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初中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初中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5-21 06:21:30

1. 如何寫一篇初二下學期的歷史小論文

初中生也可以寫歷史小論文

余能新內容提要: 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 撰寫歷史小論文,它是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的一種,它不僅能鞏固課堂上學過的歷史知識,加深理解,提高認識,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關鍵詞: 教學方式多樣化.創新思維能力.歷史小論文「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辯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了解,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以應對新世紀的挑戰。」這是《歷史課程標准》對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歷史教學理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撰寫歷史小論文,它是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的一種,它不僅能鞏固課堂上學過的歷史知識,加深理解,提高認識,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下面就歷史小論文的寫作,談點個人看法。

一、題目「小而新」既然是小論文,就不能求大求全。題目應該具體一點,如「讀文一得」、「一事一議一議」、「一人一評」等,只要能說明一個問題就很好。所謂「新」,就是選題有新觀點,不要人雲亦雲,不要墨守定論,對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敢於根據史實提出自己的見解。題目從哪裡來呢?只要用心去思索,課堂教學以啟發式為主,經常關注現實問題,適當有意指導小論文選題,歷史中有無數很有價值的題材可寫。如,我看拿破崙;1949年1月20日杜魯門的就職演說對我們的啟示;故樓蘭消亡的感想;昭君出塞能說明什麼等。指導學生選好題後,還應指導學生寫作方法。提出論點要新穎、簡明扼要、有創意,並注意學科滲透,聯系實際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注意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二、材料「精而真」題目選好後不要急於動筆寫,必須先准備材料。材料從哪裡來呢?1.閱讀有關書籍,摘錄下你需要的材料。2.實地考察收集材料。3.向老師和別人請教介紹材料。4.藉助便利的互聯網進行查找並下載。有材料,還必須對材料進行整理、鑒別、比較、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正式寫作時,可先列個提綱,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有個整篇布局,這樣才能使文章層次清楚、條理分明。寫歷史小論文最重要的是做到史論結合,也就是觀點與材料的統一。有史無論,文章就失去靈魂;有論無史,文章就沒有血肉。只有史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文章才有生命力。三.寫作「准而生」「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歷史小論文開頭十分重要,第一段應該力求開門見山,直接接觸主題,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最好還要有點懸念,引起讀者的注意和追求。結尾要提綱挈領,發人深思,餘味無窮。所以有些有經驗的作者在論文的開頭和結尾上是很下功夫的。歷史小論文的寫作提綱是文章的設計方案。首先提出論點(包括總論點和分論點),然後提出論據。論據包括歷史史實、名人名家論述。最後是明確的結論。至於有幾個分論點,引用哪些論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一般視作者自身習慣而定。如果有必要,或文章篇幅較長,也可以加上小標題,以求取得一目瞭然的效果。訓練形式,一般有三類:

1.直接提出評論的對象與內容。評論的對象有人物、事件、制度、著作及現象。評論的內容不外乎原因、 性質、制度、地位、影響、作用等。如:試論民主革命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歷史地位。

2.提供一些材料進行命題分析。如:根據下列論述,聯系有關中外史 實,談談你對愛國主義的看法,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愛國主義」,有我們的愛國主義。對於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謂「愛國主義」,共產黨員是必須堅決地反對的。日本共產黨和德國共產黨人都是他們國家的戰爭的失敗主義者。……我們 的口號是為保衛祖國反對侵略者而戰。對於我們,失敗主義是罪惡,爭取抗日勝利是責無旁貸的。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

3.提出一種或幾種觀點,進行立論或駁論。如: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一位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一身 是過」,有人說他「功不可滅」,請你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作一評價。

歷史小論文的寫作主要訓練學生理論應用和分析論證的能力,雖高於教材,但仍源於教材,它一般都是針對教材中的重點知識設計命題。因此,在掌握教材重點知識的基礎上,注意指導學生多向思維,變換角度分析教材,升華認識。 變換基礎知識認識角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種:1.提供材料或觀點,創設新情境,以深化認識,提高分析能力。2.對已形成結論的知識問個「為什麼?」以訓練歸納史實,論證觀點的能力。3.聯系相關知識提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縱橫聯系、比較分析的能力。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原因,根據教材歸納出的基礎知識是: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的對比,造成了它們之間的新矛盾,形成幾個帝國主義大國爭奪世界霸權、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局勢。直接原因是帝國主義的兩大軍事集團互相爭奪、瘋狂擴軍備戰的結果。爭奪 巴爾干是矛盾的三個中心環節之一,巴爾干成為帝國主義爭奪的焦點和歐洲的火葯庫。發生在該半島上的薩拉熱窩刺殺事件點燃了一戰爆發的導火線。我們若再把它們變換不同的角度設問,便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認識,訓練多向思維,提高史論結合的水平。 設問一:有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次偶然的災難,假如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不打死奧匈帝國皇儲夫婦 ,一戰就不會爆發。請你談談對這一觀點的看法(理解偶然性與必然性的辯證關系)。

設問二:在巴黎和會上,德國代表在接受《凡爾賽和約》文本時說:「有人要我們承認我們是戰爭的唯一禍首,我本人承認,那就是欺人之談。」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這句話有德國代表為推卸戰爭罪責而進行狡辯的一面,但也可以看出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從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看,各帝國主義國家都是發動戰爭的罪人 。盡管德國特別急於發動戰爭,是戰爭的挑起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禍首。)

設問三:結合一戰爆發的原因,談談帝國主義與戰爭的關系。或:為什麼說帝國主義就是戰爭?(帝國主 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決定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永遠不會消失,只會層出不盡;帝國主義推行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政策,必然導致戰爭。因此,帝國主義是現代戰爭的根源。)

設問四:比較一戰和二戰爆發原因的異同。

設問五:近現代史上,帝國主義各國是怎樣在巴爾干半島進行爭奪和戰爭的?

設問六:針對兩次大戰爆發原因並結合當今形勢,請你對戰爭與和平作一展望。(世界戰爭的危險依然存 在,爭取持久和平仍是當今世界頭等重大的政治問題;但也要看到爭取和平,防止世界性戰爭的許多有利因素,防止世界大戰還是有可能的。)歷史小論文的寫作應力求鮮明性、准確性、生動性。
題目和論點要相符、確切,題目切口要小,如「在整個世界近代化演進過程中,中國19世紀中期經濟近代化的探索」就要比「世界文明進程中英國的近代化」容易論證。觀點要緊扣、吻合所給的主題,所選擇的史實必須緊扣論點。比如,要論證「中國19世紀中期經濟近代化的局限性」時就要選擇那些能夠支撐該觀點的史實。如洋務運動的政治目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資本原始積累的不足、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等等;要突出個性理解,觀點要鮮明、突出,特別是要有創意。
1、 鮮明性,就是說觀點要明確,不能互相矛盾,含含糊糊、模稜兩可。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旗幟鮮明的把道理講明白。
2、 准確性,就是說一、證據要真實可靠。如果論據不準確盡管觀點再鮮明,也無法使人相信。論據是史料,運用時應當注意做到史料必須是真實和典型的。不能用道聽途說或從小說、電影中看到的虛構的材料作為論據。二、引用史料不能斷章取義,各取所需,更不能為證明白己的觀點而任意曲解史料。三、不能依據孤證做出結論。
3、生動性,就是說文章要有形象、有感情、語言生動活潑。小論文最忌言之無物,空發議論。小論文寫好後,還應該認真修改幾遍。對文章的結構、論點、文字必須進行調整、檢查、核對和推敲。除自己修改外,還應該請老師同學一起幫助修改,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僅僅知道應該怎樣寫歷史小論文還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多動筆,只有勤寫多練,才能逐漸提高小論文的質量。我希望同學們都大膽地拿起筆來寫歷史小論文,因為新的事物會帶來新的希望!

2. 初一張騫歷史小論文範文200

張騫首次西使,旨在為漢聯結月氏、夾擊匈奴。《史記·大宛列傳》記其出使背景曰:

張騫,漢中人,建元中為郎。是時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今案:月氏原來是一個強大的游牧部族,其統治中心東起今祁連山以北,西抵今天山、阿爾泰山東端,且一度伸張其勢力至河套內外。公元前三世紀末,匈奴興起於蒙古高原,遏阻了月氏東進的勢頭。約前177/176年,匈奴大舉西進,將月氏逐出上述故地,大部分月氏人西遷至於伊犁河、楚河流域,趕走原居該地的塞人,停留下來。史稱這部份西遷的月氏人為「大月氏」。[1]傳文所謂「匈奴破月氏王」,結合同傳關於「匈奴老上單於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的記載,可知破月氏王者為老上單於(前174-161年)。這就是說,西遷伊犁河、楚河的大月氏有一次遭到匈奴的沉重打擊,其王被殺,但匈奴這次打擊,並沒有使大月氏放棄伊犁河、楚河流域。傳文所謂「月氏遁逃」,不過是「敗北」的意思。很可能老上在位時大月氏為收復失地,曾一度東進,因被擊敗而西向退卻。果然老上時月氏已逃離伊犁河、楚河流域,張騫於武帝建元年間(前140-135年)往使便沒有現實意義。要之,張騫首次西使的對象是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

3. 初中歷史論文怎麼寫

歷史學三要素:人物、事件、時間。看你選擇寫什麼,如要寫人物,那就需了解和掌握此人生活年代的社會背景、個人生長環境以及經歷等等;還需了解學術界對此人研究的概況和基本評價。從基本原則說,寫作歷史方面的文章,應具有歷史真實性,即無論寫什麼,不能憑空杜撰,必須要有資料支撐--歷史文獻、考古發現等等。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9824463.html?si=8

4. 初中歷史考試中讓寫小論文,怎麼寫呀應該把握些什麼

看你的題目有沒有定范圍,比如哪個朝代,哪段歷史等等。如果不限就選一個你最了解的吧。不用寫的很廣泛,可以著重寫一個你很了解的皇帝或一段時期歷史(比如三國時期),稍加闡述然後發表觀點。

5. 初中歷史論文怎麼寫 基本結構

:在新課程改革進程中,教師的教育理念在不斷革新,教育教學的方法也要不斷更新,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方法和路徑,才能保持教學的高效性。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這既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符合歷史學科特點,也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就此展開探究,能夠為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助力。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情境;有效導入;認知沖突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實現對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養成,以此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自行發現問題,並能夠圍繞問題實現對相關知識點的歸納,由此達成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及歷史核心素養的目的。有鑒於此,教師要立足於每節課所講授的歷史知識內容以及相關知識點,為學生營造歷史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生成足夠的歷史知識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情境中洞悉新的問題,在對問題的求解過程中領會歷史知識。從這個層面來說,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問題情境教學,對於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有積極的意義。
一、在初中歷史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的價值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歷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所以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一)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積極的學習態度
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之中,依託特定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表現,精心安排問題,能夠讓學生進入到歷史情境中,能夠使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學習產生足夠的期待,並能夠以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投入到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
(二)能夠引導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師結合每節課的知識點及教學目標,為學生營造問題情境,讓學生領會提問的技巧,能夠使學生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碰撞,學習歷史知識的激情也進一步高漲。
(三)能夠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歷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為了科學地設置問題情境,教師會對於教科書當中涵蓋和涉及的知識點加以認真的分析,梳理歷史知識脈絡,這樣能夠結合相關歷史知識點的順序安排問題,幫助學生實現對歷史知識循序漸進地學習,有助於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

6. 如何寫歷史小論文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現已收為重慶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彭水的竹板橋造紙術通過代代相傳而延續至今,它是蔡倫古法造紙的再現,但這份遺產眼看就將要失傳。本文通過對該技術的實地調查和相關資料的收集,探究了該技術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分析了技術失傳的原因,並對此提出了保護與開發的措施。

關鍵詞:彭水;蔡倫造紙術;保護

彭水是一個位於重慶東南部的小縣城,而在彭水的深山裡的一個叫竹板橋的村落,還保留著一項最原始的民間工藝——蔡倫造紙術。

由於現代的文化正不斷地對古代文化進行猛烈的沖擊,使得不少的文化遺產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彭水的蔡倫造紙術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加緊其保護的步伐,在結合當地的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以找到一個同時具有保護和開發的方法。

一、蔡倫造紙術的歷史淵源

東漢時,農業發達,國力強盛。蔡倫於東漢元年發明了用植物造的纖維紙,起初蔡倫造紙的原料多為樹皮、破布、舊魚網、麻頭等造出的紙既輕便又美觀。105年蔡倫把這一重大發明上報了朝廷,受到嘉獎,並通令全國一律通用[1]P430。從那以後,紙張便以新的姿勢進入了社會文化生活中,並逐步在中國大地上傳播開來。社科論文到公元317年,晉文帝司馬睿遷都金陵(南京),隨即使造紙術從黃河流域傳到了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2]P591。

據竹板橋的造紙術傳承人劉開勝介紹:早在清朝康熙年間,為了避難,他的先祖劉國倫從江西舉家從江西西遷,在途經彭水縣朗溪鄉的竹板橋時,因看到這個大峽谷有山有水,山高竹茂,谷間河水清澈,兩岸竹林青翠,形成一條有長約10公里的綿延的竹海,於是決定紮根下來,世代繁衍,以祖籍相傳的造紙術為生,營造家園。從那以後,彭水竹板橋的蔡倫造紙就成了一個永恆的話題。到如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了。

二、蔡倫造紙術的社會文化價值

1、保留傳統文化的生產工藝

劉氏造紙術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老造紙術的傳統工藝,代代相傳,不斷改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保留了當年蔡倫造紙的傳統72道工序而成紙的工藝。原始的造紙工序大致有打漿、調料、上漿准備、流送布漿、脫水成形、壓榨脫水、烘乾成紙、表面處理[3]P585。在竹板橋主要的工藝工藝流程有:取料(主料竹子,輔料石灰)、制料(浸泡,發酵)、制漿(碾碎,踩料,攪漿,制備樺葉)、成型(舀紙,榨乾,打光上色)、乾燥(揭張,晾曬)、包裝保管六大工序。二是發展了傳統的造紙法,自上世紀70年代起,改變了原始張型,從原來的每張30*50厘米逐漸改進為現在的規格,提高了產品的經濟價值。三是保留了傳統的文化藝術,在每年開始伐竹進廠前,要祭祀蔡倫、山王菩薩、土地菩薩,在春節、月半這樣的傳統節日里也要將他們與自己的祖先一同祭祀;在勞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勞動號子、山歌,現今仍在傳唱;同時還保留著多種禁忌,加重了它的神秘感,增添了更多的魅力。據村中劉開勝介紹:以往蔡倫先師發明造紙時,他造出來的紙張極不均勻,結構性也不強,很容易被扯破,長期以來也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有一個晚上觀音菩薩托夢給劉國倫,讓劉國倫在紙漿中加入樺液(樺葉碾碎)便能使紙張成型。事實果真如此,於是這技術便成了竹板橋人的「專利」。

7. 初一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你首先認真審題,明確要寫的主題,切忌不要寫偏題,然後給主題命名。命名要准確清楚,緊扣主題。二,保證按照要求完成最基本的字數要求,要抓住主題結合內容寫。不要離題萬里,要史論結合。三要寫出與主題相關的歷史知識影響內容的。四要寫出與此相關的歷史啟示,如歷史啟示,精神教訓等要強調史論結合。我要寫出運用,即如何做,要吸取其中的精神力量,並運用到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注意一定要歷史與現實相結合,歷史與個人相結合,歷史與內容緊密結合。六,請務必注意,不要把學以致用當成問題,是歷史類的文章,書寫要認真,格式要清楚。

8. 中學生歷史論文大概怎麼寫

一、立論立論就是確定歷史小論文的中心論點。即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歌頌什麼,批判什麼。或對某一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表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考慮中心論點時應注意:

1.立論的科學性

所謂立論的科學性就是作者的觀點和搜集的資料信息要有理論根據和事實依據。即作者的觀點要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有利於社會主義事業,講述的史實要有依據或明確的出處,不可以想當然,更不應該憑空臆造。只有這樣的立論才有價值。

2.立論的前衛性

立論的前衛性就是超前意識。立論要新,就是要寫沒有人寫過或很少有人寫過的題材。這就要求學生對近幾年的學術動態應該有大致的了解,以免撞車,還有人雲亦雲之嫌。

3.立論的指導性

立論的指導性又稱立論的實用性。論文出來是給別人看的,作品要能給讀者以啟迪,對讀者有所幫助、有所鼓舞、有所收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就是論文的價值。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去歌頌義和團運動的盲目「排外」,或者為反面人物歌功頌德,這類文章即使寫得再好,也是不可取的。

二、命題論文的中心論點決定以後,給論文定一個新穎、明確、有吸引力的題目,用來表達文章主題是十分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論文的命題比論文寫作更難。

1.題目要新

在重視科學性的前提下,論文命題要新,要有創意,切忌平淡無奇,要力爭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

2.題目要奇

命題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戲或故弄玄虛,而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態度為自己的論文命題,以達到文章能引人入勝的效果。

3.題目要小

歷史論文題,宜小不宜大。特別是剛剛學習寫作的中學生更是不要選大題目,選大題目的結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亂。想把文章寫得面面俱到,卻往往因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會一面都不到。

三、布局

1.開頭、結尾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論文開頭十分重要,第一段應該力求開門見山,直接接觸主題,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最好還要有點懸念,引起讀者的注意和追求。結尾要提綱挈領,發人深思,餘味無窮。所以有些有經驗的作者在論文的開頭和結尾上是很下功夫的。

2.編寫提綱

論文寫作提綱是文章的設計方案。首先提出論點(包括總論點和分論點),然後提出論據。論據包括歷史史實、名人名家論述。最後是明確的結論。至於有幾個分論點,引用哪些論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一般視作者自身習慣而定。如果有必要,或文章篇幅較長,也可以加上小標題,以求取得一目瞭然的效果。

四、定稿

歷史小論文的寫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個步驟。

起草就是寫初稿,要深思熟慮,一氣呵成。修改時,要對史料、觀點、語言一一檢查,以提高文章的質量。還可以徵求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對文章加以補充,最後定稿。

9. 如何寫初中歷史小論文

我覺得應該也是很簡單的,就是可以把書裡面的一些內容集中起來,比如說是要寫某一章節,然後可以把這一章的內容集中起來寫,或者說是可以提出自己的一個想法和觀點,也可以把書里的想法和觀點進行闡述,然後結合一些具體的例子進行闡述就行,這本身就相當於是寫一篇議論文。

10. 初中歷史小論文

歷史論文:我心中的秦始皇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是《過秦論》對秦始皇的描述。有許多影視作品,都將秦始皇視為一個兇殘暴虐的反面角色。就連相對客觀的《史記》,在《陳涉世家》中也透露出對秦始皇剝削百姓,大興土木的厭惡。然而,無論再怎樣描述他的殘暴,也無法否認他是一個極有能力的君主。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不斷地爭論秦始皇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至少在我心中,秦始皇是功大於過的。 一提到秦始皇,許多人會想到「焚書坑儒」這個詞,後世的學人恨不得將他掘屍鞭之。然而這幾乎成為鐵的事實,真的是秦始皇所為嗎?且待我一一分析。首先是焚書。焚書,即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私藏的《詩》《書》等。這里需注意,並不是將全部的書燒毀,無論秦始皇出於什麼理由,他還是讓《詩》,《書》得以保存至今。用朱熹的話說,秦焚書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舊留得。這比在那場十年浩劫中損失的書籍著實要少太多了。我們都知道,秦朝時代百家爭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等各家爭相齊放,而秦朝採用的是韓非子的法家之說。焚書是為了統一天下思想,如此,一個國家才能真正統一。這種法治思想在我們當今社會仍在延續。作為一個有才能的統治者,統一思想是絕對必須的。漢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目的與秦皇完全相同,只不過一個是「硬暴力」,一個是「軟暴力」。而得到的評價卻太不相同,實在想為他鳴不平啊。 至於「坑儒」,觀點就更五花八門了,首先我想說,我們對任何一種思想學術都不能用絕對的好壞來說明。幾千年來,人們已經不自已地將儒學看作是「好」的學派,正統的思想。這使人們對「坑儒」格外反感。《史記》中原文中寫的是「坑術士」,後人多解釋為,秦時的儒士與術士多混為一談,這里的「術士」便是儒士。而事實上各史上記載各不相同,甚至有完全沒提到坑儒的,如此解釋未免太過武斷。另有觀點認為,此術士是「江湖術士」的術士,可能是指觀看天相,占卜算卦的陰陽術士。總之無論怎麼看,《史記》中記載的史實缺少細節,且很多因襲

閱讀全文

與初中歷史小論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