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面對屈辱歷史你想說什麼5句話

面對屈辱歷史你想說什麼5句話

發布時間:2022-06-07 19:20:04

❶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420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當上海世博會也即將開幕。同學們,你們可曾想起那些曾在這個強大的民族頭上橫行霸道的侵略者呢?你還記得日本帝國主義大肆張開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華的心臟時的獰笑嗎?讓歷史的風,吹翻起百年前的那一頁,讓我們懷著沉重的心去看看我們永生不能忘的國恥吧!
南京大屠殺,日寇用血將這座繁華。熱鬧的城市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滿眼都是一種顏色,可怕的血色,滿眼都是「山」用中國無辜老百姓的屍體堆起來的山。被毀的圓明園,英法聯軍見清政府如此腐敗。無能,闖入圓明園,他們燒殺搶掠,還燒了這座凝聚了百年人們心血的萬園之園。不平等條約,當第一張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落在清政府面前,他們能做的只有賠著笑臉,簽上字,當不平等條約如雪花般落在他們面前,他們只是抬起手,顫抖著簽下一張又一張。這段百年的歷史是每個中國人的噩夢,也是我們的國恥,我們還能忘記國恥嗎?不能,不能,不能!
老話說的好呀!「落後就要挨打!」過去清政府的腐敗,讓我們土地肥沃的中國如一塊肥肉被分的七零八落。可現在還是嗎?在全中國人民的努力下,我們終於告別黑暗,走上了光明大道。沉睡的雄獅已蘇醒,潛伏的巨龍以飛騰,我們站起來了!我們學生能做的就是好好讀書,長大報效祖國,使祖國在世界面前更輝煌。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相信大家都對上個世記的「日本侵華」事件和其他的一些事件都有所了解。而這些事件都發生在中國近代史。這段歷史令所有中國人感到恥辱,想不提起卻又不得不提。我們可以清理一下: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由中方失敗告終,請政府將香港割讓給英國,並租出新界99年,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並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1860年,清政府再次與英法兩國鑒訂《北京條約》;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方失敗,中日簽訂《馬關條約》;1937年日本侵華。這些戰爭中,中國幾乎沒有一次勝利的。同學們,這多麼值得我們深思啊!
在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中,日軍在不到一星期的時間里殘忍地殺害了三十多萬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三十多萬啊!同學們,這個數字多麼觸目驚心啊!這些人中,有的被當作活靶子練習射擊;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生生地推入長江;有的成為細菌實驗的犧牲品。他們連未滿月的嬰兒都不肯放過!蔣介石為躲避日軍捉捕坐飛機跑了,對百姓的命運置之不理,才導致這么嚴重的局面!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在鴉片戰爭後,中國還有什麼損失。剛才我提到了南京條約,現在再說一說圓明園事件。我們剛學完了《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大家也搜集到了很多資料,不過,我還是再給你們詳細地講一點:當時呢,咸豐皇帝逃到熱河去了,圓明園內空無一人,英法聯軍大搖大擺地從正門進了圓明園,他們還帶著工匠,把衣櫃上、桌子上鑲著的寶石、金邊砍下來,放到麻袋裡;有的人渾身掛滿了金銀珠寶。最後把圓明園最值錢的東西搶完了,放把大火燒干凈,好像根本沒有這回事。由此我們看見了英法聯軍的貪婪與罪惡。而且一些見利忘義的中國人竟當了強盜的走狗!給英法聯軍帶路的,正是清代大詩人龔自珍的兒子!多令人氣恨啊!
唐朝時,我們中國是世界首富;元朝時我們的面積最大!但如今呢?這只傲立於東方的雄雞退化了,變小了,變成了剛出生的、虛弱的不堪一擊的小雞!
現在,我們中國的科技與人民生活水平已經跟上了時代的步伐,戰爭的硝煙也離我們遠去。但是,這一段黑色、屈辱的歷史是我們不能忘記的,要刻骨銘心記住的。日本的國家那麼小,人口也很少,但他怎麼就在中國佔領了八年?因為他們看準了我們的弱點:科技水平落後,團結能力不強,愛國意識也是淺層的,軟弱可欺。我們班同學家裡的環境都比較好,生活充裕,但不能因為這個而忘掉恥辱。有「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這句話做支柱,我們要努力學習,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培養愛國意識和團結能力。將來為祖國盡一份力,做出貢獻,提高我們的科技水平。讓其他國家都佩服中國,不敢侵略中國!祖國的明天就靠我們建造了!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光陰似箭,歲月如逝,面對眼前這個正在孕育著「新生命」的泱泱大國,似乎腦里會立刻閃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但未來雖是美好的,可從前的奇恥大辱和無限拼搏難道我們可以隨著時間的流去而漸漸淡忘嗎?「不!」作為一個中國人,絕對不能忘記那可悲的年代。中華民族,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民族。從虎門銷煙到八年抗戰,我們這個生生不息的民族是怎樣一步一個腳印走了過來。從鄭成功收復台灣到香港回歸,我們中國又是經歷了多少磨難和艱辛才勝利光榮地收獲獲了豐碩累累的果實。

同學們,中國的領土是絕對不容侵略者的踩塌和分割的。要想洗清恥辱就得振興中華。唯一振興中華的辦法是增強國力,增長威嚴,增加人才。中國當年的奇恥大辱與你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如: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1898年英國有趁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拓展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又如: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並向中國挑釁,引起「中日甲午戰爭」。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而遭到失敗,於1895年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日本,被日本侵略者統治了整整50年!在統治期間,他們採取軍事佔領、經濟掠奪奴化教育等種種手段奴役台灣人民學日語,無法學習國語。這以上兩個是人們比較熟悉的,還有人們不熟悉的。例如:北京的圓明園里收藏著文物古老,景物十分豐富多彩、美不勝收,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是建築藝術的精華,被稱為「萬園之園」,所以英法聯軍不但很想吃掉這塊肥肉,後來還毀滅了這一世界之最。這么多的恥辱是中國人民的千年噩夢。

同學們,一個堅強不息的民族終於永遠矗立在了東方的大地上,一頭睡醒的雄師終於向世界發出了怒吼。讓我們永遠記住,國弱必被欺,國破則家亡,落後就得挨打。同學們,讓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吧!相關閱讀: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1)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2)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3)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4)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5)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6)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7)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8)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9)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10)

❷ 如何面對過去的恥辱

聽我慢慢道來:
你可知韓信曾經是布衣,最貧窮的時候,他甚至連飯都吃不上,還曾受過胯下之辱。當地的人都很討厭他,一個大男人,整天挎把劍,啥也幹不了,到處混飯吃,他是個不討人喜歡人。因為他不討人喜歡,大家就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就有人會來羞辱他,於是淮陰市上就有一個地痞無賴,市井無賴。有一天就來羞辱韓信,說韓信你過來,你這個傢伙,個子是長得蠻高的,平時也帶把劍走來走去的,我看你是個膽小鬼,他這么一說,呼啦就圍上一大群人都來看熱鬧,這個傢伙就說,你不是有刀劍嗎,你不是不怕死嗎?你要不怕死,你拿你的劍來刺我啊,你敢給我一刀嗎?不敢?從我兩腿之間爬過去。大家都看著韓信。殺啊?還是爬啊?韓信怎麼樣呢?司馬遷用三個字來描寫,「孰視之」,這個「孰」用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但是跟成熟的「熟」它是通用的,「孰視之」就是盯著他看,看了一陣,把頭一低,就從這個無賴的胯下爬過去了,然後趴在地上,一市人皆笑,整個的街上都笑,這就是有名的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對一個男人來說那是奇恥大辱啊,而我們前面講過韓信是一個破落的貴族,是一個士,而誰都知道一句話,士可殺而不可辱,韓信為什麼接受這樣一個奇恥大辱?他還是不是個士?他究竟是英雄還是懦夫呢?
不要認為彎下膝蓋就是懦弱,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心膽俱裂,膽戰心驚,丟掉了靈魂,猛然跪下來,這是懦夫。還有一種是先彎一下,然後往上一碰,因為人只有蹲下來以後你才跳得高,如果是為了將來跳得高些蹲下來一下,這是英雄。如果是別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撲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這是什麼?螃蟹。韓信肯定不是螃蟹,這個問題我們還可以引用蘇東坡一篇文章的觀點來說明,蘇東坡有一篇幅文章叫《留侯論》論的是誰呢?張良,不是韓信,但是《留侯論》開頭的這段話我覺得可以用在韓信身上,它這段話是這樣說的,它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匹夫見辱,拔劍而起」,這就是普通人,那些小人物,他受到一點侮辱以後,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拔刀子或者掏拳頭,這個,我說這不算勇敢,這叫什麼,這叫魯莽,這叫盲動,真正的大智大勇,大勇敢是什麼呢?是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臨一件什麼事情,神色不變。並不驚惶失措,別人無緣無故把一個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氣,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為什麼呢?「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就是這樣的人,他懷著遠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長遠的目標,他不會為眼前的這一點小是小非、小恩小怨魯莽地盲動,所以有句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韓信這個時候面臨的選擇是什麼呢?要麼殺了這個傢伙要麼爬過去。殺了這傢伙的結果是什麼?你也被殺頭,將來遠大的理想還能不能夠實現呢?不能實現,所以一個懷著遠大理想的人他是能夠忍受的,司馬遷就是,遭到宮刑,這也是一個男人的奇恥大辱,一個男人不能夠接受的東西,他還不是忍下來了,為什麼要忍下來,他要完成《史記》這部偉大的著作,韓信同樣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視之」,他盯著那個無賴看了很久,思想斗爭很厲害,最後為了自己遠大理想,犧牲眼前的榮辱,我想韓信當時心裏面一定有一個聲音在對他說,韓信啊韓信,心字頭上一把刀,你就忍了吧!這就叫做忍辱負重但他並沒有就此沉淪,而是等待實際,最終他遇到了一個時勢,也遇到了一個伯樂,就是蕭何。在蕭何的推薦下,他被劉邦重用。
看了我上面的,我想你應該知道該怎麼辦了吧!
我想你還是一定能控制住自己的!

❸ 中國屈辱史的演講稿誰有啊

恥辱

不平等條約一覽表
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影響
1.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3.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國人民從此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5.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 英國
主要內容
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權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和法國
主要內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

天津條約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內容
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2.增開沿海沿江是10處商口岸
3.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4.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傳教
5.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經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常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主要內容
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4.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天津條與北京條約的共同影響
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至19世紀80年代 ,侵佔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影響
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再一步遭受受嚴重損失
2.此後帝國主義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強進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開辟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
5.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辦廠,拓展了其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6.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條約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
1.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2.賠償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
3.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屆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地駐兵保護
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5.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和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
6.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響
這樣的使館界成為列強在中國都城的佔領地
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的工具
列強可通過外交途徑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中英煙台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台;中國與英國)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咸豐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條約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豐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
1917年,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而被廢除不平等條約。1917年蘇聯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事後未完全兌現,亦無退還條約中獲得的領土)。1943年,美國和英國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義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失去他們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國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不承認以前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

中國日益的強盛表現在哪些方面?

為生命扣上「安全帶」

安全生產是黨和政府重點監管的領域之一,《安全生產法》出台、改革國家安全監管體制、違法違規行為被嚴懲等舉措,受到廣泛關注。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煤礦等高危行業事故多發。按照安全生產中長期奮斗目標,到2007年,我國將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安全監管體系,全國安全生產狀況將穩步好轉,重點行業和領域事故多發狀況將得到扭轉,工礦企業事故死亡人數、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等指標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孩子上得起學

2004年,我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3年,超過世界平均水平1年。但教育從業人員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7.2%,教育投依然嚴重不足。2006年,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將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財政性教育支增長將高於財政支出的增長,教師工資、生均公用經費等逐步增長,辦學條件差、運轉困難、教育亂收費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到2010 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覆蓋率將接近100%。

看病心裡舒暢

過去的5年,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突破了靠政府單一發展的模式,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但醫療體制、機制還存在著諸多障礙,公立醫療機構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傾向嚴重,小病「大處方」、「濫檢查」,看病難、看病貴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2006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面將擴大到40%,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現象將得到進一步遏制;國家將落實必要的經費,支持鄉衛生院和縣醫院的建設,為農民提供安全、廉價的基本醫療服務;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將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保障。

放心喝水吃肉

2005年,為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工作,著力解決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環境污染,特別是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國家關閉了15種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企業,實行工業污染源限期達標排放。2006 年,讓百姓喝上潔凈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已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目標之一。國家已經明確,到「十一五」末期,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識。

支起「保護傘」

2005年前10個月,我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80萬人,「十五」期間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00萬人的目標已提前實現。但我國已進入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高峰期,今後幾年裡,每年勞動力供求缺口仍將達到1300萬~1400萬人。今後,企業不得集中將富餘人員推向社會,國家也將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指標體系。「十一五」期間,將新增4500萬個就業崗位。一些歧視性就業協議將被禁止。優化就業環境,成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居者有其屋

2005年,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多部門聯手出擊調控房地產市場,市場秩序得到好轉。但對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價格仍然「高高在上」。隨著中央穩定住房價格政策的陸續實施,房地產市場將朝著遏制投資、控制投資、引導合理消費、穩定房價的預期目標方向發展,投機性購房行為將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將會得到更多關注,房價將在更大范圍與百姓對接。

老有所養

統計顯示,全國離退休人員社會保險費19年增長119倍。但目前我國公共養老覆蓋面只佔總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員生活窘迫,農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會保障。隨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以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為重點,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將逐步擴大。國家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越來越多的人將過上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生活。

共享發展的成果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目前佔全國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其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2006年,政府將從調整國民收入分配製度和國家財政支出結構入手,建立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讓公共服務惠及農民;今後,新增財力將重點投向農村、農業和農民,而且增長幅度還會大大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舉措,也將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農民工及時拿到工錢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地陸續掀起清欠農民工工資行動。截至2005年9月,全國累計清償2003年以前竣工項目拖欠工程款1410億元,占拖欠總額的75.82%。但漠視、侵害農民工利益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務工環境仍待根本改觀。2006年,讓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錢,成為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國家有效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業主行為將會得到進一步規范,在建和新建項目拖欠工資的現象將得到遏制;農民進城務工的環境將更加寬松。

生活更有質量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平均出遊率達到84.8%,文化產品也大大豐富。但和老百姓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服務網點還很不健全,一些景點高昂的票價依然讓百姓「望景卻步」。2006年,讓普通百姓看得起風景,享受更有質量的生活,給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間。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百姓將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務;在農村,影院、文化館、圖書館等設施的普及,將把農民的傳統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❹ 祖國在我心中演講稿 要寫5個屈辱史 500字左右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現在,中國的科技發達了,我們人人都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但你們知道嗎?5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很被別人瞧不起的國家,它沒有偉大的科學成就,科技也得不到發展。然而,一些留學知識分子的回國,使中國的命運得到了根本的轉折,正是他們,挺直了中國的脊樑。
鄧稼先就是這些留學生之一,當時他聽說中國的科技狀況,放棄了博士學位,決心回國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中國的兒女,是炎黃的子孫!
他回到中國,參加了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鄧稼先不怕困難,經常帶領工作人員到前線工作。他親自到黃沙滿天的戈壁取樣本,還冒著被輻射到的危險監制原子彈。終於,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彈試驗爆炸成功了!隨後,鄧稼先又以驚人的速度研製成功了氫彈、東方紅衛星。鄧小平爺爺提到鄧稼先,說:「兩彈是他的勛章,中國為他驕傲!」
這些知識分子中,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廢寢忘食地工作在第一線。他們這么刻苦努力的工作,是為了什麼呢?
中國有那麼美麗的河山,那麼悠久的歷史,那麼燦爛的文化,他們就是為了不讓祖國受到外國人的侮辱和嘲笑。
故宮、長城,哪個不是規模宏大、氣勢輝煌?
泰山、黃山,哪個不是風景秀麗、雄偉壯觀?
造紙、火葯,哪個不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當鮮紅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我們都會想起那些愛國的知識分子。正是這句話,成為了他們的動力——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同學們好:
今天我向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歷經滄桑的文明古國。我國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在大家的心中有一段忘不掉的經歷。抗日戰爭、虎門銷煙、九.一八、七.七事變多歷歷在目。但我國的歷史也有光輝璀璨的一面。

是古人發明了漢字。很久以前,古人並不會寫字、記事,有人想出了繩結記事法,但是太麻煩了。就有一位叫倉頡的人發明了甲骨文。

在我國的文化史上那些詩人、文學家是不可缺少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是千古絕句;孟郊的《遊子吟》歌頌了偉大的母親;李白的《靜夜思》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還有那些著名的文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絕唱,無韻之離騷』;孫武的《孫子兵法》是古典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孔子寫的《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分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我國還有美麗的大好河山。長城是我國古代人們的一個驕傲,長城全長6330公里,在太空上,用肉眼看是一目瞭然。珠穆朗瑪峰高達8444.43千米;納木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海拔高達4718米;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第一大峽谷,深6009米......

讓我們把這悲慘的歷史銘記在心中,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讓祖國更加富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祖國在我心中」演講稿
同學們:
這次,我要演講的主題是「祖國在我心中」。中國有著五千多年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壯麗的河山。在那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當然不會是一片和諧的美好光景,那片不可磨滅的沉痛陰影也是其中組成的一部分。
罌粟花,一種美麗的植物。它原本並不邪惡,可它的果實卻被英國侵略者利用,製成了那讓人喪失自我,為它而傾家盪產的毒葯——鴉片。
鴉片,這種毒葯不但危害了中華人民的身體健康,使大量資金流入海外,而且成為了中英兩國戰爭的導火索。在這段混亂的時光中,仍有明星在散發著自身的光芒。
在清政府的指派下,林則徐等人來到了廣州調查並解決鴉片問題。在林則徐的主持下,那年的7月7日,著名的虎門銷煙發生了。在那之後,雖然林則徐為了防衛英軍的進攻,加大了武裝的力度。但是,林則徐等人的這一舉動被小人指控為有意謀反。愚昧無知的清政府盲目地聽信了這一謊言,拆毀了大炮,將林則徐等人調離了廣州。釀成了鴉片戰爭的巨大失敗。

祖國壯麗的河山現在要有我們來保護!長江、長城、黃山、黃河,我們不能讓它們在受到侵犯!那些耳熟能詳、流傳千古的唐詩、宋詞、元曲與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將有我們來傳承!走出時代的背影,讓我們翻開中國歷史上的新一頁!

2004年『神五』的上天與成功回收;繼『神五』之後,2005年10月7日凌晨3時44分,『神六』成功著陸。即將在首都北京舉行的第29屆奧運會。這些事例讓中國人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讓我們牢記祖國曾經蒙受過的屈辱,不忘祖國的光輝歷史、燦爛的文化和那壯麗的河山。大聲喊出:「我愛中國!」

祖國在我心中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
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國飽經滄桑,歷盡磨難,她成了帝國主義傾銷鴉片的場所,成了軍閥混戰的戰場,成了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賭場。她曾遍體鱗傷,千瘡百孔。。烏雲籠罩下的中國在艱難的行進。祖國的路在何方?民族的希望何在?此時此刻,是一個又一個中華兒女,在這母親生死存忘的危難關頭,是他們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發出了一聲聲震驚世界的吶喊,抒寫了一首首悲壯的詩歌。為挽救我沉淪的中華民族,他們求索奮斗、折戟沉沙、浴血疆場、馬革屍還……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熊熊大火,劉胡蘭寧死不屈的迴音,紅軍戰士爬雪山、過草地、氣吞山河的壯舉,狼牙山五壯士驚天地、泣鬼神的豪氣,讓我中華兒女吶喊、奮起。母親呀,你曾凝結著多少代人的痛苦、辛酸和血淚。數十年的期待,數十年的煎熬,數萬萬同胞的奮斗,終於換來了天安門城樓那一聲驚天動地的聲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看到了氣勢恢宏的三峽大壩,看到了奧運健兒手中那金光閃閃的獎牌。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華。偉大的中華民族這一東方巨龍,載著改革開放的旗幟,載著中華民族的憧憬,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飛奔!
同學們!滄桑的歲月已經留下痕跡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當中國隊踢進世界盃時,我們怎能不狂歡?當我們聽到薩馬蘭奇老人說出「 Beijing」的時候,我們怎能不歡呼?當神州六號騰空而起,再次成為世人所關注的焦點時,我們怎能不自豪?當中國加入WTO時,我們怎能不激動?曾經的民不聊生,曾經的滿野戰亂,曾經的東亞病夫,都已成往事……
如今,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龍騰虎躍了。同學們,少年強則國強,祖國人民在期盼著我們,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我們能忘記嗎?當然不能。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點燃心中那團火焰,為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謝謝!

祖國在我心中
在爬滿甲骨文的鍾鼎之上,讀祖國童年的靈性;在布滿烽火的長城之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之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
我想說又不願說,我也曾看到祖國的孱弱,在圓明園燒焦的廢墟之上,我看祖國是一灘血;在鄧世昌勇猛的「致遠艦」上,我看祖國是一團火。但我的祖國沒有沉沒,在亞細亞的東部,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於懷中,用茅草和土磚修復殘缺的歲月,用野菜和稀粥喂養飢餓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裡開始規劃治國方略,毛澤東,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鄧小平,把飽經滄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災多難的祖國,從世紀的風雨中神奇地走過!

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國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給我膚色的祖國,給我智慧與膽略的祖國。盡管在鄉村,還有輟學孩子渴望的目光;盡管在城鎮,還有下崗女工無奈地訴說,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沖破舊的觀念,舊體制的束縛,迎來新世紀磅礴的日出!
這是一個除舊立新的祖國。這是一個沸騰上升的祖國;這是一個如日中天的祖國。我的話語多得成一部歷史,我的話語多得可組成一片星河,但是說得最多最動情的一句,便是——騰飛吧祖國、祖國吉祥,吉祥祖國。

滔滔的江水,滾滾的黃河,連綿不斷的山路,都屬於我們偉大的祖國。祖國的山川雄奇,祖國的河水秀逸,祖國的胸懷無比廣闊.
當侵略者的鐵碲踐踏我們美麗山河的時候,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臉上流著淚,心中淌著血。為了心中神聖不可侵犯的祖國,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爭.
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冷對暗殺者的手槍;吉鴻昌高掛寫有「我是中國人」標語的木牌,走在一片藍眼睛、黃頭發的洋人之中;張學良,楊虎城將軍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發動了西安事變……
英雄長已矣!古往今來,一曲曲悲歌,一個個驚天動地泣鬼神的故事,都講述一個簡單而樸素的信念,祖國在我心中.
正是這千千萬萬的赤子,才撐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樑,祖國的希望;正是他們,在自己的「今天」,用滿腔的熱血,譜寫了無愧於時代的《義勇軍進行曲》,才使得我們今天的共和國國歌響徹神州,那麼氣勢磅礴,那麼雄壯嘹亮。
再翻開五千年的歷史,我發現祖國的生命精髓長城——那道傷痕,記載了多少滄桑,又表現得如此頑強,那是一種標識,更是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嚮往!長江——那是祖國的脈搏吧!跳躍著永不枯竭的悸動,揮灑著無邊無際的情傷。黃河——那是祖國的血液,沸騰著、沸騰著,奔涌著,奔涌著,無力不摧,昂著向前,何等的自信和驕傲啊!五嶽——那是你的手掌,指著蒼涼的天,戳著悲愴的地,怒斥著醜陋的奸佞……
恥辱和不幸已經成為過去,中華民族迎來了新的輝煌。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在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下,無論軍事、科技、政治、體育,我們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剛剛結束的雅典奧運會上,體育健兒憑借自己的「十年磨劍」,使中國首度躍身體育強國之列。五星紅旗一次次高高飄揚在雅典的上空,雄渾激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讓無數的華夏兒女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祖國在我心中」,簡簡單單的六個字,道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聲。正是因為有這樣一顆中國心,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奧運健兒奮勇拼搏,屢創輝煌,而每一個炎黃子孫看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都會熱血沸騰,壯志激昂。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的血換來的,看到胸前飄飄揚揚的紅領巾,在我心裡,便有了這樣一條信念,祖國就是媽媽,國家重於小家,長大後用雙手把她建設的更強大。
祖國有廣闊的疆土,有輝煌的歷史,有漫山遍野的寶藏,有山川五嶽秀麗的風光。思想的野馬在賓士,我用我的心描繪著祖國媽媽,她飄散的長發是千百條悠然流貫的河川,她硬朗而峭拔的脊樑是連綿不斷的山峰,而她明亮的眼睛則是洞庭的水,西湖的波吧!
祖國是東方的明珠,是亞洲騰飛的巨龍,是遠方地平線上初升的太陽。祖國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我們大家心中!

❺ 中國屈辱的歷史,應該持什麼態度7

我覺得屈辱的歷史應該銘記。然後努力學習,努力奮斗,爭取在 以後有能力的基礎上,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去刷新歷史,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譬如說從小喜歡學習物理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名老師,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物理人才;可以成為一名物理學家,為國家在物理研究上做貢獻,促進中國物理在世界物理屆的地位。可以去研究核武器,保衛國家,提高我國的軍事力量,我想那樣,就不會再有屈辱的歷史。

❻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的名言警句

1、愛國高於一切。

2、為國捐軀,雖死優榮。

3、我以我血薦軒轅。

4、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5、中國惟有國魂是最可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真有進步。

6、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7、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

8、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9、中國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為寬廣的胸懷,但我們的眼睛裡也決容不下沙子。

10、位卑未敢忘憂國。

11、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12、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13、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14、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15、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16、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

17、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18、祖國,我永遠忠於你,為你獻身,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和戰斗。

❼ 祖國屈辱的歷史和輝煌的過去

一、屈辱歷史

1、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的失敗和彌償而告終。中英雙方簽署了「南京條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掠奪土地,對外關稅進行賠償和談判,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失去獨立地位,推動自然經濟解體。

2、火燒圓明園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占據圓明園咸豐十年英軍攻佔北京,他們佔領了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在英國首相帕默斯頓的支持下,英國軍隊領導人埃爾金命令焚燒圓明園。

3,500名英法聯軍沖進圓明園,放火燒圓明園。火災沒有被摧毀三天。圓明園和附近的青衣花園,景明花園,景逸花園,長春花園和海淀鎮都被燒毀了。其中,近300名太監,宮廷女士和工匠被埋在火海中。把這個世界著名的花園變成廢墟。大火燒了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3、辛丑條約

條約簽定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因條約簽訂日為陽歷9月7日,因此有「九七國恥」一說。《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條約規定:中國賠款價息合計9.8億兩白銀,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

該條約是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施加的另一項奴役條約。它的簽署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標志著中國已完全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那時起,資本主義浪潮就被打開了。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年5月28日,的武裝侵略戰爭包括八大國,包括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和奧匈帝國。

入侵中國的聯合國部隊總數約為5萬人。設備齊全,功率非常大。 1900年8月14日,北京市被徹底摧毀。八國聯軍的任何地方,謀殺,縱火和搶劫!紫禁城,中南海和頤和園有無數珍寶被盜和搶劫!

八國聯軍的總指揮韋德韋斯特後來承認,中國所遭受的所有損失和搶劫的細節將永遠無法被發現,但這一數字將極為重要。 1901年9月7日,由於簽署了「辛丑條約」,中國從此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5、南京大屠殺

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基本的人類道德標准。這是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犯下的眾多暴行中最突出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據調查,南京審判戰犯的軍事法庭有28起日軍大規模殺人案,造成19萬多人死亡;分散屠殺案件858起,死亡人數超過15萬,死亡總人數超過30萬,造成了可怕的悲劇。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殺歷史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

二、輝煌的過去

1、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高瞻遠矚,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

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2、嫦娥四號著陸月背 中國航天奇跡讓世界驚訝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12月30日8時5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准備軌道。

2019年2月15日,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發布嫦娥四號著陸區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著陸點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著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

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預選區域著陸,並傳回了世界首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古老又神秘的月球背面,迎來了首個「地球行者」。

3、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 成為一項革命性創舉

據拉美社報道,2018年中國一項革命性創舉就是港珠澳大橋落成,這項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工程項目把香港、澳門和珠海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大縮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時間。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從設計到建設完工歷時14年,它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4、第一條磁懸浮鐵路

磁懸浮鐵路具有快速、低耗、安全、舒適、無污染的特點。2001年3月1日,中國第一條磁懸浮鐵路——上海磁懸浮鐵路正式開工建設;

2002年12月31日,通車運營。上海磁懸浮鐵路西起上海地鐵2號線龍陽路站南側,東到浦東國際機場一期航站樓東側,正線全長29.863千米,設計時速和運行時速分別為505千米和430千米。

運行列車設計為9節車廂,可乘坐959人,每小時可發車12列,按每天運行18小時計算,最大年運量可達1.5億人次。上海磁懸浮鐵路是我國引進德國磁懸浮技術建設的世界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的高速磁懸浮鐵路,具有示範作用。

5、雜交水稻的培養。

自2007年以來取得巨大的增產、增收效應,全國已有7個省市實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參加的縣由20個增加至2012年50個,面積達882萬畝。截至2012年,累計示範推廣面積2000多萬畝,增產20多億公斤,為糧食持續穩定增產做出了新的貢獻。

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現象,利用雜種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

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雜交是由美國人 Henry Beachell 在196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後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糧食獎。

❽ 用一句話概括學習中國屈辱歷史的感受

非常有教育意義!尤其是屈辱史的末尾部分被藏起來這個隱藏的彩蛋讓人有歷史還會重蹈覆轍的感慨

❾ 對於中華民族近代屈辱史有什麼感悟

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歷史終歸是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人類社會日新月異,沒有記載,任何偉大的東西,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但人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但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歷史總是不斷沉澱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裡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

以往的歷史與其說是句號,不如說是感嘆號,甚至是更多的問號,並應該少用些省略號。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鴉片走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 ,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

我們中的不少人似乎選擇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麼,但願不是因為麻木,也不是因為健忘,依某些國人的觀念,對於過去,尤其是痛苦,就會採取「過去了就過去了,再提它有什麼用」輕率態度,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為電腦游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為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復自己的錯誤。不是從沉沒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死亡。據說,冰心老人晚年曾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紀實大作,但是每每提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賈國榮:《冰心的遺憾》)。

「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其歷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認同感、自尊感、尊嚴感、恥辱感,亦即形成「國民意識」。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歷史認知關繫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學習歷史的意義主要有豐富自我、發展個性、減少失誤、加速成長、承擔使命、自覺人生。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乃是一門塑造民族整體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並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願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於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鬆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教師,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論語》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閱讀全文

與面對屈辱歷史你想說什麼5句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