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都有哪些歷史悠久的文化
一 洛陽的白馬寺(佛教傳入我國的第一座寺廟);
二 河南安陽的殷墟(甲骨文的發現地);
三 西安(兵馬俑);
四 北京(長城)
㈡ 江西九江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九江,簡稱 「潯」,古稱 「潯陽、柴桑、江州」,是中國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
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長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經濟、政治、文化、科教、商業次中心城市,江西省雙核城市,長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著名優秀旅遊城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地處長江與京九兩大經濟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皆位其境內。
㈢ 祖國燦爛文化及悠久的歷史有哪些
祖國燦爛文化及悠久的歷史如下:
1、造紙術。西漢先後出現絮紙和麻纖維紙。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紙。
2、印刷術。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現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國印製的《金剛經》卷子。
3、指南針。戰國時期發現磁石指南特性,發明「司南」。北宋已會使用磁針指南,後來把磁針裝在羅盤上,製成指南針用於航海。
4、火葯。唐朝時《真元妙道要略》一書最早提到了火葯,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北宋時火葯已廣泛在軍事上使用,東京設立「廣備攻城作」。
5、隋朝天文學家劉焯編制的《皇極歷》,創立了計算日月運行的新方法,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
㈣ 中國都有哪些悠久的歷史文化
我國是人類歷史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我們的祖先從遠古時代就在中華大地上休養生息。考古研究表明,早在17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我國的史前文化就已形成了華北和華南兩大文化譜系,其中包括著名的元謀文化、藍田文化、許家窯文化、丁村文化等。到距今9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形成了旱地農業、稻作農業和狩獵採集三個史前文化區。其中距今7000~4600年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長江流域的馬家窯文化等,已經顯示出此時期農業已有了相當的進步和發展,定居村落已四處可見。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遺址中,發現了300多個長方形儲糧窟穴,估計儲糧能達10萬千克以上。距今4600年的黃河下游文化,不僅出現了銅器和發達的制陶業,而且出現了卜骨和巫師,即出現了宗教和國事活動,說明當時中華民族即將跨入文明時代。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開始的重要標志。在我國,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出現了甲骨文。周代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政教系統,並達到鼎盛時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以儒、墨、道、法為代表的諸子百家爭鳴、學術空前繁榮的嶄新局面,把我國文化推到了高峰,並使其一直延續發展經秦、漢至明、清。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背景下,形成了風格各異、內容豐富的歷史文化,留下了許多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跡,具有很高的史學和美學價值,成為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的重要內容。
㈤ 我國歷史的悠久文化都有哪些
文字歷史,黃帝時期,即有倉頡造字
詩歌歷史,先秦時期,就有民間真理的詩歌代表《詩經》
禮儀歷史,孔子主張學習周禮,以禮服人,中國的禮儀是十分復雜的
陶瓷藝術,中國瓷器享譽世界,以景德鎮為代表
農耕歷史,中國詩歌農業大國,河姆渡時期就有水稻的種植,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水稻的國家
㈥ 祖國的悠久歷史文化
最初的紙是作為新型的書寫記事材料而出現的。
在紙沒有發明以前,我國記錄事物多靠龜甲、獸骨、金石、竹簡、木牘、縑帛之類。商代的甲骨文、鍾鼎文實物資料,本世紀以來不斷出土;戰國到秦漢的竹簡、木牘和帛書、帛畫,近年來也有大量出土實物。
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縑帛昂貴,簡牘所佔空間很大,都不便於使用。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迫切需要尋找廉價易得的新型書寫材料。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終於發明了用麻繩頭、破布、酣償豐鍛薟蹬奉拳斧嘩舊魚網等廢舊麻料製成植物纖維紙。
做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同黃河、長江一樣自源頭滾滾流來。
(6)悠久的什麼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1、夏、商、周朝的昌盛,秦、漢、唐時期的輝煌,給祖國歷史文明史上刻下了生動的一筆。
2、祖國的歷史是輝煌的,更涌現出無數叱吒風雲的仁人志士,他們為了祖國的統一,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富強而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
3、偉大的詩人屈原,憂國憂民,身沉汩羅江。抗元將領文天祥,以一腔愛國熱忱,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誓言。
㈦ 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100字
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介紹如下:
自黃帝時代以來,中國的歷史大約持續了5000年。中國做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又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持久的文明之一。
在悠久的中華民族歷史上,各族人民祖祖輩輩都在祖國的土地上勞動、生活、繁衍,為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貢獻了自己的才能。美好的堯舜讓賢,神奇的大禹治水,迎來了華夏文明的曙光。夏、商、周朝的昌盛,秦、漢、唐時期的輝煌,給祖國歷史文明史上刻下了生動的一筆。
祖國的歷史是輝煌的,更涌現出無數叱吒風雲的仁人志士,他們為了祖國的統一,國家的興旺,民族的富強而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比如:偉大的詩人屈原,憂國憂民,身沉汩羅江。抗元將領文天祥,以一腔愛國熱忱,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誓言。
今天,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走入現代。1949年10月1日,開國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驀然回首,中華民族璨璀厚重的文明令每個炎黃子孫倍感驕傲。
中國四大發明:
1、造紙術,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
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對紙的概念有個統一認識。什麼樣的物品叫「紙」。
2、指南針,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
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3、火葯,火葯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葯。
4、印刷術,印刷術據載是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但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並非現代印刷術的前身,而據李約瑟所論北宋制的膠泥活字印刷術有許多劣勢的地方。
㈧ 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歷經滄桑的文明古國。我國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在大家的心中有一段忘不掉的經歷。抗日戰爭、虎門銷煙、九.一八、七.七事變多歷歷在目。但我國的歷史也有光輝璀璨的一面。
是古人發明了漢字。很久以前,古人並不會寫字、記事,有人想出了繩結記事法,但是太麻煩了。就有一位叫倉頡的人發明了甲骨文。
在我國的文化史上那些詩人、文學家是不可缺少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是千古絕句;孟郊的《遊子吟》歌頌了偉大的母親;李白的《靜夜思》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還有那些著名的文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絕唱,無韻之離騷』;孫武的《孫子兵法》是古典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孔子寫的《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分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㈨ 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
手抄報以中國歷史、文化、物產、風景為內容的主題,題目為「愛我中華」
1.●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嶼。清朝疆域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暢銷海內外。
●明清時期 ,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貿易城市。
●明朝中期以後,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開設機房,僱用機工進行生產,出現了「機房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機房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僱用工人。他們之間這種僱用與被僱用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台灣以後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後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以「萬歲山」作為全城的中心點。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餘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明朝醫葯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明朝末年,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徐光啟關於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和《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的《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地位。