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上有哪些事能證明這句話的真實性呢
說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並不準確,如司馬遷的《史記》、陳壽的《三國志》、左丘明的《左傳》等。所有這些都是比較客觀的。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是一種象徵性的描述。其含義是,只有勝利者才有機會延續歷史。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成為一名老司機需要什麼?一定是要開好車,開到各個方向,能達到多少公里,安全駕駛多少天不出事故,有了這些經驗才能算是老司機。這些成功的經驗就是老司機創造的歷史。如果這個司機犯了大錯,結果連命都沒了,自然也就沒辦法繼續創造自己的歷史了。從這個層面來看,歷史當然只有勝利者才能書寫。但是,勝利就意味著一切嗎?那也不一定。我們以老司機為例,他可能是一個有著多年駕駛經驗的優秀司機,但也可能偶爾會犯一些錯誤,或者違反交通規則什麼的,受到處罰後,也會留下相應的記錄。不會因為他是一個老司機,就完全消除這種負面信息。
Ⅱ 如何證明有文字記錄之前的時代歷史的真實性
考據,確實可以證明一部分。。但其實考古學家最重要的功力是想像——即,憑借極少的物證,條分縷析進行推理分析,得出結論。他們的工作,就像阿加莎·克里斯蒂一本書的題目所說的:「告訴我,你怎樣去生活」(Come, Tell Me How You Live).所以說,其實信史之前的歷史是無法完全確證的——除非發明了時光機器可以回到過去。但是根據蝴蝶效應,這也會有麻煩。。按下不表。當然,信史以來的歷史也是無法完全確證的。。同樣按下不表。歷史和人類學者的工作,是不斷提出理論,不斷列舉證據,不斷證明或證偽。如此往復。依靠物證,依靠推理,依靠想像。
滿意請採納
Ⅲ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朝代是奴隸社會如何證明呢
說起中國的歷史,先前有一種說法說的是,中國的夏商周這三個朝代是屬於奴隸社會的。若是這樣的話,那麼中國的歷史就與西方的歷史一樣了,同樣是被劃分為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等幾個遞進的階段。然而如果關注歷史研究的進展,你就會發現,這個說法的論據在今天已經大面積動搖了。對夏商周三代實行奴隸制這一說法,主張最力的是郭沫若,然而郭沫若當時的論點和論據,基本都已經被後來的研究和考古發現推翻了。
我們說夏商周三代可能不是奴隸社會,首先是夏商周三代並沒有大面積存在奴隸制的文字資料,沒有大量人口買賣的記錄。這說明夏商周雖然存在一定數量的奴隸(其實數量和在人口中的佔比還沒有後來的漢代多),但是並沒有形成奴隸制度。事實上,真正意義上的奴隸制與商品經濟是有密切聯系的。古代希臘、羅馬的奴隸制,與高水平的商品經濟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沒有發達的全國性的奴隸市場和大規模的奴隸貿易,很難產生奴隸制。在中國的穩定小農經濟狀態下,是不太可能產生奴隸制的。
所以,在血緣時代,血源地位和權力地位是完全一體的。周代的家與國是合一的。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不只是政治關系,更是血緣關系。「由宗法所封建的國家,與周王室的關系,一面是君臣,一面是兄弟伯叔甥舅。而在其基本意義上,伯叔兄弟甥舅的觀念,重於君臣的觀念。」
所以我們看,自從開天闢地以來,中國人從氏族、部落到邦族,再到國家,血緣家族一再擴大,到了周朝,這種宗族意識達到了頂峰。可以說,在三代以前,中國人是完全生活在宗族之中的。「在春秋中期以前的中國社會中,沒有具有自我意識的獨立的人,有的只是許許多多以貴族為長的家族。」
Ⅳ 三個歷史時期的證明材料怎樣寫
所謂「歷史已經證明」
————中國人如何學會思考系列之三
許錫良
我們長期以來已經習慣了用「歷史已經證明」來說明一個觀點的正確。但是歷史怎麼證明的?歷史能夠證明嗎?如果能夠證明,那麼它是怎樣證明的?或者說歷史能夠決定未來的一人事物嗎?歷史又是什麼? 我們經常說歷史是一面鏡子,讀歷史可以使人明智。但是,這樣說還不太夠,應該說,歷史是我們的昨天。昨天固然會對今天甚至後天都會產生影響,但是並不等於就可以決定今天或者明天。歷史預言存在嗎?人類社會是怎樣受歷史的影響的?探討這些問題雖然不容易,但是卻很有意思。
波普爾是一個歷史非決定論者。他堅決否定歷史有規律可言,因而也懷疑歷史是否具有可預言性。原因是,人類並不是單一的由經濟與生產力來決定人的思想的。有時候還可能由思想來影響經濟,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可能超過經濟的影響力。在影響力方面經濟只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有時人的政治思想、宗教信仰和科學思想的影響力要大得多。納粹上台就是在一種錯誤的極權思想的主導下產生的惡果,與經濟雖然
也有關,但是並不是十分直接相關。我們看歷史不能沒有經濟的一環,但是卻不能僅僅從經濟上來看。與科學思想相比,如果我們這個社會的經濟機器都被摧毀了,但是相應的思想還存在,那麼,這樣的經濟方式還是可以很快重新構建起來的。德國與日本二戰後,其經濟體系都被戰爭摧毀了,但是他們受到的教育素質還在,其相應的建設的思想也還在,所以,二戰重建就是一個非常迅速的問題。相反,二戰勝利後的中國,由於一系列的思想觀念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所以,我們還是再次陷入了一個死胡同。
人類的歷史事件在時間上決定了只能有一次。也就是說,是不可以回頭檢驗的。也就是說歷史不相信假如,它只相信現實。歷史沒有完全的重復性,而只有相似性,甚至是驚人的相似之處,也只是相似而已。比如任何專制社會的結構與特點都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一種對人的思想與文化進行嚴密控制的方式。因為成為歷史的東西,它已經過去了。如果我們把歷史上發生過的東西承認下來,這就有點像我們走在地上有了一個腳印,然後就對著自己的這個腳印頂禮莫拜起來。當初走出的這個腳印其實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旦固定下來了,就產生了影響後來社會的力量。這就是著名的社會歷史的「路徑依賴說」。不過,這個力量仍然只是後來的人的一個參考因素。轉型與變化是可能的。
人類社會是由人來組建的。而人本身是會受到思想影響的人。如果一旦受到影響,人的行為就可能產生改變。而人的行為產生改變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產生歷史事件。所以,歷史究竟如何進行,這是與人的思想
意識有關的。這個人當然不只是個別的領袖人物,而是指社會中相當數量的人。一個社會並不需要80%以上的人思想趨同,而只需要20%左右的人有相類似的思想,就可以挑起另外的80%的人的情緒,引導他們一起成為某個歷史事件的參與者。所以,某偉人經常打擊人群中的那10%,這是有道理的。一個社會中總有一些少數人是不那麼追隨主流的,他們願意站在邊緣地位冷靜思考,因此一些專制極權者最痛恨這樣一些人,因為他們的存在會破壞他們的統一行動,也妨礙他們的統一意志的徹底貫徹。
社會歷史常因預言而實現或者因預言而不能夠實現。本來沒有的事,僅僅你預言了,大家又相信了你的預言,這個預言就有可能實現。比如假定有權威人士預言股票三天內在看漲,到第三天漲到最高,然後下跌。這個時候,人們如果相信這個話,就會在第三天紛紛拋出股票。結果股票果然在第四天就大幅度下跌了。這就是有時歷史預言果然准確的原因。1997年,我剛來廣州市任教的時候,看到報上有過這樣一個家庭悲劇。一個年僅23歲的年輕婦女殺死了自己年僅三歲的女兒,把自己的女兒從19層樓上扔下來了,她的女兒死得很慘。後來這個婦女被法院判了死刑。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原來她算過一次命,說她三歲的女兒會克她的命,有一段時間里她經常感覺不是很順心,於是開始相信算命人的預言了。有一次她女兒哭鬧,她一氣之下就把女兒從第19樓上扔下來了。法官在審問她的時候,她仍然相信算命先生的話,說這個女兒要克她的命,現在看來真是神了。確實她這條性命就是被她女兒剋死
了。至死還執迷不悟。從後果來看,算命先生的預言是准確的。歷史上的事情也常常如此。
人類的歷史當然不會如此簡單,但是常常是非常相似的。比如國內某專制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得到專制當局的大力表彰與極力宣傳。因此他成功了,他的教育實踐與理論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原因呢?教師們首先是受了這種專制價值觀的蠱惑,繼而又以這樣的方式作為成功的榜樣,一個愚民社會其實也是這樣造就的。當年的納粹上台正是用了如此的方法來打造一個極權世界的。
歷史說到底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所以對人民進行思想控制與信息壟斷是一切專制社會的相似性特徵。被奴化與被控制了思想的人民,其實並
Ⅳ 深圳歷史遺留證明怎麼辦理
房地產交易所辦理。
深圳歷史遺留回執樣本是不可以作為產權證的,必須要有原件,或者說政府相關部門確實有登記在冊才可。
所謂的深圳小產權房的歷史遺留回執,就是所有深圳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築,將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違法建築全部納入處理范疇。
Ⅵ 如何證明有文字記錄之前的時代歷史的真實
歷史研究方法最常用的是文獻法和考古法。 考古法不用說了,是證明歷史最直接的方法。而文獻法則是最常用的方法。 如何在沒有考古的前提下證明歷史的真實性,就看文獻記載的情況。第一要看文獻的來源,是誰寫的,怎麼寫的
Ⅶ 我們的地球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怎麼才能證明
通過對地球不斷變化的地殼中的岩石以及月球和來訪的隕石等地球鄰居中的岩石進行測年,科學家計算出地球有45.4億年的歷史,誤差范圍為5000萬年。 在過去的400年裡,科學家們多次嘗試確定地球的年代。他們試圖根據海平面的變化,地球或太陽冷卻到現在的溫度所需的時間,以及海洋的鹽度來預測年齡。但隨著年代測定技術的進步,這些方法被證明是不可靠的。
岩石和鋯石對地球年齡的下限設定為43億年,因此地球本身必須比其表面上的任何物質都古老。通過使用地球上的岩石,並且還使用有關其周圍系統的信息,科學家已經能夠將地球的年齡定為大約45.4億年。相比之下,包含太陽系的銀河系大約有132億年的歷史,而宇宙本身的歷史可追溯到138億年。
Ⅷ 怎麼證明世界歷史是歷史發展
世界古代、近代史
84.世界古代史:
從早期人類的出現,直到公元15世紀末期,大體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85.大河文明(又稱東方文明、古代亞非文明):指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地理特徵:位於北緯25-30度之間,氣候溫和,利於灌溉,利於農業發展。
海洋文明(又稱西方文明):源於古代希臘。以商業為主。
86.古代兩種文明交往的方式:暴力沖突和和平交往
暴力沖突:羅馬擴張、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希波戰爭等。
和平交往:玄奘西遊、馬可波羅來華、鑒真東渡、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等。
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交流。
87.怎樣對待不同地區的文明:
A.以開放的心態對待不同的文明
B.提倡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補,共同發展。
88.古希臘的文明成果:
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荷馬史詩》、《俄狄甫斯王》;
阿基米德的杠桿定律、浮力定律、螺旋水車。
89.古代宗教建築:
佛教影響的建築或雕塑:少林寺、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等
伊斯蘭教建築:麥加大清真寺
基督教建築風格:巴黎聖母院
90.了解歷史的途徑:
第一種:文物、遺址、實物資料、博物館、實地調查、圖書館等(可信度高)
第二種:史書、神話傳說、影像資料、口述歷史等。
91.世界近代史與中國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確立與基本定型的歷史。 以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開端,到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結束,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並逐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和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歷史。
世界近代史有三條線索:一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發展;二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三是亞、非、拉美人民反對殖民壓迫。
中國近代史: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新中國成立(1949年)為止。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國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抗爭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的三條線索:一是列強的侵略史;二是中國人民的抗爭史;三是近代化的探索史。
92.「西歐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人」和「世界」被發現分別是指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文藝復興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內在精神動力,新航路開辟證明了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的力量的偉大。
93.評價新航路開辟:一方面加強了直接各地之間的聯系,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客觀上傳播了資本主義的文明,沖擊了殖民地的落後的生產方式。另一方面,揭開了西歐殖民掠奪的序幕,加劇了被掠奪地區的貧窮和落後。
Ⅸ 老外: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怎麼證明
最近就有外國網友提問道:
「中國號稱有五千年歷史,依據是什麼?」
「目前才2017,中國哪裡來的五千年?」
結果遭到了國內外網友的地毯式轟炸,而評論結果也讓人哭笑不得。
而國內網友的評論則充滿了喜感:
「中國的小學生都知道公元紀年分公元前和公元後,外國人不學世界歷史嗎?」
「知道什麼是公元前嗎?」
「你成功逗笑了一個十多年沒有笑過的人!」
其實對於中國歷史,雖然沒有關於商朝以前歷史的詳細史料記載,但是殷墟文物的出土以及後來三星堆考古的發現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也就是《史記》中提到的三皇五帝的時代。外國人產生的疑惑在於,他們把國家歷史和文明史的概念搞混了,我們所說的五千年是指我們的文明史,並不是外國人所說的國家歷史。
Ⅹ 有哪些可以證明歷史文明的存在
史前時期在考古學上一般指文字產生之前的歷史時期,在全世界已經有了極多的發現。史前時期又根據年代自己人類文化發展程度的不同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中國的舊石器時代最早可見於河北泥河灣盆地的馬圈溝遺址,距今約166萬年左右。我們耳熟能詳的北京猿人,元謀人,藍田人,山頂洞人等都屬於舊石器時代,目前來看,中國舊石器時代始於距今166萬年,終於距今10000年左右。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以狩獵採集為生,用打制的石器狩獵動物加工食物,住在山洞,岩棚等地,已經學會了用火加工食物,在距今30000年左右,古人類中已經出現了審美觀念,裝飾品大量出現。
新石器時代從距今10000年左右開始,至夏王朝產生為止。新石器時代的人群已經可以建造較為復雜的房屋,會燒造陶器,並且最為重要的是已經產生了農業,和馴化動物,食物獲取渠道大大豐富。這一時期人口激增,在黃河,長江流域都形成了很大的文化圈,這一時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新石器人群的不斷壯大為中華文明的誕生奠定了基礎,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成為四大文明古國的重要因素。但是,這一時期尚未產生文字,只能說出現了文明的曙光。
夏王朝建立後經歷商和西周二朝,直至春秋戰國,夏商周三代是中華文明真正確立的時期,這一時期文字剛剛產生,但記錄極少大量的信息只能通過傳說而知,但考古學對三代考古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二里頭遺址,鄭州商城,周原,安陽殷墟……這些震驚世界的發現為我們掀起中華文明神秘的面紗。高大的夯土城牆,精美的青銅禮器,數量巨大的甲骨文以及精美的商周帝王陵墓……
真正的中華文明是我們的祖先從百萬年前和大自然艱苦鬥爭,不斷繁衍生息,靠著智慧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在這一過程中,古人類面對未知的世界,給出了大量蒙昧但極富浪漫主意色彩的解釋,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誇父逐日……這些傳說有些雖不真實有些無法證明,但無疑體現了中華民族樂觀,堅韌,勇敢的民族氣質,而這種氣質也一代代傳遞到我們現在,激勵著一代代華夏兒女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