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上養狗的傳統是多久開始的
東北家狗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出現,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萬年以前。中國東北的原初人類是蒙古通古斯族,因此有理由認為,東胡、戎、狄、肅慎的先民,首先馴養了狗。
Ⅱ 我知道人類的歷史有五千萬年了,有誰知道狗的歷史有多久啊謝謝!
從考古來看,狗的遺骸,早在公元前七八千年以前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以及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發現。在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南舞陽賈湖、甘肅秦安大地灣、湖南澧縣夢溪,及稍後的仰韶文化、大汶口、龍山文化文化時期飼養已相當普遍。 公元前13世紀甲骨文對「六畜」作了記載,在甲骨文文中,就有「五十羊 五十犬」的文字記錄。[全文] 從人類發展史的總體情況看,養狗的習俗可能淵源甚早,大約在舊石器時代的狩獵生產中,作為狩獵的最佳助手,狗已開始步入被馴養的行列,故狗應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動物之一,而養狗習俗也應當是畜牧業中發生最早的生產習俗之一。
Ⅲ 狗狗的記憶能維持或存在多久時間
很多動物,包括寵物犬在內,都有著非常短時間的記憶力。狗見到主人會非常高興,但是它們不會記得何時見過,因為狗兩分鍾內就會把此前形成的記憶忘得一干二凈。
研究發現,狗的記憶能力對有些事物可能記憶很模糊,但是對於主人、住所,主人的聲音等都有很強的記憶。而且狗的聽覺、嗅覺是非常敏銳的。
狗對聲音的判斷非常的強,而且能長時間記憶。所以,綜合的分析,狗的記憶能力可能在某方面會比較弱,但是在某方面有顯示得非常強。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動物行為學研究人員用鴿子、狗、猩猩、海豚等25種動物做實驗後發現,動物的短時記憶時間非常短,平均只有27秒。一向以聰明聞名的人類「近親」猩猩的短時記憶能力只跟老鼠差不多。
相比之下,狗的記憶力強些,但也記不住兩分鍾以前發生的事。動物的記憶系統跟人不同,它們的記憶分成兩種:很快就會忘記的短時記憶和特殊記憶。特殊記憶會讓它們記住與生存相關的重要事情,而且可以維持很長時間。
研究發現,狗兩分鍾內就會忘記發生的事情。黑猩猩的短期記憶約為20秒,比老鼠的記憶能力還差,而另外3種靈長類動物狒狒、獼猴、松鼠猴的記憶能力僅比蜜蜂略高一點。
Ⅳ 歷史上狗最高能活多少年
小型或中型犬出生後七年,或大型狗出生後五年,就已經慢慢進 入老年期。 近來狗的壽命正在延長,但是即使任何長壽的狗,最多是二十年左右。 狗成熟的速度很快,雌狗在產後半年就迎接初次發情期的來到。 在一歲前後,迎接第二次的發情期,而能充分受胎。 狗到此為止猛速度生長,但是不同的於人每年的增加一歲,此後慢慢地狗了年紀。 人一到四十歲體力就衰弱,一到七十歲突然急速遺忘,但是狗幾乎不會這樣。 壽命因狗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共通的是約在死期的半年前,狗仍持續著壯年期的體力、氣力。
Ⅳ 中國人養狗有多少歷史了
中國養狗,有著悠久的歷史。從考古來看,狗的遺骸,早在公元前七八千年以前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以及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發現。在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南舞陽賈湖、甘肅秦安大地灣、湖南澧縣夢溪,及稍後的仰韶文化、大汶口、龍山文化文化時期飼養已相當普遍。
中國的家狗遺骨,迄今在河南、河北、陝西、山東、山西、湖南、湖北、遼寧、內蒙古、安徽、江蘇、上海、福建、台灣等省份內的2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均有發現,遺骨的年代最早可達距今7000--8000年,如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均發現了家狗骨骼。這種現象表明,在中國整個新石器時代中,養狗的習俗在南、北方地區都是十分風行的。
公元前13世紀甲骨文對「六畜」作了記載,在甲骨文文中,就有「五十羊五十犬」的文字記錄。
Ⅵ 你知道狗是在多少年前有的嗎
犬的祖先與進化。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多用途的家畜。在動物學分類上,大屬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犬屬動物。除其以外,狼、狐、貉、豺等也是犬科動物。犬的原始祖先始於5000 萬年前的始新世。有一種體小尾長、善跑並可爬樹的食肉動物一麥芽獸(Miacis)生長在地球上,它是熊、浣熊和犬科動物的原始祖先。忽到4000 余萬年前的始新世末和漸新世初,麥芽獸開始分化,其中一支分化為「指犬」及「擬指犬(亦稱「黃昏犬」)。到了2500 萬年前的中世紀,它進化為新獸狼。至1200萬年前的上新世,又進化為「脫馬克」( 亦稱「湯氏熊」)。直到300餘萬年前的更新世,這種動物才進化為狼、狐、貉、豺等犬屬動物。
犬的直系祖先是什麼動物目前尚無定論,各國專家、學者還在爭議及探討。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犬的祖先就是狼。持這種看法的專家居多數,該觀點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犬均為狼這種動物馴化、演變來的,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等學者持此觀點。另一種觀點( 又稱「多源說」)認為,不僅是灝於種動物,它來源於狼( Anisupus)、叢林狼(e.la/Cans)、豺(CgUFeus)、黑背胡狼(C.mesomelas)、側紋胡狼(c aclustus)和澳洲野犬(e dingo)這6種大屬動物。著名的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者達爾文認為,大是從兩個界限很明顯的狼的物種,或從2-3個其他天絕了的物種傳下來的。他認為犬的祖先分別來源於多個野生祖先的後代。另一個英國動物學家J.Cutton-Brock 認為,大的野生祖先是北美狼(NorthAmericanWolf)、中國狼hineseWolf)、印度狼IndianWolf) 和歐洲狼(EuropeanWof),這4 種狼在不同地區被人馴化為10種類型的大。目前的犬均是這10種類型犬的後代。
家犬(Canis familiaris)最早出現於東亞,從野狼(Canis lupus)馴養而來,然後傳播到全亞洲和歐洲,之後隨著人類在一萬四千至一萬兩千萬年前橫越白令海峽到了新世界。兩組研究小組在Science刊登了兩篇文章分別說明了新世界及舊世界家犬的起源和演化。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Peter Savolainen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張亞平等人的研究顯示這五百年來的育種是造成不同品種家犬體型和樣貌全奇百怪的原因,而非不同的遺傳起源。 根據Peter Savolainen等人對舊世界犬的研究,馴養家犬可能發生在一萬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美國華府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的Jennifer Leonard和瑞典Uppsala Univ.的Carles Vila等人對新世界犬的研究也顯示更早的起源。根據德國發現的頷骨,已知最早的狗生活於一萬四千年前,但Vila認為狗和人在更早時期就生活在一起。他說道,他們發現在舊世界起源的狗被遷移的人類帶到新世界,在我們現在已知發展出貿易之前,人類就交換狗只。 研究人員還不知道人類如何及為何馴養狗,但如果狗起源於一萬五千年前,那它們在幾千年的時間就散布到三個大陸上,它們繁衍和分化的速度之快,使Vila相信它們對人類一定大有用處,例如協助狩獵等,這使得前進新世界輕鬆些。 Leonard認為狗也可用於守衛、交通等。
Ⅶ 人類養犬的歷史有多長
從古代原始人獵獲犬,並開始飼養,距今已有5萬多年的歷史,根據動物學家的推測,犬是首先被馴化飼養的家畜。現已可查的,是舊石器時代後期,最早有記載的是伊拉克和以色列,距今約有1萬2千年,其他還有美國(距今10400年)、前蘇聯(9000年)等。在我國,犬作為寵物飼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Ⅷ 人類馴化狗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狗是由狼轉化而來的,但是人類的馴化在裡面有沒有作用,現在還沒有準確的證明。人和狗到底什麼時候建立的夥伴關系呢?科學家現在還有爭議。
犬化石的發現
人們發現的犬的化石通常只有7千餘年的歷史,因此人們推測狗的馴化也是在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不過隨著新的化石證據不斷被發現,狗的馴化時間正不斷地向更久遠的年代挺進。在德國的一個距今14000年前的遺址,波恩-上卡塞爾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人和狗合葬的證據。而中國最早的犬化石,是在河南發現的,位於新石器時代的賈湖遺址中。
歐洲中石器時代遺址,比如瑞典特雷勒堡(5250-3700 BC)也發現了被埋葬的狗,進一步證實了這種毛茸茸的動物對獵人-採集者這種定居模式的普遍價值。在猶他州西部博納維爾盆地中的一處洞穴里,人們發現了美洲最早的埋葬狗的洞穴,這些遺跡距今11000年。德克薩斯的一個考古遺跡也曾出土過9400年前的狗的骨頭碎片。
最近科學家們用線粒體DNA研究狗的歷史,這可能刷新了人類馴化狗的歷史。他們分析了來自比利時、烏克蘭、俄羅斯的117個史前犬類的頭骨,並且發現了一個明顯與現在的狼不同的頭骨,它來自比利時,最有可能是史前犬類留下的。這塊頭骨來自比利時的戈耶洞穴。
這個19世紀中期就挖掘出的洞穴最近頗受科學家們的關注,利用加速質譜法能測出這個頭骨是31,700年以前的。這個頭骨最有可能屬於史前的犬類,而不是狼。同樣的技術也檢測了烏克蘭的蕭韋岩洞和Merich岩洞,均發現了史前犬類的頭骨,分別是距今2萬6千年和1萬5千年。
狗和人類的關系
史前的犬類與史前和現今的狼相比,有更短、更寬的鼻子,相對較寬的頭蓋骨,和較小的頭骨。這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犬類頭骨也證實了這一點。不過,也有不同意見認為,戈耶洞穴的頭骨不是一隻被馴化的狗,而是一隻正在轉變為狗的狼。我們所看到的史前犬類頭骨的變化,主要是鼻子變短。
這很可能是由於食物的變化引起的,而不是人類選擇了特定的性狀。食物的變化則可能是由於人和狗開始建立關系引起的,雖然這種關系最初可能只是史前犬類跟著獵人並撿點兒人剩下的殘羹冷炙,而不像後來那麼親密。
狗的歷史,倒不如說是人和狗夥伴關系的歷史。這種夥伴關系是建立在人對狗的利用和需求的基礎上的,狗幫助人們放牧、狩獵、放哨,有時成為人們的食物,也可以成為人們的伴侶——這也是現代人最熟悉和喜愛的。這種關系對狗狗來說也不無好處,它們同樣得到了陪伴、保護和庇護所,還有固定的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