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學不好怎麼辦

歷史學不好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5-20 23:53:51

① 如果歷史學不好怎麼辦

如果你是高中生,那就學理吧,那就不用學歷史了
如果一定要學,你就把歷史當故事讀吧,或者每看一段歷史找點那個時代的文物欣賞下,建立聯想,有實物,會比較容易記住
至於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你可以縱向比較下每個事件的特點變化
比如北京條約比南京條約在割地賠款開口岸之外多了什麼,辛丑條約又多了什麼,開放的口岸變化趨勢是什麼
或者啟蒙運動比文藝復興有什麼發展變化,總結下聯系記憶會比較容易

② 初中歷史學不好怎麼辦

掌握方法就能學好,方法如下:
一、高精度鞏固知識點
1)精讀課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復閱讀,思考詞與詞間、句與句間、段與段間的前後關系,弄清每一個知識點,做到完整地回憶課本。
如世界現代史「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一目就要弄清四個知識點:一是經濟危機出現的原因;二是經濟危機的出現;三是這次經濟危機的特點;四是這次經濟危機產生的影響。
這四個知識點又是相互聯系的,共同構成了關於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完整知識體系。
2)把握內涵。在弄清知識點的基礎上還須向細處分析,進一步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全部內涵。
二、高準度把握歷史概念
1)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弄清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確定義的前提。
2)完整歸納概念內容。
3)區別概念的異同。在復習中應把同類或相似、相近的概念進行對比,區分其異同點,從而提高對概念的准確把握。
4)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僅做到對概念的理解還不夠,能運用對歷史概念的准確理解來分析歷史現象才是復習中的理想境界。
三、高密度串聯網路
知識網路是知識內在的點、線、面交織而成的有機整體。在復習中,必須抓住教材中各知識點的聯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知識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科學的知識網路。
1)抓點
如士族制度問題,可抓住四個點:
第一點:魏晉時期,在地主階級中形成士族制度;
第二點:東晉南朝時期,士族勢力發展;
第三點:南朝末年,士族勢力漸衰;
第四點:唐朝末年,在農民起義打擊下,士族被進一步摧垮。
這樣,對士族問題就有了完整而明確的認識。
2)串線。「線」是有內在聯系的歷史事件構成的知識線索。
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縣,兩漢王國問題的解決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宋朝的「杯酒釋兵權」和元朝的行省制度;
明清的廢丞相、八股取士、軍機處和文字獄。
這些都是「點」,由這些點構成了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建立、鞏固、加強的發展史。
3)鋪面。「面」是歷史某一時期或階段的全部內容構成的知識整體。
總之,只有系統地把握歷史知識結構,才能比較輕松地掌握一個時期或階段的整體內容,進而捕捉歷史的階段性特徵,解題時才能撒得開、收得攏。

③ 歷史學不好怎麼辦

多看看歷史題材的小說和電影,歷史不是靠單獨死記硬背這本書的,你的綜合知識有所提高的話,歷史自然就學好了,比如多看看科普書,會提到某某年有某某人發現了什麼等等,知識是要靠積累的

④ 我的初中歷史學不好該怎麼辦

我的初中歷史學不好該怎麼辦
初中歷史其實很簡單。這是一個心理問題。多背,勤快一點就好。你覺得它難他就真的難。我初中時候。我就覺得我歷史很好。但每次都考的接近90的樣子。中考的時候平復了一下心情。考了48
。50是滿分。
這就是心理上的問題。加油吧。很簡單的。

⑤ 我的歷史很差該怎麼辦

歷史:
這個學科的最大難點還是需要記憶的量太大,如果你記不住、背不下來,很難說怎麼才能學好,尤其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想考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沒興趣,也就記不住,你連記都沒記住,怎麼理解,做題的時候,怎麼對應作答。
所以,學好歷史的關鍵在於在堅持學習和記憶的同時逐漸培養形成興趣,這就需要一個小計劃。
建議:
1、放長線釣大魚,不要緊盯眼前進度和考試,你的唯一考試就是高考,把幾本歷史書做個規劃,每天背熟一兩節內容即可,內容少或學有餘力可適量增加,學習好歷史就是一個慢慢積累記憶量的過程。一輪背完再被第二輪、第三輪。周末時間可酌情復習。看書的時候,不但要把勾勾畫畫的看了,小故事、名言、圖片也要看,這是一個放鬆解悶的不錯途徑,也是積累冷知識點的好辦法。
2、不要注重做題,說實話歷史作業寫都不用寫,沒記住,照著答案抄沒一點用。把時間放在背上。考試成績不取決於你做了多少題,而在於你腦子存了多少貨。
3、學校一定會給你們發很多復習資料,就一個好處,肯定有分好類歸納好的知識點,看看,爭取記住。如果現在沒有,你可以自己簡單的做一個分類提綱,比如水利,比如文學作品等。記住只是提綱。只用於面對提綱,回憶知識點用。
4、千萬不要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筆記整理上,長個心眼,充分利用輔導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學的。
5、多看答題,分析問題的知識要點。

⑥ 我很喜歡歷史 但是學不好 怎麼辦

你現在在課堂里所學的歷史,不是真正的歷史。因為首先,學校里所有的課程都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就需要有標准化答案。同時,學校教育是普及知識,講的都比較淺顯。而真正的歷史,是很復雜的,並沒有那麼臉譜化。其次,因為政治原因,很多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評價並不準確。比如說王安石變法,歷史上評價負面的占絕大多數;真實的孫中山並沒有那麼偉大;真實的袁世凱完全被低估了。等等。
喜歡歷史的人都是熱愛知識的人。無論人類歷史有多麼進步,科技日新月異,但人的心還是一樣的。我們其實一直在重復著前人犯下的錯誤,也延著前人成功的方式取得成功。如果你學好歷史,你能應用歷史的規律,小到處理好身邊的事,大到能理解國家大事。而且學好歷史,你必將在文學(古今中外,優秀的歷史學家都是優秀的文學家,傳世的歷史作品也都是文學巨著)、文化(比如如果有人拍賣傳國璽,那肯定是假的,因為在後唐末帝時,傳國璽就失蹤了。也就是說從北宋之前的3、40年起,中國就已經沒有傳國璽了。在古玩鑒賞方面,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你就能知道什麼歷史時期的文化背景如何,對應的器物應該有什麼樣的特色。馬未都先生歷史知識就很豐富)、哲學等方面有相當的造詣。可以說,歷史是文科之長。這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
我相信你是一個很正直的學生,你要明確自己學習歷史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只是想得到高分,那你就要去記課本上的標准答案。但課本上的歷史,除了考試,基本沒用。學習真正的歷史,當來你會受益的。

⑦ 我歷史總是學不好 請問我怎麼樣才能想好

作為一個過來人,說一些我自己的體悟。首先你要對歷史產生興趣,沒事畫個歷史大框圖或者樹狀圖,盡量詳細,不要網上找圖,自己畫!又不會的再上網查,背歷史要用自己的歷史書,不要用那些輔助書。因為你會感覺到陌生。沒事多和同學談一些歷史話題,你會有不同的收獲。很開心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初二學生,歷史總是考不好怎麼辦

首先要有興趣,感興趣了才能學好,學好了才能考好。其次要講方法,找到了好的方法你就成功了一半。
1 要對書本絕對熟悉。要做到哪一段文字,哪一張圖片,在試卷中出現了能立刻找到書上相應的地方。我的方法是上課時,聽老師講的時候適當記憶,下課後,讀至少一遍書。或者說,每周抽三四次讀讀最近學的內容。
①讀要讀出聲來,這是為了記憶一些關鍵的歷史名詞,歷史事件,這樣考試時小題目不用翻書也可以很有把握地寫出來。
②不要讀太快,要讓思維跟上讀書的速度,讀過了什麼要有清晰的認識,讀得太快沒進到腦子里是沒有用的
2、自己整理提綱。期中期末前我都會利用周末整理歷史提綱。各種形式都有,大事年表、每一課筆記、人物整理、專題整理等等。個人認為好處如下:
①有助於把握整本書的知識脈絡,歷史脈絡,把握時期特徵
②自己製作提綱,有助於思考知識點間的聯系;哪塊內容是考試重點,自己心中有數;對知識點歸納分類,有助於理解記憶;可以從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學習他人是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
③自己整理出來的提綱看著最順眼,讀起來也最認真
網上有很多歷史提綱,我不建議去收集太多,一是可能有錯誤,二是像開卷考試時壓根不知道在哪裡找,資料太多反而亂了自己,三資料重復性很大,看多了浪費時間,不如自己整理一份最全最精準的。
4、復習課的時候,認真聽!聽得多了有時就被洗腦不知不覺就記住了
關於考試
1、圈劃關鍵詞。選擇題中的時間地點很重要
2、選擇題做好了就沒啥問題了(按我們這邊試卷的話)
3、平時做作業時,可以多記記答材料題的套路,套話。有用的,我就是可能不太會但是會隨便扯幾句,大考老師不會批的很嚴。
要短時間內學好的話,讀書+自己整理提綱+注意考試規范(其實還是要花功夫),平時也可以和同桌互相提問啊這樣,記起來很快的
我平時沒什麼時間做5.3之類的習題,但是考前會做。大部分做選擇題。查漏補缺,增強自信心。選擇題正確率和速度可以考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如果做選擇題有不少錯的話,那可能你對課本不是很熟悉,或者做題不細心,要對自己有全對的要求)
最後祝你歷史取得好成績,加油!

⑨ 我的歷史學的很不好該怎麼辦

同上,
高中文科學生常常反映歷史不好學,書看過幾遍也記不住,做題差錯率還是很高。為什麼會如此?究其原因是沒有用「心」去讀、去想,有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所以到運用時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應提高歷史學習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呢?關鍵要把握好學習過程中的四個環節,即閱讀、理解、記憶和運用。

一、閱讀

閱讀是理解、記憶和運用的基礎,即學好歷史的基礎。怎樣才能使閱讀迅速而有效呢?

首先要有目的,有問題。如閱讀教材目錄以把握整體知識框架,這是在宏觀上把握歷史的前提;閱讀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歷史知識: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典章制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等,這是在微觀上把握歷史;閱讀正文中的小字、注釋和圖表,有助於對主體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最後這一點最容易被忽視。綜觀近年高考題,教材小字名義上是閱讀教材,不做考試要求,而實際高考大綱中卻強調把握知識體系,意即在知識系統中的內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題中總不斷出現小字部分內容。因此在閱讀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釋和圖表內容都納入到知識體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復習,完整把握歷史知識。如世界近代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課,正文中指出「隨著殖民地問題上沖突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小字中用三百多字的篇幅,外加兩幅圖和一段材料,來補充說明了英德矛盾激化的原因和沖突表現。又如中國古代史上「北宋科舉制發展」一目,正文只對其積極作用進行論述,在小字中則補充了北宋科舉取士過多導致「出現官吏多而雜的局面」這一消極影響。

其次是閱讀中要掌握正確方法。閱讀中要抓住關鍵詞以認識歷史發展的程度、了解歷史事件間的相關聯系: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社會的改造經歷了「初步」、「進一步」、「徹底」等階段;如《九國公約》簽訂,「又要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將近代列強在侵華問題上的階段性和相互關系發掘出來,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20年代經歷了「相互爭奪-共同支配-日本獨占-共同支配」的歷程;抓住對比詞,以把握同類事件的個性和共性,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在世界許多地區展開,美國、德意志、義大利、俄國和日本等國家通過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抓住句中「不同方式」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幾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最終結果是一樣的。那麼「不同」表現在哪裡?為何會有這種不同?由此我們就可以把握各國的特點;結果是一樣的,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由此我們就可以把握本時期歷史發展的基本特徵。要在閱讀中明確歷史結論中各點的邏輯關系,如中國古代史上科舉制的意義評價內容較多,正確的理解思路是:首先改變的是前代門閥壟斷仕途的九品中正制,所以有「抑制門閥的作用」;其次與九品中正制相對比,門第不高的地主知識分子也能入仕為官,「擴大了官吏來源」;第三科舉制與九品中正制不同點在於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第四因主管科舉考試的是中央政府,改變了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把持人才選拔和官員任命權的局面,且選拔的大部分是有才能者,所以「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第五,這一制度「為歷朝所沿用,影響深遠」;第六科舉制也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於應付考試,而忽視實用性學問的消極影響。這樣從官吏來源(前兩點)到選拔方式(第三、第四點)再到影響(第五、第六點)就可以比較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二、記憶

歷史學科是記憶為主的科目,如何才能牢固准確地記憶歷史基本知識,以利順利復現和運用呢?

第一,要理解記憶,不要單純地機械記憶。高中歷史理論性較強,抽象概念較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認真理解歷史結論中每一句話的內在含義,每一層次間的邏輯關系。如世界近代史中「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評價,就要將四句話的簡短結論分解成:①地位「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②標志「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其中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包括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主要國家的確立、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又包括資本主義國家間的貿易關系和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間的貿易關系。③積極作用「世界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這有利於世界各地區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與相互促進。④消極影響「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商品商場和資本輸出場所,資本主義國家控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命脈,對它們進行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掠奪」,這意味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但在貿易雙方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必然會逐步加深雙方間的矛盾。

第二,要在整體知識的聯系中記憶,不要零星孤立地記憶。歷史知識是互相聯系的,如因果聯系、並列聯系、對比聯系等。將歷史知識分類歸納在一起,形成知識鏈,記憶更深刻牢固。如中國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條約內容繁雜,最易記混記錯,但將其分為割地、賠款、通商、關稅、軍事和宗教等類別歸納記憶,則效果大不相同。

第三,提倡巧記,切忌死記。巧記是指運用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的一些方法幫助靈活記憶知識,如口訣記憶、諧音記憶、聯想記憶等。

三、理解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是正確運用知識解答歷史問題的重要前提。

一要正確分析歷史結論。如前所述。

二要正確認識歷史問題。如中國古代史上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評價問題,教材中並未明確表述,但在講秦漢統一的實現和鞏固過程中,在秦漢、隋唐經濟文化發展和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中,每分析其成因時都要提到國家統一強盛,強大的中央集權無疑是起到了積極作用的,所以封建社會前期這一制度是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後期特別是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文化專制,知識分子脫離實際,科技落後於西方,顯然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阻礙了整個社會進步,其消極作用大於積極作用。

三要做到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橫向關聯與縱向歸類相結合。近年文科綜合歷史試題中每有一道歷史科材料題,有時問題涉及古代到當代幾千年,如2003年高考文綜第37題,從秦漢到國民政府時期的抗戰,再到當今對長城的作用評價,歷史跨度非常大。又如04年春季高考題第37題考查了英國啟蒙思想家洛克和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說及在美國的運用。此題時間跨度不大,都在17-18世紀范圍內,但卻涉及三個國家,這是一道橫向聯系題。同時圍繞三權分立問題對每一位思想家的觀點及美國實行三權分立制度情況設問,每一知識點都必須有明確認識才能正確回答。此題體現了橫向宏觀與單個知識點微觀相結合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歷史過程中學會從宏觀角度橫向聯系和縱向歸類歷史知識,整體宏觀與細點微觀相結合認識歷史。正確理解歷史知識還要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如辯證觀點、聯系觀點、發展觀點、階級觀點和實事求是觀點(又稱歷史觀點)。

四、運用

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准確的歷史知識,還要在做題中學會正確運用已有知識。

有的同學自認為書讀得已經很熟,但一做選擇題就錯誤多多,這除了沒有真正掌握好知識的原因外,還有不認真審題,不會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對號甄別判斷的因素。要做好選擇題首先要在閱讀題乾的過程中,全面弄清問題中每句話、每一個關鍵詞語的要求,再在選項中逐一對號判斷即可順利找出正確答案。

更多的同學是害怕做非選擇題。現行高考題的非選擇題型中最主要的就是材料解析題,其次是簡答題。做材料題過程中建議同學們先從讀高考題入手,以高考題答案做典範,學習高考題答案的簡明扼要特點,然後再獨立做材料題。為節省做題時間,最好採取以下步驟:第一,先瀏覽材料梗概,確定問題的中心和主題,以求盡快集中注意力於問題中心。第二,仔細審閱問題,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明確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是什麼,還有什麼知識需要到教材中尋找和借用;第三步是組織答案,這也是同學在答題中出錯最普遍的,讀完題就依據材料和教材知識匆忙下筆,這時因下筆匆忙而思路不清,便會出現丟三拉四的毛病。所以在第三步千萬要記住,先整理一下思路,先答什麼,後答什麼,怎樣使答案語言更簡明。俗語說:想得清的人才能說得清,而做題中想得清的人才能寫得清。想清楚之後再做答案,正所謂下筆如有神。簡答題答題過程與材料題相似,此不贅言。

⑩ 歷史學不好怎麼辦

簡單點說,歷史沒學好,只是你暫時不喜歡,沒有對她產生興趣,從而沒有在上面話費功夫導致的。但是,歷史是博大的。而且現在的學習手段太多,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歷史。你可以先從你感興趣的方面去了解,學習。比如你看一部電視劇三國,那麼你可以去關注下漢末三國時候的歷史故事,與電視劇進行相互驗證,說不定還能提前了解劇情哦。只要一段時間的堅持,你一定可以愛上歷史,從而學好歷史。加油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不好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