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怎麼記歷史時間

怎麼記歷史時間

發布時間:2022-06-01 19:12:08

1. 如何高效地記憶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

下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

作為一個理科學生的看法。我覺得任何神經活動都會在大腦中留下一個記錄,你所看到的,你聽到的,不記得只是回憶。有些東西是不能記住的,因為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片段信息沒有線索找不到,就像昨天我去家樂福,看看多少錢只能記住60多,但老乾媽買了瓶我記得是十塊二、豆豉辣椒油的味道,因為下一個比較價格的其他品牌,走架因為在最後面,前面的標簽由油。

總結

記憶只是歷史學習的基礎,但它不是一個難點或關鍵點。搖頭晃腦背書是小學教師考試的父母,這是一種歷史感,波瀾壯闊的是自己的心,和生活滴!

2. 教學中如何巧記歷史時間

有史必有時間,歷史時間是串連歷史知識的網路。掌握歷史時間是學習歷史的一大難題,茲就高中生掌握歷史時間應注意的一些問題,作一簡述。

一.中國古代史教材敘述歷史時間的階段特殊性
(1)凡是原始社會階段的時間,都使用距今萬年、距今千年的提法,而未採取公元前多少年的提法。(2)從夏朝建立到國人暴動這一階段,教材一律使用公元前世紀的提法,而不再用距今的提法,更不可能有公元前年的說法,因這時的中國歷史尚無確切紀年。(3)從周召共和到西漢末年,教材一般採用公元前年的說法。因從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開始,中國歷史有了確切紀年。書寫這一時期的歷史時間,務必在年代數據前冠以公元前三字,切忌省去不用。(4)教材從公元8年王莽稱帝開始,以後的歷史時間不再冠以距今、公元前等字樣,而是直書年代數據。如唐朝建立於618年。王莽稱帝雖非公元前後的分水嶺,但公元8年是教材上出現的第一個公元後的時間。(5)西漢是中國古代史上,惟一的一個跨越公元前後的朝代。
二.記憶歷史時間的策略性
首先,應把歷史時間放到教材上的具體語言環境中去記憶,時間與史實相即。最好不要拋開教材的章節內容,而孤立地機械背誦書後所附的《歷史大事年表》。因背大事年表更枯燥難記,所記的知識又孤立零散,易於忘卻。其次,歷史時間應在學習過程中分散記憶,隨時記憶,循序漸進,而不宜堆壘於後集中背誦。此外,還需探求方法、訣竅。
三.歷史時間的計算與對換
(1)如果同是公元前或公元後的歷史時間,計算時間差直接用減法。如果有月份差,一般是月差在半年及其以上者,就在年差上增加一年。如:太平天國運動(1851.11864.7)年差13年,月差6個月,故謂堅持戰斗14年。如果月差小於半年,則捨去不提。如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月差不足半年,故捨去月份而稱十年內亂。(2)如果計算公元前後的時間差,則以公元前與公元後的時間直接相加,所得之和再減去一年。因公元前1年過後就是公元後1年,中間無公元0年的時界。(3)民國紀元與公元紀年的時間對換。若將民國年對換為公元年,則是1911年+民國年;若將公元年對換為民國年,則為公元年-1911年。切忌以1912年相加減,因1912年已經是民國元年了。(4)切莫將距今約4000多年的黃帝與公元前21世紀的夏朝建立誤解為相距近2000年。因公元前後相加,夏朝距今已有4000年左右了。
四.世紀、年代及階段的劃分
(1)世紀。一般是100年為一個世紀,只有公元前1世紀和公元後1世紀分別為99年。因無公元0年,因此,從公元1年到99年為1世紀,而公元100年則為2世紀的開始。(2)年代。一般是10年為一個年代。如:18701879年為19世紀70年代。但每個世紀的最初20年,不稱年代而稱世紀初,如1905年同盟會建立,可說建立於20世紀初,不能說建立於20世紀10年代。(3)一個世紀內的階段劃分。一種是二分法,即把一個世紀分為前半期和後半期兩個階段(亦稱上半期和下半期)。另一種是三分法,即把一個世紀分為早、中、晚三期。以19世紀為例;18001829年為早期;18301869年為中期;18701899年為晚期。(4)兩個世紀之交的特殊稱謂。一般把上一世紀的最後20年到下個世紀的最初20年稱為世紀末世紀初。由於中國和世界近現代史教材上,很多大事集中於19世紀的最後10年和20世紀的最初10年,故習慣上把18901909年稱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
五.中國歷史教材涉及的幾種紀年法
(1)公元紀年。教材上的歷史時間,多採用公元紀年,但中國歷史上正式採用公元紀年是從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開始的。(2)干支紀年。教材上多有甲子、戊戌、辛亥等提法。但需注意,可以說1898年是戊戌年,不能說戊戌年是1898年。因干支紀年每隔60年又是戊戌年。(3)以皇帝年號紀年。如貞觀元年、康熙年間等。中國以年號紀年開始於漢武帝時期,但中學歷史教材上出現的第一個用年號紀年的時間是漢靈帝中平元年,即184年。(4)民國紀元。1912年孫中山宣布以中華民國紀元。(5)以黃帝紀元。1911年湖北軍政府成立時,宣布廢除宣統年號,改為黃帝紀元。1911年是黃帝紀元4609年。
上述各條,都是高中生掌握歷史時間應注意的問題或遵循的原理。要真正把握好歷史時間,還需科學地使用《歷史大事年表》,還需探究記憶的方法,更需投入相應的時間和精力。
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現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後,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徵、經濟特徵、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於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

3. 學習高中歷史的時候,應該怎麼記時間

在學習高中歷史的時候,我們可以列一個表格,然後把這個時間段內發生的事情都寫在表格內,這樣就能知道這個時間段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且我們在背歷史書的時候,一定要把知識串聯起來,比如說今天記憶中國近代史發生的事情,明天記憶中國現代發生的事情,這樣就不會出現混淆的情況。

4. 歷史怎樣記時間

古人將一夜劃分為五更,每更等於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晚上7時稱為定更,又稱起更;9時稱為二更;11時稱為三更,俗語「三更半夜」或說「子夜」指的就是這個時辰;次日凌晨1時稱為四更;3時稱為五更;5時稱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u)中、日中、日?i(die)、晡(bu)時、日入、黃昏、人定。
(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系見附表。
天色紀時
地支紀時
現化紀時
夜半

23-1點
雞鳴

1-3點
平旦

3-5點
日出

5-7點
食時

7-9點
隅中

9-11點
日中

11-13點
日?i

13-15點
晡時

15-17點
日入

17-19點
黃昏

19-21點
人定

21-23點
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
【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群英會蔣干中計》:「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
夜間時辰:黃昏人定夜半雞鳴平旦

更:一更

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五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
五夜:甲夜

乙夜丙夜丁夜戊夜
現代時間:19-21點
21-23點23-1點
1-3點3-5點

5. 怎樣記歷史時間最有效

掌握歷史時間六法 歷史時間是構成歷史知識的基本要素。可以這么說,離開歷史時間也就不存在歷史,更談不上歷史思維以及歷史教學了。唯其如此,歷史時間的教學就有了不可低估的價值。然而,實際教學中歷史時間的教學往往疏於指導和設計,學生的死記硬背即發此一端. 1.揭示歷史時間的順序性特徵. 所謂順序性是指歷史活動時間的先後更替承接。如中國近代史上的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時間先後順序更替的。在這一更替過程中,外國侵略的逐步擴大加深以及與之相聯系的中國人民反抗斗爭的前赴後繼,脈絡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的內在聯系及其規律性。按照時間順序學習歷史既與人們的生活經驗及學習心理相貼近,也符合秩序漸進性教學原則. 2、揭示歷史時間的連續性特徵.所謂連續性是指歷史發展的起止。持續時間的長短。歷史時間的連續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歷史發展進程的快慢,有助於人們從現象入手探明歷史本質。如我國封建社會從公元前475年開始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結束,長達2000多年之久,這就促使人們思考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為什麼這么緩慢?美國從1783年獲得獨立至今,也不過200多年的歷史,是什麼原因使其發展為一個政治、經濟強國的呢. 3、分析歷史發展的階段性時間特徵.歷史是一個呈階段性發展的曲折的變動過程,在不同階段上歷史發展表現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迴的趨勢。在歷史教學中以時間劃分歷史階段是基本的教學手段。如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可劃分為1919─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戰爭、1945─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四個階段,在對四個不同階段進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艱難曲折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規律。可見,只有分析歷史時間的階段性,才能對歷史進行較為周詳的學習,進而總結歷史深層的內容 4、培養同期性時間觀念.同一歷史活動的不同側面或不同歷史事物處於同一時期,這便是歷史的同期性特徵,如:第二次鴉片戰爭處於太平天國運動期間;1919年的歷史事件有「五四」運動、朝鮮「三一」運動,巴黎和會召開、共產國際成立等,歷史教學中由於教材編排的不足(同期性內容排出先後次序)或教師的疏忽。學生心理上習慣性障礙(在時間經驗上人們更多地習慣於順序性推演),影響時空觀念的形成,應引以重視. 5、時間運算.具體來說. (1)計算時間長短,如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從1624─1662年,長達38年之久;新民主主義革命比舊民主主義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導:(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2)比較、體會距今時間遠近。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個年代距今較近等 (3)進行時間轉換。這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不同紀年方法間的轉換,如民國元年是1912年。甲午戰爭中的「甲午」是公歷1894年。貞觀元年是公歷627年;一類是具體歷史時間與世紀、年代、前期、中期、後期等模糊時間概念間的轉換,如618年是七世紀前期,1868年是十九世紀中葉,再如下列選擇題,也是考查的這種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五世紀初,②公元前六世紀初,③公元前五世紀末,④公元前六世紀末 6、記憶時間 記憶時間也遵循著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的規律,但實際教學中要嚴格地把兩者區分開來是很困難的。具體學習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時間特徵,組織記憶材料,激發記憶興趣。一是揭示單個時間數字的特點促進記憶。如揭示時間數字的結構特點的有數位特點(單位數時間如公元8年。雙位數時間如公元之年。三位數時間如220年、四位數時間如:1940年)、雙數重疊特點(如1616年、1919年)。對稱數字特點(如1881年)、自然數字遞增特點(如1234年)等不一而足;一是揭示不同時間之間相互關系特點促進記憶。如年代間隔記憶法(如1911年、1913年、1915年、1917年、1919年、1921年等)、公元前後對稱記憶(如公元前221年與公元221年)等。揪錯┆評論1┆舉報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恩,謝謝

6. 怎麼能更好的記歷史事件的時間

用相關法記。比如記住了1835年7月8號的某一歷史事件,那1935年7月8號的事也就比較容易記住。還比如記住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間,也可以聯想同一時間或前後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的歷史事件。
也可以用自己或自己知道的人的生日為參照記。
也可以探尋日期本身的規律,比如說1246年,246之間都相差2,比較好記;或者1271年,兩頭都是1,;還比如1347年,1+3=4,3+4=7等等。
我當時學歷史的時候,比較常用以上的方法,覺得挺適合自己的。我也時常列時間線,由前向後把發生的事件一一標到線上,然後觀察這些時間之間有沒有什麼規律(當然是自己賦予的規律),各事件之間都相差幾年等等。
希望可以幫到你!

7.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事件時間

答:
以中國近代史為例,也就是從鴉片戰爭(1840)開始,鴉片戰爭大家都知道目的,英帝開拓市場的結果,但是就開放了沿海4個城市,所以很容易推理出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肯定要打!在這里給大家一個小心得,近代史事件一般來說有一個20年左右一次跨度的有趣現象(看吧理科生才會總結20年現象這種東西)。根據20年現象,於是乎推理出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大約20年後,然後沿著20年現象再推理1880年左右,中法戰爭(1883~1885),好的大家再推20年,八國聯軍入侵(1900),再推20年五四運動(1919)和共黨成立(1921),再推20年抗日戰爭(1937)那麼近代史第一條線出來了,第二條線是以洋務運動(1861)為開端,但是這里注意洋務運動是發展所以有個所謂的爭論期大約10年,那麼開始20年現象推理(這里以1871開始推),中日甲午戰爭(1894).再推20年辛亥革命(1911),再推20年日本侵佔東三省(1931),再來20年新中國成立(1949)至此中國近代史串聯完畢!

8. 如何快速且高效地記歷史時間

可以是製作表格或者思維導圖,把它做下來就更加容易記憶。

9. 怎樣快速記憶歷史時間時間

1\最有效有辦法是多記,你把一期的時間集中在一張或者兩張紙上,每天看兩三遍,一周下來已經非常熟悉了 2\最省力的辦法,任何時間不單獨記憶,是任何時間!每一個時間都與別的時間建立一種橫向或者縱向的關系,比如同一時間里發生了哪些事件或者這一時間加一年加十年加二年減一年減二年減三年減十年是什麼事件,每次記同一事件時,都要把它和別的事件聯系起來記,這樣,你的記憶會省力一些,你的時間還可以和你的生日或者諧音或者你的電話號碼或者其他熟悉的數據建立聯系,這樣就好記多了 舉例: 1919:第三國際成立\五四運動 1920:中國成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小組(上海) 1921:中共一大\俄國新經濟政策實施 1922:中共二大\蘇聯成立\墨索里尼上台(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中共加入共產國際 1923:中共三大決定與國民黨合作 1924:國民黨一大標志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實現\列寧逝世\蘇聯制定第一部憲法 1925:兩次東征\五SA慘案引起五SA運動\孫中山逝世\聯共布十四大確定工業化方針 ...... 不信試試,決定會很快搞定時間的,我是歷史專業畢業的,記時間是強項,我以前就這么記時間
記得採納啊

10. 怎樣快速記憶歷史年代

一、十八個朝代。夏商周秦漢,三國晉十六, 南北朝隋唐,五代加十國,宋元明清畢。
二、十八個時間節點。
公元前四個:前1046年、前771年、前221年、前207年;
公元800年前七個:25年、220年、280年、317年、420年、581年、618年;
公元800年後七個:907年、960年、1206年、1279年、1368年、1644年、1911年。
三、10個朝代有劃分。

4朝分兩段: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漢–西漢、東漢;晉–西晉、東晉;宋–北宋、南宋。

三國分成魏蜀吳。

十六國:秦(前、後、西)、漢(成)、趙(前、後)、燕(前、後、南、北)、涼(前、後、南、北、西)、夏。

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魏(北、西、東)、北齊、北周。

五代:後(梁、唐、晉、漢、周)

十國:蜀(前、後)、南(唐、漢、平)、北漢、楊吳、馬楚、吳越、閩國


摘自--個人圖書館作者黑扭

閱讀全文

與怎麼記歷史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