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今天的形勢日本應如何對待這個歷史對日本和世界有何意義
涉及到國家民族的尊嚴問題,很多人出言都是很謹慎的。
敢於直言的也多為一些學者或歷史問題研究者,沒什麼大的顧忌。
民間對此問題關心的人並不多,同中國一樣,民眾都忙著賺錢和娛樂消遣,只有搞政治的才會時常提及,並試圖將人民牽扯進來,以壯聲勢!
日本學唐宋,使其立。日本廢幕府,使其開,日本脫亞入歐,使其強,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使其害,日本用和平憲法至今,使其繁!日本是不為先,而總能後來居上,並且總能拍死前浪。在世界上取長補短,自成一體的國家!是世界這100年來弄潮兒!
2. 日本對待歷史的態度
他們後來也知羞恥,比如日本人篡改歷史教科書,說從來沒有南京大屠殺這事,還偽造日本人與中國人友好的照片。可是我個人認為我們不能太狹隘,畢竟那是上代的事了,也不能都說日本人都TM賤,畢竟人民是無辜的,壞的只是少數日本好戰份子,但國恥絕對不能忘
3.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日戰爭這段歷史的
日本分左翼和右翼,左翼會承認歷史,並且深刻反省。右翼則不承認歷史,而且想要修改歷史教科書,甚至在意淫如何贏得第二次中日戰爭。
說到這里,日本網民的意見有:
1:太遠了,記不清。
2:甲午戰爭和中日戰爭不同么?
3:我爺爺曾去中國參戰,並沒有聽他提及他做了什麼殘忍的事。總是糾結過去發生的事是浪費時間。(覺得中國一直提及被侵略像是怨婦的行為)
4:關於中日戰爭,日本人基本什麼都不知道吧。。。雖然學到日本在南京做的事,但並不會被當作重點教,更多會教太平洋戰爭日本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
5:我印象中只有自己讀書才能了解到當時的真相,確實會感覺真相被隱藏了。
6:在中國的課堂上教的遠比日本詳細,這時我才能強烈的感受到「加害者」和「被害者」的不同。
7:因為日本是島國,很容易產生封閉的氛圍。如果在這里選擇了錯誤的道路,也根本不會有人敢站出來指出這是不對的。即使是現在看上去都非常極端的思想,當時卻沒人覺得極端,而是覺得理所當然。
8:和現在不同,當時日本經濟很差,社會也未成型。要通過戰爭來取得地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吧。
9:用到的的眼光來反思的話,當時日本人做的事真的和腦殘一樣,希望再也不會有了。
10:現在時常會有歷史修正主義出現,甚至有些名人都會試圖修改歷史。我認為我們應該正視這段歷史,並且認真反省自己。
11:當時受害的人們,一定一生都無法忘記自己遭受的苦難。現在很多中國人來到日本,接觸到很多的日本人,並且在許多方面進行交流。我覺得這種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只要我們多交流,多了解彼此,兩國關系就一定會逐漸改善。
4. 日本年輕人如何看待侵華歷史 回答令人震驚
日本反思不徹底,年輕人有這樣的反應也不奇怪
如果說世界上哪個國家最讓中國人感到痛恨,那麼就一定是日本了。日本這個民族在歷史上屢次與華夏作對,尤其是在二戰時期日軍入侵中國,對我國造成了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痛,有數字統計在二戰時期被日軍害死的中國人大約有3000萬。時至今日距離日本侵華戰爭已經過去了90年,不過如此巨大的傷痛在中國人心中始終難以忘懷,不過這場戰爭在日本人心中又是怎樣的呢?他們會不會心存愧疚呢?一位中國留學生在日本街頭做了一次采訪,最終得到的答案讓人心涼!
不過在采訪中還是有人明白真相的,這名日本男子說「如果站在道德的問題上來說,但是日本人的做法就跟腦殘一樣。希望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出現。」
對於街頭采訪後得到的答案,想必絕大多數中國人是感到吃驚的,一個民族能夠無恥到什麼樣的地步才能無視自己犯下的錯誤,不惜美化自己的歷史,遮蓋歷史醜陋的一面,讓年輕人看不到歷史的真相,放眼全世界也許只有日本才能做出這種事情吧!
法國原諒了德國,那是因為德國人跪下了知錯了。中國人不能原諒日本人,那是因為日本人死不改悔,什麼時候日本人跪下,什麼時候才能原諒。
5. 日本當代年輕人,都是這樣看待歷史的嗎
一位中國留學生在日本街頭做了一次采訪,最終得到的答案讓人心涼!
這次日本街頭采訪的問題是「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侵華戰爭的?」,或許問題本事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夠回答的,但是被采訪的大本分日本人的回答,卻讓感到有些不能理解。一位日本女子被問及這個問題時直接回答「對不起,時間太久遠了,記不得了」!
兩名日本女青年的回答就更讓人吃驚了,其中一名女子居然說道「侵華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是不一樣的嗎?」這樣的回答充分說明了在這位女生眼裡,侵華戰爭根本就沒有什麼概念,甚至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采訪到一名男青年時,他表示自己的爺爺曾經到中國參加過戰斗,不過後來他的爺爺回國後並沒有向家人提及當時在中國是一種什麼情景,男子表示自己的爺爺沒有做過什麼殘忍的事情,還規勸到「不要總糾結於過去的事情,因為那是在浪費時間!」
6. 如何看待日本對歷史問題的認知
日本是不承認侵略中國的歷史,他們只是認為是為了拯救中國。對於這種行為,我們感覺非常氣憤。
7. 日本應該怎樣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問題
靖國神社裡不止是二戰戰犯。
日本老一輩的人都知道二戰的事而且認為入侵別的國家是他們的恥辱所以都不願提,大部分民眾不關心政治,只是少數右翼在宣揚而已。不要相信任何國家引導的輿論。
8. 評價日本對待歷史的態度
其實一直以來,中國人民和日本人民都有著很深的誤解.也許看過<東京審判>的很多中國人更是變得有些過於偏激.人非聖賢熟能無過,是中國的名言.後一句是過而能該,善莫大焉.說得都很好,但是很多事情並沒有想得那麼簡單,日本的人民再戰敗後的思想受到影響,分化勢力就是最好的體現,對於那些不認錯的人,也許是該予以譴責,但是不能以偏蓋全.日本人民其實是很友好的,但是當人考慮自己更多是會容易變自私,最後變質.再加上統治者陰謀作為催化劑,自然會做出失去理性的事.同樣是二戰時的戰犯,有見過中國人民極度排斥德國嗎?沒有,這也充分說明中國人民的排斥更多時候還是有仇恨的主觀因素.並沒有更多客觀的意義.到了如今的時代,如果兩國還是如此,對於亞洲,對於世界,對於兩國來說都不是好事,兩國人民都該試著去理解對方.
希望在日本的某些國人,不要再在做出一些丟國人臉的事情.你們要證明中國人素質不比外國人差.
9. 日本偷襲珍珠港 80 周年,日本 99 名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如何評價日本對待歷史的這一態度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大批政要選擇今天高調參拜靖國神社,絕非偶然,是蓄意為之,刻意挑釁。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供奉有14名二戰甲級戰犯。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再次反映出日方對待自身侵略歷史不思反省的錯誤態度。
10. 怎樣評價日本人看待歷史的態度
我認同樓上的觀點。現在的中國和日本就像類似於文藝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歷史的恩怨應該留給歷史,不該忘記,但也不能過分病態話。我沒有接觸過很多日本人,但有接觸過一個20代,一個30代,和一個40代。
剛剛交流的時候,我會刻意地避開歷史問題,但當我的好朋友拿歷史問題出來時,交流陷入了僵局。但確是那個日本姐姐先打破的,她有沉默一會,然後道歉。我覺得她們是清楚這段歷史的。還有那個30代的,他跟我講過,從小他就對中國有一種情節,不論是中國的什麼,他都很喜歡,他去過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漢,香港,去過的城市比我這個中國人去的都多,他在北京拍照留念的時候,只是用日語感嘆了一句:ke re i~~,是美麗的意思,就聽到周圍不少人都在罵:你看~~~這是個小日本兒,日本鬼子~~~~他很難過當時,但是還是假裝聽不懂。我問:那你對中國失望了嗎?他說沒有。中國是個令人尊敬的國家,而且和善的人民實在的人民是很多的。他有跟北漂的蟻族們共度一天,他說,那些孩子雖然窮困,但是卻可愛,很善良。他羨慕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有活力的國家,相反的,他覺得日本很腐朽了。我沒有說什麼,只是感嘆,他真得很成熟。最後他的一段話:先輩們做過很多錯事,我只能替他們說聲對不起。還有,很感謝你沒有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現在的日本,謝謝你。
那個40代的叔叔,他是早稻田大學的學生,現在剛從俄國回來。他曾經跟我說:他希望看到中國和日本可以很友好的共存下去,雖然兩國政府可能會有很多分歧,但拋開政治因素的話,世界上任何兩個國家的人民都應該是友好的。
這段話,不是我粘的,是一個字一個字敲的。我覺得大部分人是知道這段歷史的。可是日本人話總是說不完,說得很隱晦的講話方式可能造成了很多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