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史思明怎麼死的

歷史上史思明怎麼死的

發布時間:2022-05-23 14:56:11

❶ 史思明稱帝後很快被兒子所殺,究竟是怎麼回事

說到底,還是權利的誘惑最大。很多人為了當上皇位,完全不顧父子之情,不惜殺死自己的親生父親。史思明是安史之亂的主要叛亂者之一,他通過手段登上了帝位,但是在登上帝位沒多久,就被自己的兒子給殺死了。說到底,還是他自己的原因。

安祿山一死,史思明也想奪權。那麼安祿山的兒子和史思明就開始鬧矛盾了,史思明剛開始上演一幕假投降的戲,後來又設計將安慶緒殺死,並即安祿山的大燕皇帝之位,改元順天。 但是沒過多久,他的兒子又把他給殺了。史思明發動叛亂本來就是為了一己私利,不得人心,再加上他脾氣不好,不善待下面的人,那麼臣民肯定不會對他忠心耿耿。他的兒子也被他教育的不好,所謂有什麼樣的老子就有什麼的小子。小子也為了一己私慾,就要造老子的反。

❷ 安祿山和史思明是怎麼死的

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

❸ 安祿山、史思明等人是不是唐軍殺的有什麼記載

唐朝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的名字叫四聖廟,廟里供著四個人,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做安祿山史思明安慶緒史朝義。這座廟是在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朝魏博節度使田承嗣蓋的。田承嗣不但改了祭祀安祿山史思明安慶緒史朝義的四聖廟,還伸手向朝廷要官。

田承嗣開出的價碼是入朝為相,估計是想當曹操。這時候的朝廷已經換了唐代宗李豫,李豫表示:當宰相不行,但是你可以享受宰相待遇。於是封田承嗣為同平章事(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僅在同中書門下三品之下),與同平章事大印一起送到田承嗣面前的,還有李豫的愛女永樂公主的婚約——李豫要跟田承嗣做親家。


這些人並沒有被唐軍消滅,而是搖身一變,成了大唐功臣,而且受封的職位都相當高:薛嵩為相衛邢洺貝磁六州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張忠志賜姓名為李寶臣,為成德軍節度使。

這幾個人就是後來或互相攻打,或聯手對抗朝廷,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藩鎮割據。

看到這里,讀者諸君想必已經明白了:田承嗣身為唐朝將領,敢於公然為安史之亂的元兇首惡建廟祭祀,是根本沒把朝廷放在眼裡,他們之所以不跪朝廷詔書而跪郭子儀親筆信,那還是因為郭子儀比他們能打……

❹ 安祿山和史思明為什麼要造反最終為何又全部被親生兒子謀殺

其實歷史,你看了就很好解釋,安祿山為什麼要造反,可以這樣說,這是他的性格問題,很早就有造反的心。但是因為唐朝那時比較腐敗,很多人得到安祿山的好處。為什麼安祿山與史思明得不到天下呢?因為,安祿山那不順應民心,造反濫殺平民。

安祿山被兒子殺死,是因為他打算另立繼承人。安慶緒受手下人挑動所致。史思明被兒子所殺,是因為他逼他的兒子史朝義建一個軍事據點,明明不可能完成。但史思明說如果完不成就要殺史朝義。所以史朝義殺史思明。這兩對父子中,史朝義人比較溫和,人也不壞。其他三個都是兇殘之徒。

(4)歷史上史思明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戰爭起因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並,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

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綉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欲熏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 。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繼他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

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❺ 聰明的史思明,最後為何會陰溝里翻船被兒子殺掉

安史之亂的爆發是由安祿山和史思明主導的,不過的他們的下場十分慘,都是被自己的兒子所殺。這也是天譴把,他們做出如此傷財勞民的事情,活該遭到天譴。但是史思明對於安祿山來講,他可是一個機靈鬼,在一些事情傷他都做出了留步,在造反時,史思明都為自己留下了逃跑的機會。安祿山和史思明的相同點就是廢掉太子,他們的長子安慶緒和史朝義,這些廢太子渴望得到權力,而他們就顧不得親情,史思明肯定顧慮不到自己會被自己的兒子所殺,這也是天道輪回。

安史之亂,在史思明的後代爭斗中,唐朝逐漸收復失地,恢復了正規,安史之亂也就此結束。

❻ 史思明是怎麼死的

史思明(703—761)初名崒干,寧夷州突厥人,居營州柳城,其貌不揚,懂六蕃語。與安祿山為同鄉里。天寶初,累功至將軍,知平盧軍事。從祿山討契丹,表任平盧兵馬使。祿山反,他略定河北,被祿山任為范陽節度使,佔有十三郡,有兵八萬人。及安慶緒殺祿山自立為帝,他為唐師所敗,退保鄴城,降唐,封歸義王,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肅宗恐其再反,計謀殺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稱大聖燕王,年號應天。後進兵解安慶緒鄴城(今河南臨漳西)之圍,殺慶緒,還范陽,稱帝,更國號大燕,建元順天。761年,史思明在邯山大敗李光弼,乘勝向長安進犯,途中被兒子史朝義和他的部下殺死,史朝義以皇帝身份厚葬於北京梁鄉(今王佐鄉)。

❼ 安史之亂的叛軍首領史思明,為什麼最後被自己兒子所殺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有違天理的事情,原因其實很簡單,只有兩個字「利益」。史思明做了廢張立幼的決定後引起長子的不滿,最後在恐懼和利益的驅動下終於痛下殺手。

亂世之中廢長立幼無疑會造成動盪的局面,秦之二世,三國之袁紹,劉表,隋之二世都是這樣的例子,歷史上比較成功的立賢不立長通常都是再在國家安定之後,但是在亂世之中或者國家剛安定之時,立嫡長子作為繼承人,是比較穩妥的一種做法。

懷王(史朝義)當天夜裡起事,史思明被繩子勒死殞命,親信大將周摯等人也被處死。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的三月十四,史朝義即位,年號顯聖。僅僅在即位後的第二年,唐朝軍隊反攻,史朝義眾叛親離,勢單力孤中自殺而亡。

史思明有這樣的下場,一是因為他沒有正確的政治眼光和大局觀,其次就是因為他咎由自取,如果僅僅是被廢,我想史朝義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下場。

❽ 大唐的史思明是什麼結局

折疊被兒謀殺
上元二年(761年)春,史思明被史朝義與部將謀殺。
史思明部下兵將是安史叛軍中最殘暴的隊伍,每攻陷郡城,都殺光老弱男丁,以壯丁為挑夫,把婦女姦淫殆遍,凶淫無比。魏州一役,史思明軍一天就殺掉三萬多人,平地流血數日。稱帝之後,他又派間諜揚言自己軍士思歸,誘騙唐軍決戰。大太監魚朝恩想立大功,力勸唐肅宗下令各軍進攻。不得已,李光弼等人出戰,唐軍大敗,河陽、懷州等軍事要地盡歸於史思明。
史思明乘勝攻陝州,被唐軍擋在姜子坂一帶。出戰不利,退守永寧。史思明下令築三角城,約期一個月時間築成,以貯備軍糧。其子史朝義率軍士苦幹,城築好後,未及泥抹外牆。史思明巡視到此,大怒,把史朝義、駱悅等大將召至面前,想殺掉他們以立軍威。史朝義戰戰兢兢,深知兇殘的史思明完全沒有父子之情,哀求說:"兵士太乏累,歇一歇馬上就上泥。"史思明喝斥道:"你愛惜屬下,就敢違我將命嗎!"立馬城下,目視兵士上泥,"斯須而畢。"臨走,史思明沖史朝義大罵:"等我攻克陝州,斬卻此賊!"
史朝義大懼。駱悅等人也因兵敗懼誅,力勸史朝義先下手。史朝義不敢答應,駱悅等人就威脅說要投降唐軍。史朝義思慮再三,點頭示諾。
當夜,史思明宿營中,其親信曹將軍率人守衛。史朝義等人召他來說明行事目的,曹將軍"不敢拒"。夜半時分,史思明因夢驚醒,據床惆悵。他平時特別愛聽優人唱曲,吃飯睡覺都有幾個戲子不離左右。由於他為人殘忍,殺戮為常,這些戲子心中也十分恨他。見他驚起,幾個人忙問原因,他說:"我剛剛夢見河裡的沙洲上有群鹿涉水而至,鹿死水干。"說完,就起身上廁所。幾個戲子偷偷說:"鹿者,祿也;水者,命也。此胡命祿都到頭了!"
正說話間,駱悅等人提刀闖入,不由分說就劈死數人,逼問史思明所在,餘人忙指廁所方向。史思明聽見卧帳內響動不對,翻牆而出,騎馬剛跑到馬槽處,被追趕而來的兵將射中胳膊,滾落馬下。史思明忍住痛,問:"何人造反?"有人答稱是懷王(史朝義)起事。史思明老奸巨猾,哀求說:"我早上說錯話,才有現在這等事。你們別這么快就殺我,等我攻陷長安再殺我不遲。"一失往日凶暴之態,史思明連聲乞命。轉頭看見耷拉著腦袋的親信曹將軍,史思明又大罵:"這胡誤我!這胡誤我!"駱悅揮手,兵士把史思明捆個結實,幽禁在柳泉驛。
史朝義心驚肉跳,見到駱悅等人復命,還連問:"沒有驚動聖人吧?沒有傷著聖人吧?"諸將回答說"沒有"。一行人偽造史思明詔書,史朝義繼位,並殺掉在外統軍的史思明親信大將周摯等人。為絕後患,駱悅等人先行動手,用繩子勒死了這位動輒就要人命的老上司史思明。

❾ 史思明是怎麼死的求大神幫助

公元761年,史思明在向長安進犯的途中,被兒子史朝義和他的部下殺死。

❿ 安史之亂中的安祿山史思明為什麼死於兒子之手

「安史之亂」中「安」就是安祿山,「史」就是史思明。安史之亂不僅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節度使,只是以他們勢力最大,所以就以他們統稱。在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里,史思明一直擔任安祿山的副統帥,甚至在安祿山死後,史思明還是叛軍實際的首領。而這對好兄弟最後都死於親生兒子之手,也算難兄難弟到了最後。

安祿山和史思明被殺原因很像:第一,對身邊人刻薄寡恩,非打即罵,導致他人生出二心。第二,對接班人問題上的遲疑不決,讓兒子生出反心。舉起屠刀的人,一定會死在屠刀之下。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史思明怎麼死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