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韓信是怎麼影響歷史

韓信是怎麼影響歷史

發布時間:2022-06-07 20:23:26

『壹』 韓信人物簡介

韓信,軍事家,是西漢開國名將,漢初三傑之一,又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韓信是公元前三世紀的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

韓信在中國歷史上以其卓絕的用兵才能著稱,後世評價為「言兵莫過孫武,用兵莫過韓信」。韓信為西漢立下汗馬功勞,歷任齊王、楚王、淮陰侯等,卻也因其功高震主引起猜忌。

劉邦戰勝主要對手項羽後,韓信的勢力被一再削弱;最後韓信被呂雉(即呂後)及蕭何騙入宮內,誣以謀反之名處死於長樂宮鍾室。

(1)韓信是怎麼影響歷史擴展閱讀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

軼事典故——風箏來歷

風箏的起源與韓信。中國是風箏的故鄉,南方稱「鷂」,北方稱「鳶」。 相傳,風箏的發明人是大軍事家韓信。

垓下之戰中,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將項羽的軍隊團團包圍,為了瓦解楚軍的軍心,韓信派人用牛皮製成風箏,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風吹著笛子發出凄涼的聲音,漢軍和著笛聲唱起楚國的民歌來。楚軍聽到了鄉音,都想念起故鄉來,鬥志渙散了。

結果,楚霸王一敗塗地,在烏江邊上自殺了,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貳』 有關韓信的歷史故事及成語典故

1、背水一戰

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又展開了一場戰爭,這就是歷史上的楚漢相爭。

劉邦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韓信。韓信本來是淮陰人,項梁起兵以後,路過淮陰,韓信去投奔他,在楚營里當個小兵。項梁死後,韓信又跟了項羽,項羽見他比一般兵士強,就讓他做個小軍官。

韓信有好幾次向項羽獻計策,項羽都沒有採用。韓信感到十分失望。等到漢王劉邦到南鄭去的時候,韓信就投奔了漢王,被劉邦拜為大將。

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向漢王詳詳細細分析了楚(項羽)漢雙方的條件,認為漢王發兵東征,一定能戰勝項羽。

漢王越聽越高興,只後悔沒早點發現這個人才。打那以後,韓信就指揮將士,操練兵馬,東征項羽的條件漸漸成熟了。

公元前205年,韓信偷襲魏王豹,滅掉魏國。10月,劉邦又派他與張耳率幾萬軍隊向東繼續挺進,攻擊趙國。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趙歇和趙軍統帥陳余立刻在井陘口聚集20萬重兵,嚴密防守。

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車對大將陳余說:「韓信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勝仗,可謂是一路威風,現在他又乘勝遠征,企圖攻下趙國,其勢銳不可擋。

不過,他們運送糧食需經過千里之遙,長途跋涉。現在我們井陘山路狹窄,車馬不能並進,漢軍的糧草隊必定落在後面。這樣你暫時給我3萬人,從小道出擊,攔截他們的武器糧草,斷絕他們的供給,漢軍不戰死也會餓得半死。

你在這里堅守要塞,不與他們交戰,他們前不能戰,後不能退,用不了幾天我們就可活捉韓信。」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

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然後韓信又派出1萬人沿著河岸背水擺開陣勢。背水歷來是兵家絕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陳余得知消息,大笑韓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滅亡。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韓信、張耳假裝敗退,向河岸陣地靠攏。陳余則指揮趙軍拚命追擊。

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這時韓信埋伏的2000輕騎兵,見趙軍傾巢出擊,立即飛賓士入趙營,拔掉趙國的全部軍旗,換上漢軍的紅旗。

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這時漢軍兩面夾擊,趙軍大敗。

士兵們殺死了陳余,抓獲了趙王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這就是成語「背水一戰」的來歷,這個成語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喻有「決戰」性質的行動,表示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與敵人決一死戰。

2、拔幟易幟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後,率領漢軍攻佔了魏國和代國,接著又在張耳的協助下,帶了幾萬兵東下井陘,攻擊趙國。趙王和主將陳餘在井陘口聚集了二十萬大軍阻擋。

謀士李左車建議陳餘拔給他三萬軍隊,從小路出發,出其不意地截取漢軍的後勤裝備及糧食;而它的前軍抵達井陘時不與交戰。這樣的話,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韓信和張耳的頭顱。

陳餘是個讀書人,不愛使用詐謀奇計,認為韓信的兵不過數千,經過千里行軍,已非常疲憊,可以直接予以攻擊,因此沒有採納李左車的計謀。

韓信手下的人探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高興,放心東下井陘,進軍到離井陘口三十里之處,韓信下令休息。

半夜裡,他選出兩千名輕騎兵,讓他們每人拿著一面紅色旗幟,從小道來到井陘口山後隱蔽起來,同時對他們說:「我將另派一支軍隊與趙軍對壘,並假裝敗退。這樣,趙軍必定傾巢而出,前來追擊。你們乘此機會快速進入趙營,拔掉趙軍的旗幟,換上我們漢軍紅色的旗幟。」

接著,韓信又派出一支一萬人的軍隊,叫他們背水擺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排出兵法上最諱忌的背水之陣,都哈哈大笑,以為漢軍自己斷了後路。

天剛亮,韓信指揮這一萬人的軍隊向井陘口進發,趙軍立即打開營門迎擊。戰了一段時間後,韓信、張耳命漢兵丟掉旗鼓,向水邊退去。漢兵退到水邊陣地,再也無法後退,只得拚死作戰。

這時,隱蔽在山後的兩千漢兵,趁趙營無人守衛,快速沖進趙營,飛快地拔掉趙軍旗幟,換上漢軍紅色的旗幟。

而在水邊作戰的趙兵,因遇到背水一戰的漢兵的頑強抵抗,無法取勝,想返回營地,卻見那裡全是漢軍的紅旗,以為趙王已被漢兵抓住,頓時軍心大亂,各自逃命。接著,漢軍兩面夾擊趙軍,結果主將陳餘被殺,趙王被活捉。

3、多多益善

劉邦稱帝後,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不久,劉邦接到密告,說韓信接納了項羽的舊部鍾離昧,准備謀反。於是,他採用謀士陳平的計策,假稱自己准備巡遊雲夢澤,要諸侯前往陳地相會。

韓信知道後,殺了鍾離昧來到陳地見劉邦,劉邦便下令將韓信逮捕。押回洛陽。回到洛陽後,劉邦知道韓信並沒謀反的事,又想起他過去的戰功,便把他貶為淮陰侯。

韓信心中十分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劉邦知道韓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韓信召進宮中閑談,要他評論 一下朝中各個將領的才能,韓信一一說了。

當然,那些人都不在韓信 的眼中。劉邦聽了,便笑著問他:「依你看來,像我能帶多少人馬?」「陛下能帶十萬。」韓信回答。 劉邦又問:「那你呢?」「對我來說,當然越多越好!」

劉邦笑著說:「你帶兵多多益善,怎麼會被我逮住呢?」 韓信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忙掩飾說:「陛下雖然帶兵不多,但有駕馭將領的能力啊!」 劉邦見韓信降為淮陰侯後仍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興。

後來,劉邦再次出征,劉邦的妻子呂後終於設計殺害了韓信。

4、胯下之辱

在淮陰有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著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

韓信自知形單影只。於是,他便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在場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很膽小。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5、韓信木罌渡黃河

魏王豹是秦亡之後項羽封王時所立,以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金殿)為都城,管轄河東郡。劉邦還定三秦之後,自臨晉(今陝西大荔縣朝邑鎮東南)渡黃河向東擴展,魏王豹順應大勢,不戰而降,歸順漢王,並帶兵隨漢王東進討伐項羽。

後來,漢王東征受挫,魏王豹托詞親屬有病要回去探視,便離開漢王。回魏之後,他立刻關閉黃河東岸渡口,斷絕與漢的來往,重新投向楚霸王。

劉邦看到魏王豹所控制的地區十分重要,從魏國西進可以威脅關中,南下可以截斷漢軍糧道,與楚軍形成對漢軍的夾擊之勢。

為了解除這一威脅,劉邦先派酈食其前去勸說魏王豹歸順漢王,並許諾封以萬戶之邑,卻遭到魏王豹的斷然拒絕。劉邦見勸說無效,准備向魏王豹發兵,便向酈食其了解魏將領的情況。

劉邦問:「魏大將是誰?」酈食其回答:「是柏直。」劉邦說:「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怎麼能抵擋韓信!」又問:「騎兵將領是誰?」回答:「馮敬。」劉邦說:「是秦將馮無擇之子,雖然賢能,也不能抵擋灌嬰。」

又問:「步兵將領是誰?」回答:「項它。」劉邦說:「不能抵擋曹參。我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於是,任用韓信為左丞相,與灌嬰、曹參一起伐魏。

韓信在出兵之前,也找來酈食其了解魏將領情況。他聽說魏王豹不用有戰斗經驗的周叔為大將,卻用沒有經驗的柏直,心裡就有了對敵之策。他分析魏必然憑借黃河天險,扼守黃河主要渡口,採取固守的戰略,進行持久作戰。

所以,他審時度勢,針鋒相對地制定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決定用奇襲的戰術一舉擊破魏軍的防線。漢高祖二年(前205)八月,韓信率軍從關中出發,兵臨黃河岸邊。

魏王豹聞訊,把重兵調集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西蒲州鎮),封鎖了黃河渡口臨晉關。韓信來到臨晉關,派人一偵察,對岸全是魏兵,只有上游夏陽(在陝西韓城南)地方魏兵不多。

於是就決定在夏陽渡河。渡河需要木船,但他們只有100 多隻,不夠用。韓信就派人砍伐木材,並去收買小口大肚子的瓶子(古時候叫罌)。

灌嬰和曹參為明白韓信買罌的用意,請他解釋。韓信說:「把幾十隻口小肚大的瓶子封住口,排成長方形,口朝下,底朝上,用繩子綁在一起,再用木頭夾住,叫作『木罌』,用它做成筏子可以比一般筏子多載人啊。」

灌嬰和曹參好不佩服,就各自去忙著伐木購瓶了。幾天功夫,一一準備齊全。

這一天,韓信命令灌嬰帶領一萬兵馬和100 多隻船,在臨晉關黃河的對岸排開陣勢,假裝要渡河的樣子。魏王豹率領重兵虎視眈眈,嚴陣以待。誰料想,韓信仰曹參卻偷偷地帶領大軍連夜把木罌運到了夏陽。

魏王豹等了幾天。並不見臨晉關對岸發兵,以為漢軍一時不敢渡河。正在這時,安邑守軍來報,韓信已攻下安邑,向平陽方向殺將過來。

魏王大驚:上游的夏陽向來沒有船隻,難道漢軍是飛過河的?倉促之間領兵去阻擋,但是以木罌渡河的漢軍在安邑得手後,士氣更旺,一路勢如破竹,魏軍哪裡抵抗得住?

魏王豹正想往臨晉關退去,灌嬰的兵馬卻趁臨晉關空虛之機,揮師渡過河來攻佔了關口,也向平陽沖來。兩路夾擊,腹背受敵的魏王豹只得下馬投降。韓信很快平定了魏地。

魏王豹聞訊大驚,急忙回師救援,但軍心已經大亂,難敵漢軍的沖擊,全軍遭重創後被迫向東退卻,韓信率領漢軍乘勝追擊。

九月,漢軍在東垣(治所在今山西垣曲縣東南)俘虜了魏王豹,韓信兵不血刃進入魏都平陽。隨後,韓信又分兵平定了河東52縣,在黃河以東置河東郡。

韓信木罌渡軍克魏王豹後,消除了魏對關中和黃河以南地區的威脅,取得了漢軍開辟北方戰場的第一個勝利,對減輕劉邦主力在中原戰場作戰的壓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聲東擊西、出奇制勝的著名戰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胯下之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背水一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多多益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信木罌渡黃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拔幟易幟

『叄』 韓信的歷史形象是如何樹立起來的呢

司馬遷最先完整地敘述了韓信的平生事跡,他以互現法,在《史記》的多個章節中都有提到韓信其人其事,主要事件集中在《淮陰侯列傳》,其餘的散見於《高祖本紀》、《蕭相國世家》、《留侯世家》和《陳7}相世家》等篇章中。班固繼司馬遷之後作《韓彭英盧吳傳》,司馬光也在《資治通鑒》中專論“韓信之死”。三人的記述對象雖都是韓信,但由於個人經歷和所處時代的不同,三者亦有所差異。

三是忠君形象

整篇《淮陰侯列傳》八千多字,司馬遷用近二千字的篇幅,詳陳了武涉和蒯通勸韓信背漢的內容,僅僅兩人的對話,就占據了全篇的四分之一,不可謂不重視。兩人言辭懇切,理據鮮明,痛陳利害,可以說是發人深省,鞭辟入裡,可是韓信都以君恩不可負為由,斷然拒絕了,充分體現了他的忠君之心。

『肆』 韓信點兵的故事,你認為有什麼影響呢

韓信點兵典故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原文記載是這樣的:

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
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善。」

這件事,也充分的體現出了,韓信是個軍事家,但卻不是個政治家,甚至連最基本的藏拙謙虛讓劉邦放心的意識都沒有,這便是韓信未能得到善終的最大原因。

韓信是一個明悉天下大勢的戰略天才。他第一次見劉邦,就理性分析了項羽與劉邦的優劣,提出了劉邦再回漢中的基礎:約法三章,秦人擁護,關中三王,秦人恨之;並提出了東征以奪天下的大戰略方針。

韓信是一個忠誠於專業度的人,但他的低政治素養與情商決定了他的命運。他一方面不融入豐沛元老集團圈子裡,放不下架子,試問有誰會相信一個不融入圈子裡的人;另一方面,在劉邦數次危難之時,不知道表忠心,完全不知道劉邦才是最終能決定自己生死的人,而又在楚漢對決最關鍵時候,請為齊王,更是有要挾之嫌疑,導致最終在劉邦心中失去信任。

『伍』 如何評價韓信的歷史地位

韓信是我國歷史上第1次大規模整理兵書,為我國古代軍事研究,奠定了基礎。他一生用兵如神,被稱為「古今用兵第一人」。只是可惜了,一代名將,不是戰死沙場,的確是值得同情的歷史人物

『陸』 韓信那麼出名,在歷史上他都有什麼成就呢

韓信的第一個歷史績效是其無雙武功。在他的指揮官戰爭中,百戰百勝,最輝煌的事情是該下之戰打敗了項羽、,劉邦可以建立大漢帝國,韓信功不可沒。

他的第二個主要歷史績效是文化。隨著他的主要詞彙,成語有古代而現代的無人能及,侮辱,胯下之辱、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拔旗易幟、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他也與張良一同寫了三部兵書,據說中國的象棋也是他發明。

當韓信來到宮殿時,這個場景震驚了。這時,呂氏一直在微笑。 「我知道你還要說你不剪刀,沒有殺死你的劍,請放心,我為你准備好了。」

『柒』 歷史上的韓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韓信是一個能屈能伸,而且非常有軍事才能的人,有勇有謀,做事非常的果斷堅決,只是比較的高調,不懂的低調做人。

『捌』 韓信如何創造大破趙軍的神話的有什麼影響呢

公元前205年,閏九月的時候,韓信擊敗了代國的相國夏說,在十月,韓信准備統帥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挺進,對趙國發起攻擊,而此時趙軍的統帥陳余集結大軍在井陘口防守。當時井陘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條幾十公里的狹窄驛道,易守難攻,不利於大部隊行動,趙軍先期扼守井陘口,居高臨下以逸待勞,且兵多將廣有很大的優勢。而在韓信這邊由於劉邦在彭城之戰的失敗調走了韓信大部分的軍隊,使韓信在軍隊數量上處於嚴重的弱勢。

井陘之戰的結局對楚漢戰爭是整個進程具有重大意義,漢軍消滅了北方最強勁的敵手,使得戰略全局逐漸獲得的優勢,為兵不血刃平定燕國,創造了有利前提,並為東進攻擊齊國鋪平了道路,從而造成了孤立項羽的有利態勢,這有著戰略性質的地位。

『玖』 韓信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典型悲劇人物之一

韓信隨著身份由兵、官、將、王的轉變,職位的節節攀升後,性情也由隱忍、自負、最後發展到自以為是,最終卻把自己由幾近成功的草根升遷的王者,完美演繹成一代名將是如何自取滅亡的悲劇主角,可悲可嘆!

你以為九死一生替劉邦奪下天下,你就是他的功臣了嗎?就該理所當然的與其分享天下富貴了嗎?你的膽識、你的謀略、你的戰功,恰恰是促你快死的催命符。自古以來君王的天下,豈容功臣分享?韓信終其一生不過是別人用來謀劃天下的棋盤上一枚棋子。觀其一生,最後竟死於功高,成為棄子,不是悲劇又是什麼呢。

『拾』 韓信在我國歷史上的三個半軍事家中,為什麼能排在第一名

韓信絕對算得上是中國古代優秀卓越的軍事家,既然是軍事家,就必須有軍事家的范。軍事家的范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自信,對戰場形勢了如指掌,未戰而先勝,先勝而後戰。而恰恰是,韓信就是具備這樣的素質。


於是,處於絕地的韓信率軍奮起攻擊,一舉消滅了陳餘的二十萬兵,收復了趙國。熟讀兵法,但又不按兵法行事,而是因地制宜,活學活用,這就是為什麼韓信能夠以少勝多,被天人人稱服的原因所在。而後,韓信又橫行天下,征服齊國,打敗項羽龍且部隊主力,擊垮項羽,一生之中從未有敗績,而且每一場戰役都是出奇制勝。等天下平定之後,劉邦跟韓信談兵,韓信無不自信的說,我帶兵是多多益善,上百萬也不在話下。只可惜的是,韓信僅僅是個軍事家,卻不是政治家。最後,軍事家的他,還是輸給了政治家的劉邦,被誅身亡,無不讓人唏噓!

閱讀全文

與韓信是怎麼影響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