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名酒歷史文化
中國名酒譜
中國名酒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評酒機構,間隔一定時期,經過嚴格的評定程序確定的。中國名酒代表了我國釀酒行業酒類產品的精華。中國名酒按酒的種類分別評定。在全部名酒中,白酒類名酒數量最多。下面根據酒的種類重點介紹黃酒類和白酒類的國家名酒。
一 黃酒類名酒
黃酒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歷史上,黃酒名品數不勝數。由於蒸餾白酒的發展,黃酒產地逐漸縮小到江南一帶,產量也大大低於白酒。但是,釀酒技術精華非但沒有被遺棄,在新的歷史時期反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黃酒魅力依舊,黃酒中的名品仍然家喻戶曉,黃酒中的姣姣者仍然像一顆顆璀燦的東方明珠,閃閃發光。
1 紹興加飯酒
紹興黃酒可謂是我國黃酒的姣姣者。紹興酒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在歷代文獻中均有記載。宋代以來,江南黃酒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尤其是南宋政權建都於杭州,紹興與杭州相距相近,紹興酒有較在的發展,當時的紹酒名酒中,首推"蓬萊春"為珍品。南宋詩人陸游的詩句中,不少都流露出對家鄉黃酒的贊美之情。清代是紹興酒的全盛時期。釀酒規模在全國堪稱第一。紹酒行銷全國,甚至還出口到國外。紹酒幾乎成了黃酒的代名詞。目前,紹興黃酒在出口酒中所佔的比例最大。產品遠銷到世界各國。紹興酒釀酒總公司所生產的品種很多,現代國家標准中的黃酒分類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紹興酒的品種及質量指標為依據制定的。其中紹興加飯酒在歷屆名酒評選中都榜上有名。加飯酒,顧名思義,是在釀酒過程中,增加釀酒用米飯的數量,相對來說,用水量較少。加飯酒是一種半干酒。酒度15%左右,糖份0.5%-3%。酒質醇厚。氣郁芳香。此外,還有元紅酒、善釀酒、香雪酒等酒都具有很高的品質,遠銷國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2 福建龍岩沉缸酒
龍岩沉缸酒,歷史悠久。在清代的一些筆記文學中,多有記載。現在為福建省龍岩酒廠所產。這是一種特甜型酒。酒度在14-16%,總糖可達22。5-25%。內銷酒一般儲存兩年,外銷酒需儲存三年。該酒在1963,1979,1983年三次榮茯國家名酒稱號。龍岩沉缸酒的釀法集我國黃酒釀造的各項傳統精堪技術於一體。比如說,龍岩酒用曲多達4種,有當地祖傳的葯曲,其中加入30多味中葯村;有散曲,這是我國最為傳統的散曲,作為糖化用曲。此外還有白曲,這是南方所特有的米曲。紅曲更是龍岩酒釀造必加之曲。釀造時,先加入葯曲,散曲和白曲,先釀成甜酒娘,再分別投入著名的古田紅曲及特製的米白酒。長期陳釀。龍岩酒有不加糖而甜,不著色而艷紅,不調香而芬芳三大特點。酒質呈琥珀光澤,甘甜醇厚,風格獨特。
二 白酒
白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評定的。現分為醬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濃香型,其它香型(董香型,鳳香型,芝麻香型等)。
1 貴州名白酒:茅台酒,董酒
醬香型名白酒有貴州茅台酒,四川郎酒等酒。貴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雖產於兩個不同的省,但是茅台酒的產地貴州仁懷和郎酒的產地四川古藺在地理位置上卻是非常接近的。這兩地都分布在赤水河畔,前者位於黔北,後者位於川南。赤水河經貴州仁懷,習水,再流經四川古藺等縣,至四川合江縣匯入長江。醬香型名白酒中以貴州茅台酒最為著名,有國酒之美稱。
在清代,由於川鹽入黔,赤水河是川鹽從長江經瀘州,合江等地的一條水上通道。清代詩人鄭珍曾寫道:"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正是頻繁的鹽業運輸,促進了赤水河兩岸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當地釀酒業的發展與興旺。貴州茅台酒的美名開始流傳開來。
茅台酒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特殊風格,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艷,低而不淡,聞之沁人心脾,入口盪氣回腸,飲後余香綿綿。茅台酒最大的特點是"空杯留香好",即酒盡杯空後,酒杯內仍余香綿綿,經久不散。茅台酒在歷次國家名酒評選中,都榮獲名酒稱號。茅台酒還是許多重大的外事活動的見證人,因而被譽為"國酒","外交酒"。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也稱茅台酒是美酒。茅台酒的獨特風味,除了獨特的釀造技術外,在很大程度上,還與產地的獨特地理環境有密切關系。茅台酒廠在赤水河之畔,該水系受國家有關政策的嚴格保護,周圍不允許建有污染源的工廠。更為獨特的是,川黔這一帶的濕潤,悶熱的氣候,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菌群。這些微生物在酒麴和原料上的繁殖,其復雜的生物代謝機理,使茅台酒的風味成份更加復雜,協調。這是其它地方所無法模擬的。在貴州茅台以外的地區建廠,即使嚴格按茅台酒的生產工藝技術生產,也無法釀制出真正的茅台酒。
董酒產於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釀酒作坊釀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為"董酒"。1957年建立遵義董酒廠,1963年第一被評為國家名酒,1979年後都被評為國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於濃香型,也不同於醬香型,而屬於其它香型。該酒的生產方法獨特,將大麴酒和小曲酒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
2 汾酒
汾酒產於山西省境內呂梁山東岳,晉中盆地西沿的汾陽縣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作為我國白酒類的名酒,山西汾酒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名酒。清代成書的<<鏡花緣>>中所列的數十種全國名地名酒,汾酒名列第一。清代名士的筆記文學中,曾多次盛贊山西汾酒。汾酒屬清香型白酒。
3 四川名白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全興大麴,郎酒和沱牌曲酒
我國的各省名白酒中,四川所產的占的數量最多。原有五種國家名酒,素有"五朵金花"之美稱,後又增加到六個。在第五次全國名白酒評比中,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全興大麴,郎酒,四川沱牌曲酒榮獲國家名酒稱號。除郎酒屬醬香型白酒外,其餘都屬於濃香型白酒。
五糧液,原名為"雜糧酒",產於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該酒由高梁,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穀物為原料釀制而成,相傳創始於明代。現在該廠還有明代一直留傳下來的釀酒老窖,宜賓市博物館還保存著一張"雜糧酒"的技術秘方。1929年定名為"五糧液。五糧液酒具有"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被認為在大麴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稱。該酒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瀘州老窖特曲酒,作為濃香型大麴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聞名於世。1915年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歷屆國家評酒均獲"國家名酒"的稱號。
劍南春產於四川省綿竹縣。其前身當推唐代名酒劍南燒春。唐憲宗後期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就將劍南之燒春列入當時天下的十三種名酒之中。當然,當時所指的劍南,是指劍門關之南,唐代所謂的"劍南道"之省稱,綿竹作為當時劍南道屬下的一個縣。現今酒廠建於1951年4月。劍南春酒問世後,質量不斷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首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4 古井貢酒
該酒產於安徽省亳縣古井酒廠。魏王曹操在東漢末年曾向漢獻帝上表獻過該縣已故縣令家傳的"九釀春酒法"。據當地史志記載,該地釀酒取用的水,來自南北朝時遺存的一口古井,明代萬曆年間,當地的美酒又曾貢獻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貢酒"這一美稱。古井貢酒屬於濃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純如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特點。
5 江蘇名白酒:洋河大麴與雙溝大麴
洋河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洋縣洋河鎮洋河酒廠。洋河鎮地外白洋河和黃河之間,距南北大運河很近,在古代時,水陸交通極為方便。是重要的產酒和產曲之鄉。洋河大麴屬於濃香型白酒。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後,三次被評為國家名酒。雙溝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1984年的第四次全國評酒會後,該酒以"色清透明,香氣濃郁,風味協調,尾凈余長"的濃香型典型風格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6 西鳳酒
西鳳酒產於陝西省鳳翔縣柳林鎮西鳳酒廠。西鳳酒屬其它香型(鳳型)。曾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參考資料:中國名酒網
㈡ 臨川貢酒的介紹
臨川貢酒,系列產品系江西臨川酒業有限公司研究開發的富有「才子之鄉」地方傳統特色的中高檔白酒產品。臨川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酒文化源遠流長,經過多年研究挖掘出來的歷史名酒---臨川貢酒文化,自古便是臨川文化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㈢ 中國歷史文化名酒有哪些
現在來看,具有歷史文化分名酒有以下中國八大名酒是茅台酒、五糧液、古井貢酒、劍南春、瀘州老窖特曲、汾酒、西鳳酒、董酒。
㈣ 古井貢酒哪種最好
目前古井貢酒最好的是26年份原漿酒。口感更加香醇。
古井貢酒是亳州傳統名酒。產自安徽省亳州市,屬於亳州地區特產的大麴濃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稱、被稱為中國八大名酒之一。
古井貢酒在中國釀酒史上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其淵源始於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將家鄉亳州產的「九醞春酒」和釀造方法進獻給漢獻帝劉協。以「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獨特風格,贏得了海內外的一致贊譽。
產品特點
古井貢酒,屬於濃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醇如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昧經久不息」的特點。它以安徽淮北平原優質小麥、古井鎮優質地下水以及顆粒飽滿、糯性強的優質高梁為原料,並在亳州市古井鎮特定區域范圍內,利用其自然微生物環境,按古井貢酒傳統工藝生產而成。
古井貢酒呈香、呈味的酯類物質,在種類和含量上普遍多於其他濃香型大麴酒。通過定量分析,古井貢酒含有80多種香味物質,比其他濃香型酒多15~30種,並且這些香味物質的含量是其他濃香型酒的2~3倍。
同時,在古井貢酒中還擁有一個完整的有機酸丙酯系列,這是其他濃香型大麴酒所沒有的。
古井集團所在的安徽省亳州市,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出於對文化的尊重,近幾年,古井貢酒還做了一件令人肅然起敬的事,為糾正很多人對「亳」字的誤讀,2016年、2017年,古井貢酒連續冠名央視春晚,發起「全民讀亳」「讀亳有獎」活動。
傳承保護傳統技藝、推介家鄉文化,作為品牌企業,古井貢酒展現了大品牌的大擔當。
今年疫情期間,古井貢酒更是擔當盡責,以2000萬元善款捐助一線,以愛心物資支援各地經銷商;員工志願者也走向企業所在地的街頭巷尾,協助設置捐贈點、勸返點,為抗疫一線的醫護及患者送上愛心餐;同時做到守土有責,成為安徽第一例復工人數最多的工廠。
一個優秀的品牌,絕不僅獨善其身,還會自覺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在行業樹立標桿,為社會多做貢獻,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這一點,與古井貢酒的品牌價值觀「做真人、釀美酒、善其身、濟天下」不謀而合。
若你有一天走近古井,看到古井人對白酒釀造技藝的匠心傳承、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以及對品牌文化的自覺踐行,就會瞭然,其大品牌的大擔當從何而來。
在古井老廠區,一位手握酒瓶的人物雕像引人駐足,他是古井第一代創業者、老廠長聶廣榮。在當年「人擔水,驢拉磨,手拌曲麩用腳和」的年代,他帶領釀酒工人們艱苦奮斗,潛心鑽研,讓古井貢酒在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一舉奪得老八大名酒的榮耀,並四次蟬聯中國名酒金獎。
聶廣榮等老一輩的工匠精神在古井接續傳承,一批又一批工匠人成長起來、接力下去。
今年是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馬金寬在古井工作的第27個年頭,他負責制曲車間監督工藝,從進料、采曲、進曲、發酵到出曲,每一個階段都要介入。時值夏日高溫,豆大的汗珠掛滿額頭,但他對每個環節都沒有半點馬虎,「釀酒是需要匠心的,哪一點不到位就會影響品質。」
在古井,工匠精神內化於員工的心底,也體現在釀造工藝的全流程,從選擇最適宜的六穀開始,到秉承九醞酒法古方,沿用老窖池,然後經過擇層取醅、擇時摘酒等創新工藝得到原酒,再經過多年窖藏、高科技淬煉,一杯好酒前前後後需經歷128道工序。
為了強化質量把控,古井創立「135精益質量」管理模式,以食品安全隱患排除、酒體質量優化提升、生產過程堅定管控、技術研發項目定位、市場反饋快速響應的五大行動,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這一模式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工業企業質量標桿」。多年來,古井貢酒在國家及省市檢驗合格率100%,榮獲「全國質量檢驗穩定合格產品」稱號。
工匠的精神帶來過硬的品質,優良的品質贏得用戶的信賴,2019年,古井貢酒營收首破百億,居全國白酒第一方陣,徽酒首位。
百姓的口碑勝過金杯銀杯,成就了古井的品牌,而品牌的背後又意味著更大的責任,需要更大的擔當。
「作為世界上工藝最復雜的蒸餾白酒,中國白酒的釀造技藝經過一代又一代釀酒技師不斷探索實踐,已經形成了中國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梁金輝看來,堅定文化自信,品牌企業當有更大作為。
愛之深,情之切,古井貢酒勇敢挑起中國白酒文化走出去的重任,連續五年舉辦全球酒文化巡禮,先後走進美國、法國、義大利等,以酒為媒,與世界對話。
2019年,古井貢酒首倡「中國釀,世界香」,錨定國際化之路,力推中國白酒出海戰略布局。大品牌大擔當,古井鏗鏘前行。
㈤ 古井貢酒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古井貢酒系用古井泉水釀造,產於魏武帝曹操的家鄉一安徽省毫縣(古稱樵陵)城西北二十公里減店集。據史書記載,毫縣有悠久的釀造歷史。早在三國時期,曹操就總結出釀酒操作法為「九釀法」,並在家鄉生產出「九釀春酒」為當時的名酒,曾留下「青梅煮灑論英雄」的著名歷史典故,以及「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之詩句。根據毫縣志記載,古井系南北朝時梁大通四年(公元532年)南梁與北魏交戰遺跡,迄今一千四百餘年,因水質清徹透明,飲之微甜爽口,民間有「天下名井」之稱,歷代當地人民均以此水釀酒,酒味甘美醇和,濃郁芳香,明清兩代曾進貢給封建皇帝享受,古井貢酒因此而得名。
㈥ 關於古井貢酒的品牌真實性論述(400字)
網路搜一下
㈦ 古井貢酒1995紀年酒怎麼樣
不錯!我就是在這家公司買的!價位挺上道兒的!下次有需求再過來光顧呢!
㈧ 酒在中國歷史悠久,中國千年酒文化是怎樣的
中國白酒歷史悠久,最初古人是用穀物發酵後泡酒,後來開始用曲釀酒,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還和西方進行文化互通,正式發明蒸餾酒是在北宋到晚清的那段時期。18世紀後也引進了一些西方的酒,使釀酒業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目前白酒技術相當成熟,已經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