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歷史虛無主義」
一、字面意義
顧名思義,歷史虛無主義就是認為歷史是「虛」、是「無」、是「幻"的唯心史觀,也就是否定歷史、否定過去、否定文化、否定文明、否定史實、否定認識等的錯誤歷史觀。
二、一般界定
歷史虛無主義是指不加具體分析地、盲目地否定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包括否定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族傳統、民族精神等的唯心主義歷史觀。毛主席的《新民主主義論》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部分,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一文都對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進行過批判。
三、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略例
否定近代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掠奪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否定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否定中華民族對世界歷史做過巨大貢獻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
歷史虛無主義是錯誤的歷史觀。在深層意義上,歷史虛無主義者是心懷叵測的、居心不良的,用心險惡的,其內心深處有明確的動機和目的,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只不過善於掩飾和偽裝罷了。
Ⅱ 為什麼說八百不尊重歷史
一般來說,電影為塑造人物形象,可能也進行一些藝術加工呀
Ⅲ 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的實質是什麼
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否認歷史的規律性,承認支流而否定主流,透過個別現象而否認本質,孤立的分析歷史中的階段錯誤而否定整體過程。專家學者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定義是:其根本就是歷史唯心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認為:地理、氣候、文化傳統等環境性因素決定歷史走向。個人在歷史的「必然」潮流中,無可選擇,也無可作為;即便在「可否作為」問題上憑著直覺得到肯定性答案,但卻無法指出「如何作為」。這兩個問題是歷史虛無主義的標簽。
民族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在民族問題上的表現。虛無主義一詞系德文Nihilismus的意譯﹐源出拉丁文nihil(虛無)。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F.H.雅各比在《給費希特的信》中首先使用。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F.尼采把否定歷史傳統和道德原則的現象稱之為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無視民族特點﹐抹煞民族差別﹐否定民族文化傳統和歷史遺產﹐甚至認為「民族」是虛構的概念﹐根本否認民族的存在。
歷史上一些封建專制國家的反動統治階級矢口否認其他民族的存在。K.馬克思曾嘲笑19世紀法國蒲魯東主義者宣布「民族性為無稽之談」﹑「一切民族特徵和民族本身都是陳腐偏見」的論點。在帝國主義時代﹐資產階級認為民族和民族主權的概念已經過時﹐把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看作是「地方極權主義」﹐鼓吹「個性的自由」應當建立在超民族的﹑世界主義的基礎之上﹐欺騙和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脫離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同帝國主義實行政治﹑經濟「合作」。資產階級還常常利用民族虛無主義來為壓迫本國民族和侵略他國民族服務。
Ⅳ 為什麼說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是十分有害的社會思潮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脫離實際,隨心所欲,一般來說是十分有害的,
Ⅳ 八佰是歷史虛無主義嗎
不是的。八百是根據淞滬抗戰真實事件進行改變的。
Ⅵ 歷史虛無主義 這個詞的來歷
詞源來自於「虛無主義」19
20世紀才開始被廣泛使用。
Ⅶ 怎樣看待歷史虛無主義
從根本上看,歷史虛無主義抱有明確的政治意圖,反對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本質上是一種反動的政治思潮。盡管歷史虛無主義打著學術的、尤其是歷史學的旗號,在研究方法上是根本錯誤和極其混亂的,它不是任何一種學術思潮,而是偽科學。當前,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唯物史觀的理論指導,同歷史虛無主義進行堅決徹底的斗爭,深刻揭露其錯誤和荒謬。
Ⅷ 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認識和理解
歷史虛無主義:
這是最近國內馬克思主義學者在哲學范圍創造出來的一個新詞彙。
國內通常意義上所講的歷史虛無主義是指:通過各種方式重新解讀歷史,通過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從而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一種社會思潮。
研究歷史,需要堅持唯物主義的觀點,一切從客觀歷史事實出發,以第三方中立的角度,不帶任何政治觀點和政治立場,將單個的歷史事件放入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中去研讀和理解。
Ⅸ 什麼叫歷史虛無主義,如何去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把歷史視為一種無主體的偶然結果,否定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決定論,這種「虛無主義」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通過否定歷史主體,顛覆唯物史觀,歷史虛無主義強調個體性敘事,通過對個案的展示,用個體歷史的細節研究來演繹整體歷史。
過擺事實、講道理,揭穿歷史虛無主義製造的種種謊言和迷霧,引導廣大群眾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