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曹丕為什麼賜死甄姬
精華答案 相傳曹丕賜死甄姬以及殺死曹植的原因就是震怒於二人的關系。由於正史中帶到一個說法就是甄姬和曹丕的婚事是由袁紹之妻劉夫人為了報答曹家的不殺之恩而和曹操定下的,所以民間才認為甄姬只是寄人籬下聽其任之,而和曹丕之間不存在感情,因為甄姬真正喜歡的是曹植……咳,還有一個袁熙呢,可怕的四角關系……這樣一來,原本涉及國家、野心等復雜政治因素的曹丕與曹植之間的宮闈權利斗爭就一下子變成全是因為甄姬姐姐的關系了。於是,甄姬的死也有了另外一種解釋:她和曹植之間與其說是愛的很真切,不如說只是各自心懷愛慕,甄姬心中還是願意和曹丕在一起的--畢竟這種生來就有帝王氣質的武將要比文弱的詩人好太多了 但是曹丕納郭氏等所作所為又讓她對曹丕失去了信心,而曹丕又天生有著和他父親一樣的疑心,無中生有的認為甄姬和曹植「余情未了」,所以才將她賜死。在京劇《洛神》中,故事的大概內容也就是這么編排的。其中甄姬和曹植在一起的時候也不過只是評了一回詩,送了一個枕頭,關系發展緩慢且朦朧……而曹丕則成了大逆不道的陰險之人,最後賜死甄姬竟然還是逼她投水。說到這個賜死的方式,歷史上記載的也是多種多樣,賜一丈白綾算是標准死法了,還有賜毒酒的,還有就是《洛神》裡面演到的投水。
『貳』 歷史上的甄宓是怎麼死的呢
史料記載中有三種說法:
1、《魏略》記載,郭貴嬪進讒譖害甄氏,甄氏死之前將曹叡託付給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等到曹叡繼位,數次向太後詢問母親死狀,太後因此憂懼暴崩,這時李氏才向明帝說明甄氏是被郭氏構陷而死,明帝哀痛不已,使人也被發覆面的殯葬了郭太後。
2、《漢晉春秋》以及《資治通鑒》記載,甄氏是因為郭氏受寵而死,死後將其被發覆面,以糠塞口使她的靈魂無處申冤。
3、《魏書》記載,甄氏病重,六月丁卯,在鄴城去世。皇帝哀痛嗟嘆不已,追贈皇後璽綬。
《軍師聯盟》中,甄宓的結局
在軍師聯盟最新劇情里,甄宓前往冷宮探望郭照,兩人本應是相互爭寵的後宮嬪妃,只是甄宓卻是個溫婉淑德的女子。不僅沒有對曹丕的冷落而有所嫉妒,還對郭照照拂有加。讓郭照十分感懷,以姐妹相稱。這是《軍師聯盟》甄宓結局的伏筆之一。
甄宓生子曹叡,甚得曹丕喜愛。然而曹丕一直期待著郭照能夠誕下龍子,將其立為儲君。不過郭照一直無所出,直到甄宓去冷宮探望郭照後轉達曹丕,郭照已經有了身孕,曹丕欣喜若狂得接回了郭照。此為《軍師聯盟》甄宓結局伏筆之二。
郭照有了身孕,但是不久孩子就沒了。而除了郭照宮中服侍的人外,只有甄宓一人曾經帶著湯水去探望郭照。一向對郭照最為寵愛的曹丕憤怒之下失去了理智,不待甄宓作何解釋就將甄宓賜死。甄宓結局終究是沒能得到曹丕的愛而被殺而亡。
『叄』 甄宓為什麼被曹丕賜死呢
建安九年,袁紹的鄴城失守,曹軍湧入城中,正准備進行一番燒殺搶掠。
因為,鄴城是袁府的所在地,城中必然有很多金銀珠寶,所以,士兵們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這個時候的曹操卻突然下令,要求將士們入城後不得殺害無辜,更不可以私自闖進袁府。然而,曹操的命令能約束軍中的將士,卻約束不了自己的兒子曹丕。
我們常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曹丕便是過不了這美人關,才執意違背曹操的命令。曹丕騎著快馬沖進了鄴城,急忙去尋找袁府的所在地。
雖然,曹丕剛剛經過了一番廝殺,但是,此時的他卻不知疲倦,興奮得尋找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
在古代,關於孩子的由來可是一件大事。
起初,曹丕並不相信,但他卻不放心,便去甄姬的寢宮詢問曹睿的由來。甄姬對郭氏早已心懷不滿,得知這個事情是郭氏挑起之時,心中更是怒火中燒,無法理智的應對曹丕的疑問。她生氣的說道:“你竟然懷疑這個孩子?他確實是你的親生兒子。這個孩子不足月出生,難道就可以成為非曹家所出的理由嗎?這種話傳出去也太損害曹家的名聲了。”
曹丕聽了甄姬的一頓抱怨,突然覺得臉上掛不住了。因為,甄姬的話涉及到了曹家的名聲,使得曹丕更加生氣。之後,曹丕不僅當場斥責了她,還將她賜死了。
公元221年,甄姬自盡,曹丕只能立郭氏為皇後。
『肆』 曹丕的妻子甄宓到底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關於甄宓之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自盡,另一種是被曹丕給賜死。
1、自盡
甄宓與甄洛爭奪後位的郭女王(即文德郭皇後),因沒有生下兒子,而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來的,誣稱甄宓懷孕二月才與曹丕結婚,曹睿是否為曹家的骨肉,很值得懷疑。
曹丕以此事詢問甄氏,甄洛對曹丕寵愛新歡郭氏和李貴人、陰貴人等,本已十分不滿,又聽說此事是郭氏從中挑撥,不禁怒火中燒。
不顧一切大斥曹丕對自己親生骨肉無端懷疑,有損曹門家風,曹丕憤而於公元221年(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賜她自盡,翌年立郭氏為皇後。
2、被曹丕賜死
另外一種說法是因幽怨作詩而被曹丕賜死,甄宓多文才,熟知後宮典故,自然明白自己處境惡劣;但苦於遠在異地,到不了丈夫面前,無可奈何,於是寄情絲於筆墨。
寫下了她唯一傳世得作品《塘上行》。曹丕自己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詩人,照理他應該看得出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了妻子對他的愛怨之情。
注意首先是愛,其次才是埋怨,一個正常人看到這樣的詩句應該會回憶起夫妻間的美好時刻,從而喚起舊情。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曹丕讀詩後勃然大怒,在即皇帝位的第二年六月。
由洛陽派使者前往甄宓獨居的鄴城舊宮,逼她服下了毒酒。甚至,無辜的甄洛在冤死後,屍體被「被發覆面,以糠塞口」(把頭發披散起來,遮住臉,用米糠塞入口中)下葬。
(4)歷史上甄姬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甄宓,字嫦娥,別稱甄洛或甄宓(fú),廟號文昭甄皇後。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東漢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後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
她很有文才,天生麗質。她本來是袁紹的兒媳婦,袁紹被曹操打敗後,隨行的曹丕見到美麗不可方物的甄宓,頓時驚為天人。
後來魏文帝曹丕納了甄宓為妾,生了東鄉公主和魏明帝曹睿。相傳,曹植的《洛神賦》就是為她而寫的。很多相士都預測她貴不可言。
她小時候就很喜歡讀書,懂得學習前人經驗,努力讓自己成為知書達理、賢惠博學的人。她還力勸家人開倉救濟窮苦的鄉鄰,勸母親要善待嫂子。
曹丕娶了甄宓之後對她非常寵愛,她反而勸曹丕要多納妾室,讓曹家枝繁葉茂。曹丕聽了非常高興,覺得她很善解人意。她還非常孝順,把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婆婆也經常誇獎她體貼賢淑。
後來曹丕稱帝,後宮佳麗三千,尤其寵愛其中的三個妃子。甄宓遠在異地,漸漸失寵。
『伍』 歷史上的甄宓怎麼去世的
甄宓怎麼死的關於甄宓之死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與甄洛爭奪後位的郭女王(即文德郭皇後),因沒有生下兒子,而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來的,誣稱甄宓懷孕二月才與曹丕結婚,曹睿是否為曹家的骨肉,很值得懷疑。
曹丕以此事詢問甄氏,甄洛對曹丕寵愛新歡郭氏和李貴人、陰貴人等,本已十分不滿,又聽說此事是郭氏從中挑撥,不禁怒火中燒,不顧一切大斥曹丕對自己親生骨肉無端懷疑,有損曹門家風,曹丕憤而於公元221年(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賜她自盡,翌年立郭氏為皇後。
另外一種說法是因幽怨作詩而被曹丕賜死,甄宓多文才,熟知後宮典故,自然明白自己處境惡劣;但苦於遠在異地,到不了丈夫面前,無可奈何,於是寄情絲於筆墨,寫下了她唯一傳世得作品《塘上行》。(5)歷史上甄姬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軼事典故
1、魏氏春秋
袁紹被打敗之後,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納甄氏為妻,孔融寫信嘲笑曹操說:「武王伐紂,將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因為知道孔融學識淵博,以為是書中沒有看過的典故,後來見到他,就詢問這件事,孔融回答道:「用現在的事來看,自然就明白了!」
2、世說新語
魏文昭甄皇後賢惠而美貌,起先是袁熙的妻子,甚為得寵。曹公攻打進鄴城後,便令人召見甄氏,左右的人都稟告說:「五官中郎將曹丕已經去了。」曹操說:「今年攻打鄴城正是為了她。
『陸』 一代絕色甄宓為什麼慘死,甄宓真的與曹植有私情嗎
公元二百二十二年,魏黃初三年。曹植從鄴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一篇文章。
在這篇文章里,曹植說自己在途經洛水時邂逅了傳說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極盡描摹這位佳人的風采神姿,字里行間充斥著強烈的傾慕之情。他就像是一位陷入瘋狂熱戀的年輕詩人,把所能想像到的最美好的詞彙,都毫不吝惜地加在這位女子身上。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賦》。其中諸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類的描繪,已成為千古名句。事實上,在《洛神賦》的背後,還隱藏著一段曹魏宮闈公案。據說曹植對曹丕的妻子甄妃懷有仰慕之情,《洛神賦》里的洛神,其實就是暗指甄妃,曹植借著對洛神的描寫,來釋放自己內心深處最為熾熱卻被壓抑已久的情感。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穠纖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柒』 三國時的甄宓是怎麼死的
甄宓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
甄宓(Zhēn fú),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後人,父親官至上蔡令。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後來曹操與袁紹宣戰,袁熙被外調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袁紹兵敗,曹軍將冀州踏平,曹丕趁亂取她為妻,很是寵愛,之後她為丕生下魏明帝及東鄉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稱帝,封她為文昭皇後。漢亡之後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寵郭後、陰貴人,甄宓從此失意,有怨言。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派遣內使賜死她,葬於鄴。甄皇後不僅賢德,而且文才出眾,留有《甄皇後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甄姬——史稱:魏文昭甄皇後 傳奇少女—— 後(甄姬)以漢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寢寐,家中彷彿見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每次睡覺,家裡都會看見好像有人把一件玉衣披在她身上),常共怪之。逸薨,加號慕,內外益奇之。後相者劉良相後及諸子,良指後曰:「此女貴乃不可言。」後自少至長,不好戲弄。年八歲,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皆上閣觀之,後(甄姬)獨不行。諸姊怪問之,後答言:「此豈女人之所觀邪?(這豈是女子看的東西么?)」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好學文書),兄謂後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邪?」後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要做女賢者) 關懷飢民—— 後天下兵亂,加以飢饉,百姓皆賣金銀珠玉寶物,時後家大有儲谷,頗以買之(大致是說天下飢荒,百姓買珠寶以換取糧食,甄姬家裡有不少糧食,就用它換來了很多珠寶)。後年十餘歲,(甄姬)白母曰:「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璧為罪。又左右皆飢乏,不如以谷振給親族鄰里,廣為恩惠也(建議母親把糧食免費分給鄰里)。」舉家稱善,即從後言。 生性善良—— 後年十四,喪中兄儼,悲哀過制,事寡嫂謙敬,事處其勞,拊養儼子,慈愛甚篤(大致是說死了哥哥之後,哥哥的妻子依然照顧親子,日夜操勞。)。後母性嚴,待諸婦有常(甄姬的母親生性嚴苛),後數諫母:「兄不幸早終,嫂年少守節,顧留一子,以大義言之,待之當如婦,愛之宜如女(建議母親對嫂嫂好一點)。」母感後言流涕,便令後與嫂共止,寢息坐起常相隨,恩愛益密。 邂逅曹丕—— (袁)熙出在幽州,後(甄姬)留侍姑。及鄴城破,紹妻及後共坐皇堂上。文帝(曹丕)入(袁)紹舍(房間),見紹妻及後,後怖(甄姬害怕),以頭伏姑膝上(把頭埋在婆婆的膝蓋上),紹妻兩手自搏。文帝謂曰:「劉夫人雲何如此?令新婦舉頭!」姑乃捧後令仰,文帝就視,見其顏色非凡,稱嘆之。太祖聞其意,遂為迎取。 後宮佳人—— 後寵愈隆而彌自挹損(深得曹丕寵愛),後宮有寵者勸勉之(甄姬對於後宮得寵的人勸勉她努力上進——也就是說不嫉妒),其無寵者慰誨之(對失寵的安慰開導),每因閑宴,常勸帝,言「昔黃帝子孫蕃育,蓋由妾媵眾多,乃獲斯祚耳。所原廣求淑媛,以豐繼嗣(建議曹丕為了子孫昌盛多娶妻妾。。。)。」帝心嘉焉。其後帝欲遣任氏(曹丕要驅趕任氏),後請於帝曰:「任既鄉黨名族,德、色,妾等不及也,如何遣之?」帝曰:「任性狷急不婉順,前後忿吾非一,是以遣之耳。」後流涕固請曰:「妾受敬遇之恩,眾人所知,必謂任之出,是妾之由。上懼有見私之譏,下受專寵之罪,原重留意!(以上都是勸告曹丕的話)」帝不聽,遂出之。 當世孝婦—— 十六年七月,太祖征關中,武宣皇後從,留孟津,帝居守鄴。時武宣皇後體小不安,後不得定省,憂怖,晝夜泣涕;左右驟以差問告,後猶不信,曰:「夫人在家,故疾每動,輒歷時,今疾便差,何速也?此欲慰我意耳!」憂愈甚。後得武宣皇後還書,說疾已平復,後乃懽悅。十七年正月,大軍還鄴,後朝武宣皇後,望幄座悲喜,感動左右。武宣皇後見後如此,亦泣,且謂之曰:「新婦謂吾前病如昔時困邪?吾時小小耳,十餘日即差,不當視我顏色乎!」嗟嘆曰:「此真孝婦也。」 賢明識禮—— 二十一年,太祖東征,武宣皇後、文帝及明帝、東鄉公主皆從,時後以病留鄴。二十二年九月,大軍還,武宣皇後左右侍御見後顏色豐盈,怪問之曰:「後與二子別久,下流之情,不可為念,而後顏色更盛,何也?」後笑答之曰:「(諱)等自隨夫人,我當何憂!」後之賢明以禮自持如此。 紅顏薄命—— 黃初元年十月,帝踐阼。踐阼之後,山陽公奉二女以嬪於魏,郭後、李、陰貴人並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因為失寵有怨言,被曹丕賜死)
『捌』 三國時期生於亂世卻如嬌花般綻放的女子甄姬,究竟因何而死
在三國時期,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叱吒風雲,敵人談笑間灰飛煙滅。除了這些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們,女子們也毫不示弱。光我們清楚的貂蟬,大小喬等人,就是在歷史上非常出名的女子,關於她們的事情也很多。其中甄姬就是很受人們的關注,她生於戰亂,卻如鮮花一般在這亂世之中緩緩綻開,但是最後卻被自己的夫君曹丕給賜死了。
但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甄姬年老色衰,而且曹丕也是找了不少的年輕姑娘,就冷落了甄姬。而且曹植還寫過一首專門的詩來贊美甄姬,也讓曹丕起了疑心,最後就賜死了甄姬。
『玖』 甄姬是如何死的
因為爭寵,被曹丕賜死。
甄宓(Zhēn fú),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後人,父親官至上蔡令。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後來曹操與袁紹宣戰,袁熙被外調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
袁紹兵敗,曹軍將冀州踏平,曹丕趁亂取她為妻,很是寵愛,之後她為丕生下魏明帝及東鄉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稱帝,封她為文昭皇後。漢亡之後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寵郭後、陰貴人,甄宓從此失意,有怨言。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派遣內使賜死她,葬於鄴。甄皇後不僅賢德,而且文才出眾,留有《甄皇後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拓展資料
文昭甄皇後(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傳為甄宓,實則無記載。
史稱甄夫人。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甄氏三歲喪父。建安中期,袁紹為次子袁熙納之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紹的妻子劉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軍攻下鄴城,甄氏因為姿貌絕倫,被曹丕所納,甚得寵愛,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即東鄉公主)。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繼位魏王,六月率軍南征,甄氏被留在鄴城。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山陽公劉協進獻二女為曹丕妃嬪,後宮中文德郭皇後,李貴人和陰貴人都得到寵幸,甄氏愈發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曹丕大怒,黃初二年(221)年六月,遣使賜死甄氏,葬於鄴城。
黃初七年(226)五月,曹丕病重,立甄氏的兒子平原王曹叡為太子。曹叡即位後,追謚甄氏曰文昭皇後。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明帝曹叡將甄氏改葬於朝陽陵。
死亡之謎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丕即王位,封曹叡為武德侯。六月率軍南征,甄氏留駐在鄴城。十月,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禪位以後,退位為山陽公的劉協把兩個女兒許配給曹丕為妃嬪,另有郭貴嬪和李、陰兩位貴人同時得到寵愛,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
公元221年(黃初二年)六月,曹丕遣使者將甄氏賜死,葬在鄴城。《三國志》記載,甄後之死由郭後之寵。文帝問周宣說:「我夢見宮殿上兩片瓦掉下來,化為雙鴛鴦。這是什麼徵兆呢?」周宣說:「後宮恐怕會有人暴死。」曹丕說:「我是說著騙你的。」周宣說:「做夢這件事,是意念中的事,如果能形之於言,便可以占卜凶吉。」話還未說完,黃門令來報告說,後宮中有人彼此殘殺。過了不久,曹丕又問周宣:「我昨天夢見一股青煙拔地升天。」周宣說:「天下恐怕會有一位貴女子冤死。」當時,曹丕已派人賜給甄夫人賜死的詔書,聽了周宣的話很是後悔,於是派人去追趕使者,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魏略》記載,郭貴嬪進讒譖害甄氏,甄氏死之前將曹叡託付給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等到曹叡繼位,數次向太後詢問母親死狀,太後因此憂懼暴崩,這時李氏才向明帝說明甄氏是被郭氏構陷而死,明帝哀痛不已,使人也被發覆面的殯葬了郭太後。
『拾』 三國甄姬是怎麼死的死時多少歲
被皇上賜死的。183出生221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