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專家們進,說說廣西近代史
廣西:鎮南關大捷。中法戰爭。1884.
⑵ 歷史專家們進,說說廣西近代史
留下郵箱
⑶ 廣西的歷史是怎樣的
廣西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距今70萬年以前,就有原始人類在此勞作生息。距今10萬―2萬年前,在桂西、桂南、桂北山區活動著的古人類"柳江人"已進入母系氏族社會初期。距今2萬―1萬年前,生活在廣西的人類以"麒麟山人"為代表,已學會製造和使用鑽孔與磨尖的石器。桂林甑皮岩人遺址則說明距今約 1萬至6000年前,廣西古人類已開始從事原始的農業、畜牧業和制陶業。距今3000年左右,廣西開始進入文明社會。 廣西最早的人類在史書中稱百越或百粵。壯族就是古代百越部族西甌和雒越支系的後裔,是廣西最早居住的民族。
秦始皇統一嶺南後,開鑿靈渠,把長江與珠江兩條水系聯接起來,促進了廣西與中原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漢代,蒼梧、布山、合浦就有了商貿集市,合浦成為海外貿易港口;唐代,桂州、柳州、邕州、容州城鄉出現定期圩市;宋代,出現與交趾商人展開貨物交換的搏易場;明清時,廣西采礦業有了很大發展,主要是金、銀、銅、鋁、錫、鐵等礦。據統計,清順治六年至十八年報開的礦場達127處,居全國第3位。
唐代開始在廣西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置羈縻州縣,任用當地民族首領世襲管理;宋代沿襲;元以後稱為土州土縣;明代廣西土司制度發展到了最鼎盛的時期,實行土司制度的地區佔到了一半以上,土官在轄境內擁有統兵治民的大權,無異於土皇帝;清代,廣西土司制度已趨腐朽,於雍正年間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流;土司制度最後於民國17年(1928)才在廣西完全終結。 廣西是中國近現代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如金田起義、黑旗軍抗法、鎮南關戰役等的策源地和發生地,涌現了洪秀全、劉永福、馮子材等一批傑出人物。一代偉人鄧小平在廣西領導了百色起義,創建了紅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地。
悠久的歷史,形成了廣西絢麗多彩、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創作的崖壁畫,漢代前創造的大銅鼓以及古樸曲雅、可避濕熱、防蛇獸侵害的干欄建築等,成為廣西當時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閣及三江侗族程陽風雨橋均具有很高的科學、藝術價值。
廣西素有"歌海"之稱,農歷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歌節,最為隆重。1985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把"三月三"歌節定為文化藝術節,後演化為廣西國際民歌節,1999年改為南寧國際民歌節,每年11月在南寧市舉行,吸引了眾多中外民歌藝術愛好者。
廣西絕大多數人和地區(包括少數民族中的許多人)講漢語方言,有粵語、西南官話、客家話、平話、桂北湘方言、閩方言6種,為中國漢語方言種類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數民族中以講壯語居多,有1700萬人。地方曲藝主要有桂劇、壯劇、彩調劇、粵劇、邕劇、廣西魚鼓、銅鼓音樂等。
廣西全稱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又名八桂。宋代設置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其中廣南西路包括今日廣西全境,以及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等地。"廣西"之稱由此而來。至於"桂"這一簡稱的由來,說法不一: 其一: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收百越之地,設桂林,象郡,南海3郡。桂林,象郡所在之地多在現在的廣西版圖之內,因此而的名"桂"。 其二:廣西史志記載,自宋建州縣以來,即宋、元、明、清及民國時期多以桂林為政治中心而得名。
⑷ 廣西近代有那些名人
儂智高(1025-1055),反宋起義將領,「大南國」皇帝,廣源州(今南寧)人。
瓦氏夫人(1498~1557), 明代抗倭英雄,廣西歸州(今靖西縣)人。
蔣 冕(1462~1532),明朝大學士、內閣首輔,廣西全州人。
石濤(1641~約1718),清初著名畫家,廣西桂林人。
陳宏謀(1696~1771),清朝大學士、理學家,廣西臨桂人。
鄭獻甫(1801-1872),清代著名學者,廣西象州人。
韋昌輝(1823-1856年),太平天國「北王」,廣西桂平縣金田村人。
蕭朝貴(?—1852.9.12),太平天國開國功臣和傑出將領,廣西武宣縣東鄉人。
石達開(1831~1863),太平天國軍事統帥之一,廣西貴縣人。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秦日綱 (約1821—1856),太平天國將領,廣西桂平人。
劉永福(1837-1917),清末黑旗軍首領、抗法抗日名將,廣西上思人。
馮子材(1818.7.29~1903.9.18),清代抗法名將,廣西欽州人。
岑毓英(1829-1889),清代抗法民族英雄,廣西西林人。
唐景崧(1841~1903),清末台灣巡撫、台灣民主國大總統、首創桂劇,字維卿。廣西灌陽人。
況周頤(1859~1926),清季詞人,廣西桂林人。
岑春煊(1861年-1933年),清末民初中國政治家,廣西西林人。
李宗仁(1891.3.13—1969.1.30),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白崇禧(1893.3.18—1966.12.2),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陸榮廷(1859-1938),桂系軍閥,廣西武鳴人。
陳濟棠(1890~1954),國民黨軍隊將領,廣西防城人。
李濟深(1885—1959),黃埔軍校副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廣西蒼梧人。
韋拔群(1894—1932),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廣西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領導者,廣西東蘭人。
梁宗岱(1903~1983),中國現代詩人,廣西人(辭海:廣東新會人,誤)。
梁漱溟(1893-1988),國學大師、「中國最後一個大儒」,廣西桂林人。
馬君武(1881-1940),著名教育家,廣西桂林人。
雷沛鴻(1887年-1967),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廣西南寧人。
高致嵩(1899—1937),國民黨將領,廣西岑溪人。
羅爾綱 (1901-1997) ,太平天國歷史學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人。
雷經天(1904—1959),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解放軍將領,廣西南寧人。
石覺(1908-1986),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廣西桂林人。
甘乃光(1897—1956),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教官、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副秘書長,廣西岑溪人。
甘麗初(1901—1950),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羅奇(1901—1975),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黃錦輝(1903—1928),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軍事幹部之一,廣西桂林人。
覃異之(1907— ),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宜山人。
黃紹竑(1895—1966),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容縣人。
李明瑞(1896~1931),百色起義、龍州起義領導者之 一、革命烈士,廣西北流人。
譚壽林(1896~1931) 中國共產黨廣西地方組織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廣西貴縣(今貴港)人。
王力(1900~1986),語言學家、教育家,廣西博白人。
程思遠(1908~2005.7.28),著名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廣西賓陽人。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年4月5日出生(證件標明日期為1926年4月5日,誤),「新武俠鼻祖」,廣西蒙山縣人。
白先勇,1937年生,當代著名作家,廣西桂林人。
梁凱遠,1941年10月生,高級農藝師,廣西桂平人。
盧嘉祥,1946年生,同聲翻譯奇人,廣西平南縣人。
郁鈞劍,1956年生,著名歌唱家,廣西桂林人。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男,1964年7月生,現為廣西民族大學駐校作家,自治區政協委員,二級作家,廣西都安縣人。
李寧,1963-9-8,體操王子、「本世紀最佳運動員」之一,廣西柳州人。
周蜜,1979.2.18,著名羽毛球運動員,廣西南寧人。
莫慧蘭,1980年7月11日出生,著名體操運動員、創造「莫式空翻」,廣西桂林人。
朱芳雨,1983.01.05,籃球運動員,廣西柳州市。
⑸ 為什麼廣西在中國近代史那麼耀眼
北伐基本都是桂系完成的 我說一個你就知道桂系的貢獻最大 1927年蔣總統清黨 就是桂系的第7軍做的
⑹ 廣西的歷史由來是什麼
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期,為了能夠更好地統治和管理面積廣、環境復雜的嶺南地區。於是將廣南路一分為二,以廣信為分界線,廣信以東屬廣南東路,廣信以西則稱廣南西路。後來廣南東路簡稱廣東,廣南西路則簡稱廣西。
⑺ 有誰知道廣西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地位或歷史意義幫幫我…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與越南、廣東、湖南、貴州、雲南交界,與東南亞各國隔海相望,歷史以來廣西戰亂不斷,由於廣東、越南提供戰爭資金支持和對外戰爭理念,因此民風驃悍。近代以來由於清政府腐敗,洪秀全在廣西領導了金田起義,欽州馮子才劉永福大敗法國軍隊,振奮民族,孫中山在桂林開始北伐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