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漢獻帝是怎麼死的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後,世子曹丕繼位。其時,雖然有孫權、劉備的不斷犯邊,但基本不成氣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舊布新,建立新朝,已經是人心所向。各種力量都在推動曹丕採取行動。那些曹氏部屬也在設想著如何彈冠相慶,如何分新朝一 杯羹。於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勸漢獻帝效唐虞舊例,把帝位禪讓給魏王。「率我唐典,敬遜爾位」,公元220年12月10日,逼迫劉協禪讓帝位給他,劉協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隨即進入許都,改建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 由於當時盛傳劉協被殺,所以劉備便以漢室宗親的身分即皇帝位,建立蜀漢(劉備便是漢昭烈帝),追謚劉協為「孝愍皇帝」。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謚號為孝獻皇帝
希望採納
㈡ 劉協怎麼死的
漢獻帝劉協壽終正寢。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劉協後來逃出長安。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曹魏青龍二年(234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葬於禪陵,謚號孝獻皇帝。
劉協登基後,董卓自封為丞相,後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權。董卓的軍隊在洛陽劫掠財物,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後並把洛陽城燒成一片廢墟。
建安五年(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董承遂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劉協立其女曹節為皇後。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劉協禪讓帝位給他,劉協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
隨即進入許都,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由於當時盛傳劉協被殺,所以劉備便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漢(史稱「蜀漢」,劉備便是漢昭烈帝),追謚劉協為「孝愍皇帝」。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
㈢ 漢獻帝劉協怎麼死的
漢獻帝劉協安度晚年,比曹家人的命好的多。
公元220年,曹丕強迫漢獻帝禪讓。禪讓後的漢獻帝被封為山陽公,又過了14年才死,比曹丕還晚死了8年呢,享年54歲。
而山陽公國又存在了75年,而且比曹魏還長壽,一直延續到了西晉末年,永嘉年間(公元311年)被匈奴劉聰攻滅。
㈣ 三國漢獻帝 漢獻帝是怎麼死的
公元234年,劉協病死,享年54歲。葬於禪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小風村),謚號孝獻皇帝。
㈤ 漢獻帝怎麼死的
一、死亡原因:安享晚年,壽終正寢。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公元234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葬於禪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小風村),謚號孝獻皇帝。
二、簡介:
漢獻帝劉協(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靈懷皇後王榮,東漢最後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因被董太後撫養,故稱「董侯」,初封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後來逃出長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234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葬於禪陵(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小風村),謚號孝獻皇帝。
㈥ 漢獻帝到底是怎麼死的.
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漢獻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靈懷皇後王榮,東漢最後一任皇帝。
劉協因被董太後撫養,故稱「董侯」,初封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
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劉協後來逃出長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
曹魏青龍二年(234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葬於禪陵,謚號孝獻皇帝。
1、漢獻帝死在葬於禪陵,其地位於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方庄鎮古漢村南,南距修武縣城約23公里,北依太行山,其餘三面皆為平原。陵東南400米處有一低矮山丘,因禪陵在此而得名,曰古漢山。
2、北約5公里的太行山中有一幽靜凹區,曰百家岩,內有一高約10米的高台,當地群眾相傳,漢獻帝常來此避暑遊玩,高台上建有漢獻帝廟。陵北500米處是因陵而得名的古漢村。
3、漢獻帝陵坐北朝南,陵內有兩個陪葬墓。一個陪葬墓位於禪陵東北130米處。此冢封土原比禪陵略小,但大部分已被平掉,所剩封土平面直徑約2米,高約1米。另一個陪葬墓位於禪陵東南80米,封土呈半圓狀,築夯,現有高度約2.5米。
㈦ 漢獻帝劉協被曹操廢後。是怎麼死的呢
㈧ 漢獻帝劉協怎麼死的,求真正歷史,三國志。
漢獻帝劉協壽終正寢。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劉協後來逃出長安。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曹魏青龍二年(234年),劉協壽終正寢,享年54歲,葬於禪陵,謚號孝獻皇帝。
劉協登基後,董卓自封為丞相,後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權。董卓的軍隊在洛陽劫掠財物,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後並把洛陽城燒成一片廢墟。
建安五年(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董承遂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劉協立其女曹節為皇後。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劉協禪讓帝位給他,劉協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
隨即進入許都,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由於當時盛傳劉協被殺,所以劉備便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漢(史稱「蜀漢」,劉備便是漢昭烈帝),追謚劉協為「孝愍皇帝」。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
㈨ 漢獻帝怎麼死的
漢獻帝劉協(181-234),字伯和,漢族,祖籍沛縣(今江蘇沛縣,即高祖劉邦出生地),生於洛陽(今河南洛陽)。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昌,「奉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傳位於曹丕。公元234年,劉協病死,享年54歲。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獻帝駕崩,魏明帝以素服為他發喪。八月壬申,葬於禪陵。 220年10月,漢獻帝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隨即進入許都,改建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廢獻帝為山陽公,曹皇後為山陽公夫人,勒令搬出宮去,但仍然可以用漢天子禮樂,算是另眼看待。漢獻帝做了大半輩子的傀儡,到最後也沒有擺脫被取代的命運。十四年之後,即魏青龍二年(234年),獻帝死去,終年54歲。魏明帝曹叡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謚號「孝獻」。
麻煩採納,謝謝!
㈩ 漢獻帝怎麼死的呢
漢獻帝是病死的。
漢獻帝劉協,漢靈帝第三子,漢朝最後一任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初封陳留王,公元189年,劉辨被董卓所廢,劉協被擁立為帝,時年9歲。
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後來逃出長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隨後被迫禪讓於曹丕。公元234年,劉協病死,享年54歲。葬於禪陵,謚號孝獻皇帝。
漢獻帝不是昏庸無能的君主
漢獻帝劉協雖說是傀儡,但並不是那種昏庸無能的君主。他不同於白痴皇帝晉惠帝,也不同於樂不思蜀的蜀漢後主劉禪。在備受壓抑拘束的生活中,劉協身上不時閃耀出才乾的火花。魏國君臣也承認劉協的聰明睿智。
遺憾的是,曹操隨即率軍來到了洛陽。劉協正式見到曹操時,後者已經是飽經征戰,占據中原腹地的大軍閥了。所以劉協再怎麼嘗試著掙脫傀儡的命運,也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