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姜維有什麼事件
姜維(202-264),字伯約,天水冀(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帥。原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將,後降蜀漢,官至涼州刺史、大將軍。姜維在諸葛亮去世後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前後共出兵11次,然而終究回天乏術。蜀漢滅亡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也被魏兵所殺。
⑵ 為什麼姜維才是蜀漢滅亡的罪魁,罪過還大過劉禪和黃皓
姜維,號幼麟,是諸葛亮的弟子兼政治接班人之一,在諸葛亮去世之後主掌蜀國軍事,繼承諸葛亮遺志十餘次。在劉禪投降後,還計劃復國,利用鍾會的野心謀劃叛亂,看上去,姜維應該是蜀國後期的頂樑柱。但實際上,姜維對蜀國的滅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為蜀國的丞相,諸葛亮知道蜀國的國力如何,所以在死後才安排了幾個穩當的接班人,董允,蔣琬,費禕,這些人基本都可以制衡姜維,控制姜維出兵的人馬。這些人在位,蜀國還算可以。但這些人去世後,姜維就開始重兵北伐,這就是姜維急於為自己建功立業的表現,如果這勉強可以解釋為繼承諸葛亮遺志的話,那麼姜維為了獲取更大戰果,改變漢中防守布局,就是他急功近利的鐵證了。可以說,姜維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功業,不經意間把蜀國帶入了覆沒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