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正確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如何正確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2-06-04 20:20:01

❶ 如何理解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如何正確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范疇,是指推動歷史發展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

從事物質資料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勞動者,始終是人民群眾的主體。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國家或統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歷史創造者原理。

❷ 如何正確認識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一、群眾、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物質生產資料生產者本身的歷史,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廣大的勞動人民群眾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原理.
1.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在內的勞動群眾是人民群眾的主體.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決定作用主要體現在:(1)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2)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3)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4)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制度的決定力量.
2.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強調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同時又承認和肯定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兩者是辯證的統一.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1)先進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提出的進步思想、主張能夠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他們能夠成為實現某種歷史任務的發起者.(2)先進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往往是廣大人民群眾和先進階級進行革命斗爭的有力領導者和組織者.(3)某些剝削階級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所採取的某些措施,順應了歷史發展要求,對歷史的發展起著某種推動作用.(4)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的創造性活動,促進了人類科學文化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也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任何傑出人物,包括先進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都只能給予歷史進程以重大影響,但都不能決定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
二、人的本質和價值
1.人的本質
人是歷史過程的主體,歷史過程是人的實踐過程.正是在人的歷史實踐過程中,人作為現實的具體的人而存在.人的本質存在於具體的人性之中.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一句話,人的本質屬性是人的社會性.這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屬性.
2.人的價值
(1)與人的社會性緊密相關,人的價值包括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兩個方面.人的社會價值是指個人對滿足社會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作的貢獻.人的個人價值是指社會對個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的滿足程度.(2)在階級社會中,人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往往存在著對立;在社會主義社會,人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應該是統一的,這種統一具體表現為權利與義務、享受與奉獻、消費與創造等關系的統一.
三、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
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是歷史的必然.這種必然性根源於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社會基本矛盾.正是由於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人類社會由野蠻進入文明,在階級社會中,又通過基本矛盾的階級表現——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的杠桿,推動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最終,將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實現生產力的社會性質,使生產力獲得極大的解放和空前的發展,在這個偉大的社會變革實踐中,人自身也獲得改造、發展與進步,從而克服各種異己力量,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人不但成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為自己的主人,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

❸ 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是什麼

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

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始終是從事物質生產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

2、人民群眾的主體在社會歷史的進展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在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過程中,人民群眾是順應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力量,是具有變革舊的生產關系與願望的社會力量。

是主張變革舊的社會制度和舊的思想觀念的社會力量。烏克蘭全國所發生的一系列抗議和政治事件正說明了這點,說明了人民群眾是歷史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的定義: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范疇,是指推動歷史發展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

從事物質資料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勞動者,始終是人民群眾的主體。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國家或統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歷史創造者原理。

唯物史觀認為: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

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❹ 如何正確看待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唯心史觀從意識決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發,極力否認社會物質生產的作用,從而也就否認物質生產的主要承擔者人民群眾在歷史創造過程中的作用。唯物史觀主張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第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一切物質資料,都是勞動人民群眾創造的,人類要生存,就要有吃、喝、穿、住、用等物質生活資料,而這一切都是勞動群眾在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伏羲氏鑽木取火、神農氏遍嘗百草,是他們不斷積累生產經驗,改進生產工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從而引起生產關系和全部社會關系的變革,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
第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物質生產活動是精神財富創造的源泉,所謂精神財富,主要就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等成果,人民群眾是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的第一線的主要實踐者,任何科學的總結,首先必須有群眾的生產和社會實踐作基礎,依據這一源泉,才能把人民群眾的知識總結、提煉、升華,創造出有價值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成果。
第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有一種說法認為,人民群眾只創造歷史發展的基礎,不能推動歷史發展,認為物質生產勞動僅僅是簡單動作的重復,不可能推動歷史的發展,這種說法貌似有理,實際上都是錯誤的。
如果孤立地從任何一個特定時刻的勞動生產過程來看,勞動人民從事的物質生產勞動似乎是簡單動作的重復,說不上創造和發展。但從整個社會物質生產活動的過程來看,卻是推動社會物質生產力的發展,從而促進整個社會歷史過程發展和演變的最基本的動力源泉。
正是普通勞動群眾成年累月的物質生產勞動,積累著生產的經驗和技術,積累著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從而為新的生產工具的發明創造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和源泉,在漫長的上古、中古時代,許多新的生產工具和技術是能乾的農民和能工巧匠直接創造出來的。近代以後,隨著生產技術的日趨專門化和腦體分工的發展,機械化的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主要是由科學技術專家發明和創造的,但專家的發明創造也是在普通勞動大眾千百年間直接生產勞動過程積累起來的經驗、技術和知識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成的,而且有不少技術專家本身就是從具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的普通勞動者當中成長起來的。從整個歷史過程看,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發展史,以及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史,是普通勞動的大眾和科技知識分子對人類歷史發展共同作出貢獻的結果,而普通勞動大眾在其中作出了基礎和源泉性的奉獻。恩格斯指出:「當居於統治地位的封建貴族的瘋狂爭斗的喧叫充塞著中世紀的時候,被壓迫階級的靜悄悄地勞動卻在破壞著整個西歐的封建制度,創造著使封建主的地位日益消弱的條件。」毛澤東對勞動群眾推動生產力、生產關系和整個社會關系的發展演變的作用,也作過言簡意賅的精闢論述,他指出:「生產力有兩項,一項是人,一項是工具,工具是人創造的,工具要革命,它會通過人來講話,通過勞動者來講話,破壞舊的生產關系。」這些論述對於理解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原理是極富有指導意義的。
任何一種社會形態的更替,都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引起的,這種矛盾達到再也不可能在原有基礎上調整的對抗性程度時,就引起社會變革,而生產力突破生產關系的社會變革,是由人民群眾做為基本的決定性的力量來實現的。當已經陳舊的生產關系嚴重束縛生產力發展時,從事物質生產的廣大勞動群眾首先成為直接的受害者,因而也正是他們首先發起破壞舊生產關系的各種形式的斗爭,直到匯合成大規模的反抗斗爭,如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推翻秦的殘暴統治;元末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推翻了元朝野蠻落後的生產關系;明末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等等,都使新制度代替舊制度,這也是被壓迫階級不懈斗爭的結果。
人民群眾在任何一種社會形態中都是大多數,這就決定了其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聯合人民群眾的力量就會失敗。如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國民黨害怕人民在戰爭中壯大力量,採取了一條不發動群眾的片面抗戰路線,結果導致不斷地喪師失地,一潰千里;而中國共產黨採取發動群眾的全面抗戰路線,全民皆兵,使日本侵略者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最後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這充分顯示出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中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其經驗之一就是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也就成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全部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黨和人民群眾同甘苦,共命運,保持密切的聯系。半個世紀以來,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贏得了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偉大勝利。

總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原理是有充分的理論和歷史依據的,是不容懷疑和否定的。
首先,傑出人物只能延緩或加速歷史進程,不能改變歷史的根本方向,人民群眾最終決定著歷史前進的根本方向。
創造歷史的最終決定性力量歸於人民群眾,是由歷史發展必然規律決定的,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是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過程中展現的,人民群眾通過物質生產勞動,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改變生產關系。在這一歷史規律面前,任何傑出人物的作用是不可能根本改變這一方向的。
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發揮的影響力,是在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力基礎上產生的「力」,真正偉大的傑出人物,其偉大和傑出之處,正是在於能充分地激發和調動人民群眾的力量,投入到偉大的歷史創造活動中去。
其次,某個英雄人物的出現及其歷史作用的發揮,是一種偶然性因素。時勢造英雄,馬克思主義對把英雄人物的個人作用納入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過程中,並通過對英雄人物的個人作用的確定、補充,豐富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內涵,使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唯物史觀更加完善,更具科學性。
最後,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如革命階級領袖、進步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等,他們站在時代前列,對歷史進程起著重大推進作用,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發揮的積極作用與該時代廣大人民群眾達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總的發展水平保持著一定的吻合程度。
總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的人心向背,體現著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預示著社會前進的總趨勢,所以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❺ 如何理解人民群眾范疇,簡述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展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指在一定歷史時期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它是一個歷史范疇,在某一歷史時期內,某一剝削階級代表新的生產關系而能參與甚至領導社會變革的活動,他就屬於當時的人民群眾的范疇。

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

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5)如何正確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而一切社會矛盾都是人與人的矛盾,社會矛盾只能通過人的活動去解決。歷史上一切社會矛盾的地解決,實質上都是人民群眾起來推翻舊的社會制度的斗爭。

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突出地表現 在社會變革時期。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以後,人民群眾作為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它們所起的作用是通過改革、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來實現的。

❻ 怎樣評價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

要把自然資源轉化為社會財富,勞動者必須掌握適當的工具,並從事艱苦的勞動。勞動群眾不斷積累經驗,改進工具,提高生產力水平,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

在社會財富的創造中,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切物質財富歸根到底都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產物。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腦力勞動在物質成果創造中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從而使知識分子的作用越來越大。

2、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勞動群眾創造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實踐,為人們從事一切精神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任何人要從事科學、文化、藝術等精神活動,都要有一定的物質生活資料和一定的物質手段,這些都是勞動人民通過生產實踐創造的;

人民的實際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人們在生產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構成了人類精神財富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總結總結,整理加工,或從中產生靈感,形成精神財富。

勞動人民還直接創造精神財富。勞動人民創造的物質成就中總是包含著人的某種智慧,所以這種物質成就也是一種精神財富。在實踐中,勞動人民還創作了許多雕塑和繪畫作品,成為人類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3、群眾是社會制度改革的決定性力量。

在社會變革中起主要作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運動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一切社會矛盾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只有通過人的活動才能解決。歷史上一切社會矛盾的解決,本質上就是群眾推翻舊社會制度的斗爭。

在社會變革時期,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是明顯的。進入社會主義時期後,群眾作為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通過改革、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揮作用。

(6)如何正確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工人階級是近代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主力,是中國最先進生產關系的代表。的三重壓迫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rat-capitalism,工人階級是社會在舊中國的底部,並在中國比其他類,剝削和壓迫,和維護自然和農民群眾的關系,佔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

中國工人階級的這種階級地位,決定了中國工人階級必須把自己的解放同其他工人階級的解放緊密聯系起來,必須把解放一切被剝削和被壓迫階級作為中國工人階級解放的先決條件。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反映和代表全中國人民的利益是理所當然的,實現和維護全中國人民的利益也是每一個黨員、每一個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第二,是由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

中國共產黨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除了工人階級和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休戚與共,始終保持最密切的聯系,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群眾之上。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真誠和強大支持,

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可能完成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全部任務,也不可能取得輝煌的成就。

❼ 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❽ 人民群眾在歷史中有什麼作用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一)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
英雄史觀的產生的根源:
1、認識根源。英雄史觀之所以產生,主要是因為停留於歷史現象的表面,把活動在歷史舞台前面的少數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們的意識的作用加以誇大並絕對化,而把默默無聞的廣大人民群眾及其歷史活動置於視野之外。
2、社會歷史根源。英雄史觀的產生同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大多數人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少數人從事政治統治、壟斷精神文化生活有關。廣大人民群眾在私有制社會處於無權的地位,受剝削,受壓迫,其積極性備受壓抑,其歷史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和社會應有的承認,而少數剝削階級則掌握經濟、政治權力,高高在上,獨斷專行,似乎他們在為所欲為地主宰歷史。這就為英雄史觀的產生提供了社會土壤。
3、階級根源。剝削階級的思想家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出於階級偏見,不敢承認廣大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觀來為自己服務。這是英雄史觀得以產生並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唯物史觀主張,「全部歷史本來是由個人活動構成,而社會科學的任務在於解釋這些活動」。人是現實的社會中的人,要說明歷史創造者問題,必須全面、具體、歷史地考察和分析人們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二)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是社會歷史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社會歷史是由現實的個人及其活動構成的。所謂現實的人,「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中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這種現實的人,是基於自身需要和社會需要而從事一定實踐活動的、處於一定社會關系中的、具有能動性的人。只有把人看做是現實的人,才能正確把握人及其活動的本質,把握人與社會歷史的關系。
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不僅創造了人本身,而且通過一定的創造物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確證。勞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類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勞動發展史是理解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同樣也是理解社會歷史創造過程和歷史創造者的關鍵。人們創造歷史的第一個或最基本的活動是生產勞動。
人的現實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它告訴我們,人不僅作為「類」與動物有本質的區別,而且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本質區別;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而不是自然屬性;人的本質屬性表現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特別是經濟關系中;人的本質是變化、發展的,而不是永恆不變的。這一觀點強調了個人與社會的統一,要求人們從一定的社會關系包括階級關系中去認識和把握一定群體和個人的本質和作用。在一定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上或者不同的社會關系中,具有不同社會屬性的個人或群體,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從社會歷史的整體聯系和具體過程中認識和把握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
唯物史觀在考察歷史創造者問題時堅持了如下原則:
1、唯物史觀立足於整體的社會歷史過程來探究歷史創造者問題。社會歷史發展過程雖然離不開個體的人的活動,但整體的社會歷史並非個體的歷史的簡單堆砌。「無論歷史的結局如何,人們總是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預期的目的來創造他們的歷史,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願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作用的合力,就是歷史。」就每一個人而言,他在一定意義上「創造」了自己的「歷史」,即通過自己的人生譜寫了自身個體的「歷史」。但社會歷史就其整體而言,是一定的群體(集體、階級、民族乃至全人類)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及其產物的演進過程,是以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為基礎的社會形成和演進過程。
2、唯物史觀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入手來考察和說明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體現在一定的歷史主體的活動之中,一定的歷史主體是社會歷史發展動力體系的載體。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是社會領域中各種力量交互作用的結果。在這些縱橫交錯的力量中,既存在著符合經濟運動必然性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推動和促進社會歷史向前發展的力量;也存在著違反經濟運動必然性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阻礙歷史前進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種力量的人才屬於創造者之列。
3、唯物史觀從人與歷史關系的不同層次上考察人們歷史活動的作用及其性質。它不是對歷史表象的經驗描述,而是對歷史本質的邏輯把握。人與歷史的關系具有類與歷史、群體與歷史、個體與歷史三層關系。當把歷史主體當做類來看待,從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歷史主體的活動時,無疑應該肯定總體的人在總體的歷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
(四)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社會革命的主力軍,他們在充當「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的角色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要受到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經濟條件對於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動有著首要的、決定性的影響。政治條件對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動也具有直接的影響。精神文化條件也是制約人民群眾創造活動的重要因素。
(五)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礎。群眾觀點就是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以及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群眾路線是在群眾觀點的指導下形成的,是群眾觀點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運用。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
二、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主張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並不否認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一)普通個人與歷史人物
唯物史觀主張在考察個人的歷史作用時,要具體分析個人及其作用的性質、大小。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存在著差別。有的人的作用大些,可稱為「歷史人物」,有的人的作用小些,稱為「普通個人」。
(二)歷史人物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
按其發揮作用的性質,歷史人物有些起推動歷史前進的進步作用,有些起阻礙歷史前進的反動作用,有些歷史人物起作用的情況應做具體分析。
但是,不管什麼樣的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都要受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制約,而不能決定和改變歷史發展的總進程和總方向。
(三)從必然與偶然的辯證統一中理解個人的歷史作用
任何歷史人物的出現,特別是傑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現,都體現了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時勢造英雄,傑出人物的出現具有必然性。傑出人物的作用僅僅是歷史進程中的偶然性現象,只能夠成為社會發展的個別原因。終究不能改變歷史發展的基本方向。
(四)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堅持科學方法
唯物史觀主張評價歷史人物時,應該堅持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

閱讀全文

與如何正確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