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歷史怎麼考好
樓主你好。我高中是一個文科生,很喜歡文綜,尤其是歷史。下面講點我自己的體會吧,希望對你有幫助(我高三時拿過溫州市文科綜合競賽一等獎哦,小小炫耀下當年的業績呵呵)。
所謂「功夫在平時」,高中的考試與大學不同,高中需要平時量的積累,在考試時才可能有質的飛躍。
首先課堂是最重要的戰場。這點其實我們都心知肚明。不過我還是列一下。課堂上老師的思路和講解絕對是重點,因為老師不會教沒用的內容,這是應試教育的必然結果。因此課堂的聽講必須保持好的狀態,保證自己的思路跟著老師的講解,步步為營。
高中的歷史教材(你和我應該都是新版的教材),新的教材最大特點就是模塊化,而不是「通史模式」,這點我高中時就很蛋疼。因為我喜歡有條理的歷史、有時間感的歷史。有時間才有歷史!我當時的教材卻是分模塊進行的,比如必修一是政治史、必修二是經濟史、必修三是文化史,另外還有一些模塊教學,比如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歷史人物評說等。模塊化最大的缺點就是將歷史做了橫向的截面處理,這很不利於我們從宏觀角度把握這門學科,比如說不記住時間的話我們很難想像在大動亂的十年我們國家還會有科技上的重大突破、重返聯合國等一些讓我們國家的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升的事件。所以,老師可以按教材的模塊來上課,但我們絕不能僅僅只是亦步亦趨,課下我們必須自己去體會某某事件所處的年代及其那個時代的其他狀況。如果平時聽得比較認真的話,相信這點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對於平時的學習再講一點,就是目錄。作為一個文科生,對課本的掌握必須要高屋建瓴,從宏觀把握。比如說必修一這本書,當翻開書本目錄的時候,要基本上能沿著目錄回憶起課本的大體內容。抓住目錄!高中的考試,知識點大多在課內(注意只是大多,不是全部)。我高三時翻開目錄基本上能回憶出整本書的內容,甚至課本的插圖。
再來說下考試。高中歷史考試主要是選擇題和材料題。選擇題很多都是能憑文科生的「直覺」做出來的,注意這里說的直覺不是瞎猜。做選擇題的方法很多,比如選最佳答案、排除法、因果推斷法之類的。選擇題考的內容基本知識點是逃不出課本的,這就需要平時的學習和積累。積累的過程就是練就文科生直覺的過程——這點是我親自體會過的,請不要懷疑。很多題目你一下子可能說不出選某個答案的理由,但你知道就是某個答案——就是這種直覺。材料題必須要通讀材料。要明白給我們材料一定是有用的——否則給材料有何用?通過材料來聯系課本知識,挖掘題目的內在意義,相信這也不難。關鍵是緊扣材料!
最後再說一點有關「背書」這個東西。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文科就是背書,而已。這話對,也不對。為什麼不對?首先我們要明白「背書」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那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對知識點的掌握,或者說是「知道某知道點」。我向來不贊成只是一味的背書,即所謂的「死讀書」。文科生需要的是文科的思維,而不是對課本的背誦。我高中時背書能力在班上絕對只是一般,但是我比其他人考得都好,原因在於那些背書狂人們只是背書,而不是理解性地去背、去記憶。他們把手段當了目的,而沒有去訓練自己的文科思維。
那為什麼又說剛才那句話對?因為考試考得是實力,至少是對這門學科的掌握程度。沒有背書或者說記憶的過程,我們腦子里就沒有知識點的積累,我們就一無所知或者說一知半解、模稜兩可。因此背書的過程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在於怎麼背!
還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說歷史的共性問題。打個比方,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二十六年,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秦一天下的積極意義很多,像結束割據混戰狀態、促進農業經濟和生產力發展、促進民族融合等等。其實這些積極意義跟其他的統一戰爭都有共通之處。試想哪次統一戰爭沒有這些類似的積極影響?
青春落落,流年沉沉。告別高中的生涯已經兩年半了,現在回憶起當年的點點滴滴,心中依然有一種沖動,那些熱血沸騰的日子仍然歷歷在目。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高中歷史學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莫嫌海角天涯遠,但肯搖鞭有到時。加油!
Ⅱ 怎麼學好高中歷史!怎麼理解怎麼背
歷史無外乎特定的時間,特定的人物間發生了特定的事件,反應了特定時期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因此要學好歷史,就要從你感興趣的人或事出發,同時不斷的對他所牽涉到的人或事進行了解思考,比如中國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那麼四大文明古國是那些呢,中國為什麼就成了四大文明古國了呢?既然是文明古國那就它的一些列的朝代吧,這些朝代又有那些代表性的人物呢?為啥朝代要更替呢?帶著這些問題去的話,想學不好歷史都難。
Ⅲ 高中怎麼學好歷史 高中歷史怎麼背效率高
我在推薦一些方法,都是我自己總結的:我們班一個女同學,高一時在50多人的班裡排在倒數七八名上,高二學文,非常努力排在班裡十幾名,高三穩定在前五名,高考考了班級第一,達到了廈大的分數。兩年的時間上一本都夠了。只看努力程度和方法。努力在於量的積累,法方決定效率的高低。對文科的六學科來說,文綜是最好提高成績的,我的經驗是這樣的:歷史這個學科的最大難點還是需要記憶的量太大如果你記不住、背不下來,很難說怎麼才能學好,尤其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想考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沒興趣,也就記不住,你連記都沒記住,怎麼理解,做題的時候,怎麼對應作答。所以,學好歷史的關鍵優勢在於1、有興趣2、記憶力強3、才是理解。建議: 1、放長線釣大魚,不要緊盯眼前進度和考試,你的唯一考試就是高考,把幾本歷史書做個規劃,每天背熟一兩節內容即可,內容少或學有餘力可適量增加,學習好歷史就是一個慢慢積累記憶量的過程。一輪背完再被第二輪、第三輪。周末時間可酌情復習。 2、不要注重做題,說實話歷史作業寫都不用寫,沒記住,照著答案抄沒一點用。把時間放在背上。考試成績不取決於你做了多少題,而在於你腦子存了多少貨。 3、學校一定給你們發很多復習資料,就一個好處,肯定有分好類歸納好的知識點,看看,爭取記住。 4、千萬不要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筆記整理上,長個心眼,充分利用輔導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學的。 政治學科相對簡單 需要背誦的少 記住不難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題 掌握答題技巧就行地理學科很活 但首先還是得背 只不過地理更注重歸納和實用。而且腦子里一定要有一個「地球儀」。重點:結合書本看地圖冊啊 1、中國區域地理、世界區域地理。各個區域的特點,經緯度,海洋,洋流,島嶼,山脈,河流位置,交通,重要城市,港口,資源,地貌,氣候,植被等等要素。 2、課本理論,比如地方時,公轉自轉,地轉偏向力,上弦月下玄月,大氣環流,洋流分布,氣旋反氣旋,鋒面,等高線,等壓線等等基礎知識。 3、各種氣候、地貌、自然環境問題形成原因。建議: 1、按章節進行知識歸納整理並記憶,可參考歷史建議1; 2、充分利用地圖冊,對應章節進行區域地理經緯位置、地形、氣候、城市交通、資源等等要素的觀察和記憶; 3、多做區域分析題。 4、家裡掛個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有時間就看看。對於數學,我的方法是堅持每天做一張卷子,半張也行,或者為了有條理可以按章節做課後習題,以基礎題為主,特別有難度的可以放過,總之做一個類型就保證一個類型,高考基礎題很多,個別幾個難度大的不會也能120左右。如果有餘力,再把個別難題好好鑽研下,其實也就幾個類型而已。語文和英語怎麼說呢 同樣需要背 語文的基礎知識點 英語的片語固定搭配等。英語語法最好有一個系統的整理,可以讓老師給找本書或者,做好筆記,或者復印同學筆記。另外,不要注重名次的進退,只檢討自己腦子里記住的是否越來越多。把所有的大小考試都作為查缺補漏的機會,成績短期不提高也要堅持,不要急於求成或自暴自棄。
Ⅳ 高中歷史應該怎麼學呢!
中學歷史課內容繁多,時空跨度大,同學們普遍反映學時容易記時難。其實只要展開想像的翅膀運用特別的方法,就能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下記憶知識。現簡單列舉以下幾種方法:
一、單字組詞記憶法
許多歷史知識記憶時容易發生混淆或者記不牢固,這種情形如果我們各提取它的一個字再組成一個詞或一句話,就會發現很有意思,並且有利於加強記憶。例如:唐朝時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最負盛名。把後者分別提取一個單字「邢」和「白」,然後組成「百姓」這個詞(諧音)。「百姓」-「白邢」就是邢窯生產白瓷。又如,19世紀晚期和19世紀早期德意志大文學家歌德和席勒。歌德的主要著作《浮士德》。可以用「三德」兩個字幫助記憶,德意志——歌德——《浮士德》。同時,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歌德和席勒結下了誠摯的友情,根據他們的遺囑,這兩位先後離世的大文豪最終合葬在一起,成為世界文壇的佳話。這真勝過一部「愛情」故事,而席勒的代表作是《陰謀與愛情》。
又如:馬克尼發明無線電報,莫爾斯發明有線電報,可組成「無馬有莫」加強記憶效果。z
二、編小故事、笑話記憶法
某些相關聯的歷史知識內容雜且散,不易聯繫到一塊兒,如果我們能編成一個小故事或一個小笑話來幫助記憶,事情就變得簡單、容易多了。
比如,兩漢農業的新成就可以編一故事。
黃河(兩漢治理黃河)岸邊一個農夫,用牛拉著一輛「耬車」(播種工具),車上裝著北方種植的小麥,農夫要到集市上用小麥換取南方生產的水稻。趕集回來後,他又忙著到溫室栽培蔬菜去了(西漢人們已經利用溫室栽培蔬菜)。
再如: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擴張:西班牙主要佔領了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以及亞洲的菲律賓,而巴西被葡萄牙佔領。可以編笑話,把「巴西」想像成一個美麗的姑娘,「巴西姑娘」愛吃葡萄,而把葡萄牙看作是盛產葡萄的地方,用「巴西嫁到葡萄牙」這句話幫助記憶,就可以輕松地記住這一知識點。
三、順口溜記憶法
如果把某些歷史知識編成順口溜,讀起來琅琅上口,就會在短時間內記住它並保持長久不忘。例如1927年到1930年中共領導建立了許多革命根據地,根據地名稱、建立者不好記憶,通過以下兩句話來記憶,就容易多了:
方誌敏,閩浙贛;鄂豫皖,徐向前。
賀龍洪湖、湘鄂邊;鄧(鄧小平)、張(張雲逸)左右來回轉……
四、諧音記憶法
「八一」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有周恩來、賀龍、朱德、葉挺、劉伯承。用「劉葉煮粥喝」這五個字幫助記憶,記起來就方便多了。
同樣一些時間也可以採用諧音記憶法:如東西羅馬帝國分裂時間395年(三酒壺),明朝滅亡時間1644年,用「一溜死死」……
五、對比記憶法
對比記憶法是在初中歷史總復習階段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歷史知識的對比,使同學們對這些知識點由朦朧逐漸變得清晰。
比如,我們在復習英法資產階級革命時,了解了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由於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我們對比它們的不同點:
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前掌握政權 英國:斯圖亞特封建王朝 法國:波旁王朝
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導火線 英國:蘇格蘭人民起義 法國:三級會議的召開
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 英國:長期關閉的議會重新開會 法國: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資產階級革命被處死的國王 英國:查理一世 法國:路易十六
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重要文獻 英國:《權利法案》 法國:《人權宣言》
運用以上幾種記憶方法,不但可以使同學們獲得良好的記憶效果,還可以培養同學們的創造力。
Ⅳ 高中歷史怎麼學
高中文科的開始真正是在高二啊。我和你說,我們班一個女同學,高一時在70多人的班裡排在倒數七八名上,高二學文,非常努力排在班裡二十幾名,高三穩定在前五名,高考考了班級第一,達到了廈大的分數。兩年的時間上一本都夠了。只看努力程度和方法。努力在於量的積累,法方決定效率的高低。
對文科的六學科來說,文綜是最好提高成績的,我的經驗是這樣的:
歷史這個學科的最大難點還是需要記憶的量太大
如果你記不住、背不下來,很難說怎麼才能學好,尤其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想考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沒興趣,也就記不住,你連記都沒記住,怎麼理解,做題的時候,怎麼對應作答。
所以,學好歷史的關鍵優勢在於1、有興趣2、記憶力強3、才是理解。
建議:
1、放長線釣大魚,不要緊盯眼前進度和考試,你的唯一考試就是高考,把幾本歷史書做個規劃,每天背熟一兩節內容即可,內容少或學有餘力可適量增加,學習好歷史就是一個慢慢積累記憶量的過程。一輪背完再被第二輪、第三輪。周末時間可酌情復習。
2、不要注重做題,說實話歷史作業寫都不用寫,沒記住,照著答案抄沒一點用。把時間放在背上。考試成績不取決於你做了多少題,而在於你腦子存了多少貨。
3、學校一定給你們發很多復習資料,就一個好處,肯定有分好類歸納好的知識點,看看,爭取記住。
4、千萬不要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筆記整理上,長個心眼,充分利用輔導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學的。
政治學科相對簡單 需要背誦的少 記住不難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題 掌握答題技巧就行
地理學科很活 但首先還是得背 只不過地理更注重歸納和實用。而且腦子里一定要有一個「地球儀」。
建議:
1、按章節進行知識歸納整理並記憶,可參考歷史建議1;
2、充分利用地圖冊,對應章節進行區域地理經緯位置、地形、氣候、城市交通、資源等等要素的觀察和記憶;
3、多做區域分析題。
4、家裡掛個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有時間就看看。
對於數學,我的方法是堅持每天做一張卷子,半張也行,以基礎題為主,特別有難度的可以放過,做一個類型就保證一個類型,高考基礎題很多,個別幾個難度大的不會也能120左右。
語文和英語怎麼說呢 同樣需要背 語文的基礎知識點 英語的片語固定搭配等。
英語語法最好有一個系統的整理,可以讓老師給找本書或者,做好筆記,或者復印同學筆記。另外,不要注重名次的進退,只檢討自己腦子里記住的是否越來越多。把所有的大小考試都作為查缺補漏的機會,成績短期不提高也要堅持,不要急於求成或自暴自棄。
Ⅵ 如何快速牢固的記住高中歷史知識點
學好歷史的關鍵在於在堅持學習和記憶的同時逐漸培養形成興趣,這就需要一個小計劃。
Ⅶ 高中如何學好歷史
很多的學生在學習初中歷史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使得很多的人都會感到非常的煩惱,那麼學習初中歷史有什麼技巧嗎?
歷史思維圖
首先學習初中歷史的時候需要做好預習、聽課、復習,這三點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很多的人群都知道,但是想要完成並不是很輕松,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對新課程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預習當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後讓上課的時候認真的聽老師講課,這是了解知識的關鍵,在聽課的時候需要記錄一些比較重要的內容,將其記錄在筆記本上。
初中歷史學習的方式與記憶是分不開的,記住歷史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把知識全部都記住重要的就是理解與使用,可以先將課本上的歷史事件大概了解,然後再去被整個過程以及時間等等,在記憶的時候可以整理出一條比較明顯的思路,將其各個時間的關系都弄清楚,這樣可以更好的記憶。
初中歷史的范圍是非常廣的,並且考試的內容也是比較多,我們需要反復的記憶,記憶是由一定的周期性的,所以忘記是非常正常的,為了預防出現忘記的情況,我們需要進行思考性的記憶,然後進行比較、分析,加強對重點的理解,最後將其與課本完全連接起來,這樣可以更好的去記憶。
知識要點
當然想要學好初中歷史,需要多多的進行練習,多做一些練習題,在練習當中提升自己,一般歷史考試都是選擇、判斷、分析、問答,這幾個題目,所以我們需葯了解各種題目的解答方式以及要求,選擇,在考試當中一般都是單選的題目,所以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就可以,一般可以使用排除的方法,將答案一個一個篩選出來。
判斷,我們在做這種題型的時候需要找出題目當中的知識點,然後進行判斷,分析題,我們需要大膽去進行,首先要認真閱讀,然後仔細查看問題,然後使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回答,問答題,這種問題是比較麻煩的,需要將題目完全的看清楚,然後弄清楚需要回答的答案,最好分要點進行回答,通過多次的練習,答題的准確度會大大提高。
以上就是初中歷史的學習技巧,在學習當中需要多多練習以及復習,這樣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Ⅷ 高中歷史怎樣學好有什麼方法和技巧嗎
樹立正確感。讓我們明確一點,歷史不是一門你認為通過死記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績的課程。當然,不排除你從頭到尾花大量時間背所有的歷史書,但高中的時間已經很緊了。要學的科目太多了。如果你這樣背,你要背多少本書?擴散思維能力,這是你在一段時間內或一段時間左右能想到多少。這些都是在同一個時期,發生在中國和世界上的事情,應該被相應地聯系和記住。沒有工業革命,就不會有對原材料的掠奪。如果不掠奪原材料,中國就不會打破孤立。這就是歷史上事物之間的聯系。
然後我們讀書,當我們對此有了清晰的認識時,學習歷史就會從內心感到簡單,盡量減少對困難的恐懼。其次,掌握歷史問題的分布。它主要分為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選擇題的正確率非常重要!只有當多項選擇題的正確率很高時,我們才有希望獲得高分。
重要問題的答案模板、答案想法以及如何抓住要點非常重要。如何學好歷史其實很簡單,你需要一個筆記本,兩支不同顏色的鋼筆,永遠記住一句話,好的記憶力比糟糕的寫作更糟糕。是的,我說過歷史不需要記住,但是!歷史必須被寫下來!學會自己理解知識。
歷史意象的思維能力,這聽起來可能很抽象,但這是一個將抽象事物形象化的過程。我們的老師通常用PPT講課,或者看一些歷史紀錄片就是其中的意思。例如,最近學習秦漢歷史,你可以不自覺地想起一些相關的影視形象,或者通過知識,在我腦海中浮現出人物或事件的形象。這些都有利於記憶,比如說,我喜歡隋唐的歷史,我讀過很多相關的書籍和影視作品,每次談到隋唐,我都會聯想到一些東西,有興趣的話,記憶很容易。
Ⅸ 高中歷史怎麼學(歷史學霸進來)
初中時候的歷史只要是你背書本上那些東西,基本上都有90分,跟高中是不能比的。
高中的歷史的選擇題你得看題干,也就是看寫了些什麼,寫的是哪部分的史實(也就是考了什麼知識點)。至於記述題,也是建立在熟知書本上所寫內容的基礎之上,有一定的語言組織順序,寫通的話分數不會很低(答各種記述題有它自己的答題的標准格式)。
以上所說這些都是建立在你非常熟知書上知識點,關於它的各種內容(發生時間,意義等等)最好能背下來。(不過也要看考點要求區分對待)。
從你說的情況,我感覺你還不是非常熟悉書本的知識點,這樣的話要好好看書了。要麼就是你讀題的時候沒有注意題干,被題目所騙,結果選了錯誤的答案。如果是這種情況,只能你自己多看看題,看題目里說了些什麼,自己去感覺是個什麼規律,否則沒人能幫你。
Ⅹ 高中歷史要怎麼學
和我原來回答的問題差不多……
把我原來的答案貼這里。
不是抄襲哦。
呃,我也是2010年高三學生。
歷史課代表。= =
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
我是文科生
歷史其實很簡單的(對於我來說……不要打我)
我比較喜歡玩,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沒有學習。重要是用好方法。
首先你要好好聽課。必須在聽課的時候打起十二分精神,即便不喜歡也要聽,因為這會為你課下減少時間。在課上有不會的知識點不要死鑽,把它劃下來然後下課追著老師問。
然後,我不提倡死背的方法。但是如果你只是應付學業水平測試,不為了得高分,死背也是個辦法。不過知識用的不活,做材料題很容易用偏。
我說不死背不是說不記基礎知識= =、
嗯,我跟你說說我怎麼背題的。
假如你要背一個大事件,比如說商鞅變法。
這樣你就必須知道這個變法的背景,還有變法內容過程,結果以及影響。
這些東西都是必須牢牢記住的。因為這些是骨架。如果這些不會,更不要提做題了。
在背的時候,一大段一大段的不好記,我通常都是偷懶,刪掉一些修飾性的詞語,記最主要最主要的點。一些動詞要牢牢記住,因為動詞是一句話的靈魂嘛。然後記清楚了,在做題的時候能迅速的搜索出來。記住骨架瞭然後你再憑著印象往裡面添「肉」。然後就是要有一個整體的史觀。答大題的時候,要從各個角度分析,那樣才不漏點。
嗯,這個方法說的比較麻煩。但是你一定要自己試試。相信我。一定有效。歷史的興趣還是學的好不好都跟老師有關。我的歷史老師就特別好。嗯。這個方法是她教的。我覺得特別有效。
再說時間,時間是個需要整體清晰脈絡的東西。
我也是從來不背時間的,雖然吃了很多虧。但是我就是懶= =、
我通常都是推出來。比如說,各個國家走向資本主義道路時間。我就能記住一個國家,就是英國1688年完成光榮革命。其餘的就開始推。因為提到時間的一般都是選擇題。當然會給你選項。你排除排除一些不著邊際的選項。應該就能選對。這是最偷懶的方法……好學生不要學我啊- -、
然後呢。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至今為止學的書都翻出來。從頭到尾都看一遍。每個字每個插圖都不要放過。要認真的看。往心裡看。要給自己形成一種連貫的歷史的感覺,不要斷了思路。
嗯……累死我了……這些都是我的學習方法……我是黑龍江2010年的考生。我文綜學的不錯。不過數學超級爛。= =、大家共勉吧。
希望我們都能考到自己喜歡的大學。有不明白的再追問我。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