記硬背就行了,他總是用二十分鍾給我們講一些歷史故事,加之我們老師很有表演天賦,他的課堂總是伴隨著笑聲,平時愛睡覺的學生上他的課都是充滿了激情,然後剩下的二十分鍾給我們自己看歷史書上面的知識點,每次考試我們班歷史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最好能夠以故事的形式把所要講述的內容去告訴學生,這樣學生們越喜歡,自然課程也就越好上,而不至於一上課,先講不了課堂內容,就要和學生們鬥智斗勇。有的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說起來的講故事,你自己就要多讀書,多思考,只有自己積累的多了才能帶給學生們更多,照本宣科是行不通的。
最好在上課的時候能夠告訴指導學生們如何正確地去認識歷史,去尋找真正的歷史。用大腦去思考,用心靈去感受,這才是學習歷史。
『柒』 歷史課怎麼教
歷史課很不好把握,如果講得不生動,學生們,就恨容易乏味、不想聽課。
我們以前的歷史老師就是這樣,上課只顧著照書念,很多同學都不想聽他的課,後來換了位歷史老師,她講課就很吸引我們,因為她的秘訣不再於講課,而是講故事。
我們現在的這位歷史老師,能將歷史課上的如此成功,可以歸結出幾大法寶,供您參考
1、備課,要充足,將每節課的知識點、要點、重點概念記清楚
(上課時老師就能脫離課本,在黑板上邊做板書邊講課,因為脫離了課本,老師就不會照書念,就會有重點的講課,其他的學生自己會看、自己理解,事半功倍)
2、適當穿插一些與課本有關的課外知識
(由於老師講的大部分課本上都有,就很難吸引同學們,整堂課都聚精會神的聽課,所以,在講課時適當的插一些書本上沒有的課外知識,或者還未學到的知識。例如:在講黃埔軍校時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時,可以穿插以後會講到的西安事變時談判的代表周恩來。這樣做,一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二來讓學生提前熟悉了以後的知識,等到以後再講到此知識時,也不會感到陌生。)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o(∩_∩)o...
『捌』 如何有效地教好歷史課
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是課文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統一,是歷史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的結合。
第一、歷史課堂教學要注重關聯,講清發展,突出結構,理清條理。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的發展。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講清塊狀的知識點外,還要注意縱向(或橫 向)的聯系,突出關聯,講出「發展」來。所謂關聯,應該有三個方面:1.兩堂歷史課之間的關聯。2.一堂課 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3.歷史與現實的關聯。前兩點教參上多有說明,而後一種聯系,教師一般不夠重視。如 目前國內外重大新聞、古今中外科學文化知識等,都可作為聯系課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章, 課文中提到的首次用於戰爭的簡陋的飛機、笨拙的坦克、遠程大炮等武器,教學時可聯系現在先進的水陸兩用 坦克、隱形飛機、海灣戰爭中的「飛毛腿」和「愛國者」導彈。教師略加講解,學生即可饒有興趣地了解到武 器發展的粗略歷史,明白現代技術的巨大進步給未來戰爭帶來的殘酷性。
第二,要有較好的課堂檢測形式。
不少歷史課缺乏檢測,即使檢測,也是一背了事。事實上,好的課堂檢測對課堂教學有補充、深化作用。 在實踐中,我者嘗試了兩種形式的檢測:一種是巧妙利用板書,檢測基礎知識。在板書時,教師可對簡單而學 起來又易錯的地方,以填空題的形式列出,讓學生練習。另一種是設問答疑方式。可以採用教師提問題讓學生 解答,或學生提問題讓教師解答的方式進行。
第三、歷史教學要突出形象性與情感性特點。
初中教師面對的是12~16歲的青少年。歷史課堂上,他們願意聽、樂於記形象性強的人物事跡和故事。教 師授課時就應緊緊抓住這一特點,因勢利導。講歷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氣氛,要講得有聲有色,要把簡單枯燥 的文字變成生動具體的場面;講歷史人物,則應突出人物鮮明而富有特色的個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鮮明 、突出。如講《火燒圓明園》一節,可這樣敘述:「侵略者焚燒圓明園的大火,延續了三天。黑色的雲團長達 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飄盪在整個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滿了大街小巷,到處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發 生了日食一樣……圓明園,這座被稱為『萬園之園』的藝術傑作,這座中國歷史上最宏偉、最精美的皇家園林 ,就這樣被這群野蠻的侵略者燒毀了。」這里,有對具體情景的描述,有對精美無比的圓明園被燒毀的嘆惜, 更有對侵略強盜野蠻行徑的控訴。像這樣有聲有色的敘述,學生怎能不受到強烈的感染呢?
『玖』 初中歷史課怎麼講
歷史課是非常適合培養價值觀的課程,所以要求教師對於歷史事件,歷史知識要掌握,歷史觀點要符合主流。切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不一定要知道所有,也不必在學生面前表現得什麼都知道。引導學生興趣,教授學生學習方法,解釋學生疑惑,培養學生價值觀。特別是基本的是否價值觀念。
『拾』 如何講好歷史課
拋開課本,多講講書上沒有的東西,學生會很感興趣,我上高中時我的歷史老師上課從來不帶課本 就在黑板上寫個標題 然後就滔滔不絕的講一節課。書上的東西基本上不用老師都會了,學生主要是想知道課本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