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珍珠是唐德宗生母,她的結局是怎樣的
一部《大唐榮耀》帶我們認識了沈珍珠,她乃唐德宗生母,唐代宗為皇長孫及廣平郡王時的宮人,時皇宮4萬宮女,在東宮當差,東宮太子李亨賞賜宮女沈氏給皇長孫李豫。電視劇中,為了能更加的貼近歷史事實,沈珍珠的結局是離開皇宮,選擇獨自死亡。而歷史上的沈珍珠,卻是在安史之亂以後就失蹤,盡管登基為帝的李豫尋找她多年,後來他們的兒子德宗李適,也尋找了她很多年,卻始終沒有消息。
恩愛的日子過了十幾年,在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叛變,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帶著妃子和皇子們倉皇離宮,然而還有很多皇子皇孫的嬪妾卻被丟了下來。沈氏也在其中。她的丈夫兒子都已經和唐玄宗逃走,而沈氏卻被留了下來,被叛軍俘獲。
直到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李俶,收復東郡以後,才找到被叛軍關押起來的沈氏,然而,李俶卻再次犯下了同樣的錯誤,他沒有將沈氏迎回長安,妥善安置,而是將她留在了洛陽宮中,結果,洛陽再次被史思明攻陷,沈氏從此失去了蹤跡。
李俶沒有上一次的幸運,他從此失去了沈氏的消息,他即位後,改名李豫,並且封二人的兒子李適為太子,還遍尋沈氏,只是十餘年過後,終是一無所獲,最後遺憾的離開了人世。而他們的兒子李適登基後,是為德宗,也是一直在尋訪自己母親的下落,然而終其一生,德宗也沒有找到沈氏。
沒有誰知道她去了哪裡,這個在亂世中多次沉浮的女人,即便她的丈夫和兒子,傾天下之力,也沒有尋找到她;如果她是狠心不露面,也許是對之前三番兩次的拋下心懷怨恨,不願再入皇家;如果她始終不知道這番尋找,也許是她早就已經死在了安史之亂的動盪中。總之,她的下落成了歷史上的一個謎,而透過唐代宗李豫一生不曾立後的行為,或許我們也可以看到背後的如許深情。
2. 歷史上的沈珍珠最後怎樣了 沈珍珠最後去哪裡了揭被
沈珍珠(唐代宗睿真皇後)失蹤,一直未被尋獲。
莫名失蹤
李亨在靈武稱帝後,封長子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至德二年(757年),李豫收復東都洛陽,在東都掖庭中找到了已被叛軍關押一年多的沈氏。乾元元年(758年),李豫被立為皇太子,由於復雜的原因以及出於對沈氏安全的考慮未能將其迎回長安,而是一直住在洛陽宮中(據考證,沈氏族人於北周時由吳興北遷至洛陽,故沈氏之前極有可能隨家族定居於洛陽)。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陽,而此時洛陽是一座空城,沈氏極有可能為了丈夫與兒子的前途故意出走,從此失蹤。
(2)歷史沈珍珠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皇帝尋母
李豫即位後,命太子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與郭子儀李光弼共同領命收復洛陽。寶應元年,洛陽收復,但沈氏依然沒有下落。唐代宗因此下詔尋找沈氏,雖派使者到處尋訪,十餘年卻始終一無所獲。在唐代宗永泰元年曾有壽州(今安徽壽縣附近)崇善寺尼姑廣澄詐稱沈氏,經過有司檢驗其實廣澄從前的身份是少陽院的乳母。
大歷十四年(779年)代宗駕崩,太子李適即位,於次年建中元年(780年)遙尊生母沈氏為「皇太後」,舉辦封冊之禮在含元殿,好像皇太後親自來臨,李適親奉冊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皆泣。
為了尋找生母,德宗李適採納了中書舍人高參的建議,任命睦王李述為奉迎使,沈氏族人四人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處尋訪,多方查找,同時對沈氏家族大加封贈,以期母子團聚。
建中二年(781年),消息傳來,沈太後在洛陽找到了,長安城中一片喜悅,唐德宗將其迎入東都上陽宮,派遣宮女百餘人,懷著御賜之物到上陽宮供奉「沈太後」。然而,很快就證實所謂的「沈太後」只是高力士的一位養女,因為年紀相貌酷似沈氏並與之在宮中有所接觸,誘於名利而行冒充之舉。
德宗左右都很氣憤,紛紛請求對之治罪,而思母心切的德宗不但不予治罪,還對身邊的人說:「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騙也沒關系。」從此之後,冒名者越來越多,然而,終德宗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太後。
德宗在位26年而崩,長子順宗即位並於七月後駕崩,由其長子憲宗即位。此時,尋訪沈氏的工作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仍無音訊,有司建議予以停止,同時發詔,在肅章內殿為沈氏發喪,上太皇太後號,建衣冠冢於代宗陵並立神位於代宗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沈珍珠
3. 歷史上的沈珍珠被獨孤貴妃殺害了嗎
歷史上的沈珍珠只是失蹤了,沒有具體證據證明沈珍珠是被孤獨貴妃殺的。沈珍珠是廣平王李俶的妻子,但是李俶不是只有沈珍珠一個女人。雖然李俶喜歡沈珍珠,甚至在她失蹤後,一直在尋找她。但是李俶也很喜歡孤獨貴妃,他甚至在孤獨貴妃去世後一直留著她的屍體,沒有下葬。很多人說是孤獨貴妃怕沈珍珠再出現之後奪取了屬於她的寵愛,但是歷史上其實並沒有記載過。
但是之後,唐朝終於還是爆發了安史之亂。唐玄宗知道自己打不過安祿山的軍隊,所以在緊急之下帶著自己的兒子們逃跑了。但是像沈珍珠這些妾室們,只能留在京城,並沒有被帶走。就是在這一場的安史之亂中,沈珍珠最後失蹤了。雖然之後廣平王也在尋找沈珍珠的行蹤,但是最後還是一無所獲。
4. 歷史上的沈珍珠結局如何
歷史上的沈珍珠是唐代宗睿真皇後,在史思明攻陷洛陽後失蹤,到最後也未找到。
睿真皇後沈氏,名字不詳(相傳名為沈珍珠,實則無載),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官宦世家出身。開元末年,沈氏以良家子身份被選進東宮。
太子李亨將沈氏賜給當時的皇長孫廣平郡王李俶(後改為李豫)。742年,沈氏在長安皇宮大內的東宮為15歲的廣平王李俶生下皇長曾孫李適,即日後的唐德宗。
746年崔氏憑借楊家權勢成為廣平王正妃。755年,安史之亂中玄宗倉皇出逃,廣平王妃崔氏由於母家權勢得以同玄宗出逃,而沈氏以及部分宗親未能有幸隨駕出逃。
756年,李豫收復洛陽,於掖庭宮中見到沈氏,其收復北地重任在身,沒有迎回長安,遂李豫將沈氏安排在洛陽。然而不想洛陽再次陷落,沈氏從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762年,唐代宗即位,同年收復洛陽,並未得到沈氏下落,因此下旨尋找沈氏。公元805年,沈氏的曾孫唐憲宗即位,追尊沈氏為太皇太後,上謚號為睿真皇後。
(4)歷史沈珍珠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沈珍珠失蹤背後故事: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叛亂,叛軍直逼長安。唐玄宗驚慌不已,帶著楊貴妃和一些較為親近的皇子皇孫就逃難去了。
因為情況緊急,人員自然是越精簡越好,所以許多皇子皇孫的妃妾和一大群皇親國戚被遺下未及逃走,最後他們都落入了叛軍的手裡。不幸的是,沈氏就在這批人當中。
叛軍將這批皇親國戚,從西京長安劫掠到東都洛陽,沈氏被關押在掖庭。李亨在靈武稱帝以後,封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後來,李豫帶兵攻打叛軍,奪回了洛陽,並在掖庭找到了已被關押一年多的沈氏。乾元元年,李豫被立為太子,但是李豫不知何故,他不僅沒有把沈氏接回長安。
更是不給沈氏一個合理的名分。沈氏自從被李豫找到以後,一直被安置在洛陽。乾元二年,史思明攻陷洛陽,沈氏就是在此時失蹤的。最後,李豫派軍重新奪占洛陽。
就連叛軍也全部消滅,但是他再也沒能找到沈氏,沈氏下落不明。李豫登基為帝以後,把沈氏的兒子李適封為皇太子,同時下詔尋找沈氏,十多年來毫無進展。
不過,在李豫尋找沈氏的這十多年中,倒是有不少人冒充沈氏進宮認親,但是最後都發現她們是冒牌貨。李豫到死也沒能找到沈氏,他死後,李適繼位,是為唐德宗。
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也為了了卻自己的心願,德宗一繼位就繼續安排人尋找沈氏。為了早日與母親團聚,德宗採納了中書舍人高參的建議,任命睦王李述為奉迎使。
沈氏族人四人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處尋訪,多方查找,同時他還對沈氏家族大加封贈。最後,李適去世,他的長子順宗繼位,七個月後病逝,順宗之後又是憲宗。
他們都在尋找沈氏。憲宗繼位的時候,沈氏已經失蹤幾十年,要是她還活著,也已年滿八十了。一般來說,尋找時間超過三年,便可視為此人已經死亡,在中壽之年就可以穿上喪服祭奠。
因此,在沈氏的中壽之年,憲宗終於下令停止尋找沈氏。尋找沈氏是李豫的遺願,德宗、順宗、憲宗不過是繼承了他的遺志,可惜,沈氏怎麼也找不回來了。
5. 歷史上有沈珍珠嗎 歷史上的沈珍珠結局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的沈珍珠是唐代宗睿真皇後,在史思明攻陷洛陽後失蹤,到最後也未找到。
唐代宗睿真皇後沈氏,吳興人,漢族,出身著名世家「吳興沈氏」。玄宗開元末年以良家子身份被選入宮中,時肅宗李亨為東宮皇太子,將沈氏賜予廣平王李豫(李亨長子,亦即日後的唐代宗)。
天寶元年(742年),沈氏為15歲的皇長孫李豫生下長子李適,即日後的唐德宗,日後沈氏母憑子貴,被遙尊為皇太後並由唐憲宗追尊為睿真皇後。
755年,安史之亂中玄宗倉皇出逃,廣平王妃崔氏由於母家權勢得以同玄宗出逃,而沈氏以及部分宗親未能有幸隨駕出逃。
756年,李豫收復洛陽,於掖庭宮中見到沈氏,其收復北地重任在身,沒有迎回長安,遂李豫將沈氏安排在洛陽。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陽,而此時洛陽是一座空城,沈氏也從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李豫即位後,下詔開始尋找沈珍珠。直到公元805年,沈氏的曾孫唐憲宗即位,停止尋找,認為沈氏己死,為其發喪,葬衣冠冢,神位主祔代宗廟,並追尊沈氏為太皇太後,上謚號為睿真皇後。
6. 沈珍珠真實歷史結局是什麼
沈珍珠真實歷史結局是失蹤了。
李亨在靈武稱帝後,封長子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至德二年,李豫收復東都洛陽,在東都掖庭中找到了已被叛軍關押一年多的沈氏。乾元元年,李豫被立為皇太子,由於復雜的原因以及出於對沈珍珠安全的考慮未能將其迎回長安,而是一直住在洛陽宮中。
乾元二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陽,在此之前李光弼已移牒河南尹李若幽帶領官吏民撤離洛陽避難,因此洛陽是一座空城,史書並未記載此時沈珍珠的去向。
(6)歷史沈珍珠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李豫即位後,命太子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與郭子儀李光弼共同領命收復洛陽。寶應元年,洛陽收復,但沈珍珠依然沒有下落。
唐代宗因此下詔尋找沈珍珠,雖派使者到處尋訪,十餘年卻始終一無所獲。在唐代宗永泰元年曾有壽州崇善寺尼姑廣澄詐稱沈氏,經過有司檢驗其實廣澄從前的身份是少陽院的乳母。
為了尋找生母,德宗李適採納了中書舍人高參的建議,任命睦王李述為奉迎使,沈氏族人四人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處尋訪,多方查找,同時對沈氏家族大加封贈,以期母子團聚。
7. 歷史上的沈珍珠結局如何
沈珍珠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五世孫唐代宗李俶的皇後,生皇長子李適,就是後來的唐德宗。安史之亂爆發後被丈夫李俶拋下,李俶跟隨祖父唐玄宗逃往成都,沈氏被安祿山囚禁。不久史思明佔領洛陽後,沈氏下落不明,多半死於亂軍之中。
她的兒子唐德宗多次派人尋母,他的孝感動大臣,感動百姓,不禁讓我想起了“小龍人找媽媽”的故事,非常讓人感動,只可惜最終到死也沒能找到沈氏,抱憾終身。
沈氏在史思明佔領洛陽後,就下落不明。沈氏的死因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叛軍殺死。另一種是她為斷丈夫和兒子的後顧之憂,自行離開洛陽。但是我覺得死於亂軍之中的概率大一些,倘若真是為兒子的前途考慮,那在兒子登基稱帝後,就應該回到長安團聚才是。
8. 《大唐榮耀》沈珍珠歷史原型是誰 最終結局怎麼樣
沈珍珠歷史原型是睿真皇後沈氏。最終結局是:公元805年,沈氏的曾孫唐憲宗即位,追尊沈氏為太皇太後,上謚號為睿真皇後,認為沈氏己死,為其發喪,葬衣冠冢,神位主祔代宗廟。
睿真皇後沈氏,名字不詳(相傳名為沈珍珠,實則無載),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官宦世家出身。堂伯沈從道為《書史會要》記載的唐代書法家,曾任冀州刺史,廣平郡太守。
沈氏的父親生前曾任大理正,後被追贈為秘書監,又被唐德宗再度追封為太師。開元末年,沈氏以良家子身份被選進東宮,太子李亨將沈氏賜給當時的皇長孫廣平郡王李俶(後改為李豫)。
742年,沈氏在長安皇宮大內的東宮為15歲的廣平王李俶生下皇長曾孫李適,即日後的唐德宗,746年崔氏憑借楊家權勢成為廣平王正妃。
755年,安史之亂中玄宗倉皇出逃,廣平王妃崔氏由於母家權勢得以同玄宗出逃,而沈氏以及部分宗親未能有幸隨駕出逃。
756年,李豫收復洛陽,於掖庭宮中見到沈氏,其收復北地重任在身,沒有迎回長安,遂李豫將沈氏安排在洛陽。然而不想洛陽再次陷落,沈氏從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762年,唐代宗即位,同年收復洛陽,並未得到沈氏下落,因此下旨尋找沈氏。779年,唐代宗去世,李適繼位為唐德宗。
冊封生母沈氏為皇太後,冊封儀式上,德宗及大臣對著空氣跪拜,可謂「子欲養而親不待」,朝臣都為之哭泣。
公元805年,沈氏的曾孫唐憲宗即位,追尊沈氏為太皇太後,上謚號為睿真皇後,認為沈氏己死,為其發喪,葬衣冠冢,神位主祔代宗廟。
(8)歷史沈珍珠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大唐榮耀》中的沈珍珠:
沈珍珠出身名門,被選為廣平王李俶之妃,生下長子唐德宗李適,後被李適追封為睿真皇後。她只是一介江南女子,內心善良,心存社稷,與人為善。
在安史之亂之時只願留在長安與百姓共同進退,為長安百姓所尊重。離散之中雖有大將默延啜對其追求,但仍堅守對李俶的愛。
唐朝收復長安後,流散之人不得入宮,但李俶一心要接珍珠回來,珍珠以李俶太子前程為重,重回民間,後李俶多處尋找,珍珠始終不願入宮,只願成全李俶。
她憑著達禮知書的才識和德才兼備的優良品質,贏得李俶一生對她無法忘懷,而她又不事奢華,以一個和字協理後宮,知民間百姓疾苦。一代才女沈珍珠為唐朝中期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歷史貢獻。
扮演者介紹:
景甜(Sally),1988年7月21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華語影視女演員。2006年,景甜發行個人首張音樂EP《你是誰》,並正式踏上演藝之路。
2010年,景甜憑借愛情片《我的美女老闆》嶄露頭角。2011年,景甜因主演古裝片《戰國》而獲得更多關注。
2013年開始,其主演的動作片《特殊身份》,警匪片《警察故事2013》,賀歲片《澳門風雲》,合計票房超過12億人民幣。
2014年,景甜主演了古裝劇《班淑傳奇》。2015年,她主演的傳奇劇《大玉兒傳奇》播出。2016年,景甜主演張藝謀導演的魔幻片《長城》票房突破10億人民幣。
2016年,景甜主演了法國導演朱利安·賽里執導的動作劇情片《極智追擊:龍鳳劫》;隨後,她還領銜主演了古裝宮廷傳奇劇《大唐榮耀》,並在劇中飾演了溫婉端莊且清婉雋秀的名門之女沈珍珠。
9. 歷史上的沈珍珠結局怎樣
歷史上的沈珍珠是唐代宗睿真皇後,在史思明攻陷洛陽後失蹤,到最後也未找到。
唐代宗睿真皇後沈氏,吳興人,漢族,出身著名世家「吳興沈氏」。玄宗開元末年以良家子身份被選入宮中,時肅宗李亨為東宮皇太子,將沈氏賜予廣平王李豫(李亨長子,亦即日後的唐代宗)。
天寶元年(742年),沈氏為15歲的皇長孫李豫生下長子李適,即日後的唐德宗,日後沈氏母憑子貴,被遙尊為皇太後並由唐憲宗追尊為睿真皇後。
755年,安史之亂中玄宗倉皇出逃,廣平王妃崔氏由於母家權勢得以同玄宗出逃,而沈氏以及部分宗親未能有幸隨駕出逃。
756年,李豫收復洛陽,於掖庭宮中見到沈氏,其收復北地重任在身,沒有迎回長安,遂李豫將沈氏安排在洛陽。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陽,而此時洛陽是一座空城,沈氏也從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李豫即位後,下詔開始尋找沈珍珠。直到公元805年,沈氏的曾孫唐憲宗即位,停止尋找,認為沈氏己死,為其發喪,葬衣冠冢,神位主祔代宗廟,並追尊沈氏為太皇太後,上謚號為睿真皇後。
(9)歷史沈珍珠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李豫即位後,於廣德二年(764年)立長子李適為皇太子,同時下詔尋找沈氏。雖派人到處尋訪,十餘年卻始終一無所獲。其間經常有人聲稱自己是沈氏,比如有個尼姑就曾謊稱是太子之母,但後來都發現是冒名頂替。
大業十四年(779年)代宗駕崩,太子李適即位,於次年建中元年(780年)遙尊生母沈氏為「睿真皇太後」,在含元殿具冊「立牌」上皇後朝服,李適親奉冊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皆泣。
為了尋找生母,德宗李適採納了中書舍人高參的建議,任命睦王李述為奉迎使,沈氏族人四人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處尋訪,多方查找,同時對沈氏家族大加封贈,以期母子團聚。
建中二年(781年),消息傳來,沈太後在洛陽找到了,長安城中一片喜悅。然而,很快就證實所謂的「沈太後」只是高力士的一位養女,因為年紀相貌酷似沈氏並與之在宮中有所接觸,誘於名利而行冒充之舉。德宗左右都很氣憤,紛紛請求對之治罪,而思母心切的德宗不但不予治罪。
德宗在位26年而崩,長子順宗即位並於七月後駕崩,由其長子憲宗即位。此時,尋訪沈氏的工作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仍無音訊,有司建議予以停止。
總觀沈後一生,命運多艱,屢遭離亂,結局更是千古之謎,故而小說家多有臆造之舉,更有許多地方的尼庵留下了沈後在此出家的傳說,頗具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