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龍門石窟的歷史及簡介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直至北宋。
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佛像十萬余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碑刻題記二千八百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奉先寺中的盧舍那佛,據說是仿照武則天雕塑的。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葯方洞和東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
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先後用了四年時間,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1)我國的石窟擁有多久的歷史擴展閱讀:
奉先寺里的主像是盧舍那大佛的坐像。這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通高五丈一尺多,單耳朵就長達五尺七寸。盧舍那是西天如來佛的報身像,也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可是洛陽的老百姓卻把這尊像叫成「武則天像」。據龍門山一帶的群眾說,盧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則天為模特雕塑的。
傳說,有一年唐高宗和皇後武則天居住在東都洛陽的皇宮中。有一天清晨,武則天正在梳妝。唐高宗在一旁誇贊道:「梓童(皇帝對後妃的愛稱)相貌端正,雍容華貴,有菩薩之儀態。」武則天聽了這話,心裡暗暗高興。她靈機一動,立刻抹開了眼淚。
高宗吃驚地說:「梓童為何如此悲傷?」武則天抽泣著說:「眼前縱有千般好,百年之後還是一堆枯骨,有誰知道我的模樣?」高宗說:「這有何難?孤命畫工為梓童作幅精美的畫像。」武則天撒嬌說:「畫像雖好,只是薄薄一紙,不能流傳千年。」這下子,高宗可作難了。
想了半天想不出門道,只得問武則天:「依卿之見?」武則天嫣然一笑說:「陛下說妾有菩薩之相,何不在龍門山上開窟造像?」唐高宗恍然大悟,說:「這有何難!」於是命畫工為武則天畫像,又命人在龍門西山半崖上開鑿九間房大的露天佛龕,取名奉先寺。准備工作就緒後,高宗命人選拔技術高超的石匠,按武則天的畫像雕鑿了一座大佛像。
為了把這座像雕得更精美,流芳百世,武則天還捐助了兩萬貫脂粉費。 大佛像塑好後,命名為盧舍那大佛,盧舍那梵語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武則天為自己造字取名為「曌(讀照)」,其意為「日月當空」,也是光明普照的意思。
因此,這尊像不但形態像武則天,連名字的含意也完全一樣。當地老百姓說不慣「盧舍那」這個詞眼,乾脆就把它叫作「武則天像」。直到今天,龍門街上的老百姓還是這個叫法。
Ⅱ 雲岡石窟有怎樣的歷史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53年,共有大小石窟53個,佛雕51000多尊,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干佛洞,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石窟所在地大同市在山西省北部,是中國北方的歷史名城和軍事重鎮。它擁有眾多的燦爛古跡,其中雲岡石窟最著名。山西北部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動舞台,位於內、外長城之間的大同武州塞,自古以來更是中國與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間的交通要道。大約在1世紀末期,匈奴內部分裂,原來居住在額爾古納河與大興安嶺北段的鮮卑族拓跋部乘勢崛起,逐步控制黃河流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北魏王朝。天興元年,道武帝拓跋宏將國都自盛樂(今蒙古和林格爾境內)遷至平城(今大同市),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再次遷都洛陽,將平城定為北都,成為北方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幾近百年。
Ⅲ 雲岡石窟的歷史沿襲:雲岡石窟歷經多久的開鑿
學術界對其開鑿的年代一直說法不一。
如目前主要是「和平說」,其次是「神瑞說」和「興安說」。作為中國的國寶、世界文化遺產的雲岡石窟,很有必要探討其准確的開鑿年代。
「神瑞說」——唐代文獻有誤 神瑞年間(公元414年—415年)開鑿雲岡石窟的說法,主要依據出自《大唐內典錄·後魏元氏翻傳佛經錄》的記載: 「道武帝,魏之太祖也,改號神瑞元年,當晉孝武太元元年也。……生知信佛,興建大寺。恆安郊西大谷石壁,皆鑿為窟,高十餘丈,東西三十里,櫛比相連,其數眾矣。」 其後歷代都有一些典藉引此為據,沿用此說:「始於神瑞,終於正光。」此說存在著嚴重的年代差錯,同時也與史實不符: 首先北魏道武帝在公元398年遷都平城後,只有天興和天賜兩個年號,根本就沒有神瑞這個年號。這個年號是北魏明元帝的年號。從公元398年遷都平城到神瑞元年 (公元414年),前後相差16年。 神瑞元年(公元414年)也不是晉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後者早前者38年。也就是說:在晉孝武帝太元元年時,道武帝還沒有遷都平城,顯然也不是晉孝武帝的太元元年。 在《魏書·釋老志》里,提到有關神瑞年間的佛事活動時,僅說:「太宗踐位,遵太祖之業,亦好黃老,又崇佛法,京邑四方,建立圖像,仍令沙門敷導民俗。」並沒有提到「恆安郊西大谷石壁,皆鑿為窟」,這一佛教界的盛事。 其二,太武帝(公元424年—451年)「滅佛」是件大事,更是北魏京城佛教界的一道劫難門坎。即使是滅佛前曾經開鑿了佛窟,在滅佛中也會遭到大規模的毀壞,尤其是在京城近郊開鑿的佛窟,更是難逃毀滅之災。但是,這些在當時佛教界佔有重要位置的石窟寺被毀情況,《魏書》卻對此沒有一點記載。就是北魏以後各代,直至近代的正史或野記中,也均未見滅佛時雲岡石窟被毀壞的記述。 其三,在雲岡石窟保存至今的現狀中,歷代研究者很多,特別是到了近、現代,中外有志於研究雲岡的學者,都對雲岡石窟進行了大量細致的考察研究,或測繪拍照,也均未發現大規模的明顯的「滅佛」痕跡。以上這些,也說明「神瑞說」是很難成立的。 近代學者陳垣先生在《記大同武州山石窟寺》一文中,就對「神瑞說」提出了質疑:「魏太祖天興元年(公元398年),始自雲中徙都平城,即今大同縣,所謂恆安之都也。《魏書·釋老志》天興元年,下詔敕有司於京城始作五級佛圖。太宗踐位,始於京邑四方,建立圖像。曰京城五級佛圖,則郊西石窟寺,必非建於太祖天興之世也。曰京邑四方建立圖像,則謂郊西石窟寺建於太宗神瑞之世,亦非絕無影響。然未有確切不疑之據。」 學者宿白先生在《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中,也以陳垣先生之文為據,對「神瑞說」的觀點提出了質疑。 再從神瑞年代的歷史條件的現實看: 在 《魏書·帝紀》中看到:從道武帝遷都平城(公元398年)到明元帝的神瑞初年 (公元414年),僅16年的時間。剛剛遷都時的平城十分荒涼。要在這種基礎上建造一座都城:宮殿、住宅、城池等牞尚屬草創時期。其工程之浩繁,耗費之巨大,這對一個游牧的馬背民族來說,其艱難的程度是可以想像的。
「和平說」——理解文獻有偏差 和平年間(公元460年—465年)始鑿雲岡石窟,並完成「曇曜五窟」的說法,在國內外影響較大,似乎已成為主要說法。其依據是《魏書·釋老志》: 「和平初,師賢卒。曇曜代之,更名沙門統。初曇曜以復佛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見於路,御馬前銜曜衣,時以為馬識善人。帝後奉以師禮。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曇曜奏:平齊戶及諸民……」 上述引文敘述了在兩個年號期間所發生的事。 第一個年號:和平初(公元460年)發生的事,道人統師賢去世了。由曇曜接替道人統一職,同時更名為沙門統。 第二個年號:在提到曇曜接任沙門統時,追述了「初曇曜以復佛法之明年」,即興安二年(公元453年)發生的事:集中介紹了曇曜其人和作為。即曇曜在興安二年赴京,受到文成帝的信任,「奉以師禮」,曇曜建議並開鑿武州山石窟等作為,因而受到了文成帝的賞識而被重用。 這第二個年號所追述曇曜的這些經歷和作為,都是為了說明曇曜不僅機遇好——馬識善人,而且有能力有作為——開窟造像,所以在和平初才被文成帝委以重任——沙門統,順利接了師賢的班。這就解釋清了曇曜之所以能夠接任沙門統的原因,以免讀者唐突生疑。這是《魏書》作者以果追因的插敘筆法。這個插敘所交待的是「復佛法之明年」,至和平初之前的九年間的事情。這與和平初是兩碼事,是不能張冠李戴的。「和平說」則正是把這九年間曇曜的作為,都簡單地算到了和平初。 再從現存石窟的規模和雕飾現狀看:「和平說」認為僅用和平年間的五年時間就完成了「曇曜五窟」。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以目前所被認為的「曇曜五窟」,真的是「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整個工程浩繁艱巨,造型雄偉壯麗,雕刻細膩優美。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生產力十分低下落後,雕鑿條件原始簡陋。開山時大兵團參與還可以,但開鑿五窟時人再多擁擠著也用不上,而雕鑿佛像時能用之力則少之更少。這要在和平時期 (公元460年—465年)的短暫時間,去完成如此五個大窟(按目前認定的第16窟—第20窟)的巨大工作量,以及其高超的藝術水平來看,是不可能完成的。 「興安說」——與文獻記述較符合 「復佛法之明年」即興安二年,是被「和平說」所忽略的一個重要年號。 前段引文中,在「和平初」曇曜任沙門統後,插敘了一個重要的年號——「初曇曜以復佛法之明年」,即興安二年(公元453年),以及在其後九年裡所發生的一些有關曇曜的重要事情:曇曜在興安二年來到京城——平城,雖然此時師賢還是道人統,但曇曜仍然受到了文成帝的信任和尊重,被「奉以師禮」。曇曜這時也就有了「白帝」的有利條件和機會,便建議並「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但一些學者可能只注意了這段文字最前面的「和平初」這個年號,而忽略了其後的「復佛法之明年」(興安二年)這一年號,自然就將「白帝」和「開窟五所」,都前移到了引文開頭的「和平初」了。使「復佛法之明年」發生的事情,也就張冠李戴到了「和平初」。 其二,上述引文中的「白帝」的「白」字,在此處不同於引文後面的 「奏」字:興安二年曇曜被文成帝「奉以師禮」後,並沒有任何官職,自然是不能在朝堂上與大臣們同朝列班議事的。但他能利用文成帝對自己的尊重,在朝堂下進行交談。《魏書》作者在此處用「白」字,而不用「奏」字,是很有用心的:這既從側面有區別地標明了曇曜的民間性質的身份,也說明了這是在朝堂下的談話或建議、請示,以及此後的行動。引文後面用「奏」字,而沒有跟著也用「白」字,則是為了區別於前者,說明這時已是在「和平初」,曇曜就任了沙門統,有了在朝堂上議事的官職地位後,這是在朝堂上的正式表章或建議、請示。「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這正是曇曜被文成帝「奉以師禮」後,利用文成帝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在朝堂下與文成帝的交談中提出的建議和此後的行動。 其三,「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這是《魏書》的作者魏收,對曇曜主持開鑿五窟這一業績的記述和評價。如果有人說這四句話也是曇曜說的,那麼「雕飾奇偉,冠於一世」這兩句,顯然是對自己這一業績的自我表揚,甚至成了自我吹噓!佛教徒的戒律中就有一條是:戒「妄語」。作為得道高僧曇曜是絕對不會口出這樣的「妄語」的。但作為後世的魏收,在完成《魏書》時,已相去百年。當他在寫到曇曜向文成帝請示建議,並開鑿了石窟的時候,他對曇曜開窟造像的成功與否,以及世人的看法評價,已經有了與同類事物作出客觀比較鑒別的時間與空間。便發出了由衷的贊嘆和高度評價,用「雕飾奇偉,冠於一世」來評價五窟,則是用語貼切,評價准確。 《續高僧傳·曇曜傳》也可以做個旁證: (曇曜)「以元魏和平年……住恆安石窟通樂寺,即魏帝之所建也。去恆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鐫之,建立佛寺,名曰靈岩。龕之大者,舉高二十餘丈,可受三千許人。面別鐫像,窮諸巧麗;龕別異狀,駭動人神。櫛比相連,三十餘里。東頭僧寺,恆供千人……。」 在上述這段文字中,既說是恆安石窟通樂寺,它就不是一座磚砌木搭的普通寺院,也不是一個可供暫時棲身的小洞穴。而是已開鑿成功的石窟寺。「住恆安石窟通樂寺」的「住」字,值得研究。通過這個「住」字,說明「和平年」恆安石窟(雲岡石窟)通樂寺已經完工,這樣才能讓這位被文成帝「奉以師禮」的沙門統高僧曇曜居住。 再者,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果按「和平說」的五年工期算,即使動工三年的施工高潮期間,也無法讓曇曜這個沙門統居住的。這也反證如果按興安二年開工,到「和平初」,已施工十來年,通樂寺先大體完工可以住人,也在情理之中。 可能有人懷疑《續高僧傳》不能為曇曜作證。其實兩書的作者相距並不太遠:《魏書》的作者魏收在北齊天保五年(公元554年)才撰寫完成。其後,在作者生前死後,各修訂過兩次,始成定本。《續高僧傳》的作者道宣,據載他是唐貞觀之初 (公元627年)收集整理資料,於貞觀十九年完成此書。即使不按《魏書》四次的修訂來算,從脫稿到道宣的開始收集整理資料,只相距73年。也就是說二人雖不是同時代的人,但相距不遠。所以,唐代道宣的記述,是從側面提供了曇曜活動年限的依據,也應是可信的。 從上述《魏書》的「復佛法之明年」的「白帝」……到《續高僧傳》曇曜「和平年……住恆安石窟通樂寺……」這些記述文字前後聯貫在一起看:雲岡石窟的開創年代應當是興安二年。
Ⅳ 龍游石窟的歷史介紹
龍游石窟 擁有良渚、河姆渡文化遺址的中國浙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在其境內的錢塘江上游、衢江、靈山江交匯處 ,有個並不起眼的小縣城,縣名「龍游」。縣雖小,但其歷史可上溯至春秋時期,當時叫「姑蔑」,迄今為2500餘年,堪稱浙江省第二大古都。龍游石窟便位於該縣城北3公里處的一個臨江小山中,當地人稱此山為「童壇山」,方圓不過數里,但山腹內竟容藏著24個大小不一、布局精妙的工人洞窟。在被發現前,它們均被水淹土埋,加上洞口岩塊崩塌,所以難見真容。當地政府如今已開發出其中的5個洞窟供遊人參觀。這些洞窟的形制、規模大體相當——洞廳面積小則數百平方米,大則逾千平方米;洞高在20至40米不等;洞口均呈矩形;洞壁陡峭,洞頂則呈圓弧形斜伸;洞中有2至5個粗大石柱撐頂,其橫截面均為熨斗狀,大者需5人合抱;洞頂、洞壁和石柱的表面無一例外地鑿刻著細密的斜紋,狀若虎斑;從洞口至洞底均有一條寬大石階,石階呈波流形;每個洞窟的底部均有一至兩個鑿挖而成的石池和人工斜坡…… 大批專家和學者紛紛對石窟形成的年代及用途提出各種不同的推想和論證:採石場、墓穴群、藏兵站、儲冰庫、巨石文化、「道家福地」、「造反的采礦人安身之處」等等,眾說紛紜。龍游石窟在了現之初曾被人認為是一個「廢棄的採石場」,因而甫一發現並未造成轟動,默默無聞找達6年之久。直到1998年才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如今人們發現,在衢江北岸,類似的石窟星羅棋布,附近2.88平方公里的地下至少有50個洞窟。在古代並不發達的科技水平下,完成中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實在讓今天的人們匪夷所思。而窟中的重重謎團,更使得觀者「入窟盡是探奇者,出窟全變猜謎人」。 在眾多的研究者中,浙江大學的褚良才博士在10多次實在考察並搜尋各方面的史料之後,提出:龍游石窟最早開鑿於西漢宣帝「邊郡皆築倉」時,其功能是儲備糧食、貨物及戰備物資,並經歷代尤其是隋朝時就叫「北常平倉」,在那時就已被列入「古跡」。褚博士還發現了兩個很有說服力的典型洞窟,一個是在童壇山上游不遠處的簸箕洞(宋代有記載,稱其「千古萬年」),另一個是在下游不遠處的石岩洞(洞口有3個,洞前有防水石堤)。但目前至少可以斷定,龍游石窟是迄今所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築群;另外,它還為國外學者提出的「中國第五大發明——鑿洞術」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證據。
Ⅳ 石窟藝術的歷史起源
石窟藝術起源於印度的石窟寺。早期印度虔誠的佛教徒在僻靜的山間,用竹、木為筋修築並外塗草泥的小屋,用作對佛頂禮膜拜之所,後來逐漸發展成石窟寺。現發現最早的石窟寺,是公元前1~2世紀阿旃陀石窟,現有洞窟29個,窟中有石雕佛像和佛經故事人物等,大約3世紀左右,沿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與中國古老文化相結合,得以迅速發展,到隋唐達到高峰。
石窟藝術是卓越的藝術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體現了鮮明的時代風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歷史畫卷。石窟藝術兼得天地精華與人間靈氣,融會中外的文化精粹,飽滿渾厚,但並不沉重晦澀,反而其活潑的視覺形象能悅人眼目,令人抒懷賞心。
石窟的類型:
1、龕型窟:這種窟的形式比較簡單,在岩壁上鑿出一個大龕,既無前廊,也無前堂或後室,正中雕刻,或塑、或繪出一個或一組佛像,四周為小佛、菩薩、飛天、裝飾花紋。窟內空間被主像佔得很滿,幾乎沒有什麼餘地。
2、中心柱型窟:這種窟型是比較明顯的從印度的支提窟衍化而成的。它的特點是在窟的中心雕鑿成塔柱或其他形式的柱子。柱子的四周和四壁雕刻、雕塑和描繪佛像、佛傳故事、飛天、動植物及各種花紋。雲岡石窟中1、2、21號窟即此類型。
3、前廊列柱型窟:這種窟型的特點是洞口有一排長廊,有的為單間雙柱,有的為多間多柱,氣勢壯觀。顯然這是受印度毗河羅式石窟前廊列柱之影響,但其建築結構與藝術造型完全中國化了。如開鑿於6世紀的麥積山石窟的七佛閣,洞寬31.7m,進深13m,高15m。前面為八根巨柱一字排開,構成雄偉的前廊,後面為七間佛閣,頂上覆蓋巨大的殿頂,望之宛如七間大殿,雄跨於高崖之上,甚為壯觀。
4、前堂後室型窟:受中國傳統建築前堂後室、前朝後寢的影響,其洞窟前半部有一開闊的空間,有如房屋的前廳,在這里不設佛壇或其他巨型雕塑,以使參拜之人有個准備、過渡的迴旋餘地。後半部的牆壁上刻有佛像、菩薩、飛天,以及佛傳故事等。如雲岡石窟中7、8、9、10號洞和敦煌石窟中的301、371洞等,均屬此類。這類洞的形制在初唐時尤為盛行。
5、大廳式窟:由於大型佛像、群像及大幅壁畫的發展,為了滿足僧侶、佛教徒們參拜、瞻仰等的方便,原來小型的龕室已滿足不了要求,於是出現了彷彿寺廟大殿的大廳式穹形。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大幅西方極樂世界、大幅經變圖以及大幅塑像、多幅貫連的禮佛圖、出行圖等,多出現於此種窟型。
Ⅵ 為什麼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石窟藝術的鼎盛期,試分析其產生的社會歷史原因
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崇尚佛教,那個時期佛教大量傳入中國,各各朝代把佛像都雕在石洞中,使佛教藝術達到巔峰狀態。
Ⅶ 雲岡石窟靈岩寺在我國歷史上有什麼重要的地位
大同雲岡石窟是中國傳統歷史文化藝術的瑰寶,凝結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樹木可以生火,金子可以熔化,唯有靈岩永遠長存。
佛光大道,13對石刻騎象四脊神柱排列在大道兩旁,騎象四脊神柱的基座是平與靜的石象,背馱的花紋是纖細的荷花座,神柱的一面刻著並排坐的佛像,乘坐在四脊神柱上的姿態雖然不及石窟的歷史厚度,但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氛圍,佛光大道的盡頭有一棵掛滿白金葉的菩提樹。
菩提樹的周圍是《帝後禮佛浮雕》中的石牆,石牆上的浮雕描繪了北魏時代禮佛時期的旌旗和車水馬龍的盛大場面,浮雕上的人物都是根據在墓地發掘的壁畫雕刻的,如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貴族出門只能用牛車,經過佛光大道和前面的七孔白橋,再往前走就是靈岩寺,靈岩寺建在蘆葦叢生的湖面上,禮佛浮雕石牆之間連接著優雅的七孔石橋,橋的兩端有北魏的持燈仙女石像。
根據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道元在《水經注》中所述的盛況,三進院落,分為山門、中殿和後殿,整個建築為磚瓦結構,氣勢恢宏,靈秀不失古樸,中殿也被稱為千佛殿,裡面有數百尊小銅佛像,後殿是大雄寶殿,裡面供奉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佛像,牆上畫著大幅的釋迦牟尼誕生佛傳故事畫,人物形象活靈活現,顏色鮮艷明亮。
寺中央有代表當時北魏面貌的“浮屠塔”,佛塔高5層,四面為石造,由15座佛龕和小佛像組成,寺院東南西北有四家角樓,四家柱子細,青筒瓦房山頂,威風八面,新建的靈岩寺幾乎是《水經注》中的“山堂水殿”的完美再現,夕陽西下,湖畔的蘆葦與古剎周圍靜謐的湖水相映成趣,勾畫出寧靜、悠遠的唯美畫面。
Ⅷ 我國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
莫高窟(The Mogao Grottoes)
又名「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大泉溝河床西岸,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後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
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後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莫高窟唐時有窟千餘洞,現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 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層,在現在編號為「17」的洞窟曾發現從4世紀到14世紀的珍貴文物5.6萬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學,另外還設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現存規模最龐大的「世界藝術寶庫」,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藝術的特點表現在建築、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窟形建制分為禪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多種形制;彩塑分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壁畫類別分尊像畫、經變畫、故事畫、佛教史跡畫、建築畫、山水畫、供養畫、動物畫、裝飾畫等不同內容,系統反映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個朝代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
自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五萬多卷宗教和世俗文書後,敦煌藝術震撼了整個世界,「敦煌學」已成為世界性的顯學。由日本捐資,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製了部分原大洞窟,使遊客在莫高窟的觀賞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北朝時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主像兩側多為二脅侍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塑像背部多與壁畫相連。窟內頂部和四壁滿繪壁畫。頂及上部多為天宮伎樂。下部為夜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畫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鴿、捨身飼虎、九色鹿捨己救人等。 隋唐為莫高窟全盛時期,隋代百窟樣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為中心佛壇,組像同前。唐出現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豐碩壯實」之貌。窟中壁畫主要是大場面的說法圖和簡單的經變圖。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於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宏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石窟造像五代時已喪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樂尊的僧人雲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萬道,狀若千佛,感悟到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鑿建了第一個佛窟。以後經過歷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涼至元代多種類型的洞窟700多個,壁畫50110平方米,彩塑2700餘身,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
1900年6月22日看管石窟的道士王元錄,人稱王道士,請來寫經書的楊某在往牆縫中插燈草時,發現牆裡面是空的,因此發現了一個密室,(現編號17號窟,也叫藏經洞),洞中有4至11世紀(西晉至宋代)的經、史、子、集各類文書和繪畫作品等四萬余件。其中大部分後被外國盜寶者劫到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莫高窟是集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文化藝術寶庫,內容涉及古代社會的藝術、歷史、經濟、文化、宗教、教學等領域,具有珍貴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328窟唐代塑像,圖中用圓圈標注的地方,原有一尊菩薩,被英國人盜走,現存波士頓博物館。現在還能看出地上留下的一個圓坑。
第103窟(盛唐)帝王圖,前來聽法的帝王 第103窟(盛唐)成功刻畫了維摩詰這位佛家居士的生動形態
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莫高窟被盜事項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洞內藏有寫經、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此後莫高窟更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
1910年藏經洞中的劫餘寫經,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卷。
1914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並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製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旅遊注意事項
為了保護壁畫,在莫高窟內參觀時,只能用手電筒觀看,每位導游帶一個手電筒,如果您為了更好地觀看,可以自備一個三節電池的手電筒。
2000年是藏經洞發現100周年。
雲岡石窟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准:雲岡石窟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 石窟概況: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亘約1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緻細膩,上承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現存主要洞窟四十五個,大小造像五萬一千餘尊,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朴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復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 石窟歷史:
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開鑿石窟五所,現編號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
雲岡石窟歷史久遠,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的奇跡。石窟群中,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如佛、菩薩、弟子和護法諸天等;有風格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美精緻的裝飾紋樣;還有我國古代樂器雕刻如箜篌、排蕭、篳篥和琵琶等,豐富多彩,琳琅滿目。
在雕造技藝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代雕刻藝術的優秀傳統,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羅藝術的有益成份,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品,在我國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雲岡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國古代歷史、雕刻、建築、音樂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資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來的實物佐證。
一千五百年來,雲岡石窟由於受到風化、水蝕和地震的影響毀損較為嚴重,解放前也遭到人為破環,據不完全統計,被盜往海外的佛頭、佛像竟達一千四百多個,斧鑿遺痕,至今猶在。
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對雲岡石窟多次進行了大規模地維修工程,使古老的藝術寶庫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如今,雲岡石窟已成為國內各界人士參觀游覽的重要場所也是國際友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
●分窟介紹:
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一525年)銘記,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後兩室。後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於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九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門拱兩柱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
第十窟,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後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薩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執弦管、打擊樂器,神情迥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貴,是研究我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余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是以後補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個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總結:
縱觀群佛,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亘,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態,神采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鍾,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這是我國古代人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雲岡石窟,是在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所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晶。
龍門石窟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准:龍門石窟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 石窟概況:
龍門石窟Longmen Grottos位於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現「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1000多米,現存石窟1300多個,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5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另有歷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品,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造詣。其中以賓陽中洞
、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先後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葯方洞和東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先後用了四年時間,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賓陽洞有三窟,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這個洞窟前後用了24年才建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釋迦牟尼,左右二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挺健飄逸。據說,洞口兩壁上還有一幅浮雕"帝後禮佛圖",造型別致,構圖美妙,後被盜鑿,現置於美國紐約博物館。而洞口唐宰相書法家褚遂良書碑銘,很值得一覽。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後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洞附近發現的,是被盜鑿而未能運走遺留下的。只見金剛力士兩眼暴突,怒視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獷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陽洞中有很多佛龕造像,這些佛龕造像多有題記,記錄了當時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體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歷來為世人所推崇。
還有一個葯方洞,刻有140個葯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一些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這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文化遺產價值: 中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
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它以自身系統、獨到的雕塑藝術語言,揭示了雕塑藝術創作的各種規律和法則。在它之前的石窟藝術均較多地保留了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的成分,而龍門石窟則遠承印度石窟藝術,近繼雲岡石窟風范,與魏晉洛陽和南朝先進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相融合開鑿而成。所以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一開始就融入了對本民族審美意識和形式的悟性與強烈追求,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堪稱展現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
皇家風范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貴族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條件,他們所主持開鑿的石窟必然規模龐大,富麗堂皇,匯集當時石窟藝術的精華,因而龍門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這些洞窟的開鑿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所以龍門石窟的興衰,不僅反映了中國5至10世紀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變化,同時從某些側面也反映出中國歷史上一些政治風雲的動向和社會經濟態勢的發展,它的意義是其它石窟所無法比擬的。
龍門二十品
「龍門二十品」的稱號始自清代,所謂「龍門二十品」是指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龍門二十品」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它所展現的書法藝術,是在漢代隸書和晉代隸書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字體端莊大方、剛健質朴、既具隸書格調,又有楷書因素,是「魏碑」體的代表,在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在雲南也有一處叫龍門石窟的風景區,不過遠沒有洛陽有名。它位於昆明西山風景區,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是雲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龍門勝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 雄居昆明西山眾多的名勝之首,到昆明的遊客都要去游覽。故有「不耍西山等於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 山」之說。
中國龍門石窟網:http://www.longmen.com/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鬱郁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在我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
麥積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餘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遊人攀登上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棧道,不禁驚心動魄。古人曾稱贊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眾中還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範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麼,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里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粘貼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來。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架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凌空棧道,使遊人能順利登臨所有洞窟。 麥積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達16米,最小者僅為10餘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稱為「東方的維納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細致地繪出了圖案。建於七十餘米高的的七佛閣上塑像俊秀,過道頂上殘存的壁畫精美絕倫,其中西端頂部的車馬行人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車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稱國內壁畫構圖之經典之作。
△交通:在麥積區火車站前每日有專線旅遊車34路發往麥積山,車程約1小時左右,每半小時一趟。
△門票:麥積山景區門票70元,包括景區和石窟票。60歲以上者、解放軍及學生半價,記得帶老人證、身份證、士兵證和學生證。
△開放時間:8:00~17:00
特別提醒:參觀石窟禁止帶包和相機,山下有寄存處。由於麥積山是人文景觀,建議請導游講解講解:麥積山石窟
Ⅸ 龍門石窟有多少年歷史了
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續達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
Ⅹ 雲岡石窟的歷史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
公里。因石窟建在武周山麓,而其最高處名雲岡,故取名為雲岡石窟。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1千餘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武周山南崖,東西伸展一公里,雲岡石窟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貼在雲岡半腰。這里石佛聚會,石人、石馬、石刻,浮雕群集,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雕群之一。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53年(北魏興安二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大部完成於公元495
年,歷時40餘年,加上其餘小窟,先後近50年時間。參加開鑿人數,多達四萬餘人,連當時的獅子國(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參與了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