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姓什麼
羋mǐ
屈原出生於楚國貴族,和楚王一樣,羋姓,楚國王室為羋姓熊氏,羋姓是就母系而言,熊氏是就父系而言。屈原系王族之後,和楚懷王熊槐為本家。春秋時期,楚武王封兒子「瑕」到屈邑去做首領,因為瑕王子本來在朝中做官,做得不錯,就讓他去享用屈邑的物產,人們於是稱他為「屈瑕」。
由此,楚王為羋姓熊氏,屈氏就成為了熊氏的一個支氏。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羋原。
人物背景:
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貳』 我國愛國詩人屈原姓什麼
姓羋。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 ,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2)我國歷史上愛國人士屈原姓什麼擴展閱讀:
屈原文學作品
1、《九歌·東皇太一》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這是《九歌》的開首篇,是祭祀東皇太一的祭歌。此詩自始至終只是對祭禮儀式和祭神場面的描述,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東皇太一的敬重、歡迎與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賜福人間,給人類的生命繁衍、農作物生長帶來福音。
2、《九歌·湘夫人》是戰國時期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此詩寫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產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詩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語調去寫,描繪出那種馳神遙望,祈之不來,盼而不見的惆悵心情。
3、《九章·懷沙》是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一般認為此詩作於屈原臨死前,是詩人的絕命詞。此詩歷述作者不能見容於時的原因與現狀以及南行的心情,為自己遭遇的不幸發出了浩嘆與歌唱,希望以自身肉體的死亡來震撼民心、激勵君主。全詩語句簡短有力,頗有氣促情迫之感,反映了詩人的實際感受與心境,在情感與表達形式上與詩的內涵渾然一體。
『叄』 小雞考考你:我國著名詩人屈原,姓什麼
羋姓,屈氏。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肆』 小雞寶寶考考你,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屈原姓羋。
羋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姓氏,祝融八姓。祖源地丹陽在湖北荊山一帶,其已經分衍為諸多其他姓氏。讀音為:miē或mǐ。
羋姓多以楚州、朗州、鄂州、岳州、襄陽、牂牁、夷陵、涪陵、九江、溧陽、新豐、丹陽、竟陵、弘農、武陵、彭城為郡望。今江蘇省的南京市、徐州市,安徽省的淮北市、宿州市,青海省的西寧市,河南省的安陽市,北京市,雲南省的滇池地區,均有羋氏族人分布。
(4)我國歷史上愛國人士屈原姓什麼擴展閱讀:
郡望
1、楚州:春秋戰國時期,楚州先後屬吳、越、楚等諸侯國。秦統一後建淮陰縣,楚州部分地區屬淮陰縣。
2、朗州:唐朝初期所稱,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其地因掘出楚國大鼎,而改置為鼎州,領雲陽,涇陽、醴泉、三原四縣;十年後的唐大定元年(公元701年)廢黜。
3、鄂州:歷史悠久,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
『伍』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羋,屈氏,名平,字原。是我國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及政治家。羋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姓氏,祝融八姓。
(5)我國歷史上愛國人士屈原姓什麼擴展閱讀:
祖源地丹陽在湖北荊山一帶,羋姓,是周朝時楚國貴族的祖姓,其已經分衍為諸多其他姓氏。讀音為:miē或mǐ。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
屈原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離騷》為代表的《楚辭》與《詩經》中的《國風》並稱為「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為後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種高尚精神。
參考資料:網路——羋姓
網路——屈原
『陸』 我國歷史上屈原其實姓什麼
我國歷史上屈原姓羋。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6)我國歷史上愛國人士屈原姓什麼擴展閱讀
屈原的成就:
屈原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屈原為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國富兵強的局面。關於屈原此次變法的內容,《史記》和《戰國策》記載非常簡略,後人無法窺其全貌。
而從《離騷》和《九章》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一是他的改革變法是受楚懷王之命的;二是「奉先功」,即繼承前輩革新家的遺業的;三是以「明法之嫌疑」,即建立新的法制為中心內容的;四是以國家富強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變法運動。
『柒』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屈原其實姓羋,就是《羋月傳》的「羋」。「屈」是他的氏,他的名為「平」,字為「原」。因先秦時代姓與氏有嚴格區分,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所以他叫屈原,而不叫羋原。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
(7)我國歷史上愛國人士屈原姓什麼擴展閱讀:
屈原的政治成就
1、獎勵耕戰。獎勵農耕,是為了增加賦稅,富國富民,獎勵征戰是為了加強軍事戰略裝備;商鞅和吳起的變法都是這一套路子,使百姓無論是務農還是出征,都有盼頭、奔頭和念頭,只有建立獎罰制度,臣工和百姓才會心甘情願的為爵位的驅使去竭盡全力。
2、舉賢能。戰國時代魏文侯首開禮賢下士之風,使魏國在戰國初期首霸百餘年;其次田齊的齊桓公辟稷下為學宮,招賢納士,到了齊威王時期,稷下學宮依然是超越大梁穩坐天下風華,成為天下士子趨之若鶩之地。屈原此時,這樣的改革也算是正當其時。
3、禁朋黨。鑒於楚國的貴胄和老世族往往結黨營私,狼狽為奸,對不同政見的臣工大肆攻訐,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約束杜絕。
『捌』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屈原姓羋。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
(8)我國歷史上愛國人士屈原姓什麼擴展閱讀
屈原取名:
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眾不同。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來,照字面上講,「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徵;「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徵,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的天地人三統。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個好兆頭。
楚國王室為羋姓熊氏,羋姓是就母系而言,熊氏是就父系而言。屈原系王族之後,和楚懷王熊槐為本家。春秋時期,楚武王封兒子「瑕」到屈邑去做首領,因為瑕王子本來在朝中做官,做得不錯,就讓他去享用屈邑的物產,人們於是稱他為「屈瑕」。由此,楚王為羋姓熊氏,屈氏就成為了熊氏的一個支氏。
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羋原。魏晉之後姓氏合一,就不再存在這個問題。
『玖』 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9)我國歷史上愛國人士屈原姓什麼擴展閱讀:
文學成就:
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中華才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稱「騷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一篇,《天問》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九章》九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遠游》《卜居》《漁父》各一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一篇。
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游》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據郭沫若考證,屈原作品,共流傳下來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