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沒有人知道溫州柳市的歷史
溫州歷史綜述古為甌地,秦統一全國後屬閩中郡。西漢惠帝三年(前192)為東海王(俗稱東甌王騶搖)都地。 漢順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縣治設在甌江下游北岸今永嘉縣甌北鎮境內,是為溫境建縣之始。 東晉明帝太寧元年(323),析臨海郡南部永寧、安固、橫陽、松陽四縣置永嘉郡,郡治設在甌江下游 南岸(今鹿城區),是溫州建郡之始。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置東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溫州,自此以後,歷1300餘年至今,州名無改,州境亦無大變 。
辛亥革命爆發,1911年11月8日溫州成立"軍政分府",隸浙江軍政府。
1914年6月置甌海道,轄溫州、處州二府,道尹公署駐永嘉縣,屬浙江省。1932年 建立行政督察
區。溫州區初稱浙江省第十縣 政督察區,督察專員辦事處駐永嘉縣 。後數度更名,稱第四特區、第三 特區、永嘉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8年4月,改稱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7日溫州和平解放,建立溫州市軍事 管制委員會;8月26日成立第五專區,並設溫州
市。建國後,改稱為溫州區專員公 署。其後,名稱和轄縣有所變動。1981年9月溫州地區和溫州市合
並建立溫州市, 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鹿城、龍灣、甌海3區,瑞安、樂清2市(縣級)和永嘉、 洞
頭、平陽、蒼南、文成、泰順6縣。
⑵ 請問浙江溫州柳市的歷史名人有哪些及其圖像,注意,歷史名人哦
謝靈運 (385——433) 中國山水詩鼻祖,永嘉太守,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後移居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 葉適(1150——1223) 宋代思想家永嘉學派主要代表字正則,號水心溫州市區人 劉基(1311——1375) 明朝開國元勛 著名政治家 字伯溫,文成南田人 高則誠 卓越的劇作家,南曲之祖,瑞安閣巷鎮柏樹村人 孫詒讓(1848——1908) 朴學大師,字仲容,瑞安城關人 夏承燾(1900——1986) 詞學宗師,字瞿禪,溫州市區人 方介堪(1901——1987) 著名篆刻藝術家,字溥如,溫州市區人 蘇步青(1902—— ) 中科院院士 著名數學家 教育家 平陽騰蛟人 王季思(1906——1996) 著名文史家 戲劇史學家。學名王起,甌海梧埏人,抗戰期間,王季思和夏承燾執教於浙江大學龍泉分校。 夏鼐(1910——1985) 現代中國考古學奠基人之一 ,字作銘,溫州市區
⑶ 樂清有多少年歷史了,在古代叫什麼,有哪些名人
樂清有1700多年的歷史,在古代叫樂成。
晉孝武寧康二年(公元374年),分永嘉郡之永寧縣置樂成縣,屬永嘉郡,建縣從此開始。南朝宋、齊、梁、陳因之。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永嘉郡立處州,樂成屬處州。開皇十二年,改處州為括州,省樂成縣入永嘉縣,地屬括州永嘉縣。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州為郡,括州改為永嘉郡,樂成地屬永嘉郡永嘉縣。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永嘉縣復置樂成縣,屬東嘉州。武德七年,復省樂成縣入永寧縣;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置溫州,樂成地屬溫州永嘉縣。載初元年(公元689年),分永嘉縣復置樂成縣,為上縣,屬溫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溫州為永嘉郡,樂成縣屬之。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永嘉郡復改為溫州,樂成縣屬之。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為避梁太祖父朱誠之諱,奏改縣名為樂清,屬溫州。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樂清縣屬吳越國溫州靜海軍節度。
王十朋(1112-1171) 字龜齡,號梅溪,南宋樂清縣人。7歲就塾,天資穎悟,日誦數千言。建炎四年(1130),高宗避難來溫,十朋賦詩,有「北斗城池增王氣,東甌山水發清輝」句。十四年,開館梅溪,執卷受業者四十人。十朋享年60歲,賜謚忠文。遺著除《梅溪王先生文集》(前集詩,後集文)外,還有《尚書解》、《春秋解》、《論語解》、《周禮詳說》、《唐書詳節》和《梅溪奏議》等。葉適論紹興末、乾道初,「士類常推公第一」;朱熹論其奏議「氣象大」,實為當時公論。
翁卷 (1163-1245) 字靈舒,樂清人。永嘉四靈之一。仁途坎坷,布衣告終。著有《翁卷集》。李孝光(1285-1350) 字季和,號五峰,樂清人。官至訓奉大夫秘書監。元朝文學家,編有《元史》和《李五峰集》兩書;其詩文成就也廣受贊譽,有「孝光以文章負名當世」、「會天下士於京師,或論詩家風格,未嘗不以五峰首稱」的記載。
趙士禎(1552-1611) 明朝火器研製家,樂清人。官至中書舍人。他以畢生精力研製火器,發明掣電銃、迅雷銃、火箭溜。其中的火箭溜,在我國火箭發展史上,有創之功。另外,他還著有《神器譜》、《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等書。
⑷ 樂清有哪幾個鎮歷史是怎樣
樂清市「9鎮8街道」,即柳市、北白象、虹橋、淡溪、清江、芙蓉、大荊、仙溪、雁盪9個鎮和樂成、城東、城南、鹽盆、翁垟、白石、石帆、天成8個街道。樂清[1]歷史
樂清市 悠久,人文薈萃。遠在四千多年前,東甌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流下了許多石斧、石錛、石矛、石犁、石墜等石器。樂清歷史上曾有過王十朋、翁卷、李孝光、趙士楨、章綸、高友璣等名人。王十朋為南宋開科狀元,翁卷為南宋「永嘉四靈」詩派的傑出代表,李孝光為元朝一代文豪,《元史》稱他「以文章負名於世」,趙士楨為明代傑出兵器專家,其火器發明列為當時世界先進。鑄於宋元祐七年的能仁大鑊,屬亞洲第一大鑊,它折射出了樂清市悠久而璀璨的歷史文化之光。
⑸ 樂清市柳市鎮三里村歷史
三里村,隸屬於溫州市樂清市柳市鎮。
三里村周圍有前州村,前窯村,前垟洞村,前西垟村,前西村,前京村,三里社區,三宅村,沙東村,沙後村,沙西村,山弄村等村莊。
森林覆蓋率很高,秋溫高於春溫。
⑹ 浙江溫州柳市位於哪裡
柳市鎮位於煙波浩渺、魚龍潛躍的樂清灣之濱,以「寰中絕勝」著稱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雁盪山之麓。以柳樹下形成集市而得名的柳市鎮是座歷史悠久的城鎮,早在西漢時,這里就已形成村落,集鎮形成於北宋。南宋思想家葉適所倡導的事功學說,主張惠工通商的永嘉學派思想孕育了柳市源遠流長的經商傳統和誠信務實的文化氛圍,更賦予了柳市人特定的人文氣質。 柳市鎮為「中國電器之都」。鎮戶籍人口10.1萬,外來人口11.2萬,是全國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驗區、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傲居溫州第一強鎮、2008年全國千強鎮第12位。
⑺ 柳市鎮的地名來源
據傳古時本鎮後街大橋旁,有一大柳樹,群眾聚集周圍進行農、副產品交易,年長月久遂形成固定集市,並不斷繁榮,形成集鎮,即柳市。
柳市之窗 摘自《樂清縣地名圖冊》(浙江省樂清縣地名辦公室 一九八七年一月)
柳市人之柳市(自然篇)——麻園麻園,非行政地理名,位於柳市鎮東部,龍崗山-麻園山-象山以南,樂琯運河以東,柳翁東路以北,東接象陽鎮。因古時此地種麻,故稱麻園。包括6個自然村:麻園白、上溪房、橫屋、潭頭、上嶴、下嶴。現為5個行政村:長虹(麻園白)、長豐(上溪房、橫屋)、西潭頭(潭頭)、上峰(上嶴)、象山(下嶴)。人口約7000,主要為鄭姓。
境內主要山地河流:
龍崗山-麻園山-象山(上峰、長虹、長豐、象山、西潭頭)、
樂琯運河(長虹、象山)、
白浦河(上峰、長虹、長豐、象山、西潭頭);
主要道路:
東西走向:
龍井路(上峰、象山)、
新市東街(長虹)、
環城東路(上峰、長虹、長豐、西潭頭)、
虎嘯路(長虹、長豐)、
大興東路(長虹、象山、長豐、西潭頭);
南北走向:
沿河東路(長虹)、
長城路(長虹)、
長榮路(長虹)、
長虹路(長虹)、
長江路(長虹、象山)、
月渡路(長虹、長豐、象山)
公共(或公眾)設施(或場所):
醫療:柳台醫院(長虹)
教育:柳市鎮第一中學(象山)、柳市鎮第三小學(長虹)、柳市鎮第三幼兒園(長虹)
公園:長虹公園(長虹)
區域市場:柳市中國電器城(長虹)
人物:
鄭元豹(長虹):人民電器集團董事長;
鄭元孟(長豐):原新華電器集團董事長;
鄭元忠(長豐):庄吉集團董事長;
鄭榮遠(長虹):神經內科教授,中國葯學會葯物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神經葯物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主任;
胡萬存(長豐):大校軍銜,海軍裝備高級工程師。
風俗:
龍舟(水龍):
長虹:飛虎雲龍,白色,旗幟為白底飛虎圖;
長豐:泥鰍龍,藍色,旗幟為藍底「鄭」字,後改為黑底「長豐」兩字;
潭頭:棕色;
上峰:紅色;
象山:紅色。
註:
①非農業戶口(俗稱「居民」)屬長虹社區;
②上溪房、橫屋兩自然村合並為一個行政村,取兩地首字命名「上橫」,後改稱「長豐」;上溪房,實際地名讀為「下溪房」;橫屋,實際地名讀為「橫屋低」;
③西潭頭,因與淡溪鎮潭頭重名,冠以方位詞,即西潭頭;淡溪鎮潭頭保持原名,即潭頭。
北宋,柳市形成集鎮;
1912年(民國元年),柳市正式設立建制鎮;
1949年(民國38年)5月,柳市解放,柳市區人民政府成立,轄樂清縣南部各鄉鎮,區政府所在地設柳市;
1949年(民國38年)6月,柳市鎮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柳市鎮民主政府改稱柳市鎮人民政府,啟用「樂清縣柳市區柳市鎮人民政府」印章;
1992年,撤區擴鎮,撤銷樂清縣柳市區,柳市區18個鄉鎮合並為8個鎮。
⑻ 浙江柳市是個市,經濟很發達嗎
樓上兄弟,不是溫州所屬樂清,是樂清所屬溫州。柳市是個鎮,低壓電器是支柱產業,經濟比較發達,是樂清三個經濟強鎮之一,還有就是虹橋和樂成。
⑼ 柳市的歷史到底有多久
裡面說:「市,是工商精神落定之後所呈現的蔥蘢,像原上的草、臘月的梅、河邊的柳……柳市,柳樹下的集市。她形成村落於誕生了《史記》的西漢,她壯大成鎮於《清明上河圖》里北宋。」後一句是大錯特錯,柳市根本不可能形成於西漢,那時的柳市一帶還是被海水覆蓋,一直到南朝時期(420年~589年),海水逐漸退去,接近山麓的地帶才逐漸形成柳市平原。 在《溫州沿海平原的成陸過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的論文中,根據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松弟的研究:「今甌江北岸的柳市平原遠古時為潟湖所在,有峽門山聳起在平原之上,表明今樂清市城區至柳市鎮公路所經地帶於2000年前仍是一個海峽。到了南朝時期,柳市平原接近山麓的地帶已經形成,古潟湖演變為面積較大的湖泊白石湖。湖北岸有白石岩,謝靈運《白石岩下徑行田詩》記其所見,有『千頃帶遠堤,萬里瀉長汀』句,『千頃』、『萬里』均用來極言水面之廣。但到了中唐,張又新游白石岩賦《行田詩》。卻只有『白石岩前湖水春,湖邊舊境有清塵』,可見,至唐後期湖的范圍已局限在白石岩前。唐末五代時原來湖泊所在的湖心、柳市等地都已建立寺院,表明湖的主體部分已經成陸並得到開發。」 綜合上述,柳市絕無可能誕生於《史記》的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那時,溫州(永嘉郡)都尚未建立。它還屬於臨海郡,何來柳市一說?實事求是的講,柳市的得名於五代時期,至北宋開始形成建鎮。根據北宋的《元豐九域志》和《宋會要輯稿·食貨》的記述,柳市在北宋時期開始已形成,以後慢慢才發展成為浙南一帶經濟重鎮。
⑽ 柳市的歷史沿革
1984年,柳市鎮公社恢復稱柳市鎮,仍歸柳市區管轄;1992年,柳市區撤銷,柳市區下轄十八個鄉鎮合並為八鎮,形成柳市鎮(原柳市鎮、湖頭鎮、湖橫鄉、茗東鄉)、北白象鎮(原北白象鎮、三山鄉、茗嶼鄉、萬家鄉、洪渡橋鄉)、翁垟鎮(原翁垟鎮、海嶼鄉)、黃華鎮、七里港鎮(原慎江鎮)、象陽鎮(原象陽鎮、象東鄉)、磐石鎮、白石鎮(原白石鄉、中雁鄉)八大鎮的行政格局。由於八鎮語言相通、民俗相近、聯系緊密,故居民多以「柳市八鎮」相稱,各鎮普遍實行鎮管村、居的體制。
柳市區從1912年成立,一直到1992年被撤銷。這八十年裡, 也幾經撤銷、復設,每次撤銷不久即恢復設置。所轄地區基本不變,即柳市鎮、北白象鎮、翁垟街道、白石街道2鎮2街道(期間鹽盆鄉幾度劃入劃出,現設鹽盆街道)。所轄鄉鎮數目隨鄉鎮設置而幾經增減,最多時達到五十多個,一直到60年代穩定在十八個,即「柳市十八社(公社化時期柳市區下轄十八個公社,即:柳市、白象、翁垟、茗東、茗嶼、湖頭、湖橫、萬家、洪渡橋、海嶼、三山、象東、中雁、磐石、慎江、黃華、象陽、白石)」。 進入新時期以來,為解決本片區中心鎮——柳市鎮責大權小的問題,推動其向城市轉型,2010年2月,柳市鎮成為溫州五大鎮級市(其餘為甌北鎮、龍港鎮、塘下鎮、鰲江鎮)之一,柳市鎮政府開始承擔起建設城市的職能,擁有部分樂清市級行政管理的權利。同年末,柳市鎮被確定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試點,進一步獲得行政管理權力,全面推進由鎮向城的跨越,而柳市片區也將借規劃帶動、政策推動、投資拉動、改革促動之東風,建成浙南首屈一指的現代化產業基地。
2011年4月,柳市片區按照溫州大都市區的總體規劃,圍繞「1650「所展開的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全面啟動。這是面對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形勢和溫州大都市區建設的新要求所啟動的調整。這次調整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柳市片區鄉鎮規模過小、都市區功能不強、農村中心鎮太少的問題。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復的樂清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柳市片區進行了一系列鄉鎮撤並工作:柳市鎮合並周邊的象陽鎮、七里港鎮、黃華鎮,形成面積93.8平方公里的新柳市鎮,西南重鎮——北白象鎮亦將合並磐石鎮,形成面積75.5平方公里的新北白象鎮,而樂清火車站所在的白石鎮、樂清經濟開發區所在的翁垟鎮也將告別鄉鎮歷史,設立街道辦事處,同其他6個街道一起,形成面積達259.6平方公里的樂清市新市區,並劃歸樂清市政府直管。屆時柳市片區將形成2鎮2街道的嶄新格局,進而為柳市片區推進城鄉統籌綜合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同年5月,樂清市設立都市型功能區的申請獲得批復。5個立足區域資源優勢、對接城市發展定位的都市型功能區啟動建設,這將為樂清推進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搭建平台。而占樂清市經濟權重極大的柳市片區更是一舉囊括了其中4個,分別為:樂清濱海新城功能區,定位具備商務商貿集聚、生態宜居、綜合交通樞紐等重要功能的樂清市城市核心區;樂清經濟開發區,定位樂清市經濟發展主平台、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和功能完善的綜合性產業新城;柳市綜合經濟功能區,定位國際電工電氣產業城和樂清市綜合性港口物流樞紐;北白象工貿功能區,定位樂清市先進製造業基地、現代商貿集聚區和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區。功能區管委會作為樂清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將具體負責功能區范圍內的經濟事務,而街道(鎮)則將負責轄區內的社會管理、行政事務。至此,柳市片區各街道(鎮)真正實現了「區街統分」,通過優化空間布局、實施綜合開發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動樂清集工貿、旅遊、港口為一體的宜居宜創業現代化新型城市的發展。
2015年3月17日,經國家發改委批復,柳市鎮等61個地區入選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鎮級僅4家,其餘為橫店鎮、虎門鎮、長安鎮)。該試點除了著眼於本地區的發展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全國中小城市改革發展探索路徑,著力構建促進中小城市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這標志著柳市鎮在推進中小城市綜合改革的道路上又邁上了新台階 。
同年4月,溫州市甌江口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更名為溫州甌江口產業集聚區管理委員會。5月8日,柳市片區的樂清經濟開發區、柳白新區被納入納入溫州甌江口產業集聚區規劃,實行「一套人馬、多塊牌子」的運作模式,分別由樂清翁新分區管理委員會(對應樂清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樂清柳白分區管理委員會(對應樂清柳白新區開發建設委員會)負責規劃、建設、管理、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