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尤溪縣得名於尤溪,為什麼叫尤溪,不叫別的
唐末,尤氏始祖尤宗原姓沈居沈溪,後去泉州參加王審知部隊,才華出眾有幸婿於王。王審知封王後,他為駙馬都尉避諱岳父閩王名字的「審」音改沈為尤始著尤氏,當時姓沈的只有他一人改姓尤。尤宗居於泉州,封域南安至今保留有和王郡主合葬的駙馬墓,泉州是全國最大的尤姓聚居地,其三子後裔遷居江蘇無錫繁衍成第二大尤姓聚居地。沈溪是駙馬尤宗家鄉,在閩王當政時候跟隨尤宗而非常榮耀地改名尤溪。
姓氏詞典說尤氏來自沈氏,依據的是宋朝李綱所著《梁溪漫錄》。李綱祖籍福建邵武,其祖父開始遷居江蘇無錫。李綱與居於福建南平的尤宗後裔尤深同榜進士(尤氏家譜和南平地方誌有記載),與居於無錫的尤宗後裔兵部尚書尤輝同朝為官(尤氏家譜和無錫地方誌有記載)。他在所著的《梁溪漫錄》記下尤氏祖上系姓沈的避諱王審知的審音去水為尤的家史,離尤氏得姓才一百多年,是歷史巧遇。
有的資料說少數民族有尤姓,實際系誤傳。尤姓是典型的漢民族單音字姓氏。少數民族的姓氏都是多音的,其中的「尤」音只是音節。史上有少數民族尤利多等,譯名「尤利多」整個只是姓氏或名字,其後無從可考。
尤溪在閩王時候只有姓沈的沒有姓尤的。多年以後,尤宗的後裔有一支隨閩王兒子政權遷居南平,尤氏家譜記載「盛於劍浦」,在南平出現十幾個尤氏村落,其中幾戶人遷到尤溪,尤溪才有姓尤的。
㈡ 尤溪這個名字的由來50字
福建省尤溪縣的歷史沿革
有人說,尤溪因尤溪河而得名;那麼,尤溪河又因何而得名?也有人說,尤溪最早叫沈溪,因朱熹別名沈郎......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而尤溪縣之地的歷史沿革是:後唐之前無地名(屬劍州轄地)---閩國設沈溪縣---閩國末年改稱尤溪縣至今。朱熹是尤溪設縣後205年誕生的,與尤溪之得名毫無關系。那麼,尤溪縣得名源自何處呢?
史載, 唐末天下大亂。相傳,當時祖上居住河南光州固始的讀書人王審知(即後來的閩王),他和兩兄弟攜帶家眷及老母,以武力自衛逃難到福建。到達福建後,受眾人推舉為首領,率眾拿下泉州。朝廷見勢只好順水推舟封王審知的長兄為刺史。公元892年,福建觀察使陳岩去世,他長兄以兵力取得觀察使位置。公元897年,其長兄病逝,王審知繼位為福建觀察使,後加平章事,封為琅峫郡王,以後又加封為閩王。閩王統五州治閩29年,實行保境安民政策與周邊割據勢力締結友好,人民安居樂業,經濟文化大發展,使福建成為東南對外貿易中心。被尊稱為開閩王。
閩王帶領河南固始鄉親南下福建一路歷盡艱辛磨難。當他們的隊伍經過南安到達古尤溪、永安一帶的大山之間,相傳原名沈誠的尤氏始祖思禮公當時還是一個瘦弱孩童,也跟隨父母從河南奔數千里來到此地,匯聚進閩王的逃難隊列之中。約在公歷892年,思禮公在泉州正式參加閩王隊伍。後來,沈誠成長為閩國政權軍政骨幹,扶助閩王定鼎安邦,成了閩王的親信幕僚。史載:閩王攻佔福州後,勵精圖治,巡察州縣,整頓行政。已成為閩王女婿的沈思禮(沈誠)受閩王之命,率沈氏族人聚居古尤溪之地,並加強鎮守、開山造田、休養生息、人丁漸旺、經濟發展、文化興起,還負責照看閩王之母徐氏夫人墓。為表彰沈思禮的政德,閩王正式命名古尤溪之地為「沈溪縣」。今尤溪縣地名只能追溯到「沈溪」。沈溪之前的古尤溪為地廣人稀的荒蕪之地,無行政建制。
後唐同光二年陽月(公歷924年10月),思禮公隨閩王進京。後唐庄宗與閩王交談時,思禮公跟隨左右。唐庄宗對閩王說,汝婿則吾婿,並加封為「唐駙馬」。現福建省南安市南廳村附嶺有「唐駙馬尤公墓」。南廳村有尤氏人丁2萬餘人。
據尤氏家譜記載,尤氏「開自後唐」,得姓於後唐同光二年(公歷924年)。史載,沈思禮改姓「尤」是由皇帝(唐庄宗)所賜。後唐同光三年端月(公歷925年1月),閩王從京城回到閩都(福州)後,遂改「沈溪縣」為「尤溪縣」。
從此, 「尤溪」地名沿用至今,是中國100個千年古縣之一(尤溪縣名已經使用1088年)。尤溪縣人民為懷念沈思禮及其沈氏族人對沈溪縣的開發施政、發展文教的恩德,把沈溪作為尤溪的別稱,尤溪縣城別稱沈城。由此可以看出,尤溪縣這塊熱土的形成和發展,都與後唐駙馬---沈思禮息息相關。從尤溪縣城別稱沈城,尤溪縣別稱沈溪,也反映了尤溪人民對沈思禮開發、文治尤溪縣的擁護和愛戴。尤溪從默默無聞的荒蕪之地,到聞名於世的朱熹故里,唐駙馬---沈思禮功高至偉。
尤氏始祖---沈思禮遺像
尤氏始祖思禮公原姓沈,於唐朝末年隨唐閩忠懿王自河南入閩,尤氏家譜記載,先居於劍州(轄尤溪、南平、永安等地)後定居溫陵(泉州)。
㈢ 福建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建縣歷史近1100年嗎
福建省,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福建省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下轄9個省轄市,12個縣級市,44個縣,29個市轄區。其中,就德化縣來說,人口超30萬,為中國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另外兩大瓷都分別為江西景德鎮和湖南醴陵。在歷史上,德化縣於五代十國時期建縣,距今已有接近1100年的歷史了。
四
最後,後晉開運二年、閩天德三年(945年),德化縣隸屬閩國東都(今福州)。宋朝時期,德化縣屬泉州。元朝這一歷史階段,改為泉州路,德化縣屬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泉州路為泉州府,德化縣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後,德化縣屬福建省泉州府。到了1914年,德化縣屬廈門道。1928年,德化縣直屬於福建省。1971年,德化縣屬晉江地區。1985年,德化縣屬泉州市。截至2018年底,德化縣總面積達223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34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㈣ 尤溪縣的經濟概況
尤溪縣在建縣前被稱為山峒地帶,建縣後逐漸開發;宋代,經濟、文化逐漸發展,被列為上縣;元代被譽為「閩中尼山」;明初,礦冶、地丁賦稅苛重,爆發過蔣福成、鄭永祖領導的農民起義。爾後罷銀冶,劃地立大田縣。明清兩代,手工業、商業和文化教育事業有所發展。但本縣歷代封建王朝的官吏,對於地方經濟資源的開發,未見有顯著事功。民國初期,土匪騷亂,軍閥混戰,社會不寧,百業衰敗。抗日戰爭時期,閩江口被日軍封鎖,本縣木材、土紙等農林產品的輸出和外來的糧食輸入,都遭阻斷,人民生活困苦。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加強反動統治,中國共產黨在本縣的革命活動,遭到破壞和鎮壓。當時,政府橫征暴斂,貨幣貶值,金融紊亂,農林工商均停滯萎縮,民生凋敝。
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建設迅速發展,但也有過失誤和挫折。1950至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經過平息匪患和土地所有制的改革,解放了生產力,工農業總產值(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年均增加389.44萬元;1953至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完成了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年均增加數上升為469.60萬元;1958至1962年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大躍進」、「共產風」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年均增加僅為247.02萬元;1963至1965年執行國民經濟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年均增加升到823.11萬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三、四個五年計劃時期)中,前五年年均增加僅160.29萬元,後五年年均增加637.12萬元;197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結束,1978年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使第五個五年計劃時期的工農業總產值年均增加821.94萬元;1981至1985年第六個五年計劃時期,實行改革、開放方針,年均增加躍為1537.90萬元。1985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22488.68萬元,比1950年增長8.6倍。國家和個人收入均成倍增長,全縣預算內的財政收入由1953年的70.4萬元增加到1985年的2060.44萬元,年均遞增9%;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58年的85元增加到1985年的439元,增長四倍多;全縣職工人均年工資收入由1957年的529元增加到1985年的1024元,增長近一倍。城鄉人民儲蓄年終余額由1951年的3.2萬元上升到1985年的3714萬元,增長1160倍。城鄉人民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中、高檔商品相當普及。居住條件大為改善,農村大部分農民都蓋了質量較高的新房。
201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9.69億元,比2011年增長1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22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60.77億元,增長25.7%;第三產業增加值39.70億元,增長7.9%。從三次產業的貢獻率和拉動力來看,第一產業貢獻率為7.8%,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貢獻率為76.7%,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1.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貢獻率為15.5%,拉動生產總值增長2.2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比重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8.4%。
2012年完成可比口徑實際利用外資391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8.0%;完成驗資口徑實際利用外資104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0.1%。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3082萬美元,其中外貿進口271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8%,外貿出口達1036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2.6%。
2012年公共財政總收入90782萬元,比上年增長19.2%。其中上劃中央收入31626萬元,增長10.6%;地方公共財政收入59156萬元,增長24.3%。全縣公共財政支出148485萬元,比上年增長18.7%。其中:教育支出43648萬元,農林水利事務支出25545萬元,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578萬元,醫療衛生支出16121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130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9.0%、17.0%、36.0%、28.5%和34.1%。基金預算支出134327萬元,比上年增長101.3%。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80.94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其中人民幣個人儲蓄存款余額55.24億元,增長25.5%;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75.64億元,比上年增長15.5%。 尤溪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多,勞力足。這些,都為發展農業生產,開展多種經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解放前,本縣由於長期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縛,交通不便,耕作技術落後,經營單一,生產發展緩慢。農作物歷來以水稻為主,其次是甘薯及少量麥、麻、茶果;畜禽飼養以豬為首,還有雞、鴨、兔、牛、羊。農業生產力低下,遭到自然災害,農作物便歉收、絕收。民國時期,糧食欠缺,農民生活貧困,流往外地謀生者甚多。
新中國建立後,尤溪縣經過土地改革、互助合作運動,解放了生產力。同時,逐步加強耕作技術指導,農業生產效益得到較快提高。1953年全縣糧食總產比1949年增長43.63%,開始向國家提供商品糧,結束了本縣缺糧的歷史。1956年,全縣糧食總產比1950年增長47.3%,年遞增6.67%,提供商品糧525.5萬公斤;農業總產值(1980年不變價,下同)比1950年增長76.6%,年遞增10%。
1958年10月全縣農村人民公社化後,刮「共產風」,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加上自然災害,糧食連續3年歉收,農民收入減少,生活困難。1962年,全面貫徹執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六十條)》,糾正農村工作中部分「左」的錯誤,調動了農民積極性,同時推廣良種、大養母豬、開展多種經營,生產有所發展。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批判所謂資本主義復辟,限制農民多種經營,農業生產再度受到破壞。1970年以後,搞農田基建,推行水稻「三改三擴大」,糧食雖得到較大幅度增產;但基建投資過大,忽視多種經營,經濟效益低,農民生活改善不多。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全面認真地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進行農業經濟體制改革,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貫徹「絕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開展多種經營」方針;推廣雜交水稻、柑桔上山、豬人工授精等科技成果,並且增加動力機械、化學肥料,農業生產得到較全面發展。1985年,全縣糧食總產17278.6萬公斤,比1978年增加28.45%,比1950年增加3.2倍。全縣賣給國家商品糧3039萬公斤,成為全省商品糧基地縣。水果、茶葉、淡水魚、大豆、生豬等產量也迅速增加。198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3135.07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8.41%。農業生產結構得到初步改善,在1985年農業總產值中多種經營佔60.7%。這個比重比1976年提高5%,比1950年提高15%。農村各種專業戶、重點戶和經濟聯合體不斷出現,提高了農產品商品率(1985年為44.4%)。農村呈現繁榮景象。
2012年完成農業產值36.63億元。 尤溪縣的工業,在民國以前僅有造紙、造船、煉銀、煉鐵、燒石灰、制陶瓷、鑄鍋、釀酒、制醬油、榨糖、榨油、木器、竹器、鐵器等作坊,以及家庭副業的織紵、織席和彈棉、編棕衣等,都是個體經營,規模很小,手工操作,工具簡易,地點分散。民國時期,才出現了發電、印刷、兵工3家近代工業企業,規模也很小。尤溪和平解放前夕,全縣僅有15種手工業行業、150個作坊和2個工廠。
尤溪和平解放後,中共尤溪縣委和縣人民政府積極扶持工業,地方工業發展較快,不僅改造了私營工業,而且積極創辦地方國營工業和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但在如何發展工業生產方面也有教訓。例如:1958年「大煉鋼鐵」得不償失,手工業「提前過渡」事倍功半,「文化大革命」時期工業受挫折,都應引以為戒。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地方優勢資源為主的林產化工、竹木加工、造紙、建材、罐頭等工業蓬勃發展。企業的擴、建技術改造及新產品引進開發,不斷增加工業的活力。工業企業的管理,在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中,大部分建立健全了以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各類工業企業管理的規章制度。同時,擴大了企業自主權,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大辦鄉村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工業產品的品種、產量增加,質量提高。進入國際市場的有:松香、松節油、水輪泵、高低壓電瓷、日用瓷、罐頭、鎢精礦、白石米、厘竹、竹編和首飾盒工藝品。傳統產品在省內稱優的有:「滿山紅」黃酒、「山花」酒、新橋粉干。1985年,全縣有森工、食品、化工、造紙、建材、電力、機械、陶瓷、電子、印刷、工藝美術、礦冶、縫紉等20個門類,企業4456家,職工22622人,工業總產值達9353.61萬元(比1950年增長100.24倍,比1978年增長1.02倍),占當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41.59%。其中,地方國營企業25家,職工3770人,總產值4219.46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45.11%,全員勞動生產率10812元,比1981年增加540元,比1978年增加1177元;縣辦集體企業31家,職工1577人,總產值937.02萬元,占工業總產值10.02%,全員勞動生產率4457元,比1981年增加338元;鄉(鎮)辦、村辦、聯合體、個體等企業有4400家,職工17275人,總產值4197.13萬元,比1978年增長1.78倍,占工業總產值的44.87%。
2012年全縣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2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72.0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0.39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1.1%和22.0%。全縣三大主導產業實現工業產值150.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87.7%,其中紡織、服裝業產值87.3億元,林產業產值31.6億元,礦產、礦物製品業產值32.0億元。
尤溪經濟開發區於2003年設立,2006年省政府批准並經國家發改委確認升格為省級開發區,總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形成以主城區為中心,以13500畝的城西園、4800畝的埔頭園、82000畝的城南園、5000畝的林坑園、2700畝的仙山園等為主園的「一區多園」格局。已開發面積近20000畝,已入駐企業150多家,從業人員20000多人,以林產、紡織、食品加工為主導產業的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開發區多項經濟指標位於全省山區縣開發區前列,榮獲「福建省級工業園區建設先進單位」、「福建省級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海西十佳品牌工業園區」等榮譽稱號,被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為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狀況信息調查樣本採集點。 據民國《尤溪縣志》載,宋代本縣城鎮有商店、農村有圩集;明、清時代商業發展較快。當時,本縣輸出商品主要是茶葉、土紙、木炭、柴片、筍干、香菇、木材、毛竹;輸入商品主要是食鹽、棉布、日用雜貨、果品、海產品、中葯材。商品運輸主要靠船運、筏運和肩挑。處於交通要道的村落,逐步形成集市貿易場所。尤溪兩岸的一些大村落,逐漸形成商品集散轉運的碼頭或小集鎮,各種商店陸續辦起,資本較多的商人在縣城設店建倉,開展批零兼營的購銷活動。一些小商小販也應運而生。縣城逐漸形成商業中心。
民國時期,本縣兵災匪禍不斷,社會極不安定。雖然江西、福州、永春等地一些商人到尤溪縣開業,但由於山區交通閉塞,商品運輸比較困難,生產水平和人民購買力低,因此,市場仍不繁榮。尤其是軍閥盧興邦統治時期,發行地方性貨幣,干擾市場,「廣豫」票停用作廢,「華通」票打折收回,使一些商人、農民蒙受損失。抗日戰爭勝利後,官僚富紳擠入商業,利用權勢壟斷市場,隨意漲跌物價,對小商小販進行排擠傾軋,更使市場日益凋零。至民國35年(1946),全縣僅有大小商店693家,民國37年降為570家,民國38年初又降為280家。
1949年7月5日尤溪和平解放,縣人民政府首先保護原有的商業。同時,在「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指引下,逐步建立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對糧、油、木材等實行統購統銷,對農業生產資料實行專賣,這對制止不法商人囤積居奇、穩定市場物價、保證物資供應起了很大作用。1954年8月開始,對私營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逐步壯大成為市場的主體經濟。但是,「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期間,錯誤地把商品生產當做「資本主義尾巴」割除,限制了許多農副產品上市。這兩個時期,市場物資幾乎只有國營商店和供銷合作社經營,物資短缺,給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不便。
1978年以後,商業工作執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方針,恢復國營、集體、個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實行多種經營方式和經營承包責任制。1985年,全縣零售商業網點2835個,比1956年增加2.4倍,24處圩場全部開放,城鄉市場空前繁榮,內外貿易購銷兩旺。1956年和1985年相比,全縣農副產品收購總額由149萬元增加到4686.86萬元;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由835.5萬元增加到9285.03萬元。外貿出口總值由1958年的19.6萬元增加到1985年的632.6萬元。國營商業1956年虧損4.14萬元,1985年盈利70.8萬元。供銷合作商業實現的利潤由1953年的5.1萬元增加到1985年的100.02萬元。
2012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69億元,比上年增長25.5%。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441個,比上年增加7個,增長1.6%。全年房地產施工項目18個,比上年增增長12.5%;房地產施工面積96.22萬平方米,增長8.8%。全年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837套,其中:廉租住房90套、公共租賃住房100套、經濟適用住房312套、限價商品住房170套、城市棚戶區150套、國有林區棚戶區15套。
2012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96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全年限額以上貿易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99億元,占總額的32.1%,增長36.5%;限額以下貿易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8.97億元,占總額的13.1%,增長67.9%。全年接待入境遊客40.1萬人次,同比增長31.3%;實現旅遊業收入2.42億元,同比增長30.7%;帶動農民增收8500萬元,同比增長32.6%。
㈤ 尤溪怎麼樣啊
到三明尤溪除了領略美麗的山水風景,還要親自品嘗當地的水果。為大家介紹幾種具有尤溪特色的水果。
一、尤溪金柑(「三洪」金柑)
尤溪縣的八字橋鄉、管前鎮由於其特殊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成為盛產優質金柑的主要產地,而以八字橋鄉的洪田村、洪牌村,管前鎮的洪村三個相連一片「三洪」村出產的金柑最為優質。這三個村是福建省的金柑主產區之一。故「三洪」金柑代表了尤溪金柑而盛譽省內外。
金柑色澤金黃、果大、核少、味甘甜微酸,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據測定,其果實可溶性固形物佔17.2%~18.%,~15%,總酸0.75%~0.99%;每百克含維生素c41.5~45.5 毫克,並富含維生素A 、B,果實還含有維生素P,果皮中富含類胡羅卜素。
據資料記載,尤溪金柑人工栽培始於清同治四年(1865)發展至今。
二、尤溪「九都柚」
「九都柚」又名「九都拋」,為尤溪縣梅仙鎮梅營村的獨特產品,歷史上梅營的行政區劃屬九故得名。梅營處於尤溪河中遊河畔,其地質為古代泥沉積形成的小河谷平原。由於特殊的土壤結構和氣候環境,所產的柚質地優良,果實形狀略呈倒卵,淡綠色,有香氣。果重1.3~1.5公斤,皮薄,僅0 .6厘米左右,肉呈粉紅色,味甘甜,少核,該柚,貯期可達半年,貯於屋內滿屋生香。據民間資料記載,此柚始植於明代中葉,盛產至20世紀50年代。清代就有銷往福州、南平等地的記載。50年代後期由於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產量逐年下降。現有關部門正採取措施拯救這一珍貴的果樹品種。
三、尤溪蘆柑(厚祿坪蘆柑)
尤溪蘆柑是尤溪縣的特色產品,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尤溪河上游的坂面、台溪兩個鄉。以坂面鄉厚祿坪村的蘆柑質量最為優良而聞名省內外,因而有「厚祿坪蘆柑」獨特的稱呼。厚祿坪出產的蘆柑果大(大的果徑達12厘米以上)皮鬆軟易剝,肉質嫩,果味密甜爽口,核少(或無核),可食率高。據測定,可溶性固形物達15%,每百克果汁含維生素C38~42毫克。果品耐貯運,貯藏期達100天以上。
四、尤溪果蔗
尤溪果蔗也稱為尤溪甘蔗,是縣內種植歷史悠久較有特色的一種食用蔗種。該品種蔗皮薄,呈嫩綠色,其節比一般甘蔗軟,易啃此。蔗肉幼嫩,含糖份高,味甘爽口,蔗糖不粘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水果。尤溪果蔗歷史上主要種植地在梅仙的梅營、坪寨及西城鎮的解建、聯建等村。
五、尤溪蘇柑
蘇柑,也稱酥柑,是橙柚天然雜種果種,經長期選擇形成地方優良品種。尤溪縣栽培蘇柑的歷史有百年以上。民國16年(1927版)《尤溪縣志》物產篇中記載:「有仙柑、雪柑、蘇柑,微酸酢,九都(現梅仙鎮部分村)產者最佳。」蘇柑的主要產地在梅仙鎮的汶潭、梅仙、半山、坪寨,城關鎮的水東、埔頭,台溪鄉的清溪、山兜、 象山等村以及西濱鎮、坂面鄉的部分村。由於受土質等方面條件限制,蘇柑的產量不很高,蘇柑果實可食率為76%~78%,果汁含量40%~45%,可溶性固形物14%~15%,總糖5%~8,總酸1%~1.3%百克果肉含維生素C30~45毫克。
蘇柑果大,色橙紅鮮艷,具有獨特的香氣,汁多,維生素C含量高並含多種維生素。食用蘇柑有助消化、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防止壞血病的作用。其色、香、味均比雪柑原汁好
六、銀杏
銀杏,別名白果樹、公孫樹、鴨掌樹、銀杏是我國特有的古老孑貴植物,為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由於世界上其他國家此樹種已基本絕跡,故有現代的「活
化石」之稱。
尤溪縣是福建省現存古銀杏樹最多的縣份,人工開發種植銀杏的歷史也較久。
據調查,現存的古銀杏樹有353株,主要集中份布在中仙鄉的善鄰、吉安、劍溪
及聯合鄉的連雲、下雲、雲山、東邊等村。古銀杏樹一般零星分布。中仙鄉善鄰
村龍門場、山坑有集中連片的古銀杏林,共有155株,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銀杏。
據傳,這兩片古銀杏樹群始植於南宋年間,最長樹齡達800多年。銀杏果(白果)
是高蛋白的乾果品,味香甜,有微毒,可人葯。歷史上,中醫用於劍肺定喘,主治
痰哮喘咳、遺精、帶下、小便頻等,並有驅蛔蟲等功效。白果外皮可提煉烤膠,
銀杏樹木材材質細致、輕軟,是建築、傢具及工藝品、雕刻的上等材料。銀杏葉
經研究發現,其主要成份銀杏內酯、黃酮醇,分別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
改善血脂,增強血液循環,避免脂細胞受低氧的傷害和清除自由荃的功能,除有
擴張血管的作用外,還可防止動脈硬化,據研究。銀杏樹能釋放氰化氫,通過空
氣傳播,吸入人體,有抗癌作用。因此可說,銀杏樹全身是寶
七、中仙無核柿
無核柿,因其果實無核而得名;又因形似棗,又名棗柿;因含糖份高,又名糖柿。無核柿主要產地在中仙鄉的華仙、上仙兩個村,也有部分村零星種植。據《中仙鄉志》記載,該柿在華仙村的栽培歷史已有250年以上。
無核柿因其無核,含糖份高,深受人們喜歡。無核柿果實長圓形,果皮薄,果肉黃色半透明,生果質地堅實。果實平均重28.5克,橫徑3.1厘米,縱徑4.7厘米,總糖含量為43.63%,還原糖29.52%,可溶性固形物33%,總酸度0.38%,維生素含量4.96%,固酸比為86.84:1。
無核柿有耐寒、耐早、抗土質瘠薄的性能,適宜於生度在較高海撥(650米左右)的中仙鄉。
㈥ 尤溪歷史上進士數量是多少
尤溪歷史上進士有 126名
比較有名的有:
林積
鄭安道
周諝
蘇均
朱斐
黃聲
嚴環
朱熹
林振
陳子文
趙希參
凌輝
田濡
田頊
陳貴
詹榮
㈦ 福建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建縣歷史近500年嗎
福建省,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 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福建省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下轄9個省轄市,12個縣級市,44個縣,29個市轄區。其中,就大田縣來說,總人口超40萬,距三明市129公里。在歷史上,大田縣於明朝時期建縣,距今已有接近500年的歷史了。
四
最後,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式從尤溪縣分出部分地區設立大田縣。據《郡縣釋名》:“曰大田者,邑近城鄉,有大田裡,從里名也。”由此,就大田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1535年,距今已有接近500年的歷史了。公元1734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永春縣升為永春州,大田縣隸屬永春州。到了1913年,大田縣屬廈門道。1928年,大田縣直屬於福建省。1983年4月,將原地轄三明市改為省轄市,並撤銷三明地區,大田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大田縣總面積達229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41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㈧ 尤溪的來歷
尤溪縣,別稱沈溪,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置縣時隸屬福州,1983年始隸屬三明市。位於三明市東部,地處閩中、戴雲山脈以北,毗鄰閩清、永泰、沙縣、大田、南平、德化。尤溪全境面積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縣(市、區)第二位,轄10鎮5鄉,2017年末全縣戶籍人口450133人,是三明市幅員最大、人口最多的縣。
㈨ 尤溪縣的歷史文化
尤溪縣獨特節日活動
立春節:立春交節時分,不論白天黑夜,家家戶戶都鳴炮放煙花,稱「接春」,迎接「春神」到來。
過九節:農歷正月廿九日。各家,早餐煮九米粥,稱「窮九」,晚餐有豐盛的雞鴨魚肉等酒菜,叫「做富」,預示先窮後富。九米粥,是用燦米、粳米、糯米、花生、豆類、紅棗、杏仁、糖等九種混合煮成。農村人家還有分送九米粥給出嫁女兒或左右鄰里,或任熟人來家品嘗九米粥的習俗。
采青節:農歷二月十九日,這天,農村人家有食「艾粿」習俗。是用採集的艾草嫩葉煮熟搗成泥,拌入粳米舂成艾粿。顏色青綠,風味鮮美,清香撲鼻。食艾粿,以祛邪氣。
立夏節:立夏這天,農家有食用「夏粿」習俗。是以米粿為皮,竹筍為餡,包成半月形,稱「夏粿」。城裡人稱其「粿夾」。有的還用紅糟煮小竹筍、豬肉等為食。
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日,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俗稱「七月半」,也有叫「鬼節」。有的鄉村因習俗不同,這個節日定在初一、初七、十一、十二或十四日,但都是舉行祭拜祖先活動。
掃墓節:在農歷八月初一至十五日,農村各族都必選其中一天,集合族人祭掃祖墓。掃墓結束,就地擺開酒席,食用祭祖的米粿、豬肉、鴨肉和酒菜。有的把祭品帶回家辦酒席。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也稱團圓節。出嫁女要給娘家父母兄弟送中秋禮餅,以示團圓。這天,各戶家人團聚,晚上吃月餅賞明月,歡度團圓之夜。
立冬節:這天,農戶人家舂糯米,食糍粑,或舂粳米,食白粿,以慶糧食收成。有的還吃草根湯,滋補身體,濕熱禦寒。
冬至節:這天早餐,各家有煮小團丸為食的習俗。是用糯米粉和成小團丸,稱「小糍子」。以示子孫滿堂。
㈩ 尤溪縣的名人
林積(?~1091)常平鄉進溪里白泉村(今新陽鎮中心村)人。宋慶歷六年(1046)進士,是尤溪縣有史記載的第一個進士。
朱熹(1130~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饒市轄),生於尤溪縣,南宋最著名的理學家。
詹榮(1500~1551年)四十九都高士村石龜厝(新陽鎮高士村)人。擅長書法,尤精篆書。明朝靖邊將領。
盧興邦(1880~1945年)生於尤溪縣六都朱源里農家。國民革命軍獨立師長。
羅駿(1896~1985年),字鈺光,尤溪縣城關鎮建設東街人。民國5年,就讀於日本東京大學,並參加中華革命黨。
林松青(1920~1948年)雲源鄉上雲(今聯合鄉連雲村)人。革命烈士。
林正恩(1921~1948年),今聯合鄉連雲村人。革命烈士。
羅春俤(1925~1990年),女,尤溪縣梅仙鎮謝坑村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阮傳成(1933~2003年),1933年8月27日出生於泉州市鯉中區,全國綠化勞動模範。
李記中(1933~1996年),1933年11月10日出生於尤溪中仙華仙村農民家庭,原尤溪縣農業局副局長。
關合義(1921~1995年),1921年8月16日出生於平順縣陽高鄉南庄村,享受廳局級待遇離休。
吳龍駿(1927~1987年),1927年7月出生在尤溪縣管前鎮鴨墓村。
楊忠意(1933~1999年),1933年9月出生,尤溪縣洋中鎮後樓村人,曾任中共尤溪縣委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