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和珅是怎麼死的啊
歷史上和珅是在自己家用白綾自殺死的。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令和珅總理喪事,正月十三,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和珅所匿藏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正月十八,廷議凌遲,不過,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綾自殺。其長子豐紳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免連坐。
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進行報復,劉墉向嘉慶帝建言應避免案件擴大化,妥善做好善後事宜。結果,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布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1)歷史上和珅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和珅的故事:
1、把《孟子》原文和朱熹註解一字不落地背出來,得到乾隆皇帝贊賞。
有一天,乾隆在圓明園看朱熹注的《孟子》,註解用的是小字,乾隆看得費力,便讓和珅看燈,和珅靈機一動,將乾隆看的那一句的註解一字不差背了下來。
並進而將《孟子》全文的朱熹註解全部背給乾隆,此事讓乾隆對和珅的才學大加贊賞,認為是科舉遺珠,特下恩旨讓其踏上仕途。
2、因為熟讀論語,和珅是唯一能和乾隆交談的侍衛,從而借機上位。
和珅得以接近乾隆純屬偶然。一次乾隆隨口引了句《論語》,表達對朝臣不滿,此時一個容貌清俊的侍衛介面就答,不但領會了乾隆意圖,而且應對十分妥帖。這個侍衛就是和珅。
從此,乾隆對和珅刮目相看,退朝後,就愛找說話解悶,因為在侍衛和太監中只有和珅是熟諳經典,和乾隆對得上話,而且又遠比與朝臣的奏對程式來得輕松。
3、在學堂時便刻意模仿乾隆字體,心機之深讓老師吳省蘭嘆服。
和珅十多歲時在咸安宮官學念書時,就顯示遠超他的八旗子弟同學們的心機和城府,甚至刻意下苦功臨摹過皇帝的字體——以求將來仕進寫奏章時獲取皇帝的好感。
這絕非一般十三四歲少年所能想到且做到,而他老師吳省蘭在看到他的心機後,不由暗暗嘆服,主動與其結交,對其傾囊相授。
4、買通太監,輕而易舉地將乾隆的女人收為己有。
和珅位極人臣後,對女色的慾望愈加熾烈,甚至連乾隆身邊的女人也想染指。乾隆進入耄耋之年,已無力臨幸宮嬪,身邊的美人大多成了擺設,卻讓和珅垂涎不已。
於是和珅買通太監,將他看中的宮女寫入明春遣返出宮的名單,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將皇上身邊的女人順出宮廷,納入府中。
5、和珅兩句話,救了乾隆的寵妃,為兒子迎娶十公主埋下伏筆。
乾隆晚年最寵愛的惇妃恃寵驕橫,經常打罵下人,一次竟為小事杖斃宮人,氣頭上的乾隆一怒之下便要廢了惇妃的名分,惇妃急忙搬來救兵和珅。
和珅察言觀色,料定乾隆只是一時之怒,日後必定後悔,於是便以惇妃之女十公主尚在襁褓須母親照顧,雖然有罪可以降妃為嬪。
於是保住了惇妃名分。事後,惇妃果然重獲恩寵,便以十公主與和珅之子豐珅殷德定下親事作為給和珅的回報。
2. 歷史上的和珅是怎麼死的,被定了什麼罪,他真實的死對頭是誰
1799年,正月十八日,巨貪和和被嘉慶皇帝賜死。和珅得罪嘉慶,絕非偶然的錯失,而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這傢伙位極人臣二十年,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計搜集皇親國戚、文武官員的材料,十五皇子(後來的嘉慶帝)自然也在范圍之內。
乾隆八十大壽那年(1790年),嘉慶的老師朱玉圭正好六十歲。嘉慶寫了一首詩祝賀老師,詩中將朱玉圭和父皇連在一起,還說朝廷等待著他來擔任要職。和珅發現後如獲至寶,將它視為一支備用的暗箭。不久,乾隆擬將朱玉圭調到朝廷當大學士。和珅感到這會危及自己的地位,就拿那首詩給乾隆看,說朱玉圭與皇子的關系不正常,要皇子寫詩稱頌自己,很有野心。於是「龍顏大怒」,朱玉圭因此被降職,要不是有大臣說情,嘉慶也會受到處分。
嘉慶從此韜光養晦,並掌握了和珅的大量罪行。1795年9月,乾隆決定傳位給嘉慶,使和珅膽戰心驚。嘉慶登基後,和珅為了保護自己,更加強了監視活動。
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駕崩,嘉慶馬上雷厲風行地置和珅於死地:初四日宣布撤銷他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的職務,並將他與其死黨福長安軟禁;初五日頒布徵求朝政意見的詔書,其實是鼓動臣下彈劾和珅;初八日拘捕和珅並進行審訊;十五日公布他二十條罪狀,三天後下達賜死的詔書。
和珅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經到來,罪狀公布的當晚,正是元宵,他對著皎潔的月光,不由感慨盈懷,寫了這首《獄中對月》:夜色明如許,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挨曉,牆高不見春。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詩相當真實地表現出他此時的處境和心情。他二十年苦心孤詣地耍弄權術、搜刮財富,如今一切都化為烏有,真個是「枉勞神」矣!
他被迫上弔死後,人們還在他的腰帶里發現一首七言絕句:五十年前幻夢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記取香煙是後身。
他剛踏入五十歲,苦心謀得的權勢和財富就如「幻夢」、「香煙」,一切成空,詩的字里行間飽含著無限的凄苦之情。
和珅之死引起眾多議論。其中一說是「水泛含龍」預言三十三年後那場大水災。道光十二年(1832),黃河南段決堤,造成巨大災難,再過兩年,慈禧太後出世,她是和珅的後身,干盡了禍國殃民的勾當,促使大清王朝崩潰--表明他要報仇。此解十分牽強,可是突出了他的罪惡本性,反映出人們對他的憎恨
3. 和珅怎麼死
4. 歷史揭秘:和珅是怎麼死的 和珅到底死於誰手
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病逝,嘉慶親政,下令對和珅的家進行查抄,列舉了20大罪狀,嘉慶本來要把和珅凌遲處死,但考慮到他對朝廷有過貢獻,網開一面,賜和珅自盡。因此,民間就有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僅僅用了15天的時間,就把先皇寵幸幾十年的權臣,收拾得干凈利落,沒有對朝廷帶來動盪,穩定了局勢,這是嘉慶一生中,最為精彩的一筆。
5. 歷史上和坤是怎麼死的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令和珅總理喪事 ;正月十三,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 ,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和珅所匿藏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正月十八,廷議凌遲,不過,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綾自殺。 其長子豐紳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免連坐。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進行報復,劉墉向嘉慶帝建言應避免案件擴大化,妥善做好善後事宜。結果,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布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6. 和珅是怎麼死的在哪死的
和珅是由嘉慶帝白綾賜死於家中的。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十三,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
正月十八,廷議凌遲,不過,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中用白綾自殺。
(6)歷史上和珅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和珅是18世紀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死時年僅49歲。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和珅死後,他的長子豐紳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以避免連坐。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進行報復,劉墉向嘉慶帝建言應避免案件擴大化,妥善做好善後事宜。於是,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布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7. 紀曉嵐怎麼死的和珅怎麼死的
和珅懸梁自盡,黯然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這是他貪權納賄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和珅至死,他的富貴夢、權力夢從來都沒有醒過。一代巨貪的形象就此定格於歷史的長河中。
嘉慶十年(1805),紀曉嵐老死於京城,享年82歲。生前他自撰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紀曉嵐死後,謚號「文達」,這是對他文學才能一種相當高的認可。江藩在《漢學師承記》中說他是一代通儒,「胸懷坦率,性好滑稽,有陳亞之稱。然驟聞其語,近於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這就是說紀曉嵐不僅學識好,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幽默得也很在理。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他的詩文,經後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
嘉慶十年(公元1805)二月,紀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8. 和珅是怎麼死的
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鈕祜祿氏。他少年時家境貧寒,後來在皇宮內任三等侍衛。和珅雖然官職低微,才學平平,但他儀表俊偉,機靈善辯,特別善於察言觀色,迎合主子,由此贏得了乾隆皇帝的歡心。所以,他進皇宮不滿10年,就升職到軍機大臣。乾隆十分信任和坤,甚至到了離不開他的地步。和珅身居要職達24年之久。
公元1795年,乾隆帝傳位給嘉慶,自己則退位做太上皇。嘉慶雖然身為皇帝,但如果有事要向乾隆稟奏的話,還要通過和坤代奏。有一次,嘉慶帝的老師朱珪由兩廣總督升任大學士,皇帝寫詩祝賀,沒想到和坤向乾隆告了一狀,說嘉慶帝在向下屬「市恩」。結果,朱珪被降為安徽巡撫,嘉慶帝也因此得罪了父親。但是,和坤過於得意忘形了,因為乾隆總有離去的一天,不可永遠庇護他。
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第二天。嘉慶帝就宣布了和砷有20條大罪,下令馬上將和坤逮捕入獄。嘉慶本來要將和珅凌遲處死,但考慮到他曾經是太上皇的老臣,便改為賜和珅獄中自盡。和珅被治罪抄家,查抄的家產價值竟然約合8億兩銀子,相當於清朝十幾年的國庫收人。
9. 和珅最後怎麼死的
和珅因貪污罪被查!最後被皇帝賜死!
用白綾自縊於家中!一代大貪官就此
喪命!
和珅簡介如下
鈕祜祿·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
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齋,自
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
正紅旗二甲喇人。清乾隆年間政治家、
商人,中國歷史上的權臣之一,曾兼任
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
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
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
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
大臣、步軍統領等職。和珅是清朝歷史
上資產最多的官員。因為貪污過巨,被
國人視為巨貪,後被嘉慶皇帝賜死。
詳情參見網路!
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有什麼問題的話請及時追問!滿意的話望採納......
10. 歷史上的和珅是怎麼死的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用白綾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