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怎麼理解

歷史怎麼理解

發布時間:2022-06-01 13:18:44

❶ 怎樣理解歷史

如果真要研究歷史
那麼最重要的就是看原始史料而不是看二次創作的
首先要了解歷史研究的基本工具
包括基本的工具書
歷史研究的學派分類等等
然後就是看原始書籍
中國方面的也就是史書等
而二次創作的書只能當參考
不可以當原始資料來閱讀
明朝那些事等等這些可以當笑話書看
基本不可信

❷ 怎麼樣,理解歷史二字。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中文名
歷史
外文名
History
簡稱

類別
文化 軌跡
經典穿越小說,你值得擁有!

歷史悠久的河源

走進河池的歷史遺跡
釋義 聽語音
廣義狹義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人類歷史在社會的演變過程稱之為「歷史」。神人記丑,燒給冥界,一般是指人物所發生過的事。
共11張
歷史文物
歷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自然史。
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隨時產生,是人們在過去自由活動的如實記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的生活,以史為鑒,借古論今。
引證解釋
1.過去事實的記載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吳書》:「﹝ 吳王 ﹞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2.指已過去的事實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資本主義絕種,要使它……變成歷史的東西。」
3.經歷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這便是野雞道台的歷史了。」
清 黃人《序》:「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氣。」
老舍《駱駝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會留著個知道她的歷史的僕人。」
4.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
金一《文學觀》:「從古帝王之業,真能赤手開創而無所憑藉者,歷史上,多不過三四人。」
毛澤東《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 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菡子《源遠流長》:「歷史在發展著,豐富著。」
5.指歷史學科
魯迅《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學問,待從新整理者甚多,即如歷史,就該另編一部。」[1]
相關 聽語音
史學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2]

美麗西安歷史古城
狹義僅指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克羅齊所說的意思不是字面意思,他說的意思是歷史只存在於歷史學家對歷史的思想認識之中);
毛澤東說:「讀史可以明智,這是先人早就說過的」;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說:「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也」
《大英網路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網路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今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史學家
歷史學家:研究和記錄歷史的人。
正史
即經過官方編修的歷史,一般較為權威可信。
野史

❸ 怎麼了解歷史

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

3、學會閱讀:尤其是閱讀教材,在閱讀教材方面要學會快速閱讀教材,取得課堂上的主動權。在課堂上,要知道老師,講的層次性,針對性的問題。是啟發大家,什麼內容需要詳細的讀,反復的思考。在做歷史筆記時,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圈點批註,給歷史名詞概念人物,所做的補充,要做一個大概的了解,重點知識部分要重點記錄。

❹ 談談你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

歷史就是你可以通過他了解到很多發生在你之前的事情,有些很有趣,有些也很殘忍,會讓你感動,會讓你傷心,也會讓你領悟。有些歷史註定已經被埋沒或者被更改,但是請你相信歷史的魅力,也許我們無法看到最真實的歷史,可是我們仍可以從哪怕只言片語中知道一些秘密。歷史讓我知道生命原來可以如此遼闊,人類是這樣一步步的走到現在,所以我知道不管現在的自己有多麼的不好,但我會進步的,所以充滿希望。我可以從統治者的一些政策知道那時候的人民會不會幸福,那時候的國家強不強大,那時候的人才看不看得到未來。其實我們都可以明白,歷史是值得借鑒的,但我們更應該看到未來,否則只會止步不前或者衰亡。永遠不要相信現在的自己就是最好的,因為歷史告訴我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自大的人消失的總是太快,就像秦始皇,太過相信自己,幻想千秋萬代,卻只過了兩代。歷史還告訴我們,統治者往往先想到的是自己,無論是繁華還是衰敗,苦的永遠只是人民。人民其實從古到今想法都很簡單就是有口飯吃,簡單的願望卻如此難以實現,只是我一直難過的原因。在其位應謀其政。古人說的很多句話都很值得踐行,比如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告訴我們你有怎樣的能力就應該干怎樣的事。現在的社會真的讓人失望,就是因為在其位不謀其政。歷史的長河中,有人過得很燦爛,有人卻鬱郁不得志,也許它告訴我們人該怎樣活得好。讀史使人明智,我堅信這一點。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麼,也要有懷疑的精神,有些人被誇大了也不一定。很矛盾吧?這就我認為的歷史。

❺ 什麼是歷史,怎麼才能了解歷史

那麼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想要去了解歷史,那麼就應該要了解過去的事情,特別是中國上下五千年,可以好好去看看。

❻ 何為 歷史解釋

歷史有三層含義: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

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6)歷史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釋義

廣義狹義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人類歷史在社會的演變過程稱之為「歷史」。神人記丑,燒給冥界,一般是指人物所發生過的事。

歷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自然史。

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隨時產生,是人們在過去自由活動的如實記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的生活,以史為鑒,借古論今。

❼ 怎樣理解歷史

對於歷史問題,我們從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歷史,了解古人的事際,以便於學習他們的積極的思想,促進我們自己的進步。也是因為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所以,我們作為中國人更應該去學習歷史。

我個人覺得,歷史,就是古人的一切事情的記載。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著名的遺跡,都是歷史的內容。那些都是就給我們後人的寶貴財富,需要我們去學習和借鑒。雖然可能有些是不好的東西,但是我們也應該學會從中吸取教訓。

歷史,就是過去的人的經歷和所得,他們有專門的人記載下來,留存千古,不滅不息,這是組成我們中國文化的部分。也正是因為有了歷史的存在,我們才能有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所以,歷史盡管有好有壞,但是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驕傲和自豪的地方。

❽ 歷史是什麼把你對歷史的理解告訴我。

我自我認為歷史就是人們對於過去的看法和反思還有就是對於過去的總結 廣義歷史:物質變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物質變動的學科,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歷史科學:
通常我們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稱之為歷史科學,因為這是在唯物史觀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歷史學,而以往的史學從根本上來說,很多都沒有超出歷史 唯心論的范疇。
歷史與歷史學的關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里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詞源
「史」字在中國古代指史官。篆文中寫為「 」(見圖),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歷史」一詞則出現於清末。
歷史這個詞在英語中為History,在法語中為Histoire,二者同出於希臘語的Histria,其本意為「征問」、「問而知之」。

❾ 歷史怎樣理解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閱讀全文

與歷史怎麼理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