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看待歷史文化

如何看待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04 07:25:22

A. 你是怎樣看待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呢

中國作為東方大國,所擁有的五千年文明史,其實簡單理解就是告訴世人東半球的人是如何生存發展至今的。比之西方文明,更深沉內斂,注重內在。

B. 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民族5000年 的歷史文化

  1. 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和歷史觀。需要文化自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

  2. 辯證分析中華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 正確處理好繼承發展和創新的關系。

  4. 反對封閉主義和守舊主義。

C. 歷史文化給平靜的生活增添了樂趣,你怎麼看待它呢

我覺得歷史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分支,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要去學習歷史文化,並且去傳承。

D. 對待歷史文化應持怎樣的態度

1 面對不同文化,應採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行為方式 的差異要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

2(對於中華文化)

保護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弘揚民族文化並不意味著毫不加批判,全盤吸收。傳統文化只有融合新時代精神,並且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才能保持生命力,才能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因此對於傳統文化我們因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1)辯證否定原理認為:①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自我否定,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②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是新質代替舊質的質變或飛躍,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③否定是事物聯系的環節。它對舊事物的否定是包含著肯定和繼承的否定。④辯證否定作為事物發展環節和聯系環節的統一,其實質是「揚棄」,是克服和保留的統一,新事物既克服舊事物中消極的因素,又保留舊事物中積極的成果。
(2)形而上學的否定觀是:①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強加於事物的。②否定是對事物的消滅,是發展的中斷。③否定是絕對的否定,否定一切,全盤拋棄。
(3)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反對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具有重意義。它要求我們對待歷史文化遺產,要採取批判地繼承的態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義的糟粕,吸取其精華,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E. 如何看待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具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F. 如何看待並處理歷史文化和未來發展的關系

歷史不能忘記,但也不能就抓著歷史不放,畢竟人活的還是將來和現在。我們應該從歷史時間中吸取經驗教訓,並把這種檢驗和教訓放在未來的發展中,杜絕歷史事件在未來再次發生。

G. 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感受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悠久的文化歷史,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歷史遺產。文物是古代發展的一面鏡子,可以直觀,清晰地了解我們國家的發展。文物承載著歷史文化,承載著燦爛的文明,維護著國家精神。

歷史文物是中國歷史的見證。秦始皇的兵馬俑仍然挺拔而宏偉。隋朝的大運河海浪在1000年前擊敗了該銀行的堤防。唐代的唐三齋依然閃耀著光芒。損壞的Genmeien遺骸總是讓人聯想到數百年來的風風雨雨,繁榮,屈辱,悲傷和不滿。這些文化遺產在高低不平的心中熾熱而頑強,將威嚴帶給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歷史發展。

歷史文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歷史文物具有很高的藝術精神,具有研究和欣賞的價值,而文化文物是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他們經歷了多年的風雨和戰爭,正在建造中國的長城。它已成為中國國家統一的象徵,而且從2000多年以來就不可能將長城與知識區分開。歷史遺跡不可分離。歷史文物具有鮮明的傳統風格和含義,是中國國家的象徵。

文物古跡是中華民族的靈魂。當您進入Genmeien遺址時,您會看到Yamagata水系統,花園的圖案,建築物的地基,岩石的碎片和雕刻的遺跡,但是Genmei的破壞被稱為「國家的軟弱」。我目睹了簡單的原則。在廢墟的這一側維護廢墟可以鼓勵中國人進行反思和自我檢查,促進自尊,自信,自我完善和加強民族團結。



我們的祖先從遠古時代到近代都曾舉著火把,並拋棄了寬廣,不屈,向上的民族靈魂。這些文化遺產是我們國家奮斗的靈魂。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歷史,並保留了許多古典文化遺產。它們是閃耀在藝術寶庫中的珍珠。這些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但是,即使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人為的破壞,一些文物也遭到了嚴重破壞,而另一些則成為遙遠的歷史。記憶。因此,保護文物至關重要。

為了保護文物,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文化信心。從繼承中華文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夢想出發,有必要加深對保護和利用文物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性。

我們必須共同努力保護文物。應當理解,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僅是文化保護部門的事,而且是全黨乃至全國人民的共同責任和義務。通過保護,傳承和促進歷史文物,傳播歷史文化,發揚中華文化並使其永存下去,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歷史文物工作,感受到了遺產的魅力,您可以感受到魅力。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