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寫好歷史短劇
什麼是短劇
我自己創作經驗告訴我,什麼是短劇呢,短劇,短劇,說白了就是把電視劇縮短了,但是,要把電視劇的最精華的部分留下,所以,要記住以下幾點。
第一點, 無論什麼題材的短劇一定含意鮮明,千萬不要編一些別人都已經看完了,但是,啥意思還沒看出來,這樣的作品你就是沒有成功。失敗了,因為,根本拿不出手。
第二點, 千萬不要有三多,第一多,不要廢話太多,第二多,不要廢景太多,第三多,不要廢人太多。我先來說一說什麼是廢話太多,就是,明明倆句話就能說明白,他說了七八句,這就是廢話太多,什麼是廢景太多,就這么說吧,我比一個例子,在短劇裡面走一個路,她走了一分鍾,這就是廢景太多,什麼是廢人太多呢,就是一個短劇裡面她有二十多人,看看她的臉,看看他的臉沒了,得要抓住主人公。
第三點, 必須要有包袱,什麼是包袱呢,我給大家分一個類,有十多類吧,方言,,歪講,倫理,,俏皮話,,誤會,,錯位,,因果相差,曲解,上面這幾個一般在小品相聲裡面長用,在短劇裡面也可以用,還有一個就是有意思的事,這也算是個包袱吧。
第四點, 短劇的頭一定精彩,在3分鍾以內必須要把所有的人眼球給吸過來,要不然人就走了。
怎麼寫好一個本子呢?怎麼能在8000字左右的篇章內用鏡頭的語言簡潔而完整的描述一個故事呢?怎麼能讓劇本展現出的故事脈絡錯落有秩呢?下面,我寫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在2009年裡與朋友們共勉。
想寫出一個好本子,好故事是基礎,沒有好的故事,等於沒有好的主題,既然主題不好,故事不好,無論你的故事有多完整,或者你認為自己的故事有多精彩,那也是白搭。什麼是好故事呢?符合常理的,生活中常見的,能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我這樣說,你肯定會反問我說:符合常理的,生活中常見的事情能是好故事嗎?那樣的故事大家見的多了,寫出來肯定沒人看。假如你真是這么理解的話,那是不妥的。大多好的故事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只有生活中常見的故事才容易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我們怎麼找生活中常見的好故事呢?生活中的故事多了去了,關鍵看我們怎麼把握它們,怎麼對待它們,怎麼找它們的切入點,當我們尋找一個故事的切入點時,我們首先要想想這個故事的典型性在哪裡?故事的典型性是什麼呢?它並不是說你找的這個故事有什麼獨特之處,有人說: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你套的妙不妙。其實,寫劇本也可以套,套什麼呢?這里的套不是抄襲,也不是借鑒,而是抓取,抓取類似故事中所有的典型元素為你要寫的這個故事服務。這樣,你劇本故事的主題就有了典型性,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好的故事,只有它具備了生活的普遍性的時候,它才具有生活的典型性。
用8000多字的篇幅簡潔而完整的敘述一個故事,那是很簡單的事情,能寫劇本的人大多都能做到.如果你真的認為這樣就可以的話,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寫小說了.其實,寫一個8000多字的短劇劇本是不容易的.在30分鍾的時間里,我們要讓故事精彩,要有起伏,塑造的人物要較為豐滿.語言要簡潔,准確,場景要集中,寫的過程要考慮到拍的過程,就相當於我們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要邊買邊考慮這些菜買回去廚師做的時候能不能用上,短劇是快餐,是小品式的室外情景劇,因此我們寫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拍的時候,資金,場地,道具等等,如果這些不考慮的話,你的劇本再好,對於短劇也是不可能被採用的.故事要有起伏,也就是說故事要有沖突性,思想的沖突,人物性格的沖突,生活選擇的兩難,生活的變化,情感的變化......怎麼能讓一個故事寫出後不覺得平呢?導演經常說:唉!你的故事太平了.什麼是平,我的理解就是沒起伏,沒戲劇的沖突性,就好比,下午,一個人從飯館吃飯出來,上了趟廁所,然後在車站等公交車,回到家裡,老婆問吃飯了嗎?他說吃了,然後看電視,洗澡,再看電視,直到睡覺.很平淡.其實每個故事都應該有意外.要想讓你寫的故事有意外,那麼你就應在故事開頭的時候給它安排一個情理中的意外,也叫故事的鋪墊,這個意外往往會給主人公的情感,思想,生活造成困難或者使它們發生改變,那個時候,你故事裡的沖突或者叫起伏也就顯現出來了.
讓短劇有一個清晰的脈絡也是朋友們應該注意的,只有故事的脈絡是清晰的,主題才能更加突出,人物性格才能更加鮮明.我們寫劇本的時候,應該對於自己所寫的故事進行處理,為了表達一個主題,或許我們已經累積了很多素材和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在這些故事的素材庫里,我們該怎麼選擇呢?我有一個原則,就是選擇能突出故事主題的一個或兩個事列即可,然後同過這一個或兩個事例去展示你的主題.一個好的劇本通常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出來.
劇本的語言也是不容忽視的,接下來說說我想說的,長久以來,我寫劇本有個弱點,就是人物對話的語言不夠准確和簡潔。好多寫出來都好象是廢話。語言的簡潔性和准確性對人物內心的表達和對故事情節的衍生和推進是十分重要的,語言是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劇情的表達,是對故事的明晰闡述.怎麼能證明你劇本人物的對話很順呢?我的方法是,寫完劇本後,把劇本給你的家人或知心朋友念一遍,那樣的話,劇本對白如果有問題,你肯定會感覺到的.
歷史短劇是短劇的一種形式,所以給樓主找的是短劇大類的寫作資料,知識是相同的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⑵ 關於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劇本怎麼寫
首先,你要對你所要寫的歷史故事所處的歷史時段進行詳細的了解和學習。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把你的過失融入到歷史時段里,符合歷史時間要求。當然,劇本是為影視劇服務的,適當的誇張和渲染時可以的。最後,下筆寫,在寫的過程中,一定要一前兩點為基礎。
⑶ 歷史劇本怎麼寫求指導,只達到高中生水平就可以了
歷史劇本可以分為還原歷史、改編歷史和架空歷史。根據你自身對歷史的了解寫就好,不過你了解的都是大家知道的知識的話,可能沒人會看。最好是在對那一部分歷史有一些了解之後在寫
⑷ 歷史劇的具體格式怎麼寫
創作歷史劇,首先要有相關歷史作為載體,那麼首先要打開自己腦海中的歷史知識盒,即回憶自己印象較深的歷史。這個過程中,不妨把思維分為「點」和「面」兩種。「點」指的是回想某個歷史片段或某個知識點;「面」指的是回想或思考某段歷史時期的社會文化生活。
從「點」的思維去想的話,可以有如下流程:
1、 回憶以往學過的歷史知識,確定某個歷史片段或某個知識點為歷史劇演出的主題。
2、 了解該歷史相關的歷史事實,確定本歷史劇要表達的思想
3、 圍繞中心思想展開聯想
4、 寫成劇本
例子:
《分封制的故事》知識點:分封制的內容和特點
組織模擬西周分封情景,或模擬貴族、平民與奴隸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的生產、生活情況,通過組織歷史短劇演出的方法,增強自己合理的歷史想像能力。
《為了嫡長子》知識點:嫡長子繼承製的內容和特點
在嫡長子繼承製下,為了繼承王位,周朝的後宮生活是怎樣的呢?假如周天子的正室沒有兒子,當時又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呢?
從「面」的思維去做的話,可以有如下流程:
1、 利用網路、課外書或圖書館等等,了解某一時期的社會文化生活,比如孫中山提倡剪辮子,當時不同的家庭有什麼不同的反映;比如經濟全球化下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現象;比如三次科技革命下人們不同的生活水平具體是怎樣表現出來的;比如北宋時期,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術並存,當時印刷坊是如何經營的,當時的文人又是如何選擇的。
2、 把某個時期的社會文化生活確定為本歷史劇的劇情背景。
3、 確立主題,確立本歷史劇要表達的思想
4、 圍繞中心思想展開聯想
5、 寫成劇本
另外,在歷史劇創作中,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即尊重史實
將歷史改編為歷史劇,在史實的基礎上,可以允許做一些想像和虛構,但不允許違背歷史的本質真實。
2、恰當處理虛實關系
注意:一、著名歷史事件的大綱節目一般不能虛構;二、歷史上實際存在的重要人物的基本面貌一般不能虛構,當他們成為劇中主角時更應慎重;三、歷史的順序不能顛倒,特定的時代面目、歷史氣氛、社會環境須力求真實;四、劇中純屬虛構部分的內容,即所謂「假人假事」,要符合充分的歷史可能性;五、「真人假事」,其事除了要符合歷史可能性外,還應符合「真人」的性格發展邏輯;六、「假人真事」,即虛構一個人物來承擔歷史上真有過的事件,必須要讓這個「假人」的性格與這件事具有內在的統一性;七、對於劇中非虛構的部分,即「真人真事」的處所,不要對其中有歷史價值的關節任意更動。
3、體現時代新意
示例:
時間:公元前210年(秦統一中原第12年,秦始皇死前一年)至公元前179年
地點:嶺南番禺、長安漢朝皇宮
人物:
趙佗30歲至106歲
俞勉48歲至78歲,後為南越丞相
陸賈40歲至70歲,漢朝太中大夫
吳任軻19歲至59歲,後為南越大將軍
荔女13歲至53歲,南越少女
三示公公55歲至85歲,秦太監
水妹15歲,俞勉的女兒
俞廣駟20歲,俞勉的兒子,後任中尉
趙母趙佗母親
劉邦
馬夫、官員、兵士、侍女等
開幕前旁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掃平齊、楚、 燕、趙、魏、韓六國,統一中原,定都咸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囂、趙佗率五十萬大軍進駐南越,設南海郡,郡府為番禺。從此,嶺南百越諸地正式納入中國的政治版圖。第一幕
[公元前210年。
[幕啟。熱帶樹林中的祭壇。祭壇上方掛著虎頭圖騰,供奉著豬、羊、牛、狗頭。
俞廣駟請出俞氏部族祖傳虎頭寶刀。
[二人托著虎頭刀遞給俞廣駟。俞廣駟跪在俞勉面前。幾個男子將面蒙黑紗的荔女綁在木樁上。荔女拚命掙扎。
俞勉上酒。(水妹端給俞廣駟一碗酒。俞廣駟一飲而盡)蒼天在上!(眾越人跪)懇請開恩降福,賜我南越俞氏部族風調雨順,除災祛病,子孫綿延,百畜興旺。廣駟,接刀!
[將刀將給兒子。一陣馬嘶,眾人向內張望。
[俞廣駟舉起刀欲砍荔女,趙佗躍上祭壇,用劍架住虎頭刀。吳任軻、馬夫等秦兵急上。趙佗把手中馬鞭扔給馬夫。
俞廣駟你是什麼人?如此大膽,不怕上天嗎?
[趙佗大笑。三示公公氣喘吁吁上。
公公此乃秦國始皇帝所封南海尉趙佗趙大將軍,為整肅民風,巡視此地。還不快跪!
俞勉我俞勉跪神跪天不跪人!
⑸ 歷史劇本
所謂歷史劇本,就是通過在課下搜集、閱讀材料,編寫 歷史劇本 ,分配角色排練。
劇本是一種文學形式,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劇作等等。它以代言體方式為主,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劇本的寫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被舞台上搬演,戲劇文本不算是藝術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用於舞台演出才是最終藝術的呈現,稱為「腳本」(即「演出文本」或「演出本」)。
劇本主要由台詞和舞台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採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劇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劇作者的口氣來寫的敘述性的文字說明,包括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徵、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對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⑹ 歷史課本劇怎麼寫
歷史短劇劇本 文成公主入藏 第一幕 吐蕃使者求婚 小太監:吐蕃使者到。 祿東贊:尊敬的天可汗,祝您永遠安康!天可汗仁慈愛民,大唐人傑地靈,贊普久仰中土文明。我們奉贊普之命,特來大唐求婚。這里有黃金5000兩,珍寶數百件,作為聘禮,請天可汗收下。(太監收下) 唐太宗: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愛之如一。贊普千里迢迢派使臣向唐朝求婚,朕深感欣慰。不過目前已有回紇,突厥等族的使臣前來求婚。眾多使臣都來求婚,令朕左右為難。還需找出一個擇婿的萬全之策。 小太監:宣眾使臣進見。(眾使臣上) 唐太宗:(眉頭一皺,計上心頭)現在朕出三個考題,如有哪國使臣能答出、答好,朕就把公主嫁給誰的君主。出題! 宮女:請聽題。第一題:御馬苑裡有100匹小馬駒關在左邊的馬圈裡,有100匹母馬關在右邊的馬圈裡,請你們找出一個好的方法為100匹小馬駒找到自己的母親。開始答題。(回紇使臣和吐蕃使臣舉手) 回紇使臣:尊敬的天可汗,回紇使臣已有答案。把100匹小馬駒一一宰殺,母馬聽到自己的孩子哀鳴,定會痛苦嘶鳴。用此法,可一一辨出小馬駒和母馬。 祿東贊: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臣另有更好的方法解決此難題。 唐太宗:說來聽聽。 祿東贊:此法是:把小馬駒餓一整天,然後放他們出來,小馬駒定會跑到母馬處吃奶。這樣既不傷害小馬駒性命,又能讓其和母馬團聚,還能體現天可汗的寬厚仁慈,何樂而不為呢? 唐太宗:此法甚妙。出下一題。 宮女:這里有一顆九曲明珠,幾束絲線。請你們想出辦法把絲線穿過明珠中間的孔。 小太監:這顆明珠中間的空彎彎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要想用一根軟軟的絲線穿過去,談何容易。(幾位使臣拿著絲線直發愁) 祿東贊: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辦法。我可以找來一隻螞蟻,用一條馬尾鬃毛拴在螞蟻的腰上。然後,把螞蟻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內,然後不斷的向孔里吹氣。螞蟻不久就會從另一端的孔中鑽出來。我再把絲線接到馬尾鬃毛上,輕輕一拉,絲線就穿過了九曲明珠。 唐太宗:(哈哈大笑)此法甚好。還有最後一題。請看!(眾宮女如仙女般走出來,裝束打扮相似)這里有30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們要在一刻鍾時間內從中找出文成公主。 祿東贊:(哈哈大笑)贊普久聞文成公主芳名,傾慕公主良久。文成公主出生於皇宮,自然氣度不凡,風華絕代,與眾不同。臣已經辨認出來。 唐太宗:(詫異)哦,指出來,給朕瞧瞧。 祿東贊:公主知喜事而來,額頭上有紅痣乍現,且祥瑞出現,身後有彩蝶飛來。 (太宗、眾宮女紛紛望著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額頭,不僅嫣然一笑)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機智非凡,想必贊普更是聰明絕倫。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難題,那文成公主就嫁於吐贊普。 祿東贊等:多謝天可汗!祝天可汗萬歲,萬歲,萬萬歲!!! (過渡)唐太宗已決定把文成公主許配於松藏干布,那麼文成公主又是如何嫁到吐蕃去的呢? 第二幕 西行入吐蕃 旁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將要起程去吐蕃 唐太宗:女兒呀,路途漫漫,遠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鄉心切,特地命人鑄造了兩面黃金寶鏡給你。這兩面寶鏡名叫日月鏡。寶鏡能照見中原河山,讓你思鄉時使用。 文成公主:父皇陛下,請放心。女兒會好好保重的,你們也要多保重身體。我走了。(悲戚狀) 江夏王:(跪下)陛下,臣就此告辭。(眾人起程) 旁白:文成公主一行人來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 文成公主:(拿出寶鏡東照西照,不禁潸然淚下)離別家鄉已經千里,舉目四望,茫茫蒼蒼,寶鏡使人兒女情長,肝腸寸斷,留此物何用呢?(扔掉日月寶鏡,繼續西行) 祿東贊: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條河,渡過此河,我們就進入到了吐蕃地界,。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聲痛哭)天下河水盡向東,惟我一人向西行。 祿東贊:公主殿下,你看,你看,河水改變方向了,掉頭向西流淌了。 文成公主:(擦乾眼淚)河水是引領我們西行呀,快過河吧!! 旁白: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跋涉,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終於來到了邏些城。男女老少奏樂歡舞,歡呼「贊蒙來了」。 (唱民謠)今天文成公主來西藏, 獅子進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了大平原, 不落的太陽高高升起, 西藏從此幸福太平…… 松贊干布:歡迎大唐使臣送公主前來,請江夏王明日按照唐朝儀式主持婚禮。 江夏王:好!好!婚禮明日舉行。 江夏王:(婚禮音樂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入洞房。(百姓高呼「扎西得勒」三聲) 第三幕 文成公主在吐蕃 (過渡)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喜結良緣,有情人終成眷屬,兩人婚後生活怎樣,看了第三幕我們就知道了。 旁白: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後與松贊干布相親相愛。 松贊干布:(對祿東贊)我族我父,從未有通婚大唐皇朝的先例,我今天能得到大唐公主為妻,實為有幸。我要為贊蒙築一座城池作為紀念,讓子孫後代都知道。祿東贊就由你主持布達拉宮。 祿東贊:臣這就去辦。 文成公主:親愛的贊普,此次來吐蕃,臣妾帶來了各種穀物,蔬菜種子,葯材,茶葉和各種書籍。一批工匠、樂師、農技人員也隨同而來。臣妾想為贊普分憂解難。 松贊干布:贊蒙知書達禮,見解獨到。你就參與朝政,協助我來共同來治理好吐蕃。 文成公主:請喝茶。 松贊干布:好茶,好茶,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文成公主:這是臣妾為了合吐蕃人的口味,特地泡製的奶茶。下面請贊普來欣賞漢族樂舞。 (漢族宮女翩翩起舞,眾漢族樂師演奏音樂) 松贊干布:好!好!(贊不絕口) 旁白:很快富麗堂皇的布達拉宮建成。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搬了進去。 松贊干布:贊蒙,如有雅興何不去布達拉宮參觀一番。(松贊干布帶領文成公主參觀,介紹繪畫和雕刻) 旁白:文成公主在吐蕃和睦邦交,促進了漢藏友好,對吐蕃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吐蕃人民用詩歌形式來表達他們對文成公主的尊敬和喜愛。 (詩歌)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 帶來了各種糧食三千八百種, 吐蕃糧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 各種手藝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土蕃工藝打開了發展的大門; 從漢族地區來的文成公主, 帶來了各種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種,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從此年年豐收。
⑺ 歷史劇本怎麼寫 最近歷史老師教我們寫劇本,我不知道格式怎樣
例:
劇名:成吉思汗下金朝
第一幕
(幕起)
木華黎(高興地):¥……%¥#%&%&*%
成吉思汗(深思):……&%*&%*&%*&%*&%
……………………………………
……………………………………(幕落)
第二幕
(幕起)
金王(慌張地):%……%*&(%*
……………………………………
就這種格式就行了,劇情一定要飽滿,我再告訴你劇本的一些注意點:
1.不要過於緊張,最起碼要有一個笑料,但不可扯遠,要在主題之內。
2.情緒刻畫飽滿。
3.語句符合各人身份。
4.適量加入旁白,要簡明扼要就行,在幕起幕落時穿插,但不能泛濫成災
⑻ 短篇歷史劇本
商鞅變法的歷史劇本
時間:公元前356年
地點:秦國都城咸陽
人物:商鞅 士兵 農民甲,農民乙,農民丙,阿獃,母親
旁白:秦孝公任命商鞅變法,商鞅為獲取民心,在咸陽南門口立了一根木頭,凡將此木移至北門口者,賞金10兩
第一幕 咸陽左庶長府內,商鞅低頭踱步
士兵:報告大人!南門之木已立三天,尚未有人將其搬至北門口!
商鞅:什麼?都三天了,還沒有人搬它嗎?
士兵:是的,大人。
商鞅:(若有所悟)可能是賞金太低了。傳令下去,凡將此木移至北門口者,賞金50兩!
士兵:是,大人。(士兵退下)
商鞅:這回應該有人搬了吧!
第二幕 咸陽南門,人們議論紛紛
農民甲:聽說有個叫公孫鞅(商鞅)的當了左庶長。
農民乙:是啊,你看,還在這兒放了根木頭,說是誰把它搬到北門賞金50兩,這誰信啊?
農民丙:城裡面的人這幾天都在說他,說他好像要變法。
農民乙:那他豎著根木頭干什麼?
農民甲:不知道。
農民乙:而且這木頭似乎我們都扛得動啊!
農民丙:看看再說吧!
旁白:這時,人群里走出了一個結實的小夥子(阿獃),肌肉倒是挺發達,不過呆頭呆腦的。
阿獃:娘——娘——!阿獃去把它搬到北門,我想我行的!
母親:阿獃啊,好好想想,就扛這根木頭走段路,會給你50兩黃金?
阿獃:啊?這個……那也要去試試嘛!好不好啊?娘——!
母親:好吧好吧,小心點啊!
(阿獃上前,摩拳,擦掌,彎腰,踢腿)
阿獃:呀!哈!我來了!(說完他扛起圓木,一直扛到北門口,人群中一片歡呼)
第三幕 左庶長府內,士兵來報
士兵:報告大人,有一人將圓木搬至北門口!
商鞅:哦?快快請來!
士兵:帶阿獃——!
(士兵下,阿獃上)
阿獃:拜見大人!
商鞅:呵呵,你就是那位勇士?不錯,不錯!來人啊,賞黃金50兩!
旁白:阿獃這回真呆了,眼睛盯著那金燦燦的黃金不放。
阿獃:謝謝大人,謝謝……謝謝……
商鞅:哈哈哈哈!
旁白:商鞅立木賞金的這件事很快就在咸陽城裡傳開了,老百姓們議論紛紛,大家都說:「咱們左庶長可真講信用,以後,他讓我們干什麼,准沒錯!」就這樣,商鞅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變法也得以開展起來。
全劇終
⑼ 歷史劇本怎麼寫
劇本是用來演的,除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等硬性條件,
必須要同時考慮一些軟性條件,比如人物的心理、社會心理等,它們在各個時代都有相似點和不同點,也正是它們能真正吸引觀眾。
具體方式舉例:
1.,通過人物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天氣的變化等輔助背景等來表現特定場景,令觀眾能夠身臨其境,設身處地,此時作者在創作時應完全融入人物的思想。
2,劇本講究結構,如同初看很一般的東西,經過重構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所謂點石成金,筆者最佩服的是金庸《射鵰英雄傳》中郭靖黃蓉在牛家村的暗室里那場戲,觀眾不知不覺就被帶入角色,充當主角,去經歷暗室外發生的一幕幕。當然,還有倒敘,引敘等很多手法,如果能抓住觀眾獵奇等心理,相信你的劇本會很成功的。
3,最後一點,就是要寫自己的東西,不要遵循老的套路(除了根本性原則),創新是永遠不會受批評的。
⑽ 怎樣寫歷史劇本
我建議看一下國外的戲劇,可以參考一下。
劇本是用來演的,除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等硬性條件,
必須要同時考慮一些軟性條件,比如人物的心理、社會心理等,它們在各個時代都有相似點和不同點,也正是它們能真正吸引觀眾。
具體方式舉例:
1.,通過人物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天氣的變化等輔助背景等來表現特定場景,令觀眾能夠身臨其境,設身處地,此時作者在創作時應完全融入人物的思想。
2,劇本講究結構,如同初看很一般的東西,經過重構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所謂點石成金,筆者最佩服的是金庸《射鵰英雄傳》中郭靖黃蓉在牛家村的暗室里那場戲,觀眾不知不覺就被帶入角色,充當主角,去經歷暗室外發生的一幕幕。當然,還有倒敘,引敘等很多手法,如果能抓住觀眾獵奇等心理,相信你的劇本會很成功的。
3,最後一點,就是要寫自己的東西,不要遵循老的套路(除了根本性原則),創新是永遠不會受批評的。
順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