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真實的中國歷史上,關羽到底是怎麼死的
被馬忠所殺。
敗走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以為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
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儼等率軍救援樊城,更准備親自征討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
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於是揚言將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
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於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 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劉備小舅子)、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由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願全力救援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後就懲處他們。」糜、士二人都恐懼不安。於是孫權暗中派人去誘降糜、士二人。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游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託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
使者返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因此關羽的將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
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
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
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里(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禪在追謚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謚關羽為「壯繆侯」。 他的兒子關興繼承了爵位。
人物評價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也, 權必資之以御我。
郭嘉: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
傅干: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劉曄: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
溫恢: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
(1)歷史上的關羽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於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⑵ 正史三國志里說關羽怎麼死的
正史三國志里關羽是被東吳馬忠擒獲所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一月,孫權西征關羽,任命呂蒙為前部,孫權先達江陵,派陸遜攻佔夷陵、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
關羽向駐紮上庸的蜀將劉封、孟達求援,被拒絕。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是年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西逃璋鄉(當陽縣東北),其部下皆降於孫權。
孫權又派朱然、潘璋截斷了他的道路,關羽父子最終在臨沮為潘璋部將馬忠擒獲,斬首,荊州遂平。
(2)歷史上的關羽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孫權派使者為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大罵孫權,並侮辱他的使者,不答應這門婚事,孫權非常氣憤。加之在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駐公安的將軍士仁,向來都嫌關羽輕視自己。關羽出兵征戰,麋芳、士仁當供應軍需物資,但不是全力救援。關羽說:「回師後,一定要懲治他們!」麋芳、士仁都恐懼不安。
這時,孫權暗地勸誘麋芳、士仁,麋芳、士仁派人迎接孫權。而曹操又派徐晃援救曹仁,關羽不能攻下樊城,率軍退回。孫權佔領了江陵,俘虜了關羽的全部兵馬和妻室兒女,關羽的軍隊於是潰散。孫權派朱然、潘璋迎擊關羽,在臨沮殺了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搜狗網路——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搜狗網路——馬忠
⑶ 歷史上的關羽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關羽是被孫權下令斬殺的,當時關羽敗走麥城,之後想要帶人突出重圍,但是被孫權的手下馬忠的埋伏,因為關羽誓死不投降,於是和長子關平在臨沮被殺害,不過關羽之死卻是司馬懿出的主意。
關羽,字雲長,是東漢末年的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和張飛劉備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因為其重視道義,得到了曹操的喜歡,曾被曹操生擒重用,但是之後還是逃了出來,一心一意追隨大哥劉備。
關羽因為「過五關斬六將」的典故被大家熟知,雖然這一典故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杜撰出來的,但是歷史上的關羽仍舊是俠肝義膽,英勇奮戰,在戰場上不曾有過一點的懼怕。
關羽被斬首之後,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之後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
⑷ 關羽怎麼死的歷史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是三國演義中「義」的代表,被後人尊稱為「武聖」,在世界各地也被當做神靈供奉。關於關羽的傳說不勝枚舉,多贊頌其英勇神武,義字當頭,然而他最終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也為世人唏噓。不過關於關羽的死,也眾說紛紜,那麼一代英雄關羽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漢中王,認命關羽為前將軍,七月,關羽不顧來自東吳的威脅,率軍攻打樊城的曹仁。並派人深入曹魏的佔領地區策反,擾亂敵人後方。曹操派大將於禁助戰,關羽借漢水淹曹魏七軍,生擒於禁,威震華夏,曹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之銳。
關羽怎麼死的?敗走麥城是誰斬了關羽的頭?
網路配圖
此時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為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動員徐晃、張遼等將,及袞州刺史裴潛、豫州刺史呂貢等率軍救援樊城,更准備親自征討關羽。
水淹七軍之後,曹操約孫權夾擊關羽,起初孫權沒有馬上答應,相反是派使者去關羽那裡和親,迎娶關羽的女兒,關羽大怒,辱罵其使,孫權聞之,更加大怒,派呂蒙偷襲荊州。
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劉備小舅子)、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呂蒙不費吹灰之力就遂次第攻陷荊州各郡。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最終徐晃出戰擊敗了圍困樊城的關羽軍隊。此時關羽知悉後方生變,乃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
關羽軍隊的家屬多在江陵(南郡治所),得知江陵失陷於孫權,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義子關平於臨沮被害,此時是公元220年初。
關羽怎麼死的?敗走麥城是誰斬了關羽的頭?
關羽兵敗麥城後,自知勢孤力窮,便向西退守麥城。孫權派人誘降,他假裝投降,把幡旗作成人形立在城牆上,借機逃走,士兵都跑散了,跟隨他的只有十餘騎兵。孫權已事先命令朱然,潘璋斷了關羽的去路。12月,潘璋手下的司馬忠在漳州活捉關羽及其子關平,將他們斬首。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敗走麥城,廖化去上庸求援,劉封,孟達二人不同意,後城內糧草不濟,關羽只好冒險突圍,留下王甫、周倉兩人守城。結果路上中伏,關羽被潘璋部獎馬忠所擒,關平前去相救,也被捉住了。孫權見二人不肯投降,就將二人殺死,關羽死時58歲。後怕劉備怪罪,將關羽屍首送到曹操那裡。
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通常認為即關林,不過現代有觀點認為關庄村關羽墓才是埋葬關羽頭顱之處,關林只是萬曆年間建的祀祠場所。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
關羽怎麼死的?敗走麥城是誰斬了關羽的頭?
蜀漢政權則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而關羽故鄉山西運城解州後來則建立了關帝廟,是為解州關帝廟,被認為是關羽魂魄歸返之處。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里。
後人總結關羽之死,死在一個「驕」字上,驕者必敗,他看不起屢建功勛的老將黃忠,聲稱「不與老兵同列」。他看不起吳主孫權,對孫權為子求婚,不僅不允,而且還加以侮辱,竟然說:「吾虎女焉能配汝犬子!」他看不起同僚糜芳、士林,聲稱要同他們算賬。他更看不起東吳年輕將領陸遜,呼之為:「小兒」。
⑸ 歷史上的關羽是怎麼死的
被殺而死的,關羽敗走麥城。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義子關平於臨沮被害。孫權極力招降關羽和關平,但二人寧死不投降,孫權便將二人殺死。
⑹ 歷史上關羽是怎麼死的
被孫權下令斬殺。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雖然水淹七軍,威鎮華夏,但最終卻導致荊州失守,自身也為孫權所殺。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專業期刊《史學集刊》上撰文指出,關羽之敗,敗在吳魏聯盟絞殺,但真正把關羽送上斷頭台的卻可能是自家人諸葛亮。
(6)歷史上的關羽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出兵取樊城,隨後水淹三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天下。曹操是嚇壞了,甚至准備遷都。可是司馬懿看得清楚,他知道在魏蜀吳三家都不希望關羽走得太遠的情況下,他一定走不遠。
孫權行動了,呂蒙白衣入荊州,襲取了荊州。試想,如果此前諸葛亮派趙雲來守荊州,十個呂蒙來也是白給。
前方,強弩之末的關羽終於被徐晃擊敗,於是退守麥城。這時,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上庸守將是誰?劉備的干兒子劉封。劉封竟然拒絕救關羽,這就讓人看不明白了。如果沒有劉備或者諸葛亮的明示或者暗示,他敢不救關羽?
就這樣,正面曹操,背面孫權,再加上劉備不救,關羽縱有三頭六臂也不能不敗了。終於,關羽被吳國所擒。
⑺ 關羽的死亡原因
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劉備小舅子)、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當關羽領兵出征時,由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不願全力救援關羽。關羽放出話說:「回去後就懲處他們。」糜、士二人都恐懼不安。於是孫權暗中派人去誘降糜、士二人。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系,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游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託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
使者返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因此關羽的將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於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被潘璋部擒獲,被殺於臨沮。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⑻ 歷史上的三國名將關羽,究竟是怎麼死的
根據晉代著名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學名著《三國志》的記述,導致關羽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是曹魏政權的陰謀。
建安24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劉備成為漢中王。
劉備授予關羽前將軍的官職和作為加重權力標志的符節、斧鉞。
這一年,關羽在樊城(今屬湖北省襄陽市)率領將士進攻曹操的堂弟曹仁。
三是曹操與孫權的聯手進攻。
曹操又派遣徐晃來支援曹仁,曹軍實力增強,關羽不能攻下樊城,率領軍隊返回。
可是,這時孫權已經佔領了江陵(今屬湖北省荊州市),全部俘虜了關羽將士的妻子兒女,關羽的軍隊潰不成軍。
孫權派遣將領攻擊關羽,在臨沮(今屬湖北省宜昌市)殺掉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
綜上所述,關羽死亡的原因既有外部的因素,就是曹操和孫權的聯手進攻;也有內部的因素,就是糜芳和士仁的叛變投敵。在這兩個因素中,有很多是因為關羽的驕傲自負、目中無人造成的。
⑼ 歷史上的關羽究竟是怎麼死的
在真正的歷史上,關羽的死其實和《三國演義》中的狀況差不太多,無非就是得罪了東吳孫權呂蒙、平時對待下屬動不動喊打喊殺、再加上劉備此時的雄起,更是在關羽悲慘的結局上火上澆油。當時劉備成功奪取益州,關羽一人獨自鎮守荊州,眼看劉備馬上就能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計劃進行下一步,可是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關羽出了岔子。
於是呂蒙便不顧孫權的命令,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又不顧陸遜的阻攔,前去追殺關羽,最終關羽被呂蒙手下的馬忠所殺。關羽其實逃亡的時候還是有機會能夠躲避呂蒙的,可是關羽恰巧因為自大而中了呂蒙的埋伏,這就怪不得他人了。關羽兵敗時,其手下叛變東吳,逃亡時,向劉封求助,可是之前關羽得罪過劉封,所以劉封自然不願意幫助關羽,就這樣,走投無路,只能兵敗麥城,命喪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