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洞庭湖的來歷和相關傳說
君山,一望無際,所以叫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
洞庭湖古稱「雲夢澤」,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綺麗迷人。洞庭湖浩瀚迂迴,山巒突兀,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漁帆點點,蘆葉青青,水天一色,鷗鷺翔飛。春秋四時之景不同,一日之中變化萬千。古人描述的「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 「江天暮雪」等,都是現在東洞庭湖的寫照。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峰,這里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一小時。游覽群山需要用一天時間,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暢游洞庭湖,真是一舉兩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君山是一座長形的小島,由72座大小山峰組成。君山雖小,名勝古跡、神話故事卻美不勝收。
相傳在遠古時代,洞庭湖中並沒有島。每當狂大作、白浪滔天時,來往船隻無處停靠,常被惡浪吞沒,當地人民苦不堪言。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們忍痛脫下身上的螺殼,結成一個個小島,後來連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變成的。
又相傳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女英隨後趕來,船被風浪阻於洞庭山。忽聞禹帝已死於蒼梧(今廣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絕,扶竹南望,涕淚縱橫,點點淚珠灑於竹上,呈現斑斑點點,因此便成了現在君山北邊生長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慟過度身亡,葬於此地,故在君山東麓有二妃墓。民間有詩曰:「禹帝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雲水間。當時垂淚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堅石柱,上刻麒、麟、獅、象浮雕。墓前一對石柱,上刻楹聯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諸斑淚一人」。二妃稱為君妃、湘妃,為了紀念她們,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也叫湘山。據說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稱的由來。
有趣的是,君山在歷史上還有過負罪的傳說。據傳,秦始皇當年巡狩天下,船過君山時,忽然風浪大作,始皇大怒,說:「我真命天子行舟,本應風平浪靜,是誰如此大膽,竟敢興風作浪?」接著,他便問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說是君山。始皇一聽愈加惱怒,說:「普天之下,唯我為『君』,怎麼山也稱起『君』來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樹木,並下令於石壁上刻封山令。今臨湖石壁上仍可見一石印,長1米,寬0.8米,字跡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稱為「封山印」。
君山上的「柳毅井」,是後人演繹唐人李朝威所寫《柳毅傳》的故事開鑿的。柳毅是個落第書生,路遇一個滿面淚痕的牧羊女。她自稱是洞庭龍王的女兒,因受丈夫虐待而流落此地,遂祈請柳毅由枯井入海捎信給龍王,盼能早日被救回龍宮。柳毅來到君山,找到枯井,直下龍宮,完成傳書之託。龍女得救後,和柳毅結為夫妻。現存「柳毅井」,在君山龍舌山之尾,建築別致。井口直徑1米,深10餘米,井壁有一手持寶劍的巡海神浮雕,傳為柳毅的引路者。離井5米處有一斜道伸向井中,道兩側有蝦兵蟹將浮雕,傳為迎柳毅下湖的兵將。
君山上還有一個群山懷抱的大坪,那便是宋紹興元年鍾相、楊么率農民起義軍安營紮寨之處。當年不堪官府壓迫的貧苦漁民,在此揭竿而起,設水寨,造戰船,出沒於八百里洞庭。現在君山上還留有軍師洞、點將台、萬人鍋等古跡。
此外,洞庭山上還有軒轅台,傳說為黃帝鑄鼎之處;有射蛟台,傳為小後羿在此射蛟;酒香山傳說盛產酒香藤,能釀長壽酒,漢代東方朔曾在此偷飲;朗吟亭則因呂洞賓在此吟詩而得名。
㈡ 洞庭湖有幾年歷史了
史載,洞庭湖原為古雲夢澤的一部分(春秋時,夢在楚方言中為「湖澤」之意,與漭相通),本為華夏第一大淡水湖。當時的雲夢澤橫亘於湘鄂兩省間,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故司馬相如《子虛賦》有「雲夢者八九百里」之說。後由於長江泥沙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著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 歷史早期的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質史上雖與江漢平原的雲夢澤同屬於「江漢——洞庭凹陷」,但在歷史時期,它是作為一個獨自的水系而存在和發展的,並不屬於古雲夢澤的范圍。《山海經》:「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莊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稱洞庭為平野。說明當時湘、沅、澧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與長江交匯,洞庭湖地區還只是一片河網交錯的平原,只是後來環繞君山的所謂「洞府之庭」形成了一個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稱。1957 年在安徽壽縣出土的戰國楚懷王六年(前323 年)制「鄂君啟節」,所述舟節西南水路銘文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資、沅、澧、油」。從舟節銘文水流交匯不及入湖來看,與《山海經》、《莊子》所載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觀也是一致的。 《水經》記載:澧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東入於江」;沅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入於江」;湘水「又北過下雋縣西,……又北至巴丘山,入於江」;資水「又東與沅水合於湖中,東北入於江也」。說明在君山西南的資、沅二水交匯處,有湖泊的存在。戰國時屈原在《楚辭·九歌·湘夫人》中「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當即指此湖。只是由於那時這一夾在沅、資二水之間的湖泊水體很小,尚未為人所注意,因而《尚書》、《周禮》、《爾雅》、《呂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有名的澤藪之內。 東晉以後洞庭湖的逐漸擴展 東晉、南朝之際,隨著荊江內陸三角洲的擴展和雲夢澤的日趨萎縮,以及荊江江陵河段金堤的興築,強盛的長江來水,向荊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華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帶,進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澤平原,從而形成為一片煙波浩瀚的巨澤。 北魏酈道元為《水經》作注時,已充分反映了洞庭湖擴展的這一巨大變化。他指出湘、資、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並雲「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盛弘之在《荊州記》中,也作出相同的描繪:「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數百里,日月出沒其中」。青草為洞庭湖的通稱。 歷史時期洞庭湖區一直處於緩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荊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區,很少受到長江泥沙淤積的影響。唐宋時期,洞庭湖水面進一步向西擴展,號稱「八百里洞庭」。《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橫亘七八百里」的記載。唐代詩人李白在《游洞庭湖》詩中描寫:「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可見其湖面的遼闊及氣勢的雄偉。 明、清之際,洞庭湖的面積繼續有所擴展。明嘉靖、隆慶(1522—1572年)年間,張居正為了保護在湖北安陸的「顯陵」以及他自己家鄉江陵的安全,採取「舍南救北」的方針,在荊江北岸築起黃檀長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長江水沙多由荊南排入洞庭湖區,在湖底淤高而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斷擴展,逐漸有西洞庭湖與南洞庭湖的形成。於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濫,方八九百里,龍陽(今漢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耳」。這一洞庭湖向西南擴展的形勢,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1821—1850 年)。其時洞庭湖「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今常德)、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寰湘陰,凡四府一州九邑,橫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沒其中」。這是洞庭湖的全盛時期。 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日趨萎縮中的洞庭湖 清咸豐二年(1852 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 年),荊江南岸相繼發生藕池及松滋決口,加上原有太平、調弦兩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荊江泥沙大量輸入洞庭湖。這使湖區沉積量遠遠超過湖盆構造下沉量。一百多年來,湖泊正經歷著自然葑淤消亡的過程。而由於泥沙的淤積和盲目的圍墾使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原來位於湖濱的常德、澧縣、安鄉、益陽等城市,現在距湖遠的已有十餘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區面積已縮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來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現已小於鄱陽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80年代以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澤化演變。
㈢ 洞庭湖 為什麼叫"洞庭"由來是什麼
由來: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岳陽樓下的洞庭湖是遠古時代雲夢澤的遺跡,它的湖面十分寬廣,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說。雖然現在它的面積比以前已經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國第二大淡水湖泊。
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洞庭湖由東、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個較大的湖泊組成,呈現一派水流沼澤、河網平原地貌景觀,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部敞口的馬蹄形盆地,濱湖風光秀麗。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勝跡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洞庭湖是燕山運動斷陷所形成,第四紀至今,均處於振盪式的負向運動中,形成外圍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緣有桃花山、太陽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島狀山地突起,環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濱湖崗地低於120米者為侵蝕階地,低於60米者為基座和堆積階地。
中部由湖積、河湖沖積、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組成的堆積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現水網平原景觀。洞庭湖分為西、南、東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
洞庭湖呈現一派水流沼澤、河網平原地貌景觀,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部敞口的馬蹄形盆地,西北高,東南低;湖體呈近似「U」字形。
㈣ 洞庭湖的由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長江側畔造就了一片天水相連、風光無限的湖泊,古人又用自己的智慧,為之創造了一個優美動聽而又頗具神奇色彩的名字———洞庭湖。
「洞庭」一詞,始見於《楚辭》。屈原在他的詩篇中多次提到「洞庭」。如:《九歌?湘君》中有「駕飛龍兮北征,吾道兮洞庭」,《九歌?湘夫人》中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在洞庭湖畔度過了近二十年的流放生活,「愁苦而窮終」。從《九歌》推測,「洞庭」之名始於二千三百多年前。
在歷史上,對「洞庭」名稱的由來,仁智各見,眾說紛紜。《山海經?中山經》稱:「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有學者稱,《山海經》所提「洞庭之山」即今洞庭湖中的君山;「帝之二女」即屈原詩中所稱「湘君」「湘夫人」。《巴陵志》也記載:「洞庭山即君山。」但《山海經》只提及「洞庭」或「洞庭山」,並未提到「洞庭湖」。直到唐代,李思密在《湘君廟紀略》中寫到:「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洞府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所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亦猶彭蠡湖中有鄱陽山,後人遂以彭蠡為鄱陽湖也。」才將「洞庭」與湖聯系起來。
《中國歷史地名詞典》在解釋「洞庭」之名的由來時,稱:「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即此。」這種說法值得商榷。據查,該說法引自《莊子?天運篇》:「北門成(黃帝近臣)問於黃帝曰:『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始聞之懼,復聞之怠,卒聞之而惑,盪盪默默,乃不自得。」其中,「洞庭之野謂天地之間也」。
先秦兩漢時期,有學者稱「洞庭湖」別名「九江」。此說源於《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因岳陽古稱「巴陵」,故以此認為「東陵」即「巴陵」,進而把九江定為「洞庭湖」。據《漢書?地理志》載,《禹貢》所稱「九江」根本不在湖南境內,而在漢潯陽境內,即今湖北廣濟、黃梅一帶。清末魏源力主「辟洞庭為九江之妄」:「至以九江為洞庭,無論洞庭是湖非江,且入湖之水唯沅、湘、資、澧……安得有九?」
洞庭為湖泊名稱,但自先秦至漢代的許多地理、水利著作均未曾記述。《禹貢》作為我國古老的地理著作,多處提及雲夢澤、彭蠡(今鄱陽湖)、震澤(今太湖),也惟獨不見洞庭湖之名。《漢書?地理志》記有三十多個湖泊名,洞庭湖仍榜上無名。只有酈道元的《水經注》才將洞庭湖與長江及雲夢、彭蠡等大江大湖齊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說法不一。比較多的學者認為,洞庭湖在春秋時代只是一個平淺型湖泊,面積小,荊江主河道尚未形成。古雲夢澤江湖相混,汛期汪洋一片,比洞庭湖大好幾倍,因此人們將洞庭湖略而不記。明代《君山記》說:「雲夢澤在郡治西,與洞庭、青草二湖相連,洞庭在北,青草在南,雲夢在西,合為一湖。」但這時的雲夢澤已處在消亡、解體之中,而洞庭湖在擴大。
歷代名家如屈原、李白、杜甫以至王夫之、魏源等,都留下了取材於洞庭湖自然風光或歷史文化的詩篇,傳誦至今。毛澤東主席1964年秋從長沙乘火車返京途中,在岳陽車站做短暫停留,曾手書杜甫名詩《五律?登岳陽樓》,而他自己也在1961年寫下了《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㈤ 洞庭湖簡介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里(一說2740平方公里);但它還有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積(一說1.878萬平方公里)。兩者合計,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勝跡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洞庭湖區,位於長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洞庭湖為核心,向東、南、西三周過渡為河湖沖積平原、環湖丘陵崗地、低山,為一碟形盆地。在行政區劃上,包括岳陽、華容、湘陰、南縣、安鄉、漢壽、澧縣、臨澧、桃源、望城10縣,臨湘、沅江、汨羅、津市4縣級市。
以及岳陽市的岳陽樓區、君山區、雲溪區,益陽市的資陽區、赫山區,常德市的武陵區、鼎城區7區,共計21個縣市區,此外還涉及湖北省的松滋、公安、石首等縣市。其中湖南部分土地面積3.17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15%。
洞庭湖區是湖南乃至全國的「魚米之鄉」,周圍地區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農業生產基礎雄厚,勞動力眾多。建立洞庭湖環湖經濟圈對於加速洞庭湖區以至湖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強調經濟效益並堅持環境效益的前提下,可建立全國特大型商品糧基地、商品生豬基地、商品水產基地、高水平創匯農業基地和生態農業基地;建立高層次、高水平的旅遊基地、科技文教基地以及商貿基地,實現湖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先秦兩漢時期,洞庭湖又稱「九江」,它匯合了湘、資、沅、澧四水及荊江的分洪水流,向北流入長江。當時江水能到達澧水下游並過九江,即分流通過洞庭湖,而荊江南岸至澧水下游的地勢為北高南低(這與現在的情形正好相反)。
由於荊江上游的長江流域及四水流域人口稀少,開發程度低,原始森林保存尚較完好,水土流失情況極為輕微,因此,洞庭湖雖然接納四水與荊江分流洪水,但入湖泥沙很少,水流清澈。
㈥ 洞庭湖區的歷史沿革
據歷史資料統計,1825年洞庭湖湖泊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容積4000億立方米。經專家重新論證,洞庭湖湖泊面積約為3998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在湖南經濟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洞庭湖,正在實施一項史無前例的巨大整治工程,目標是提高抵禦洪水的能力,到2010年使湖泊面積達到4577平方公里,重現歷史上「八百里洞庭」的浩盪氣勢。
㈦ 洞庭湖資料
洞庭湖的資料: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里;但它還有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積。兩者合計,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勝跡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總結,清代《洞庭湖志》所載"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景"、"月影"、"雲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漁影"、"鷗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1988年8月,「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㈧ 張修桂|洞庭湖演變的歷史過程是怎樣的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中游下荊江的南岸,面積2,740平方公里,容積178億立方米,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泊。它接納湖南的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分流(調弦口已於1958年冬堵塞),由岳陽城陵磯泄入長江,多年平均徑流量1661.5億立方米,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
整個華容隆起地帶,尤其是石首以西部分具有較大的沉降幅度,這就導致該地區埋藏階地以及下荊江南移入侵現象的產生;而在洞庭平原地區,由於長期沉降的結果,至秦漢時代,估計平原景觀開始向沼澤化方向發展,不宜人類居住和從事生產勞動。所以湖區之內,盡管新石器時代有人類頻繁活動的痕跡,但秦漢時代地區經濟並沒有進一步發展,因而也就未能在此基礎上設立郡縣——尤其是現在湖區的中心部分,這很顯然是受了沼澤化的自然條件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