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周瑜歷史上怎麼死的

周瑜歷史上怎麼死的

發布時間:2022-05-24 07:17:37

Ⅰ 歷史上周瑜怎麼死的

歷史上周瑜是病死的。

赤壁之戰後,周瑜認為劉備勢力是個巨大的威脅,建議孫權軟禁劉備,直接管理劉備陣營的軍隊部屬,孫權認為曹操在北方仍需牽制,又認為劉備恐怕難以控制,所以沒有採納。

建安十五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戰略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路染疾病,不幸病卒,年僅三十六歲。

周瑜死後的後世地位:

1、宋徽宗時宣和五年追尊周瑜為平虜伯。

2、唐朝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張遼、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

3、宋朝宣和五年,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周瑜。

4、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周瑜亦位列其中。

Ⅱ 真實歷史里的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

在公元前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時箭傷發作,英年早逝,年僅36。

周瑜逝世前曾建議孫權搶先攻取益州(四川)並取得孫權的同意,可就在他回江陵准備發兵時,中途死於巴丘(今湖南嶽陽)。

周瑜的靈柩運回吳郡時,孫權到蕪湖親迎,各項喪葬費用,全由國家承擔。孫權稱帝後,對公卿說:「如果沒有公瑾,我是當不上皇帝的。「

(2)周瑜歷史上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 。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在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贊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參考資料:人民網-周瑜之死

Ⅲ 三國歷史上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

在《三國演義》一書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病發而亡。當然演義小說不可當真,歷史上的周瑜並非因妒而死,也沒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節。不過歷史上的周瑜確實是英年早逝,死的時候年僅36。歷史上周瑜在行軍回江陵的時候,行經巴丘,突發惡疾而亡。

歷史上的周瑜雄姿英發,他身材高大、長相俊美,且頗有學識,羽扇綸巾的儒生形象原本就是形容周瑜的。周瑜的功績在於早期幫助孫策打下根基,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幫助孫權穩固局勢。正史上對於周瑜評價很高,稱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周瑜為人寬宏大量,能夠與下結交,屬下對他都很敬服,並非《三國演義》中妒賢忌能之人。

Ⅳ 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是年36歲。三國演義中說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當然不是真的,周瑜可是大名鼎鼎的儒將,氣量沒有那麼小,也不是個容易被氣死的人。史書三國志關於周瑜之死是這么記載的: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意思是:周瑜回江陵准備,卻在路過巴丘時病逝了,年僅36歲。

很顯然周瑜在世的時侯,孫權是沒有同意劉備借南郡,否則周瑜要讓出南郡,況且周瑜也不會同意,也就是說孫權同意周瑜伐蜀在前,而同意劉備借南郡在後。而只有在周瑜突然死後,孫權才同意了劉備借郡,而從後來孫權建議和劉備共同伐蜀被拒絕後來看,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孫權先同意周瑜伐蜀,而周瑜卻突然死亡,而後孫權只能同意劉備借南郡,並想與劉備一起伐蜀,被劉備拒絕。這樣看來,周瑜之死應該與孫權無關。因為孫權還是想伐蜀的,只是周瑜死了,而魯肅接任,一是劉備不同意共同伐蜀,二是魯肅也不同意。所以,回到問題,周瑜病死的可能性較高。

Ⅳ 不是因為孔明,正史中的周瑜是怎麼死的

《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嘆中一命嗚呼。於是"周瑜被諸葛亮氣死"的說法就在民間流傳開,周瑜被定格成心胸狹窄、嫉賢爐能的人。

其實,東吳大都督周瑜是因病而逝,時年36歲。

(一)周瑜原本是個性豪爽之人

周瑜,字公瑾,公元175年出生於廬江郡(今安徽廬江)士族家庭,祖上曾官居漢太尉職,父親是洛陽令周異。15歲時,舉家遷居舒縣,與東吳創始人孫策毗鄰為居,兩家過從甚密,周瑜又與孫策同齡,自幼要好,喜交江南名士,都以豪爽聞名於世。

《三國志》記載: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性度恢廓"。他從小刻苦讀書,尤喜兵法,志向遠大,期待將來能廓清天下。



盡管這是劉備挑撥周瑜和孫權關系的話,但不難看出:周瑜不是氣量小的人。

發小蔣干(曹操手下的謀士)也曾說周瑜"雅量"。

赤壁大戰前,蔣干奉曹操之令下江東游說,意欲通過自己的辯才勸降周瑜為曹操所用,被周瑜嚴詞以拒:

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忠臣之義,內結骨肉之親,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即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真背而折其辭,豈足下

幼生所能移乎。

蔣干游說不成,感而回復曹操:公瑾雅量高致,非言辭所能左右。

Ⅵ 歷史上的周瑜到底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周瑜是病逝而死。

周瑜生於廬江周氏。他是洛陽周易的兒子。他的祖父周靖和叔叔周忠都是太尉的官員。周瑜和孫策自幼就是好朋友。

21歲時,他和孫策一起去江東平定江東。後來,孫策遇刺身亡。孫權接替了他。周瑜去參加葬禮。作為一名中國護衛,他與張昭負責許多事務。

建安第十三年,周宇率領軍隊與劉備結盟,在赤壁戰役中打敗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礎。他率軍打敗曹仁,被封為南郡太守,建安15年前在巴楚逝世,享年36歲。

(6)周瑜歷史上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後,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並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

自魏晉時代之後,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於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唐人李端有《聽箏》詩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化用此典故,進一步發揮想像,描繪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後更是別有一番風姿。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

Ⅶ 周瑜怎麼死的

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人 。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

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

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7)周瑜歷史上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人物故事:

1、周瑜打黃蓋

赤壁之戰時,為了讓曹操上當,周瑜決定使用苦肉計。黃蓋奮勇當先,於是在軍事會議上,黃蓋假裝與周瑜意見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輕視之意。

於是周瑜下令將黃蓋斬首,因為黃蓋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諸將苦苦求情,周瑜將處罰改為笞刑,將黃蓋打得卧床不起。這正是做給詐降吳營的蔡中蔡和看的,於是闞澤為黃蓋獻詐降書。

蔡中蔡和又恰好將這一假情報傳回了曹營,曹操便深信不疑,在黃蓋領軍前來時,絲毫沒有防備措施,以至於後來的赤壁慘敗,敗走華容的局面出現。

2、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十日之內趕制十萬支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曹操大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三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復命。」

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

諸葛亮告辭以後,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說:「三日之內如何能造出十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

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叫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說:「只望你借給我二十隻船,每船配置三十名軍士,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

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十萬支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了。」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

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只說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隻、兵卒以後,按計劃准備停當。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裡四更時分,他才秘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

並告訴魯肅要去取箭。魯肅不解地問:「到何處去取?」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問,前去便知。」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著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二十隻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

橫於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說:「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裡,曹操決不敢毅然出戰。

你我盡可放心地飲酒取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曹操聞報後,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旱寨的弓弩手六千多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一萬多人。

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阻止擊鼓叫陣的「孫劉聯軍」。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些時間,諸葛亮又命令船隊頭東尾西,靠近水寨,並囑加勁擂鼓吶喊。

等到日出霧散,船上草把排滿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返回。還命令士卒齊聲大喊:「謝曹丞相賜箭!」當曹操得知時,諸葛亮取箭船隊因順風順水,已經離去20餘里。

曹軍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船隊返營後,共得箭十幾萬枝,為時不過三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對魯肅講:自己不僅通天文,識地理,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

更擅長行軍作戰中的布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他最後說:「我的性命系之於天,周公瑾豈能害我!」當周瑜得知這一切以後自嘆不如。

Ⅷ 在名著《三國演義》中:周瑜是怎麼死的是病死的還是其他的呢

周瑜, 一位生活在東漢末年的軍事家。他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可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物,卻英年早逝。有很多人都對他的死因都感到非常的疑惑,也有諸多的看法。那接下來我們看一看下面這些觀點哪一個更加符合呢?

第三個觀點認為更加的接近。剛開始或許沒有多大的毛病,但是日積月累,再小的病,也會變身為致命的大病。因為在《江表傳》中體現了這樣的一句話:「道遇暴疾,昨日醫療,日加無損」,表示了:周瑜因病而自行加以治療,在面對病變時可能會很快的恢復,但是並不確定是否是急性的傳染病,它不像是喝了毒葯一樣,很快就會知道結果。周瑜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已經病入膏肓,活不長久。

Ⅸ 三國演義中周瑜是怎麼死的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里,作者基於文學藝術需要,周瑜被描寫成為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人物,最終被諸葛亮氣死 。

留下了孔明三氣周公瑾,周瑜氣的在馬上大叫一聲,箭瘡復裂,墜於馬下,臨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嶽陽),突然病卒,年僅三十六歲 。

孫權聽聞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資,然而壽命短促,我還能依賴什麼呢?」又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感動左右。

周瑜的靈柩運回吳郡時,孫權到蕪湖親迎,各項喪葬費用,全由國家承擔。 孫權稱帝後,對公卿說:「如果沒有公瑾,我是當不上皇帝的。」

(9)周瑜歷史上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顧曲周郎: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後,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並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

自魏晉時代之後,「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於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

唐人李端有《聽箏》詩「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化用此典故,進一步發揮想像,描繪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後更是別有一番風姿。

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 。

飲醇自醉:

周瑜為人寬宏,唯獨程普與他不睦,程普認為自己年長,經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終不與他計較。

後來程普敬佩服他,對別人說:」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醉了。「 後來用於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令人敬服。

閱讀全文

與周瑜歷史上怎麼死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