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近代有哪些重大革命
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中國近代史開端、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的簽定
1851年: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導火線:馬神甫事件)
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簽定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
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中俄《堪分西北界約記》簽定
1865年:阿古柏侵佔新疆
1876年:左宗棠出兵收復新疆
1878年:收復新疆(除伊犁外)
1884年:新疆設立行省 中法馬尾海戰爭爆發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 興中會成立
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結束,簽定《馬關條約》 「公車上書」
1898年:義和團運動興起 戊戌變法(維新變法) 京師大學堂創辦
1899年:大生紗廠試工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1901年:中國與八國簽定《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半封社會)
1905年:京張鐵路開始修建 科舉制廢除 南通博物院建立 第一部無聲電影拍攝《定軍山》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民國元年) 袁世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宣統退位(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結束)
1918年:新文化運動結束 魯迅發表《狂人日記》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馬克思思想在中國傳播
1919年:五四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
1927年:北伐勝利 國共第一次合作失敗(四一二政變)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南昌起義 八七會議 秋收起義 三灣改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局部抗戰開始)第一部有聲電影拍攝《歌女紅牡丹》
1932年:長春建立偽滿洲國 上海「一二八事變」
1840年--1919年:舊民主主義時期
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義時期
19世紀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
1927年4月12日--1949年4月23日:國民政府時期
1937年--1945年:八年抗戰
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戰爭
1950.10.25--1953.7:抗美援朝
1951:西藏和平解放
1950.6:朝鮮內戰
⑵ 中國古代重大社會變革有那些
真正稱得上重大的社會變革只有一個,就是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革。與此相比,往後的古代改革和變化都不夠深入和重要。
春秋戰國間的社會巨大變革,概括出來就是:經濟上由於鐵制工具的應用以及相應的技術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產生了巨大的進步;政治上由於生產力的變革,導致井田制和貴族階級的瓦解,小農經濟的產生和相應的中央集權體制的出現;思想上為適應這一變革,產生了百家爭鳴的學術思想,最終總結為後世的儒家統治之道。
這一系列巨大的變化為中國古代後來的社會發展(無論經濟、政治和文化)構造了一個基本框架。
⑶ 中國歷史上總共有哪些革命
辛亥革命: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把總統的位置讓給袁世凱,袁世凱竊取革命勝利果實,革命最終失敗。它的積極意義是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 新民主主義革命:毛澤東領導廣大無產階級進行革命,並於1949年成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感謝採納
⑷ 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化變革具體指什麼事件
夏朝建立,標志中國進入奴隸社會,成為一個國家
商鞅變法 標志中國逐漸進入封建社會
秦朝建立 中國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
第一次鴉片戰爭 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辛亥革命 中國推翻帝制,進入民國時期
五四運動 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新中國成立 中國推翻了三座大山 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
⑸ 中國近代史四次變革是什麼
1,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在客觀上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但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2,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3,清末新政
清廷力圖在軍事、官制、法律、商業、教育和社會方面進行一系列系統性改革,改革也波及了內地和東北、蒙古、西北和西藏各地,由於改革政策的「支離、拖沓」和一些官員的「敷衍」,沒有取得太大進展,但「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現代化,也為辛亥革命的興起提供了准備條件。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5)歷史上社會革命有什麼擴展閱讀
洋務運動主要內容:
1、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
2、以「求富」為旗號,興辦輪船、鐵路、電報、采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如在上海創辦的最大的民用企業是「輪船招商局」。同時推動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3、創辦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出國深造,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就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校。
⑹ 搜集歷史上社會革命的材料
針對第一答題者的評語:你他媽的放屁商鞅變法、李悝的魏國變法,也能算是「溫和」改革,一部商君書讀來就是四個字(慘礉少恩),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你亂答個毛啊!
禹傳子 家天下、三家分晉 田氏代齊、秦朝大一統;歷代的農民起義,比如秦末農民起義、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隋末農民起義、唐黃巢起義、元末劉福通朱元璋起義、清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西西里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高麗賤民起義、歐洲宗教革命、尼德蘭革命、法國大革命、俄國的二月革命、土耳其的凱末爾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印度民族大起義、巴布教徒起義、蘇丹馬赫迪起義、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巴黎公社社會主義運動、俄國十月革命 。(這些個廢話跟改革,風馬牛不相及吧!)
在我看來溫和改革沒有特定的范疇,凡是有以下特點的都能歸為溫和改革,(在社會自治的基礎上,實行執政與監督的二元權利分離)。
當然激進改革也有他的特點比如:它往往是無搞改革、後求發展,改革階段好比「淚水之谷」,通過人為降低發展速度來推動改革;可見激進改被動性,有偶然等特點,凡是社會出現動亂,朝代更迭都是激進改革的前奏!沒有特定形式的具體行為!
⑺ 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的內容是什麼孫中山為什麼主張進行這三種革命
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異族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可須臾緩。而民生主義歐、美所慮積重難返者,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國治民生主義者,發達最先,睹其禍害於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
——孫中山《民報·發刊詞》
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願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願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願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
——孫中山《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內容:
1.民族革命——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3.社會革命——實現土地國有,改變封建土地所有制
原因:
1.清統治者已為帝國主義侵華工具
2.推翻清政府,還要鏟除君主專制
3.解決革命後社會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