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感怎麼說

歷史感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2-05-28 03:00:45

A. 歷史感悟有哪些

清明節的感悟

清明節到了,不管走得再遠,還得回來給祖先掃墓,在野草叢生的墓地前,輕輕地拔掉那些美麗的小野花和雜草,然後培上一些新土,壓上紙條,獻上一束鮮花,點幾柱清香,揖幾個禮。在默默禱告之中,突然細想,不知先人感受的我,不知道現在黃土下面安息的祖先,是否喜歡這樣的打擾?後人在墓地前走動、沉默、追思、悲傷,因為後人還活著,有感覺,有思維。對無可逃避的死亡的疑懼變成了內心涌動著的對生命的敬畏和感激。
清明節給祖先掃墓,不知道哪個聰明祖先地為後人設置的窗口,讓生者和死者來這里在默視中對話。喧囂、浮躁之中的現代人暫時安靜下來,來到這荒山僻嶺,在細雨蒙蒙的春天,在綠草幽幽的原野上,聆聽先人的聲音,感悟生與死。
望著那孤寂的墓碑和土堆,想著靜靜卧在黃土下的親人,一幕一幕的那些塵封的回憶,便悄然湧上心頭,那些充滿快樂和悲傷的日子彷彿就在昨天。這時,我不安分地猜測、評價、默問著已逝的祖先。他這一生算得上活得美麗嗎?他這一生算得上活得幸福嗎?他這一生算得上活得快樂嗎?其實,不管怎麼說,他還算是沒白活!
突然之間,我是乎明白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原來並非虛構的。記得有個哲人曾說過,如果你不明白死亡,就不明白生命是什麼;又說,活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活著。其實,在無限的未來生命中,我們目前需要探索的只是活著,在活著的時候,得做一件件生前死後都將無遺憾的事,在無限的宇宙的時空之中和無限的未來之中,認真走完屬於自己「活著」的那一段極其微小的人生歷程。
其實,活著本來就是一種美麗。生命自從它誕生的哪一刻開始,就在與死亡做終生的搏鬥。生與死,本來只是一線之隔,釋迦牟尼說:生死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即成來世。有時候,生命之燈的熄滅易如拍死一隻蚊子。對於很多英年早逝的人,我們除了回憶他們的聰明才智與對人類的貢獻以外,更多的只是嘆息:他若能多活幾年就好了。其實,不是多活幾年的問題,而是幾秒鍾的事情,比如如突發事故的發生,雖然我們在生與死之間奮鬥了幾十年,可是卻失意於幾分鍾之間。
想到這里,便會覺得活著真的是一種美麗,真的是一種幸福,此時,便會覺得活著的每一分鍾都是來得不容易的,在生命之旅中,我們戰勝過無數次疾病、突發事故、每分鍾都可能飛來的「橫禍」,才有平安、健康、幸福今天。這時或許覺得有點在安慰自己,但誰又能說這不是生命的「真實」呢?
生命其實也十分簡單,我們都是緊握著拳而來,撒開著手而去。剛出生時那雪白而幼嫩的小小拳頭,在清洗的時候,是掰也掰不開;撒開著手而去的老人,也許是在冥冥之中告警後人,他是一點都沒有帶去,所以才撒開著手,於是「撒手塵寰」便成為一種永恆真理。人不可能永遠地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便註定一步步地走向死亡。死亡本來就是是必然的,然而最重要的是面對死亡的態度,就是坦然地走向死亡,那就需要在生的時候,能夠知道無愧於生命,能夠體會到活著就是一種美麗,能夠體會到珍惜生命美麗的重要。

B. 何謂歷史感

思考問題常常能夠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或藉助於歷史經驗,通過剖析所持有的資料後,比較准確的預判歷史發展的走向。

C. 歷史感的同義詞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30

D. 歷史厚重感怎麼寫出來

首先自己的歷史知識要深厚.如果只有高中課本里那點歷史知識的話,即使是妙筆生花也寫不出厚重感.厚重感,又厚又重,無非是國家存亡,英雄折腰,蜿蜒曲折,悲慘經歷,血的考研。。。。
首先你要熟悉歷史,以及歷史人物。這是要靠文學基礎累積起來的,應付高考,速成是不可能的。要麼你就學會聰明的套作,挑幾個感興趣的歷史人物,記住他們的歷史功過,但是不能老套的模仿別人寫過的題材。創新以及選材很重要,要學會嘗試有些新的東西,但是高考應試作文又必須謹慎,免得寫走題了。切忌寫自己所不熟悉的歷史以及走題和生搬硬套。

E. 什麼是文學作品的歷史感

文學作品可能是生活中真實的是事,也可能是作者虛構的。作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把從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鑄成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始終離不開想像和虛。歷史事實是經過專業人士的全方面考究得出來的權威結果,以歷史為依據,具有可靠性。

F. 歷史感是什麼

歷史事件,人物不是孤立的,所有事件之間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就是說歷史感是需要將這些事件聯系在一起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的能力。
學習文科多數人在背誦,可是背誦只是簡單的復制,但是要將背的東西進行應用才是學習文科的精髓,分析運用才是真諦。
學文是治人,就是因為總結了歷史,得出了結論,加以運用

G. 描寫歷史厚重感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歷史厚重感的句子有:

1、歷史是一幅畫,時間是畫紙。歷史是無數的浪花,時間是一條河流.歷史是絢麗的花朵,時間是一座大花園。歷史是繁星,時間是藍色的天幕。

2、踏破璀璨的歷史長空,瞭望星輝里斑駁的流光閃爍,千年的風霜,凍結了多少英雄傳說,那古今橫貫的天地長線,串聯著生命最初的力量,帶給人驚奇,帶給人追憶,那歷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

3、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

4、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

5、那些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里,被我們遺忘了.遺忘是我們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沒有對齊的紙,從前的一切回不到過去,就這樣慢慢延伸一點一點的錯開來。也許錯開了的東西我們真的應該遺忘了。

H. 中國傳統文化有一些歷史感,你知道嗎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我國特有的出色中華傳統文化著作,稱作國學經典。國學經典能夠解釋為理論的和廣義的兩一部分。理論的國學經典包含從遠古時期造成的《易經》逐漸,到西周時造成的巜楚辭》,再到秦代先秦諸子百家的文化藝術匯萃,孔孟之道的儒家學說,老莊的道家思想,墨子的墨子理論這些。及其二十四史、續資治通鑒、四庫全書、唐詩宋詞、唐詩宋詞、各代短文、元曲、明清小說古詩詞等。小范圍的國學經典特指以儒家思想和道教為象徵的人文著作,包含儒家思想的四書五經,從漢始至南朝階段產生的儒家十三經,道教的老莊理論如孔子的巜道德經全文》、《莊子》等。

我國自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是社會經濟發展快速,變成全球經濟大國指日終有一別。但變成經濟發展大國還不夠,務必也需要完工一個創新型國家,經濟發展文化藝術緊密聯系,才算是真正的的意義上的大國。文壇巨匠南懷瑾先生曾說,國亡了,還能夠復辟,假如文化藝術亡國了,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滅亡。當今社會發展禮儀知識缺少,道德淪喪,不良習慣惡習經常可以看到,就表明一個國家的人文思想的基本建設多麼的關鍵。並且文化藝術思想的基本建設並不會象發展經濟那般立即見效,只是一個長期性的每日任務,務必歷經好幾代人的拼搏才行。

I. 札達的歷史感想怎麼寫

札達的歷史感想怎麼寫。

如下:
扎達土林位於阿里扎達縣境,為遠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歷千萬年地質變遷而成。走進土林,歷史的厚重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撲面而來,置身於這里的人們,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
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間在歷史上消失,留給我們的只有那記錄了古格燦爛輝煌的文化藝術成就的遺址。

J. 歷史感悟怎麼寫

有些人對現實的分析往往是依據錯誤的經驗和理論,而這種經驗和理論往往是依據錯誤的歷史觀和史料作出的。要了解現實,就必須了解歷史,然而歷史並不是想我們理解的那樣: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有絕對真實的歷史。歷史的真實是相對(當然不能落入絕對的相對主義的陷阱)。歷史是三極體系的,歷史真實,認識主體(即探索歷史的人),中介(就是歷史資料,歷史遺產),對於歷史真實,由於人類局限性和物質條件的局限性,是不可能重構真正的歷史真實的;而作為歷史的認識主體的人,有自己的主觀意志、利益驅使或者是偏見;而作為人們認識歷史的中介的歷史資料,也可能收集不全,真實性較差。我們能夠說,在這樣的一種無法改變的條件下,我們現在了解的歷史就是真正歷史嗎?在中國,歷史成為一種工具,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當然,歷史虛無主義也是錯誤的,歷史的真實的真實性是相對的,但如果把相對的真實當作絕對的真實當作判斷歷史發展進程的依據,將會得到一個荒謬的結論!既然重構的歷史只能是相對的,有局限性的的真實,那麼這樣的歷史真實是否仍然是真實的?就象真理一樣,我們所能了解或達到的真理也是有條件的真理,而這種真理是否仍然是真理?其實,即使是有條件的真理仍然是真理,因為我們沒找到無條件的絕對真理。

有的歷史往往是根據一個預設的真理來進行進行編輯的,就是說,這些歷史不是歷史的真相,而是一種觀念,價值取向的附庸;這些歷史陳述的可能都是真實的事實,但我們不能夠說,這就是歷史!因為歷史是不可能重現的,即使是真實的事實,也只是整個歷史的一部分。有一位歷史學者說過,歷史只是記載那些我們認為有價值的事實。而那些我們認為沒有價值的事實,往往是不會記錄下來,而是以實體的形式流傳下來,或者是其他方式,在歷史研究中,學者總是避免受到現存的思想的約束來研究歷史,以便盡可能地反映歷史。部分的真實代替歷史的整個真實,也是是一種最為卑鄙的篡改歷史的手段。我們在生活往往受騙卻不知道,我們是被那些說真話的騙子騙了。雖然騙子說的都是真的,但騙子是用真實來創造一個虛假的事實(這比那些滿口都是謊言的騙子,或者是以九句真話來掩護一句謊言的騙子要高明多了)。我們對日本與中國的歷史了解大體上沒有太多的歪曲,但有太多的掩飾,如果比較一下中國與俄羅斯的歷史關系,再看看蒙元,滿清屠殺漢人的歷史,你就明白了。同樣不可原諒的罪惡,我們對日本的罪惡很了解,而對俄羅斯呢?

我也是歷史的初學者,對歷史的真正了解也不是很多,也曾經走過一些彎路。我以往喜歡看一些歷史傳記,戰爭紀錄等,我不喜歡人物傳記,歷史小說,因為我認為這不真實。但到後來才發現自己和那些喜歡看人物傳記,歷史小說的人一樣犯了同樣的錯誤。如果對歷史僅僅是一般的興趣,把歷史作為一種知識,作為一種文化消遣,看人物傳記,歷史小說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對歷史很執著,把歷史作為一門職業,或者借鑒歷史,或者是在歷史中尊求歷史的歸宿感,僅僅看一些歷史資料時不夠的,還需要從歷史理論入手,進行專業的歷史學習。把不要以為看基本歷史傳記,人物傳記,歷史記錄,就以為了解歷史了,要學習歷史,還是從理論上入手,而這些理論的依據往往可以上升到哲學,而哲學的依據往往與一個人的信仰有關。我以前也是任憑自己的興趣,找一些歷史書籍看,完全不知道歷史的目的,本質。後來接觸到的資料和思想多了,原來的知識和思想的正確性受到自己懷疑,因為原來的知識體系和思想體系根本經不起專業的歷史理論,哲學理論的質疑。

在對歷史的學習中,我和許多學習歷史的人深切體會到,歷史是一門求真的學科,真實是歷史的生命線,是歷史的靈魂。沒有真實,歷史就淪為普通的藝術(在歐洲,在歷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之前,歷史是一門修辭學)。為了真實,史官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春秋戰國,魯國曾發生過多起弒君的事件,孔子卻不敢直書,且美其名曰「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而同樣是春秋戰國時代,一位史官和他的兩各弟弟因為忠實紀錄而被殺。要維護歷史的靈魂,代價是高昂的,沒有多少人能夠情願作出這種犧牲,因為能夠這樣的人做只有為了一個理由「信仰」!所以,歷史的靈魂往往是粘著灰塵的。我們不能把蒙灰的歷史當作真實的歷史,必須靠我們知識和才華,方法和努力,撫去歷史的塵灰。使得歷史蒙灰的不僅是強權的干涉,而時代與觀念的干涉更為可怕與隱蔽,歷史的記錄者與評論者個人的素質修養與喜好偏見也是重要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歷史感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