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日兩國歷史上發生過哪幾次戰爭
從唐朝開始,除了宋朝,基本每一朝都有:1: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戰爭是663年8月進行的白江口之戰。當時是唐朝,百濟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求援,唐高宗派軍13萬征百濟,國王義慈被俘,義慈王次子福信向日本求助,日本派軍於大唐軍於白江口大戰,以日軍大敗告終。2:三次中(元)日戰爭。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後,企圖使日本臣服於蒙古人,日本人不答應,忽必烈派軍三次進攻日本,前兩次因為風暴原因以及不熟悉海戰和登陸作戰而失敗,第三次是因為國內經濟因素放棄了。3:明朝兩次對日戰爭。公元1592年、1597年,明萬曆十九年,萬曆二十五年,日天皇文祿元年,慶長三年,日本方面稱為「慶長·文祿之役」,朝鮮稱「壬辰衛國戰爭」,明朝出兵援助朝鮮對豐臣秀吉之戰,豐臣秀吉企圖先攻擊中國,再吞並印度,於是發動了借道朝鮮的戰爭,明朝派兵援助,經過兩次艱苦的戰爭,終於使日本人認識到自己還不足以於中國抗衡。4:中日甲午戰爭,當時是清朝,也是由日軍侵略朝鮮開始的,最終的結果是《馬關條約》的簽訂,日本一躍成為軍事強國,中國成為任人魚肉的弱國。5: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戰爭。評
B. 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共發生了多少次戰爭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是三次 1)這場戰爭對於當時東亞局勢有著深遠影響。明朝由於國力大耗,短期內無力進剿後金力量,只能坐視努爾哈赤政權日益強大,最後對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脅。朝鮮慘遭連年兵禍,遭受重大損失,國勢一蹶不振。日本在這場戰爭中也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實力大衰,在後來的關原之戰中不敵德川家康,最終為其所滅,日本從此進入德川幕府時代。但值得注意的是,豐臣秀吉的大陸征服計劃失敗後,日本國內不少思想家及統治者都不斷鼓吹其計劃,宣揚其思想,致使日本對外擴張思想在此後300多年間延綿不絕且日益猖獗,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對近代中國危害甚大的「大陸政策」。中國經過八年全面抗戰,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終於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一起戰勝日本,打退了日本對大陸的進 攻。 (2)a甲午戰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破產b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 3.甲午戰敗,促使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覺醒。d.加午戰敗,使清政府的「大國形象」掃地。e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對於遠東政治格局: 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簽訂,損害了俄、德、法在華的侵略權益,特別是俄國在遠東的利益。三國干涉還遼,日本雖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但日本並不甘心。19世紀末八國聯軍侵華,俄國實際上控制了中國東北,日俄在遠東的矛盾激化,1904年終於在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日俄戰爭。 (3)抗日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使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第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人民通過抗日戰爭的實踐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第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這就是:堅決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品格;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不畏強暴、敢於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勇於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侵略者的民族自強信念;開拓創新、善於在危難中開辟發展新道路的民族創造精神。 第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人民為最終戰勝世界法西斯勢力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樹立了一個以弱勝強的範例。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C. 中日歷史上發生過幾次戰爭
就歷史記載而言,中日關系是有幾千年基礎的,在幾千年歷史風雨中,兩國關系第四次中日戰爭發生在近代,持續半個世紀。1894年經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
D. 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共發生了多少次戰爭
明朝大的一次, 豐臣秀吉, 小的無數(小日本浪人來沿海騷擾算不算)甲午海戰, 918 ,77, 侵華戰爭, 古代的太多了, 記不全
E. 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發生過多少次戰爭都誰贏了
一、唐朝的朝鮮半島對日殲滅戰 唐以少勝多 二、元朝的兩征日本失敗 三、明朝的抗日援朝 勝四、清朝的甲午戰爭 敗五、民國的抗日戰爭 勝
F. 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發生過多少次戰爭
總結上面的: 第一次,唐高宗時期,朝鮮半島上的百濟聯絡倭人共擊與唐交好的新羅,唐軍增援,在白江口一戰大敗日本水師,日軍戰船全軍覆沒,從此倭人對唐俯首,不斷派遣遣唐使來學習。這是歷史上第一戰 第二次,忽必烈的三征日本,曾經攻入日本本土,但終因海暴和日軍抵抗而失敗。「神風」由此而來 第四次,明後期的抗倭運動,雖然也是大敗倭人,但中國本土已受蹂躪,難比前時威風 第五次,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慘敗,喪權辱國
G. 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有過哪幾次戰爭
中日戰爭
第一次中日戰爭發生於1894年~1895年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史稱甲午戰爭;
第二次中日戰爭發生於1937年~1945年
二戰期間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史稱抗日戰爭。
詳情請登錄:
http://ke..com/view/32125.htm
H. 中國歷史上與日本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
中國和日本同是亞洲東部的兩個古老國家,兩國的歷史和文化發展都很悠久,而中國的歷史比日本更為悠久。中日兩國在地理上的位置相距很近,現在經常被稱作「 一衣帶水」的鄰邦。然而中日兩國真的是世代友好嗎?以我看來,實不盡然,中國和日本的歷史充滿著血腥和暴力,從一個方面說,中日關系史就是一部反侵略史。
中日第一戰——白江口大捷
新羅、百濟和高句麗都位於今天的朝鮮半島上,新羅和百濟占據了半島的南半部,高句麗則不僅占據了北半部,還佔有中國的東北和遼東半島的一部分。公元六一八年唐建國之後,新羅、百濟和高句麗三國先後與唐建立了外交關系。在與唐建交前,新羅和百濟間關系緊張,一直互相攻城略池爭奪不休。顯慶五年(公元660 年)七月,百濟為唐、新聯軍所滅。就在唐朝向朝鮮半島派出援軍之時,百濟殘余也向倭奴乞求援師,於是唐朝水軍和倭奴水軍在白江口遭遇,白江口之戰就此展開。此戰唐將劉仁軌採用以逸待勞的戰略戰術,以旺盛的士氣,率戰船陣列於白江,因而在第一次較量中,輕而易舉地就使倭奴「不利而退」。接著在次日的戰事中,又利用唐軍之戰船高大堅固的優勢,將倭奴的船隻左右夾住,使其不得迴旋,再施以火攻戰術,焚倭奴之戰船400多艘,取得了戰斗的最後勝利。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抗日戰爭戰爭至此結束,日本勢力退出了朝鮮半島,其入侵中國的野心也隨之破滅。
明朝抗倭戰爭
15世紀後期,日本進入戰國時代,封建主和寺院大地主為擴充實力,彌補內戰損失,慫恿﹑支持海盜活動,因而倭寇逐漸猖獗。16世紀,特別是嘉靖年間,明廷內政日趨腐敗,沿海衛所空虛,軍備廢弛。倭寇乘機與少數奸商相勾結,竄犯今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占據島嶼,攻城掠地,深入久踞。倭寇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給沿海民眾帶來深重災難,成為明朝的嚴重禍患。沿海民眾不甘倭寇侵略,奮起抗擊。在民眾抗倭斗爭推動下,明軍在戚繼光、俞大猷、譚綸的指揮下同倭寇展開了一場長期的﹑卓有成效的抗倭戰爭。明朝軍民經過20年(明嘉靖二十六年至四十五年(1547~1566))的浴血奮戰,基本消除了明代近200年的倭患,取得了抗倭的重大勝利。
萬曆朝鮮之役
萬曆朝鮮之役是四百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的一場國際戰爭。日本史書把萬曆朝鮮之役分為兩次戰爭,分別叫作文祿之役和慶長之役。朝鮮史書則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整個戰爭從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開始進攻朝鮮至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日軍退回日本結束,歷時七年。這場戰爭,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後用兵數十萬,費銀近八百萬兩,歷經戰與和的反復,最終異常艱苦的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戰爭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日軍戰略進攻階段,在短短的時間日軍迅速佔領朝鮮全境。第二階段是明軍的反攻階段,明軍通過一系列戰役,最終收復了平壤、開城等地。第三階段是相持和議和階段。第四階段是日軍再次入侵,明軍和朝鮮展開戰略總反攻,最終日本軍隊被全部趕出了朝鮮。
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逐漸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1874年,日本以琉球遭風難民被台灣牡丹社居民殺害為借口,出兵侵犯台灣。在當地居民的強烈反抗和清政府的交涉下,日軍這次侵台的陰謀沒有得逞。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軍在朝鮮、遼東戰場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馬關條約》中台灣和澎湖列島被割給日本,從此台灣開始了50年的被奴役史。
日俄戰爭
1904 年爆發的日俄戰爭,是日本與沙皇俄國為了侵佔中國東北和朝鮮,進而爭奪亞洲及太平洋霸權,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戰爭的結局是:日本勝了,沙俄敗了。在世界歷史上,像日俄戰爭這樣的「特殊」的戰爭極為罕見,即交戰的兩國為了自身的利益,遠離本土,跑到第三國的土地上打仗;而第三國政府竟不顧自己國家人民的死活,宣布「局外中立」。經過這場戰爭,戰勝國日本取代了戰敗國沙俄,繼續強行「租借」第三國——中國的土地。進而長期霸佔。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沈陽北大營的中國駐軍發動武裝進攻,接著對我國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武裝侵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當晚,日軍攻佔北大營,19日佔領了整個沈陽城。接著,日軍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東北軍基本上不戰自潰。1932年1月3日,日軍佔領錦州;2月5日,佔領了北滿最大城市哈爾濱。至此東北三省全部淪陷。1932年3月,在日本帝國主義卵翼下,在長春建立起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從此,日本帝國主義把東北變成它的殖民地,全面加強政治壓迫、經濟掠奪、文化奴役,使我國東北3000多萬同胞,慘遭塗炭,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郊盧溝橋附近舉行挑釁性軍事演習,隨後,炮轟宛平城,中國守軍奮起抵抗,史稱「七七」盧溝橋事變。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國全國性抗戰的起點。經過中國軍民八年堅苦卓絕的抗戰,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軍終於於1945年9月9日在南京投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對華投降書上簽字,並向中方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日軍在佔領南京時,開始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瘋狂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萬人。在抗日戰爭的八年中,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共殺害中國軍民達3500萬,這是不可饒恕的,是我們要銘記於心的。縱觀整個中日歷史,中日之間的關系在絕大時間內是對抗、是戰爭,只有很少的時間是友好的。咎其原因:只要中國強大了,日本就會想狗一樣地崇拜中國景仰中國;一旦中國衰落了,它立即就會撲上去狠命的咬上幾口。
嚴格講是五次:第一次在龍朔三年(663),唐大將劉仁軌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於白江口。第二次在元朝,日本龜山天皇文永十一年即至元十一年(1274年),日本史上被稱為文永之役;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軍兵分兩路遠征日本,此年為日本俊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日本史志稱這一戰役為弘安之役;第三次是明朝的抗日援朝戰爭(這是歷史上打日本鬼子最慘的一次);之後就是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日本稱為日清戰爭和日中戰爭)
I. 中國和日本到底從古至今發生過幾次戰爭呢
歷史上中日共發生了六次戰爭,即白江口之戰、元朝兩次入侵日本之戰、萬曆朝鮮戰爭、甲午海戰和抗日戰爭,但是只有甲午海戰是中國和日本的單獨較量,白江口之戰、元朝兩次入侵日本之戰、萬曆朝鮮戰爭能有朝鮮參戰,抗日戰爭更演變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戰爭。。。不好意思,網路的,我也跟著長知識了。。
J. 明朝以前,中國和日本發生過幾次戰爭
二戰之前的,仔細看吧
中日之間的第一次戰爭是663年8月進行的白江口之戰。 659年,百濟聯合高句麗進攻新 羅,新羅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蘇定方率軍13萬征百濟,新羅以5萬精兵接應,唐、新羅聯軍 迅速擊潰了百濟,俘虜了百濟國王義慈。義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殘部,企圖復國,於660年向 日本求助,並要求放回作為人質的豐璋王子,日本當在位的齊明女皇答應福信的請求,送回 豐璋王子,並於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親自指揮與唐、新羅聯軍的戰斗,卻因勞累過度而病 故,出征計劃擱淺。
662年,日本組織大量戰備物資援助百濟,5月,援百濟將軍阿曇比邏夫率170艘船師抵達 百濟。663年8月,日本又派盧原君率援軍萬余,渡海趕赴白江口。這時日本在百濟的總兵力 為三萬兩千多人。同時,唐、新羅聯軍決定進攻百濟豐璋王所在的周留城,由唐將劉仁願、 劉仁師及新羅王金法敏率陸軍進擊,由唐將劉仁軌、杜爽、百濟降將扶餘隆等率水軍,從熊 津江前往錦江下游的白江口,與陸軍配合,夾擊周留城。
13日,豐璋王為迎接日本援軍,率水軍候於白江口,17日時唐、新羅的水軍和日本船師 同時抵達,兩軍交戰。當時日本戰船有400餘艘,唐、新羅聯軍只有170艘,兵力也處在劣勢 ,在三回合較量中,雙方未取得決定性戰果,到18日,兩軍第四次合戰,由於日、百濟方高 估了已方優勢,輕視唐、新羅聯軍的實力,盲目拼殺,結果大敗,400餘艘戰船被焚,兵卒大 多溺死,殘軍投降,百濟國滅亡。
白江口海戰勝利後,唐朝繼續對高句麗用兵,因此未能懲罰倭國與百濟聯合與唐朝發生 戰爭的行為,唐朝始終與當時的倭國保持聯系,但密切程度已經低於聖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 這段期間與中國隋唐兩朝的關系。而日本方面由於始終擔心唐朝對日用兵,同樣未能主動發 起更大規模的與唐朝密切聯系,而這一切,由於日本天武天皇登基後完全改變。日本在白江 口海戰敗於中國之後,更激發了向唐朝學習的熱情,開始派遣規模更大、次數更多的遣唐使 ,中日兩國歷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時期終於開啟,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單獨結束派遣遣唐使,才結束了這一中日歷史上一度真正友好的時期。
13世紀中期,蒙古帝國南取大理,東降高麗,征宋計劃也將完成。放眼整個東方,唯日本隔海獨立於帝國版圖之外。公元1270年,蒙古使節第五次到達日本,傳達了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朝貢 ,蒙古人即將出兵,當時18歲的日本執政者北條時宗(1251~1284)堅決拒絕這一要求,並壓制 了其他人的妥協態度,下令西國的守護和地頭准備防禦。忽必烈聞此訊後,抑制不住五次遣 使、五次被拒絕的憤怒與恥辱,他不顧蒙古與南宋激戰正酣,下令准備軍隊、船隻、糧餉, 向日本發起戰爭攻勢。日本軍隊也在北條時宗的命令下嚴陣以待。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千料舟、拔都魯輕 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載士卒一萬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為此高麗人、漢 人被迫造船、運糧餉,充當士兵,他們深受其害。但忽必烈執意攻取日本,「冬十月,入其 國,而官軍不整,又矢盡,惟虜驚四境而歸」。其實元朝軍隊僅僅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一些戰果。以後則屢戰屢敗。
盡管日本人的武器無法與蒙古人的長距離武器相匹敵,他們的指揮官也不如久經戰場考 驗的蒙古軍隊領袖那樣有經驗,但他們擅長於面對面的搏鬥,而戰斗過程中突然降臨的暴風 雨使蒙古軍隊和船艦在退往曠海中時損害慘重,他們不得不無功撤退。蒙古人第一次東征日 本以失敗告終。這在蒙古興起後的戰爭史中極其罕見的。蒙古人戰無不勝的神話在海戰中破滅。
忽必烈聽到征服日本失敗的消息後,感到非常震驚,再次派遣重要使者攜書前往日本, 並以強硬的態度要求日本納貢,否則將訴諸於武力。但日本政府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要求並 處死了使節。忽必烈與他的祖父一樣,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懲罰日本國,他一方面招募軍隊、籌集資金;另一方面遣使要求日本迅速朝貢,否則元軍將至。北條時宗再次拒絕了忽必烈的 要求,並積極策劃遠征高麗。忽必烈別無選擇,他於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日本殺使臣 為由,結集南宋新投降的十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 高麗、漢軍四萬,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九千艘,從慶元、定海啟航。
元朝的二路大軍約定六月以前會於壹岐島及平壹島。高麗國王也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 1500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人數多、輜重多的元南方軍隊行動遲緩,沒有按預定 時間與東路軍會合,東路軍在等待無望的情況下,從合浦出發,侵襲日本對馬、一岐兩島後 ,進抵築前志賀島登陸。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外沿岸構 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志賀島(志賀島與九州之間有陸路可通),與東征元軍進行了 激烈戰斗。」元軍戰敗,退至鷹島、對馬、一岐、長門等地,與姍姍來遲的江南軍會合。
然而會合後的元軍不但不積極進攻,反而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 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 個月之久,蒙古軍隊無法取得勝利。兩個月之後,既8月15~16日,一場巨大的台風襲擊了日 本海岸,在此次台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1/3,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 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 台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呼溺死海中如麻。」統率範文虎臨陣脫逃,「獨 帆走高麗」。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而盛怒之下的忽必烈不但不總結教訓,反而於1283年再次命令南方商人和東北女真人為 他出征日本建造船隻、高麗人為他提供糧食。但由於國內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忽必烈終於在 公元1286年屈服於客觀力量短缺的壓力,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至此,元朝與日本的軍事關 系以元朝的失敗而結束。
在日本的對外擴張歷程中,為日本的大陸野心定下所有的基調,以至於影響了日本以後 的歷史,直至今天仍被認為是日本歷史上最偉大實質上是日本歷史上最富有侵略野心的人物 ,莫過於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1536~1598年),原在戰國大名織田信長(日本「戰國」時代勢力強大的封建領 主)部下為將,因屢建戰功,漸受重用,1573年被擢升為大名。初名木下藤吉郎,1558年改姓 羽柴氏,1582年織田信長被家臣襲擊,被逼自殺身亡,豐臣秀吉代之而起。1586年擁立「後 陽成天皇」,自己測冠以「豐臣」。1585年任關白(相當於「御前第一大臣」),1586年任太 政大臣(相當於「太攝政」王),1590年完成日本統一。1591年將職位讓給其養子豐臣秀次, 自稱「太閣」(相當於「國老」),改而專事「海事征討」謀略及計劃實施。
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戰國時代大名紛爭的日本後,自感實力強大,迫不及待地發動對 中國的戰爭。早在戰國紛爭階段,他奉命征伐時,就說過「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 志」,1585年時說:「如今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晉升,鄰國在握,財富充裕,已無他求。 唯望自己的名聲和權勢遺留後世。待日本諸事穩定後,將讓日本於兄弟,自己為征服朝鮮和 中華,決意渡海」。1587年他在給愛妾淺野氏的信中說:「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版圖」。
1590年他致信朝鮮國王,要求借道進攻中國,遭拒絕後,他於1591年把關白職位讓給養 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閣」,在松浦郡建造名護屋城,作為作戰大本營。1592年4月,傾舉國之兵,出兵20萬入侵朝鮮,豐臣秀吉宣稱官次戰爭不是對朝鮮而是對明朝,朝鮮只是路過,這從5月18日發布的遷都北京准備令里也有體現,該命令中只公布了中國和日本的官職,對朝鮮未做安排。豐臣秀吉認為兩年內就可以遷都北京,自己將定居寧波,然後主持對印度的征服。
出兵朝鮮後,豐臣秀吉坐鎮名護屋為統帥,宇喜多秀家擔任前線總指揮,黑田長政、小 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兵分三路進擊,並迅速攻佔朝鮮京城和大片國土,但由於其海戰能力弱, 被朝鮮將領李舜臣通過兩次海戰,殲滅了日軍精銳部隊,致使日本陸軍的北進受到牽制。明朝政府派遣的援軍李如松部近5萬人與朝鮮軍隊配合,在強大的火炮和騎兵優勢下,通過平壤戰役、碧蹄館大戰、漢城圍困戰等三次戰役,大敗日軍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宇喜多秀家等軍團。相繼收復失地,日軍退縮,豐臣秀吉提出議和,第一次戰爭暫告結束。
由於豐臣秀吉無法滿足於當時明朝中國在華夷體系內預留給日本的地位,此後兩年多的明和談最終失敗。1597年1月,日軍再次進攻,黑田長政在稷山被明朝軍隊擊敗,海軍也被 李舜臣在鳴梁海面重創,明朝援軍繼續入朝,進擊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部隊。1598年8月18日 豐臣秀吉憂郁而死,日本撤軍,到12月全部撤出朝鮮,第二次侵朝徹底失敗。另一位日本封 建領主德川家康也了取代豐臣秀吉的勢力,建立統一的日本戶幕府。 豐臣秀吉是日本近代擴張的始作俑者,他是明確了已經經朝鮮而中國的大陸擴張模式的 第一人。豐臣秀吉時代完全失敗的日本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擴張,在300多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又卷土重來。而這以後的戰爭, 就是中日歷史上的第四次百年戰爭了。
「甲午中日戰爭」是國人永遠的一塊傷疤,清政府最為自豪的現代化軍隊—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億萬國人的強國夢破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