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珅是歷史有名的貪官,他的結局是什麼
和珅的結局是被嘉慶帝賜自盡死了。那麼嘉慶帝為何要殺了和珅呢?
一、嘉慶時期和珅獨攬權政。
在乾隆晚年的時候,他上朝的時候讓和珅和嘉慶帝站在他旁邊,他說的話由和珅向大臣進行傳達,因為只有和珅聽得懂乾隆說了什麼,所以這時候的和珅就等同於攝政了,滿朝文武上奏的時候和珅就“聽取”乾隆說了什麼話,然後自己下判斷。所以這時的和珅掌握了實權,而嘉慶帝根本沒有權利,真正的權利在和珅手上。
因為和珅活著的時候黨羽眾多,所以怕和珅死後有人會肆意報復,這時候劉墉就向嘉慶帝建議妥善處理和珅的黨羽,所以在和珅死後的第二天嘉慶帝就發布和珅的案件辦結了,不再追究其他人員的責任,從此來安朝臣的心。
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因為娶了公主當了駙馬,所以也沒有因為和珅的事受到株連。
2. 歷史上的和珅到底是怎麼死的,被定了什麼罪
歷史上和珅真正的對頭是阿貴嘉慶帝本要將和珅凌遲處死,但由於皇妹也是和珅兒媳婦的固倫和孝公主的求情,並且參考了董誥、劉墉諸大臣的建議,改為賜和珅獄中自盡嘉慶帝賜死和珅的「二十大罪」
和珅被革職下獄後,僅過了八天,嘉慶帝便以諭旨的形式向內外臣工宣布了和珅二十大之罪狀:
(1)「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
(2)「上年正月。皇考在圓明園召見和珅,伊竟騎馬直進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無父無君,莫此為甚,其大罪二。」
(3)「又因腿疾,乘坐椅轎抬入大內,肩輿出入神武門,眾目共睹,毫無忌憚,其大罪三。」
(4)「並將出宮女子娶為次妻,罔顧廉恥,其大罪四。」
(5)「自剿辦教匪以來,皇考盼望軍書,刻縈宵旰,乃和珅於各路軍營遞到奏報,任意延擱,有心欺瞞,以至軍務日久未竣,其大罪五。」
(6)「皇考聖躬不豫時,和珅毫無憂戚,每進見後,出向外廷人員敘說,談笑如常,其大罪六。」
(7)「昨冬皇考力疾披章,批諭字畫,閑有未眞之處,和珅膽敢稱不如撕去,另行擬旨,其大罪七。」
(8)「前奉皇考諭旨,令伊管吏部、刑部事務,嗣因軍需銷算,伊系熟手,是以又諭令兼理戶部題奏報銷事件,伊竟將戶部事務一手把持,變更成例,不許部臣參議一字,其大罪八。」
(9)「上年十二月,奎舒奏報循化、貴德二廳,賊番聚眾千餘,搶奪達賴喇嘛商人牛隻,殺傷二命,在青海肆劫一案,和珅竟將原奏駁回,隱匿不辦,全不以邊務為事,其大罪九。」
(10)「皇考升遐後,朕諭令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來京。和珅不遵諭旨,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來京,全不顧國家撫綏外藩之意,其居心實不可問,其大罪十。」
(11)「大學士蘇凌阿,兩耳重聽,衰邁難堪,因系伊弟和琳姻親,竟隱匿不奏,侍郎吳省蘭、李潢,太僕卿李光雲,皆曾在伊家教讀,並保列卿階,兼任學政,其大罪十一。」
(12)「軍機處記名人員,和珅任意撤去,種種專擅,不可枚舉,其大罪十二。」
(13)「昨將和珅家產查抄,所蓋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寶閣,及隔段式樣,皆仿照寧壽宮制度,其園寓點綴,與圓明園蓬島瑤台無異,不知是何肺腸,其大罪十三。」
(14)「薊州墳塋,設立享殿,開置隧道,附近居民有「和陵」之稱,其大罪十四。」
(15)「家內所藏珍寶,內珍珠手串,竟有二百餘串,較之大內多至數倍,並有大珠,較御用冠頂尤大,其大罪十五。」
(16)「又寶石頂並非伊應戴之物,所藏眞寶石頂有數十餘個,而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且有內府所無者,其大罪十六。」
(17)「家內銀兩及衣服等件,數逾千萬,其大罪十七。」
(18)「且有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內並有埋藏銀兩百餘萬,其大罪十八。」
(19)「附近通州、薊州地方,均有當鋪錢店,查計資本,又不下十餘萬,以首輔大臣,下與小民爭利,其大罪十九。」
(20)「伊家人劉全,不過下賤家奴,而查抄貲產,竟至二十餘萬,並有大珠及珍珠手串,若非縱令需索,何得如此豐饒?其大罪二十。」
3. 和珅是怎麼死的在哪死的
和珅是由嘉慶帝白綾賜死於家中的。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十三,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
正月十八,廷議凌遲,不過,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中用白綾自殺。
(3)歷史和珅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和珅是18世紀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死時年僅49歲。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和珅死後,他的長子豐紳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以避免連坐。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進行報復,劉墉向嘉慶帝建言應避免案件擴大化,妥善做好善後事宜。於是,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布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4. 歷史上和坤是怎麼死的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令和珅總理喪事 ;正月十三,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 ,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和珅所匿藏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正月十八,廷議凌遲,不過,固倫和孝公主和劉墉等人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綾自殺。 其長子豐紳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免連坐。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進行報復,劉墉向嘉慶帝建言應避免案件擴大化,妥善做好善後事宜。結果,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布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5. 和珅怎麼死的
和珅是被嘉慶帝下旨在牢獄里自盡而死。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5)歷史和珅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生平成就:
文學:
和珅一生讀書甚多,清史載和珅喜讀《三國演義》和《春秋》,精通四書五經,他早年對朱熹的理念十分認同。雖然後來信奉現實主義,不過閑時亦愛與文人墨客一聚。而且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也是因為和珅才保留了下來。他常常與乾隆帝一起作詩,和珅對乾隆所作詩詞的風格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和珅為了迎合乾隆,下功夫學詩、寫詩,並造詣很深。
政治:
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務擔任重要職位,英特使馬戛爾尼對和珅的外交十分贊賞。和珅亦同時是18世紀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時期的梅耶·羅斯柴爾德。以嘉慶帝、監察御史錢灃、大學士劉墉、翰林院編修范衷、軍機大臣王傑、戶部尚書董誥和禮部侍郎朱圭為代表的朝中清議力量,曾多次彈劾和珅,但和珅均能化險為夷。
6. 和珅怎麼死
7. 和珅最後怎麼死的
和珅因貪污罪被查!最後被皇帝賜死!
用白綾自縊於家中!一代大貪官就此
喪命!
和珅簡介如下
鈕祜祿·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
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齋,自
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
正紅旗二甲喇人。清乾隆年間政治家、
商人,中國歷史上的權臣之一,曾兼任
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
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
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
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
大臣、步軍統領等職。和珅是清朝歷史
上資產最多的官員。因為貪污過巨,被
國人視為巨貪,後被嘉慶皇帝賜死。
詳情參見網路!
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有什麼問題的話請及時追問!滿意的話望採納......
8. 歷史上的和珅是怎麼死的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用白綾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9. 和珅是怎麼死的
清朝官員和珅生得眉目清秀,讀過一些書,伶牙俐齒,善於見風使舵、察言觀色,很會耍小聰明,因此深得乾隆帝的寵愛和提攜。一次,乾隆帝准備外出巡視,傳令侍從官員准備儀仗。不知怎的,儀仗用的黃蓋不翼而飛,侍從官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乾隆帝十分惱火,狠狠地訓斥了官員們一頓。
乾隆帝的責問訓斥,使官員們嚇得六神無主,個個面面相覷,大家都推說不知道哪裡去了,這時在旁的青年校尉和珅鎮靜自若地說:「管事的人不能推卸責任。」
乾隆帝轉回頭一看,這個年輕的校尉生得標致,態度又從容不迫,竟連追問黃蓋的事也給全忘了,他轉而問和珅叫什麼名字、哪裡人、家庭情況如何,和珅都一一對答。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儀仗隊中竟還有如此有才能的人,乾隆帝如獲至寶。他十分贊賞和珅的才幹,立即委任他為儀仗總管,以後又宣布他任御前侍衛。和珅也真夠精明的,他凈找好話說給乾隆帝聽,乾隆帝叫他朝東他不朝西,將乾隆帝交給他的事,件件都辦得稱心如意,深得乾隆帝的寵信。
日子一久,乾隆帝就把和珅當作自己的親信,和珅因此步步青雲,連連高升。不多久,和珅就從御前侍衛提升到大學士,實力也漸漸大了。
為了在朝廷中鞏固自己的地位,巴結皇上,和珅還跟乾隆帝說,想讓乾隆帝的女兒和孝公主嫁給他的兒子。乾隆帝二話沒說,便愉快地答應了。和珅自從跟皇帝攀上了親家,那權勢就更大了。
乾隆帝漸漸年老體衰,朝政大事全落在和珅手中。和珅掌握大權後,別的大事他沒心思管,只是一門心思搜刮財富。他不僅貪污索賄,而且公開敲詐掠奪。一些地方官員獻給皇上的貢品,和珅專挑好的留下,剩下的再送給皇上。
乾隆帝年紀大了,腦筋也不夠用,也不追查,這就使得和珅的貪心越來越大。
有個大臣叫孫士毅,一次從南方回京城帶了一隻玉鼻煙壺准備獻給皇上,恰巧在宮門口撞見和珅。和珅一看孫士毅手中握著一個精巧的盒子,連忙問他手裡拿的什麼東西。孫士毅不給他看,和珅不客氣地從孫士毅手中奪過來,打開一看,竟是一顆大玉珠精雕出來的十分別致的鼻煙壺,他垂涎欲滴,竟厚顏無恥地說:「送給我吧。」
孫士毅著了慌,連忙說:「這可不行啊,這壺是獻給皇上的,已經稟報皇上了,哪能給你呢?」和珅臉孔一板,冷冷地塞到孫士毅手中,說:「你還當真噢,只不過是跟你開玩笑罷了,看你那副寒酸相!」
孫士毅把那隻壺獻給了乾隆帝,沒隔幾天,孫士毅又在宮中碰見和珅,和珅悄悄地將孫士毅拉到一旁,說:「我給你看一樣東西。」孫士毅定睛一看,這不正是我上次獻給皇上的那隻玉壺嗎,怎麼又到他手中了呢,一定是皇上賞給他的。和珅得意揚揚,哼著小曲兒走了。
後來,孫士毅偷偷打聽才知道,和珅是買通太監從宮里偷出來的。
由於和珅的權勢越來越大,一些地方的官員也千方百計地搜刮珍珠玉寶來討好奉承和珅。和珅見大臣和官員都懼怕他三分,更加有恃無恐。他從皇宮中偷運出大批珍貴楠木,為自己大興土木。並且經常在夜深人靜之時,穿上皇帝的衣服,戴上珍珠玉器,對著鏡子一邊照一邊得意地自我欣賞!
乾隆帝老了,忘性越來越大,也懶得管事,把什麼事都交給和珅處理。當和珅得知乾隆帝要傳位給嘉慶帝時,他連忙拿著一柄玉如意去見嘉慶帝,以奉承新皇上。
嘉慶帝執政後,知道和珅貪贓枉法,等乾隆帝一死,立刻將和珅逮捕法辦,有人建議把和珅千刀萬剮,凌遲處死。嘉慶帝覺得和珅畢竟是乾隆帝的寵臣,處理重了不合適,就下了一道命令,讓和珅上吊自殺了。
和珅死後,人們都很關心對他那巨額的財產如何處理,結果,除了賞給有關人員一點外,大部分都不知被弄到哪裡去了。其實,皇帝下令查抄又親自處理,那些東西的下落當然是可想而知了。可有個大臣不知底細,還傻乎乎地上奏皇帝,請求追查此事。嘉慶帝一看到奏章就大發雷霆,說:「難道你把我看成貪財的君主?你敢追查一下試試看!今後大小朝臣,不許再提和珅的財產!」
和珅的萬貫家財,都流到嘉慶帝的私人腰包里去了。事情傳開後,過了多少年,老百姓每每提起來,編了兩句順口溜諷刺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10. 想問一下和珅怎麼死的
本來嘉慶帝是想要將和珅凌遲處死的,但因為和珅媳婦的也就是和孝公主和一些大臣的求情之下,改為讓和珅在獄中自盡。
作為乾隆在世時的第一寵臣,他在乾隆死後的第二天就被撤銷了軍機大臣和九門提督的職務,並且被軟禁在了長安城中。之後三四天,他就被捕入獄,並且在獄中被審訊,接著嘉慶帝很快地公布了他的二十條罪狀,並且在這之後馬上就下達了賜死的命令。
和珅的故事
到了後世,因為和珅貪名太盛,人們也就更關心他的貪污問題,反而忽略了和珅和嘉慶之間存在的政治斗爭。其實對於這樣的一個大臣來說,既然他都已經在乾隆手下呆了這么久,都已經貪了這么久了,自然不可能是簡單的因為貪污就被殺。
和珅能夠在乾隆在位時坐到這么一個位置,除了個人能力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為他不幹預皇權,他沒有和嘉慶打好關系,一心都只是想著拍好乾隆的馬屁。
而當嘉慶帝上台之後,一來自古以來新帝登基大多都會清除老一班的大臣,而培養自己的心腹,二來當時的和珅權勢實在太大,以致到了世人只知和珅,而不知有皇帝的程度,三來和珅在位這么久和很多朝臣都結下仇怨,幾乎每個皇子的身邊都有人跟和珅有仇。
嘉慶剛上位的時候還好,乾隆還在,各種大事都還是乾隆這個太上皇處理,等到乾隆一死,嘉慶就等不及了,不給和珅反應的時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將和珅拿下,將其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